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操作工基础知识教材.doc_第1页
机械设备操作工基础知识教材.doc_第2页
机械设备操作工基础知识教材.doc_第3页
机械设备操作工基础知识教材.doc_第4页
机械设备操作工基础知识教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 机械制图知识 1 第一节制图基本知识2 第二节投影基础 10 第三节机件的表达方法 21 第四节常用件的画法与读零件图 32第二章 机械基础知识 39 第一节机械基础概述40 第二节常用传动机构44 第三节常用传动件的应用 82 第四节常用阀门的特点和应用100第五节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 105第三章 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 119 第一节液压传动基础知识120第二节气压传动基础知识 143第四章 电气基础知识 155 第一节常用低压电器156 第二节变压器181 第三节电动机184 第四节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193第五节自动控制基础知识 199第五章 设备润滑知识213 第一节润滑的作用 2t4 第二节润滑的方式221第三节常用油品的使用225第六章 设备管理与维护243 第一节设备管理概述 244 第二节设备的使用和维护251 第三节设备的保养264第七章 安全生产知识267 第一节安全生产概述268 第二节机械电气安全技术272 第三节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277 第四节生产性粉尘危害及防护措施281第五节辐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284第八章 烟草基础知识289 第一节烟草发展概况290 第二节烟草的用途297 第三节烟叶分级概述301第四节烟叶理化特,陛311第九章 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321 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322 第二节质量管理的性质与特点330 第三节统计过程控制335 第四节质量改进342第五节cb 5606-2005卷烟系列国家标准简介350第十章 卷烟生产工艺知识 353 第一节打叶复烤工艺 354 第二节制丝工艺361 第三节烟支卷接工艺381 第四节卷烟包装工艺385第五节滤棒成型工艺393参考文献 398 机械制图知识第一章第一节制图基本知识第二节 投影基础第三节机件的表达方法第四节 常用件的画法与读零件图 学习要点: 1制图的基本规定: 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 2正投影法的原理与三视图的形成。 3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及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4零件图的内容及识读基础知识。第一节制图基本知识 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文件。为了便于管理和交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等一系列国家标准。 技术制图国家标准是一项基础技术标准,适用于机械、电气、建筑等各行业,在制图标准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是机械专业制图标准。它们都是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准则和依据,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其有关规定。我国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和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其代号分别为: “gb” “cbt”和“cbz”。如cbt 174501998 技术制图 图线。表示技术制图标准中图线部分,“17450表示该标准的顺序号, “1998表示该标准发布的年号。一、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146891993) (一)图纸幅面绘制机械图样时,应优先采用表111中所规定的基本幅面。必要时,可加长幅面,加长量应按基本幅面短边的倍数增加。表1-1-1图纸幅面尺寸 mm幅面代号a0 a1 a2 a3 a4b x lac841 x 1189 594x 841 420x 594 297 x420 210x 2972510 5e20 10 (二)图框格式图框格式分为无装订边和有装订边两种,如图111、图112所示,尺寸按表111中的规定。为了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的中点处画出对中符号(粗实线),如图111(b)所示。(三)标题栏及方位机械图样中必须画出标题栏。标题栏一般位于图样的右下角,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与看图方向一致,如图111、图112所示。为明确绘图与看图的方向,应在图111 无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图112 有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图纸的下边对中符号处画一个方向符号。标题栏的内容、格式和尺寸,应按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标题栏(cbt 106091)的规定绘制,如图ll3(a)所示。在学校的制图作业中标题栏也可采用如图113(b)所示的简化形式。 图113标题栏的格式二、比例(gbt146901993)图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比例。绘制图样时,应从表112规定的系列中选取,尽量采用原值比例。因机件的大小与结构千差万别,应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放大比例或缩小比例。比例一般应在标题栏中的“比例”一栏内填写。原值比例1 : 1缩小比例1:15 1:2 1:25 1:3 1:4 1:5 1:10n1:15x 10n 1:2x 10n 1:25x 10n 1:5x 10n放大比例2:1 25:1 4:1 5:1 (10xn):1表112绘图比例 (a)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数值必须是实物的实际大小,与绘图时所采用的比例无关,如图114所示。