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的不良反应.doc_第1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的不良反应.doc_第2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的不良反应.doc_第3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的不良反应.doc_第4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的不良反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关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的不良反应 专 业 药学 学习中心 山西长治妇女儿童科教中心奥鹏学习中心 姓 名 崔海燕 学 号 200810413802 指导教师 周新高 2012 年 10月 11 日摘要 作为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帕金森病在当今医学高度发达的社会,仍然是最难治愈的病症之一,由于它潜伏时间长,初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开始时很难得到人们的重视,到病情发作时还会引发其它病症的产生,严重威胁患者的正常生活。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对帕金森病的系统治疗已经日趋成熟,但具体发病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也没有能完全根治的方法。虽然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药物很多,但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均是以减轻和控制发病的次数和颤抖幅度为主。古话:“是药三分毒”在服用药物治疗该病的同时,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对人体的危害也是不可忽略的。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目录1、 对于帕金森病的研究历史2、 治疗药物及不良反应(一)复方左旋多巴制剂 (二)奥氮平 (三)利培酮三、结论正文一、研究历史 帕金森病因英国内科医生詹姆帕金森最早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而得名。早期又被称为震颤麻痹、巴金森氏或柏金逊症等。是由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减少而引起的,主要症状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体位障碍等表现。此病多发病于50岁以后.而在年轻人中较为少见。患者相比男性又多于女性。由于此病发病缓慢。病程可逾数年甚至数十年.而初期症状又不明显,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帕金森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已经引起了社会对它的高度关注,对帕金森病的系统治疗也逐渐的日趋成熟起来 。 我国对帕金森病的研究历史已久,根据它的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称之为颤振、振掉,又名“脑风”、“摇头风”等等。在素问 风论篇中有“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的记载。隋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中已经对帕金森病的表现有了更多的描述。到了唐代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已经有了“金牙酒”治疗“积年八风五痉,举身蝉曳,不得转侧,行步跛蹙,不能收摄”等病,这些特征很像帕金森病所出现的动作迟缓和步态障碍已经极其类似。至明代诸多的医学家已经对此病有了更为详细和系统的论述。张景岳的类经疾病类、楼英的医学纲目都阐述了自己对此病的研究和治疗方法。而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首现的疾次把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病统一命名为颤振证,并对此病的治疗有了更多的强调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璐的张氏医通高鼓峰的医宗己任编颤振。都结合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历史医籍研究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虽说对颤证的中医治疗方法很多,但主要是从治疗肝肾精血亏虚等方面着手。并没有个完全统一的方法和规范。直到近几年国家医疗机构才对帕金森病的名称,临床表现等做了统一,将帕金森病的研究向客观化推进了一步。 随着近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帕金森病起因与纹状体内的多巴胺(DA)含量显著减少有关。随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与胆碱能神经功能平衡失调,胆碱能神经元活性相对增高,使锥体外系功能亢进,发生震颤性麻痹。主要由于患者的多巴胺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阴离子会与Fe2+反应生成大量的毒性物质。此毒性物质会引起神经元的损失和变性。从而引起帕金森病的发生。也有研究表明此病与基因的突变有一定的关系,甚至遗传到此基因的人都会有发病的几率。但并没有完全真正了解是什么原因引起此类基因的突变。想要从根本上治疗帕金森病还需等待进一步的研究。二、治疗药物及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轻度的不良反应减药或者经过简单的治疗可以恢复,如:皮痒,呕吐等,严重的将很难治愈,甚至影响人们生命安全。如:药物交叉性中毒,休克等。在治疗帕金森病的过程中,形形色色的西药一般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长期的服用都会产生抗药性,伴随会有头晕、口干、便秘、直立性低血压等出现,因此在服用西药治疗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药剂的服用,缓慢增加药量,避免药物副作用对身体产生的危害。虽与第一代或传统抗精神病药相比,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已经有大幅度的减少。但是完善的、科学的用药对帕金森病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帕金森病药物主要有: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利培酮、 奥氮平、 喹硫平、 阿立哌唑、齐哌西酮等(一)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化学名称:3-羟基-L-酪氨酸。 分子式:C9H11NO4 英文名称: Levodopa 分子量:197.19 C9H11NO4 CAS#:59-92-7 作为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复方左旋多巴制剂使最常用,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代谢前体,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基底节后经脱羧而成多巴胺,起着补充多巴胺神经递质缺乏的作用。对动作过缓与僵直的改善最为显著症状较轻的病人可以恢复接近正常的活动,而卧床不起的病人可以下地行动。但长期服用几年时间后,在身体的一些方面就会出现局域性。主要表现有。这和人体的自身构造有直接的关联,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的抗性,体内的抗性酶也越来越多,在长服用药物的过程中,人体自身的细胞就会对侵入体内的异物进行排斥,久而久之,在药物的使用量上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抗药性的出现迫使患者在不断的增加着药量的摄取,同时药物摄取带入体内的毒性也在不断增大,伴随着有许多并发症产生。 而复方左旋多巴制剂药物自身的副作用,在治疗帕金森精神疾病的过程中也不容小视。常常会带出新的精神类疾病,抑郁、焦虑、幻觉、欣快、精神错乱、轻度躁狂、以及老年痴呆症等病症的发生。