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ppt_第1页
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ppt_第2页
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ppt_第3页
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ppt_第4页
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珍爱生命远离艾滋 自从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开始 全界已累计近7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其中有2800万感染者已经死亡 目前还有4000多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目前每天就有8000人死于艾滋病 我国目前有84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USA报告5例AIDS 死亡 2500万存活 3330万 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范围的变化 每分钟有9人新感染艾滋病 每天约有1 5万人感染 每分钟有6人死于艾滋病 每天约有8000人因为艾滋病离开人世 约6300人是15和15岁以上的成年人 其中几乎50 是妇女 约一半是15 24岁的年轻人 截至到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 报告死亡病例近7万例 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已知 未知 一 了解什么是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英文缩写AIDS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全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 HIV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 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高温 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 如碘酒 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 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 甚至用自来水冲刷 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 另外 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 如 蚊子 跳蚤等 体内存活 定义分析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 逐渐破坏人体的正常免疫系统 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 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 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最终会因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 最后导致死亡 艾滋 是它的英文缩写 AIDS 的音译 窗口期 人体感染HIV后 一般需要2 3周 最多6周左右血液中才可检测到HIV抗体或者HIV抗原 因为从感染HIV到机体产生抗体的这一段时间检测不到HIV抗体或者HIV抗原 故称之为窗口期 又叫做空窗期 值得注意的是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个体在窗口期内同样具有传染性 二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马桶 b 被蚊虫叮咬 c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餐具 d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肚里的胎儿 e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 f 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用过的衣服 g 不安全性行为 h 输来路不明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i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游泳 j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拥抱 握手 k 共用注射器吸毒 l 母亲哺乳 你认为生活中下列哪些方式可能传染上艾滋病病毒 a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马桶 b 被蚊虫叮咬 c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餐具 d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肚里的胎儿 e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 f 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用过的衣服 g 不安全性行为 h 输来路不明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i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游泳 j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拥抱 握手 k 共用注射器吸毒 l 母亲哺乳 你认为生活中下列哪些方式可能传染上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2 血液传播3 注射 纹身 穿耳 器官移植 共用剃须刀 共用牙刷 通过性接触在同性或异性之间传播 经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 大约全球70 80 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感染上艾滋病 性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的母亲 在妊娠期间 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将艾滋病传染给下一代 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母亲传给下一代的几率是15 50 在进行干预的情况下 其感染几率最低可降到2 以下 三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死亡 严重症状 一般症状 抗体产生 感染成功 2 12周 8 10年 1年 0 5 2年 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潜伏期 艾滋病前期 典型艾滋病期 类感冒症状 1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2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3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典型艾滋病期 皮疹 Kaposi s肉瘤 颈部淋巴瘤 卡氏肺囊虫肺炎 PCP 全身消耗 四 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在人类共同的努力下 艾滋病已不再是当年人们眼中的世纪绝症 超级癌症 虽然艾滋病仍然无法根治 但通过高效抗病毒药物治疗 鸡尾酒疗法 后 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延长生命 长期存活 我国 四免一关怀 政策规定 抗病毒治疗免费 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五 如何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 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 作为中学生来说主要预防措施是 1 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 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 如必须使用 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 不与他人共用针头 针管 纱布 药棉等用具 5 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 拔牙 穿耳朵眼 纹身 纹眉 针灸或手术 6 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 不与他人共用有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