三、字体(gbt146911993) 图样和技术文件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必须做到:字体端正、笔画清图114图形比例与尺寸数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字体的号数即为字体的高度h,其尺寸系列为:18mm、 25mm、35mm、5mm、7mm、10mm、14mm、20mm。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汉字的高度人应不小于35mm。数字和字母可写成斜体或直体(常用斜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约成75。10号字字体端正 笔画清楚排列整齐 间隔均匀7号字结构匀称 填满方格 横平竖直 注意起落5号字国家标准机械制图技术要求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倒角其余阿拉伯数字 0123456789大写拉丁字母 abcdefghijklmno 四、 图线(gbt174501998、gbt445742002)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gbt445742002)中规定了机械图样中使用的九种图线,其名称、形式、图线宽度以及应用示例,见表113和图115。 表113基本线形及应用表115线图的应用五、 尺寸注法(gbt16675.2、gbt44584) (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单位符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应注明相应的单位符号。 (3)图样中所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5)标注尺寸时,应尽可能使用符号和缩写词, 常用的符号和缩写词见表114。(二)标注尺寸的要素表114常用的符号和缩写词 一个完整的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包括必要的字母和图形、符号)3个要素组成,如图116所示。 1尺寸界线 尺寸界线表示所注尺寸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 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 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 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为尺 寸界线;尺寸界线一般应 与尺寸线垂直,并略超过 尺寸线2mm。在特殊情况 下也可以不相垂直,但两 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平行。 2尺寸线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应平行于被标注的线段,不得用图形上的其他图线代替,不能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应尽量避免与其他的尺寸线或尺寸界线相交。尺寸线终端应画成箭头或斜线,机械图样中多采用箭头形式。如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时,允许用圆点和斜线代替。同一图样中,终端形式应一致,箭头大小应一致。 3尺寸数字线形尺寸的尺寸数字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左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数字的书写方向:水平尺寸数字自左向右书写、头朝上;垂直尺寸数字自下向上书写、头朝左;倾斜尺寸应有字头向上的趋势。线形尺寸、角度尺寸、圆及圆弧尺寸、小尺寸的注法见表115。表115标注尺寸示例 第二节投影基础一、正投影法的原理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图1-2-1投影法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法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类。 (一)中心投影法 如图1-2-1(a)所示,投射线汇交一点的投影法称中心投影法。设s为投射中心,sa、sb、sc为投射线,平面p为投影面。延长sa、sb、sc与投影面p相交,交点a、b、c即为三角形顶点a、b、c在p面上的投影。在日常生活中,照相、放映电影等均为中心投影法的实例。 (二)平行投影法 如图121(b)、图l-2-1(c)所示,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投射中心位于无限远处)称为平行投影法。根据投射线对投影面p的倾角不同,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两种。 斜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的平行投影法。 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平行投影法。 根据正投影法所得的图形称为正投影(正投影图),正投影图直观性不强,但能正确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且作图方便,度量性好,所以在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 (三)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1)真实性。当直线、曲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直线或曲线的投影反映实长,平面的投影反映真实形状,如图1-2-2(a)。 (2)积聚性。当直线、曲线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平面或曲线的投影积聚成直线或曲线,如图1-2-2(b)。(3)类似性。当直线、曲线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或曲线的投影仍然为直线或曲线,但小于实长。平面的投影小于实际形状的大小,是实际形状的类似形,如图1-2-2(c)。