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天津市和平区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天津市和平区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天津市和平区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天津市和平区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和平区 05-06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基础题)、第 II 卷(综合题)和第 III 卷(作文题)三部分。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25 分) 一 .( 2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谦逊( xn)畸形( q) 进裂( bng) 并行不悖( b) B. 蛮横( hng) 渲染( xun) 提防( d) 肆无忌惮( dn) C. 沮丧( z) 阴晦( hu) 忏悔( qin) 拈轻怕重( nn) D. 狭隘( i)溺爱 ( nu) 离间( jin) 脍炙人口( kui) 2.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殉职 徇情枉法 经纶 语无伦次 B. 骄艳 矫揉造作 纯粹 鞠躬尽瘁 C. 雅致 哑雀无声 夜宵 九霄云外 D. 勘测 疲惫不堪 譬喻 不言而语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 一提到津河近几年的变化,居委会的老王夸夸其谈,充满着建设者的自豪。 C. 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D. 他坐在草地上,鸟瞰着天 空中飞过的大雁。 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学问家常常要评判和 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样才能产生更新更完善的学说。 这次政府工作会议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为民办实事等重要工作作了 。 把英语对话融入唱歌之中,这种 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的欢迎。 A. 修改 布置 新颖 B. 修正 部署 新颖 C. 修正 布置 新鲜 D. 修改 部署 新鲜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庆祝“神六”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报效 祖国的意识。 B. 专家认为,让儿童讲故事,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创造性思维。 C. 朝美双方能否就和平利用核能达成一致,仍是会谈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 D. 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逆境中磨练成才的。 6. 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 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 A. 月光被揉碎了,叮叮咚咚唱 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 B. 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 C. 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奔跑跳跃着。 D. 月光被揉碎了,叮叮咚咚唱着歌,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奔跑跳跃着。 7. 下列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从形色、动作上写出海燕矫健勇敢的雄姿。) B.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运用反复的修辞,反映出若 瑟夫第一次见到他的叔叔,与他想象中的叔叔截然不同,他很失望。) C. 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尊严高于生命。) D.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运用谐音双关和比喻、揭示了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财富和奢侈的生活。) 8. 选出下列对现代诗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囚徒诗中“它啄食着,丢弃着,又望望窗外,像是和我感到同样的烦忧。”一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渴望自由的小鹰的形象。 B. 有的人一诗中“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 /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一句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C. 莱蒙托夫的帆一诗中“帆儿”的形象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化身,是诗人倔强、不图安逸、不甘平庸、奋勇进取的品格的象征,是诗人渴望自由、渴望斗争的精神的象征。 D.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朦胧诗,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肯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怀疑与学问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困难危急的时候,各 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 。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 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9. 选段论证的论点 是( ) A.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B.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C.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D. 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10. 选段画线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B.“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C. “怀疑不仅是从 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D.“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11. 下画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段着重说明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所以不能靠它做学问。 B. 选文第段阐明了怎样正确对待传说的话,进而说明什么是“怀疑的精神”,概述其作用。 C. 选文第段论述了怎样正确对待书本、学问。 D. 选文至段可分为两层,有两个段内小论点,一层进 一层地进行论证。 第 II 卷(共 95 分) 二 .( 45 分) 根据原文将下面 12�;15 题中诗文的句子补充完整。( 10 分) 12. 燕子来时新社, 。 ,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13.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 ,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14. , ,牛衣古柳卖黄瓜。(苏轼浣溪沙) 15.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业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 ,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 16�;20 题。( 14 分)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 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 1)自董卓已来() ( 2)利尽南海( ) ( 3)悉仰于官() ( 4)外有赢财( ) 17.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 分)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 18. 用“ /”给乙文中无标点的文字断句。( 4 分) 无 别 调 度 随 身 衣 食 悉 仰于 官 不 别 治 生 以 长 尺 寸 19. 在甲文中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3 分) ( 1) ( 2) ( 3) 20. 在乙文中由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1 分) 三 . 阅读感悟春天,回答后面问题。( 15 分) 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是上了名诗之页的。 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 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 ?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 ?“通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们,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 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为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的话,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 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五十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 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星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21. 通读全文,仔细体会,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从中揭示了怎样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 分) 答: 22. 从第段来看,作者认为“春光很金贵”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3 分) 答: 23. 第段最后说:“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分) 答: 24. 阅读第段,将其中引用的诗句、诗句的作者及其生活的朝代,摘录在下面的读书 卡片中,并选取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例诗句,写出喜欢的原因。(要求:最喜欢原因的表述要紧扣诗句要点;语言要准确简明,生动流畅)( 4 分) 读书卡片 引用的诗句 作者 生活的朝代 喜欢的原因 25. 第段开头写到,“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请联系上下文,反复品味、揣摩这句话,谈谈你的感悟。( 3 分) 答: 四 . 语言表达( 6 分) 26. 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仿写句子。( 3 分) 母亲是疲惫时的 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母亲是 母亲是 27. 从下列文字中,概括“高纯度”饮用水的缺点。(不超过 40 个字)( 3 分) 人们饮用纯净水的初衷,是避免污染,但纯净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绝不可小视。科学 家指出,饮纯净水、无异于让肾脏“下岗”。据专家分析,现在市场上的各类所谓“高纯度”饮用水,在消除细菌、有机污染物及致癌物质等的制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将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消除得一干二净。众所周知,“水至清则无鱼”,试想连鱼都养不活的水,于我们人类能有多大好处呢 ?研究表明,“高纯度”饮用水的凝聚态结构,还会把人体内原有的微量元素淋洗出去。这样一来就减弱了人体的免疫力,可以引发许多疾病。 答:“高纯度”饮用水 第 III 卷(作文题 共 1 大题 50 分) 28. 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文章。( 50 分) 材料: 美国阿拉斯加涅利钦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几十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蠢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逃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要求: ( 1)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除诗歌、戏剧外), 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 2)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真切的体验。 ( 3)不少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 4)书写工整规范。 题目: 和平区 2005�;2006 学年度第二学期 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 第 I 卷( 25 分) 一 . 1. B 2. A 3. A 4. B 5. C 6. C 7. B 8. D(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前 8 题,每小题 2 分) 9. D 10. B 11. A( 9�;11 题,每小题 3 分) 第 II 卷( 45 分) 二 .( 45 分) 12.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 黄鹂一两声 13.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14.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1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每句 1 分,内容符合要求,句子完整无误即可给分) 16.( 1)通“以” ( 2)物资( 3)依赖 ( 4)充盈( 4 分,每处 1 分) 17. 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竹篮、竹筒)盛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水)来迎接将军你呢?( 2 分,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 18. 度 /食 /官 /生 /( 4 分) 19.( 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 2)外结孙权,内修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