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1页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2页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3页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4页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一、二、三节 解剖生理、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的护理1、下列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诱发因素的是维生素C摄入增加2、成熟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免疫与防御功能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的关键是去除病因与补充铁剂4、患儿女,10月龄。面色苍黄,毛发稀疏,少哭不笑,不能翻身,不能爬行。询问有长期羊乳喂养史。体检:肝、脾大;血常规示红细胞数目减少,大小不均,以大细胞为主。对该患儿实施的措施中正确的是给予维生素B12和叶酸5、8个月小儿,面黄来诊,自幼母乳喂养,未加辅食,初诊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下述哪项处理最重要使用维生素B12、叶酸6、生理性贫血出现在小儿出生后23个月7、小儿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相等的时间是出生后46天和46岁8、服用铁剂后大便发黑的主要原因是生成硫化铁所致9、关于口服铁剂的护理,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在血红蛋白完全正常后,可停止服用铁剂10、关于缺铁性贫血,下列说法不正确待贫血纠正后,尚需要继续用药1个月11、生理性贫血最明显的年龄是23个月12、生理性贫血的原因不包括婴儿期循环血量减少13、小儿白细胞分类的变化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1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血液检查结果是血红蛋白减少为主15、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血液检查的结果是红细胞降低为主 第四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1、下列哪项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2、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依据为全血细胞减少3、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主要的检查时骨髓检查4、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中,下列属于促进造血的药物是丙酸睾酮5、某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呕吐,疑为颅内出血。护士首先应给予病人头部置冰袋6、不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象检测结果的是白细胞以淋巴细胞减少为主7、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点没有发病原因8、可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者造血功能的治疗措施为雄激素9、临床上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10、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的治疗方法为雄激素治疗11、目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药物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12、药物引起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是氯霉素13、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雄激素治疗的作用机制是刺激骨髓而促使红细胞增多14、长期应用司坦唑醇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有无发生肝功能损害15、患者,男性,发热,体温38.5C,全身有小出血点,头晕、乏力,经医院查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1012/L,白细胞3109/L,血小板70109L,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成熟中性粒细胞 第五节 血友病病人的护理1、血友病人不可输注阿托品2、血友病应属于遗传性凝血异常3、下列对血友病的描述哪项不正确尽量多用穿刺法4、血友病甲不可输注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5、血友病中主要缺乏凝血因子凝血因子6、有关血友病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临床上最少见7、血友病的遗传规律正确的是血友病男患者和健康女性其女儿均是携带者8、临床上最常见的血友病是因子缺乏9、18岁,自幼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150109/L,血小板粘附率降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父亲也有类似病史,考虑的诊断是血管性血友病10、关于血友病的出血特点不正确的是常表现为眼底出血11、男,16岁,自幼有出血倾向,伴关节肿痛,血小板150109/L,PCT缩短、AP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有家族史,考虑的诊断是血友病12、男,18岁,自幼反复关节腔出血,关节肿胀变形,查血常规三系正常,PCT缩短、APTT、CT延长。有家族史。患者患病是因为缺乏凝血因子13、血友病重型的好发年龄是新生儿 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病因为自身免疫2、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最相关的因素为免疫因素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避免使用下列哪种药物双嘧达莫4、患者,女性,40岁,不明原因牙龈渗血3个月,月经量增多,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哪项不支持该诊断束臂试验阴性5、一女性青年患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常出血不止,经泼尼松治疗6个月后症状无好转,最近出血更为严重,应选择下列哪项治疗措施为妥做脾切除6、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计数常低于20109/L7、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宜输血小板悬液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产生同种抗血小板抗体8、某女性青年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常出血不止,经泼尼松治疗6个月,症状无好转,最近出血更为严重,应选用下列哪项治疗措施为妥做脾切除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中,下列哪一项正常凝血时间1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禁忌使用下列哪一种药物阿司匹林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激素治疗的机制不包括预防感染1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首选的治疗时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3、有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哪项不妥告知病人本病预后较差14、有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错误的是首选免疫抑制剂15、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和慢性型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描述不妥急性型大部分会转变为慢性型 第七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1、3P试验阳性提示病人出血更加难以控制2、男,30岁,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化疗时突发DIC,下列检查结果哪项是不符合的血纤维蛋白肽(FPA)水平下降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出血4、治疗DIC最根本的措施是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5、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其应及时使用肝素6、急性DIC高凝期患者的治疗原则,除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外,应首先考虑及早应用肝素7、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哪项是不适当的 禁用抗血小板药物8、DIC发生过程中德关键因素是凝血酶和纤溶酶的形成9、DIC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患者女性,48岁。因大面积烧伤2周,伴发感染性休克,护士在观察病情时发现其皮肤上有瘀点、瘀斑。该患者神志不清、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70/50mmHg、无尿。立即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小板40109/L,纤维蛋白原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P试验阳性10、为了控制病情,应立即使用肝素11、该患者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组织灌注量改变12、该患者出血的原因是发生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男,70岁,高热、咳嗽、咳痰3周,治疗期间出现皮肤青紫,咯血,呼吸困难,意识模糊,肢端湿冷,少尿,血尿70/40mmH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