图1-2-2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二、三视图的形成 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如图1-2-3所示。 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一个方向的形状,要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通常用3个视图。 (一)三投影面体系 如图124,选取相互垂直的3个投影面,正对观察者的投影面称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用v表示;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 h表示;侧立位置的投影面称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用w表示。两个投影面的交线ox、 or、oz称为投影轴,3个投影轴交于一点o,称为原点。 (二)三视图的形成将物体放人三投影面体系中,首先将物体从前向后向正面投射,在正面上得到一个视图称为主视图;由物体的上方向下投射,在水平面上得到第二个视图称俯视图;从物体的左方向右投射,在侧面上得到第三个视图称为左视图。如图1-2-5。如图126所示,正面不动,将水平面和侧面沿or轴分开,并将水平面绕ox轴向下旋转 90,侧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去掉投影面的边框,得到三视图。 (三)三视图的关系 1 位置关系 主视图在上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2 投影关系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大小。一般沿ox方向的距离 称长,沿or方向的距离称宽, 图1-2-5三视图的形成1-2-6 三视图的展开沿oz方向的距离称高。从图1-2-7可看出,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两个方向的大小。如主视图反映垫块的k和高,俯视图反映垫块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垫块的宽和高。根据上述3个投影面的展开过程可知,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投影规律)为:主视图与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一长对正(左右正);主视图与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度一高平正(上下正);俯视图与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宽度一宽相等(前后等)。 3方位关系如图1-2-7中所示,物体有左、右、前、后、上、下6个方位,其中:主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上、下的相对位置关系;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上、下的相对位置关系。三、基本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基本体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表面全部是由平面组成的形体称平面立体,表面由曲面或曲面和平面组成的形体称曲面立体。画基本体的视图就是把组成基本体的各个表面的投影画出。 (一)基本体的三视图 1 棱柱 棱柱的棱线互相平行。常见的棱柱有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和六棱柱。图12-8为正五棱注的三视图。棱柱的投影特性是:一个投影具有积聚性为平面多边形,反映棱柱的形状特征,另外两个投影是有粗实线或细虚线围成的矩形。 2棱锥 棱锥的棱线交于一点。常见的棱锥有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图1-2-9为四棱锥的三视图。 棱锥的投影特性是:一个投影为有对角线(平面多边形各顶点和其形心的连线)的平面多边形,反映棱锥的形状特征,另外两个投影是具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3 圆柱圆柱体是由圆柱面与上、下两端面圆围成。圆柱 面可看做是由一条直线 (母线)绕与其平行的固定直线(轴线)回转而成。圆柱面上任意一条平行于轴线的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圆柱的投影特性是:一个投影为圆;另外两个投影是全等的矩 图129四棱锥的三视图形,如图1-2-10所示。 4 圆锥 圆锥体是由圆锥面与底面圆围成。圆锥面可看作是由一条直线(母线)绕与期目交的固定直线(轴线)回转而成。圆锥的投影特性是:个投影为圆;另外两个投影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如图1-2-11所示。 图1210圆柱的三视图 图1211圆锥的三视图 5 圆球 圆球的表面可看作是由一圆(母线)绕其直径(轴线)回转而成。圆球的3个投影都是大小相等的圆,如图1-2-12所示。(二)常见基本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图1212 圆球的三视图常见基本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如图1-2-13所示。1-2-13基本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四、基本体切割与相交的视图任何机件都可看作是由基本体切割或相交组合而成的,如图1-2-14所示。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通常称截交线,两立体表面相交且两部分形体互相贯穿而形成的表面交线称相贯线。(一)基本体切割1平面切割平面体图1-2-14立体表面交线示例 图1-2-15(a)是压板的三视图,压板由长方体切割而成。图1-2-15(b)是四棱柱开槽的三视图。图1-2-15平面切割平面体的三视图 2平面切割回转曲面体平面切割回转曲面体时,截交线的形状取决于曲面体表面的形状和截平面与曲面体的相对位置。平面切割回转曲面体时,截交线的形状和性质见表1-2-1。表1-2-1平面切割回转曲面体 图1-2-16(a)是圆柱形接头,由圆柱体切割而成,图1-2-16(b)是圆柱形接头的三视图,图1-2-16(c)是所示顶尖的三视图。图1-2-16曲面体切割的三视图(二)基本体相交 两回转体相交所产生的表面交线称相贯线。