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2单元 第1课 东亚和日本课件.ppt_第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2单元 第1课 东亚和日本课件.ppt_第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2单元 第1课 东亚和日本课件.ppt_第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2单元 第1课 东亚和日本课件.ppt_第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2单元 第1课 东亚和日本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部分区域地理 第1课东亚和日本 第二单元认识区域 锦囊一 东亚季风气候 1 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及东亚地区冬夏季风比较 锦囊一 东亚季风气候 1 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及东亚地区冬夏季风比较 成因 东亚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 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特点 夏季盛行东南风 冬季盛行西北风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冬季盛行偏北风 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 风力强劲 受其影响 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偏南风 风从太平洋 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 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2 气候的海洋性和大陆性差异 锦囊二 日本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考点1 东亚地区概况 1 1 依据下图中信息回答 1 2 题 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 白色部分表示出口 黑色部分表示进口 1 下列关于甲 乙 丙三国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甲 乙 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b 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c 甲 丙间贸易额大于甲 乙间贸易额d 甲 乙 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 c 2 甲 乙 丙三国 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a 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b 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c 均为雨热同期d 都有本国最大港口 c 解析 本题组为区域特征的综合考查 第 1 题 由图示经纬网及轮廓判断甲 乙 丙分别是中国 韩国 日本 三国主要出口工业品 且出口大于进口 中日间贸易量要远大于中韩贸易量 第 2 题 图示区域都是季风气候 均为雨热同期 甲地位于我国北方 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不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沪宁杭所在地 1 2 湖南长沙2012届模拟 读某地一月等温线和不同月份台风移动路径图 回答 1 3 题 1 关于图示半岛一月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沿海气温低 内陆气温高b 沿海气温高 内陆气温低c 北部温差大 南部温差小d 北部等温线向南凸 南部与纬线平行 c 2 关于 梅雨 问题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梅雨可能演变成灾害性天气b 东亚临海各国都受到梅雨影响c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梅雨影响d 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即为梅雨天气 a 3 下列对东亚台风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东亚各国受台风影响的时间相同b 台风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属于反气旋c 4到7月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7到10月相同d 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气压带 风带有关 d 解析 第 1 题 考查气温分布的特点 由于受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朝鲜半岛的一月气温分布是南高北低 中部地区向南凸出 北部温差大 南部温差小 第 2 题 考查气候问题 梅雨 导致降水增加 光照降低 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而东亚沿海国家中朝鲜就不受梅雨影响 我国东部只有长江流域受梅雨影响较大 在冬季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所在地也出现低温阴雨天气等 第 3 题 考查台风的有关知识 由图可知 东亚各国所处纬度不同 受台风的影响时间有明显的差异 台风属于强烈的热带气旋 不是反气旋 7到10月台风能影响到朝鲜半岛和日本 但4到7月对这些地方影响较小 故路径不同 只有d选项正确 考点2 日本 2 1 山东省淄博市2013届质检 读下图 回答 1 2 题 1 图中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是 a b c d 2 图中岛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 是因为 a 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b 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c 气候温暖湿润d 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 d d 解析 第 1 题 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 韩国南部及日本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海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第 2 题 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因为日本国内资源缺乏 市场狭小 但有廉价便利的海运 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 2 2 江苏省常州市2013届质检 2011年3月11日 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9 0级地震 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 下图为日本城市分布图 表为福岛的气候资料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 日本位于板块和板块的边界 所以多火山地震 2 分析日本多核电站的原因 太平洋 亚欧 消亡 答案 日本能源短缺 但经济发达 对能源的需求大 技术先进 3 判断福岛的气候类型 分析当地1 3月降水少的原因 4 描述日本城市分布的特点 并分析原因 这样的城市分布 对此次受灾程度有什么影响 答案 亚热带季风气候 1 3月主要受冬季风控制 福岛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 降水少 答案 沿太平洋沿岸分布 沿海为平原 地势平坦 多港口 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 市场广阔 加剧受灾程度 答出四点及以上即可 解析 第 1 题 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 日本多火山地震 是由于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相互挤压 属于消亡边界 第 2 题 日本国土面积小 能源短缺 但经济发达 对能源的需求大 因而大力发展核电 第 3 题 由最低气温可以判断福岛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1 3月主要受冬季风控制 福岛位于太平洋沿岸 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 降水少 第 4 题 日本城市大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这是由于沿海为平原 地势平坦 多港口 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 市场广阔 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对沿海地区影响大 沿海城市分布集中 加剧受灾程度 考点3 东亚季风气候 3 1 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质检 读图 下列地理现象的原理与东亚季风的成因有关的是 考点3 东亚季风气候 3 1 湖北省武汉市2013届质检 读图 下列地理现象的原理与东亚季风的成因有关的是 a b c d c 3 2 广东省汕头市2013届质检 阅读下列资料 回答 1 3 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 大陆度 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3 2 广东省汕头市2013届质检 阅读下列资料 回答 1 3 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 大陆度 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大陆度 是表示大陆对各地气候形成影响程度的指数 其公式为 d 1 7 t sin 20 4 式中d为大陆度 t为气温年较差 为纬度 材料二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气温统计数据 材料三cos59 0 515cos37 0 8cos44 0 71cos50 0 64 1 若图中o点位于某大陆的中心 导致a b c三地大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距海远近b 下垫面c 大气环流d 太阳辐射 a 2 下列地点中大陆度最大的是 a 西沙b 北京c 哈尔滨d 漠河 d 3 有关大陆度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大陆度越大 温差越大 空气越干燥 居住的舒适度越好b 大陆度越小 温差越小 居住的舒适度越好c 大陆度越大 相对湿度小 汗液蒸发难以带走热量d 大陆度越小 温度越高 空气越不干燥 感觉越舒适 b 解析 第 1 2 题 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正确理解大陆度的概念和读懂图表 并阅读材料二中的表 直接得出答案 第 3 题 考查气候特征对人类影响 大陆度越强 气温的变化越大 降水越少 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考点4 日本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 1 读日本工业分布图 回答问题 1 是日本的主要工业区 这些地区发展工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日本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 主要原因是 电子工业的产品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 科技含量高 对环境要求严格的特点 而九州岛环境洁净优美 现代化交通运输发达 技术力量雄厚 对电子工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具有优良的港湾 发达的海运 2 是日本著名的渔场 它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日本渔获量位居全球之首的原因是 北海道 寒暖流的交汇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 北海道附近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 饵料丰富 日本可耕地面积狭小 人口密度高 海洋水产品在国内有较大的市场 需求量大 日本拥有庞大的远洋和近海捕捞队 沿海和陆上养殖业也发达 解析 第 1 题 本题主要是对日本工业基地的名称和分布以及形成濑户内海工业地带的基本原因的考查 电子工业的技术含量高 其产品轻 薄 短小 可运性强 要求布局条件是技术先进 交通发达 环境优美 第 2 题 考查渔场形成的条件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渔业发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渔业资源的影响 但更大程度上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如市场需求量 渔业生产设备 港口条件等 4 2 读图 回答问题 1 日本的地形特点是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2 日本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原因是 以山地 丘陵为主 平原面积狭小 农业精耕细作 单产高 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 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 工业原料和燃料需要从国外进口 而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 太平洋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