服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一定时间后,总体的颤动会有明显改善,但由于多巴胺在小范围内的聚集使得身体会出现新的症状,如身体颤动突然加重突然症状消失,在短时间内相互交替等现象。有时候还会不自主运动、肌强直或肌痉挛可以累及头面部、四肢、躯干,有时表现单调刻板的不自主动作或肌张力障碍。此类副作用引起的并发症治疗上是比较困难的,表现为持续时间不定,病症程度深浅不一,因此对患者来说影响可谓是很严重。但对于这样的现象,目前医生通常只能采取加复方大左旋多巴的用量等措施。但如此更改治疗方案,会产生两个负面影响。其一,会导致左旋多巴相关的神经精神症状、消化道症状、心血管症状等副作用更加显著。其二,可能会导致颤动症发生更频繁更严重。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肉体上都经受着副作用的折磨。 虽然说复方左旋多巴制剂与左旋多巴相比,无论是负作用还是对身体的影响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多的减少,但长期的服用也会带来诸如:开关现象剂末现象。异动症。抑郁症状等病症的出现。因此,医学专家认为过早的使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加速病情的恶化,主张尽可能延迟复方左旋多巴的使用,先依靠抗胆碱能药物与金刚烷胺进行治疗,到整个病程的后期再采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二)奥氮平 奥氮平:奥氮平:Olanzapine 分子式:C17H20N4S 分子量:312.43 英文通用名 Olanzapine 奥氮平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和其它有严重阳性症状(例如:妄想、幻觉、思维障碍)和/或阴性症状(例如: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的精神病的急性期和维持治疗。奥氮平亦可缓解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常见的继发性情感症状。对于取得初步疗效、需要继续治疗。 奥氮平是一种抗精神病药,对多种受体系统具有药理作用。试验表明,奥氮平对5-HT、多巴胺D、-肾上腺素、组胺H等多种受体有亲和力。奥氮平具有5-HT、多巴胺和胆碱能拮抗作用,与其受体结合情况相符。奥氮平能选择性地减少间脑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放电,而对纹状体的运动功能通路影响很小。奥氮平在低于产生僵住反应的剂量水平时能减少条件性回避反应。与其它抗精神病药不同,奥氮平在抗焦虑测试中能增加反应。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奥氮平能显著改善阴性及阳性症状,大剂量奥氮平对部分动物血液学的部分指标有可逆性的影响,但对骨髓没有毒性作用。 奥氮平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及其它有严重阳性症状和/或阴性症状的精神病的急性期和维持期的治疗,也可缓解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的继发性情感症状。服用奥氮平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嗜睡和体重增加等情况。从而使得患者精神不振。经常无精打采、并且伴随体重的增加,还可能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顽固性疾病。偶尔也会出现:头晕、便秘、口干、食欲增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外周水肿和体位性低血压。在使用奥氮平治疗的患者中,大约有40%的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运动症状的恶化。试验均证明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无明显改善,并且运动能力明显下降。总之,奥氮平对于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疗效较差,并且即使在较低剂量也会导致运动症状的恶化,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故而在治疗中一般不推荐使用奥氮平治疗。(三)利培酮英文名:RisperidoneTablets 其化学名称为:3-2-4-(6-氟-1,2-苯并异噁唑-3-基)-1-哌啶基乙基-6,7,8,9-四氢-2-甲基-4H-吡啶并1,2-嘧啶-4-酮分子式:C23H27FN4O2分子量:410.49 利培酮是一种选择性的单胺能拮抗剂,对5HT2受体、D2受体、1及2受体和H1受体亲和力高。对其他受体亦有拮抗作用,但较弱。对5HT1C,5HT1D和5HT1A有低到中度的亲和力,对D1及氟哌丁苯敏感的受体亲和力弱,对M受体或1及2受体没有亲和作用。利培酮作为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抑制运动功能发挥作用来达到控制帕金森病行为的目的。利培酮据认为其治疗作用是对D2受体及5HT2受体拮抗联合效应的结果。对D2及5HT2以外其它受体的拮抗作用可能与利培酮的其它作用有关。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症状,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对于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患者,在维持期治疗中,本品可继续发挥其临床疗效。 但经常性的服用会产生失眠、焦虑、激越、头痛、口干,影响日常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还会出现出现体重增加、水肿和肝酶水平升高的现象。利培酮会诱发一系类的皮肤性疾病,不仅不能完全治愈帕金森病,反而引起其他病症的产生,因此医生建议对利培酮的使用要经过医生的正确会诊后才可使用,而且一出现副作用药积极治疗,积极调整药物。3、 结论 目前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还没有较为有效的根治药物及方法,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很大,患者必须每天按时服用药物和加强护理才能提高疗效。帕金森病患者的神智一般都是清楚的,因此,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贯穿患者不必慌张,可以治愈的思想。积极参加锻炼,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营养。多多运动,进行自我机体的恢复。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合理规范的配合药物的治疗.可续有效的进行康复护理,放松和呼吸、面部动作锻炼:头颈部的锻炼等、注意膳食和营养,防寒保暖并且密切关注并发症的产生。作为在老年人在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儿女们对老人的照顾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努力做好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上最大限度的维护健康,让帕金森患者的一生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中毒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熟悉抗帕金森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4、 参考文献1.徐仁,孙圣刚,刘煜敏,等. 实验性帕金森病纹状体、大脑皮质、海马组织Glu含量的变化.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8(1): 65-68. 2.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63.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695-696.4.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49-52.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6):409 6.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 20107. 刘道宽. 锥体外系疾病M. 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