相贯线的形状取决于两回转体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一般情况下为封闭的空间曲线。 1两圆柱正交(轴线垂直相交)图1-2-17是两圆柱正交其直径变化时相贯线的投影,图1-2-17(a) 1,图1-2-17(b)1=,图1-2-17(c) 1。图1-2-17两圆柱正交时相贯线的投影图1-2-18是圆柱穿孔后相贯线的投影,图1-2-18圆柱穿孔后相贯线的投影 2相贯线的特殊情况(1)两个同轴回转体相交时,其相贯线是垂直于轴线的圆。如图1-2-19所示。(2)两圆柱的轴线平行时,相贯线为直线,如图1-2-20;两个圆锥共顶时,相贯线为直线,如图1-2-21所示。图1-2-19同轴线的两回转体相交图1-2-20两圆柱轴线平行相交的相贯线 图1-2-21两圆锥共顶相交的相贯线五、组合体 (一)组合体的概念及表面连接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组合构成的整体称组合体。机器零件都可看作由基本体切割或组合而成。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叠加(图1-2-22)和切割(图1223)两种基本形式。多数组合体是既有叠加又有切割的综合型。图1-2-22两形体表面连接关系基本体切割或叠加组合后,相邻两表面之间可能形成共面、不共面、相切或相交四种表面连接关系,如图1-2-22所示,其画法如图12-23所示图1-2-23两形体表面不同连接关系的画法 (1)共面 当两形体邻接表面共面时,在共面处无邻接表面的分界线,如图1223(a)所示。 (2)不共面两形体邻接表面不共面时,两形体的投影间应有线隔开,如图1223(b)所示。 (3)相切两形体的邻接表面光滑过渡称相切,相切处无投影线,如图1-2-23(c)所示。(4)相交两形体相交时,其相邻表面处必有交线,如图1-2-23(d)所示。(二)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形体分析法;二是面形分析法。 (1)形体分析法以图1-2-24为例说明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图1-2-24形体分析法读图 1)画线框,分形体。在主视图上按线框将组合体划分为四部分 2)对投影,想形状。将主视图上每个线框对应的俯视图上投影找出,想象出各组成部分的形状。 3)合起来,想整体。在读懂各组成部分形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相对位置和表面连接关系,综合想象出组合体的形状,如图1-2-25所示。 (2)面形分析法1)如图1-2-25,主视图中3个封闭线框a、d、e,对应俯视图中没有类似形故必积聚成线a、 a、e。其中a和e是平行v面的平面,b是铅垂h面的平面。 图1-2-25压板主、俯视图 2)俯视图中两个封闭线框c、d 、对应主视图中为积聚成线的投影c、d。其中c是垂直v面、d是平行h面的平面。 3)俯视图中压板前半部分由虚线与实线组成的封闭线框,对应主视图中为积聚成线的投影为f,f是平行h面的平面。 由以上分析可知,压板是由长方体多次切割而成。由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的过程如图1-2-26所示。图1-2-26补画压板左视图第三节机件的表达方法 一、视图 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一般仅画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用虚线画出不可见部分。视图包括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一)基本视图将机件向基本投影面,如图131(a)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基本图131基本视图投影面是指正六面体的6个面,即在原有3个投影面的基础上,再增加3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 机件分别由前、后、上、下、左、右6个方向,向6个基本投影面投射,可得6个基本视图。基本视图的名称和投射方向为: 主视图:由物体前方向后方投射; 俯视图:由物体上方向下方投射; 左视图:由物体左方向右方投射;后视图:由物体后方向前方投射; 仰视图:由物体下方向上方投射; 右视图:由物体右方向左方投射。 投影面展开的方法如图1-3-1(b)。 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如图1-3-1(c)。基本视图按图131(c)所示位置配置时,一律不注视图名称。各视图仍然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6个基本视图的方位关系如图1-3-1 图1-3-2 向视图(c)所示,除后视图外,在围绕主视图的俯、仰、左、右4个视图中,离主视图远的一侧表示机件的前方,靠近主视图的一侧表示机件的后方。 实际画图时,无须将6个基本视图全部画出,应根据机件的复杂程度和表达需要,选用其中必要的几个基本视图。若无特殊情况,优先选用主、俯、左视图。 (二)向视图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为便于读图, 在向视图的上方注写“x” (x为大写的英文字母,如“a” “b” “c”等),并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写相同的字母,如图1-3-2所示 (三)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图133局部视图如图133所示。 局部视图的配置、标注及画法: (1)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图位置的形式配置,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在适当位置。 (2)局部视图用带字母的箭头指明所表示的部位和投射方向,并在局部视图的上 方标注相应的字母。当局部视图按基本视图位置配置、中间无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 标注。 (3)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用波浪线或双折线表示,如图1-3-3(b)中“a”。如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其图形的外轮廓线呈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如图1-3-3 (b)中“b”。 (4)对称机件的视 图可只画一半或14,并 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 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细 实线,如图1-3-4所示。 (四)斜视图 将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 的视图称为斜视图。如图1-3-5中的“a”所示。 斜视图的配置、标注与画法如图1-3-5所示。 (1)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 即在斜视图的上方用字母标出视图的名称,在相应的视 图附近用带有同样字母的箭头指明投射方向。 (2)必要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并加注旋转符号, 如图1-3-5(c)。表示该视图名称的大写拉丁字母应靠近 旋转符号的箭头端,也允许将旋转角度标注在字母之后。 图1-3-4 局部视图图135斜视图二、剖视图 为清楚地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常采用剖视图。 (一)剖视图的形成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刮视),如图1-3-6所示。图1-3-6剖视图的形成 (二)剖视图的画法 (1)剖切面的位置 剖切面应通过孔、槽的轴线或对称平面,并垂直于相应的投影面。 (2)画剖视图 移开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画出剖切面截切机件所得的断面图形及剖切面以后的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注意剖切面以后的所有可见轮廓线都应画全,不得遗漏。必要时剖视图中也可画虚线。 (3)画剖面符号 剖视图中,剖切面与机件的接触部分(断面图形内)要画出与材料相应的剖面符号。不同材料的剖面符号不同,各种材料的剖面符号详见cbt 17453、 gbt 44574。 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通常称为剖面线(或通用剖面线),应画成间隔均匀、互相平行、向左或向右倾斜(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的细实线。同一机件各个视图中的剖面符号应相同。 (4)剖视图是假想剖开机件得到的视图,因此,除剖视图外,其他视图应完整画出。 (5)剖视图的配置与标注 剖视图首先考虑按基本视图的方位配置,当难以按基本视图的方位配置时,也可按投影关系配置在与剖切符号相对应的位置,必要时允许配置在其他适当位置。 剖视图的标注:在剖视图上方用字母标出剖视图的名称“x-x;在相应的视图上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用箭头表示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如图1-3-6(b)所示。 当剖视图按基本视图方位配置,中间又无其他图形时,可省略箭头;当单一剖切面通过机件的对称平面,同时剖视图按基本视图方位配置,中间又无图形时,可省略标注。 (三)剖视图的种类 按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1)全剖视图 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全剖视图。一般适用于外形比较简单、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机件, 如图1-3-6所示。 (2)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射所得的图形,允许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半画成视图,这种剖视图称为半剖视图,如图1-3-7所示。图1-3-7半剖视图 半剖视图常用于表达内、外结构都比较复杂的对称机件,或基本对称的机件,且不对称的部分已另有视图表达清楚,如图1-3-8。 画半剖视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半个视图和半个剖视图的分界线用细点画线,而不能画成粗实线。 机件的内部结构已在半剖视图中表达清楚,在另一半表达外形的视图中不必再画出虚线。 (3)局部剖视图 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局部剖视图, 如图1-3-9。局部剖视图可灵活地表达机件的局部内部结构,同时又表达了机件的外部形状。画局部剖视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局部剖视图可用波浪线(或双折线)分界。波浪线(或双折线)是实体边界的投影,故不能超出实体轮廓线,也不能画在机件的中空处。 一个视图中,局部剖视图的数量不宜过多,在不影响外形表达的情况下,可采用大面积的局部剖视。 图139局部剖视图 波浪线不应画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也不能用轮廓线代替,或与图样上其他图线重合。 (四)剖切面的种类 (1)单一剖切平面单一剖切面可以是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剖切面(如图1-3-6),也可以是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剖切面,这种剖视图一般应于倾斜部分保持投影关系,但也可配置在其他位置或将视图转正,但必须按规定标注,如图13-10图1-3-10单一剖切平面 (2)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这种剖切面可以表达位于几个平行平面上的机件内部结构,如图1311。画这种剖视图时应注意:不要画出剖切面转折处的投影;不能剖出不完整结构要素如图1311(c);当两个要素在图形上有公共对称中心线或轴线时,可以此对称中心线或轴线为界,各画一半,如图1-3-12;必须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在剖切平面的起讫和转折处注写相同的字母。图1-3-11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五)几个相交的剖切面(交线垂直子某一投影面)画这类剖视图时,将其被倾斜剖切面剖开的结构及有关部分绕剖切面交线旋转到与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时再进行投射。应先剖切后旋转,旋转部分的某些结构与原图形不再保持投影关系,位于剖切面后的其他结构一般仍应按原来位置投射,应对剖视图加以标注,剖切符号的起讫及转折处用相同字母标出如图1313,当转折空间狭小又不致引起误解时,转折处允许省略字母。图1-3-12具有公共对称中心线要素的剖视图图1-3-13几个相交的剖切面三、 断面图 国家标准gbt 174521998和c,bt 445862002规定了断面图。 (一)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其断面的图形,称断面图,简称断面,如图1-3-14(b)、图1-3-14(c)。 断面图,如图1-3-14(c)与剖视图,图1-3-14(d)的区别:断面图仅画出机件断面的图形,而剖视图要画出剖切面以后所有部分的投影。图1-3-14断面图(二)断面图的分类 (1)移出断面图:画在视图轮廓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移出断面的画法与配置: 1)移出断面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断面上画上剖面符号。 2)移出断面应尽量配置在剖切线或剖切符号的延长线上,必要时也可以配置在 3)由两个或多个相交的剖切平面获得的移断面,中间一般断开,如图1-3-15所示。 4)当剖切平面通过由回转面形成的圆孔或坑的轴线时,这些结构应按剖视画出;当剖切平通过非回转面,会导致出现完全分离的断面时,样的结构也应按剖视画出,如图1-3-16所示。 (2)重合断面图: 画在视图轮廓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图1-3-17。 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当视图中的轮廓线与重合断面的图形重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仍需完整地画出,不能间断。 (3)断面图的标注: 1) 在移出断面图上方用字母标出其名称“xx”;用剖切符号与带字母(注意字母统一)的箭头表示剖切位置及投影方向。 2)当移出断面按照投影关系配置,或断面图形对称时,可以省略箭头;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的不对称图形,可省略字母和名称,只标剖切符号和箭头;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的对称图形,只需用细点画线标明剖切位置,可以不标注剖切符号、箭头和字母。 3)重合断面为对称图形时,不必标注,如图1317(a);重合断面为不对称图形时,在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可省略标注,如图1317(b)。图1-3-16断面图的特殊画法 四、局部放大图 机件上某些细小结构在视 图中表达得还不够清楚,或不 便于标注尺寸时,可将该部分 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 例画出,这种图称为局部放大图,如图1-3-18所示。局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剖视图、断面图,与被放大部位的表达 图1-3-17重合断面图方法无关;标注方法是:在视图上画一细实线圆,指明放大部位;在放大图的上方注明所用的比例;如果局部放大图不止一个时,还要用罗马数字编号并和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如图1318;局部放大图应尽量配置在被放大部位的附近。 1-3-18局部放大图 五、常用简化画法(1)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可用圆弧或直线代替非圆曲线,如图1319(a)、图1319(b)中的过渡线,图1-3-19(c)中的相贯线,也可用模糊画法表示相贯线,如图1-3-19(d);圆柱形法兰和类似零件上均布孔的画法,如图1-3-19(b)。图1-3-19过渡线和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2)当不能充分表达回转体零件上的平面时,可用平面符号(相交的两条细实线)表示,如图1-3-20。(3)当机件上有较小结构及斜度等已在一个图形中表达清楚时,在其他图形中可简化表示或省略,如图1-3-21所示,图1-3-21 (a)的主视图省略了圆柱截交线图1-3-20 平面符号 图1-3-21较小结构简化画法的投影,图1-3-21(b)主视图简化了锥孔的投影。 (4)机件中与投影面倾斜角度不大于30*的圆或圆弧的投影可用圆或圆弧画出,如图1-3-22所示。(5)机件的肋、轮辐及薄壁等,如纵向剖切,这些结构都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线将其与邻接部分分开;零件回转体上均匀分布的肋、轮辐、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平面上时,可将这些结构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如图1-3-23所示。(6)机件具有若干直径相同且按规律分布的孔(圆孔、螺孔、沉孔等)时,可以仅画出一个或几个,其余只需标示出中心位置,如图1-3-24所示。 (7)机件上具有相同结构 (齿、槽等)并按一定规律分布时,只需画出几个完整的结构,其余用细实线连接,如图1-3-25所示。(8)较长机件(轴、杆、型材、连杆等)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断开后缩短绘制,但尺寸仍按机件的设计要求标注,如图1-3-26所示。图1-3-25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图1-3-26较长机件的简化画法第四节 常用件的画法与读零件图 一、螺纹 螺纹是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沿着螺旋线形成的具有规定牙型(如等边三角形、梯形、锯齿形、正方形)的连续凸起和沟槽。在圆柱或圆锥外表面所形成的螺纹称为外螺纹,在圆柱或圆锥内表面所形成的螺纹称为内螺纹。 外螺纹的画法如图1-4-1所示。内螺纹的画法如图1-4-2所示。图141外螺纹的画法 图1-4-2内螺纹的画法 二、齿轮 (一)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如图1-4-3所示,齿轮的结构可分为轮体部分和轮齿部分,其中轮体部分不是标准结构,画图时按实际投影情况绘制;轮齿部分以模数为参数作了规定,属于标准结构,其规定画法是:齿顶圆和齿顶线用粗实线绘制;分度圆和分度线用细点画线表示;齿根圆和齿根线在视图中,用细实线绘制(也可以省略不画)。在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齿轮轴线时,轮齿一律按不剖处理,齿根线画成粗实线。需要图143圆柱齿轮的画法表示斜齿或“人”字齿的齿线形状时,可用3条与齿线方向一致的细实线表示。(二)圆锥齿轮的规定画法圆锥齿轮的规定画法如图144所示图144圆锥齿轮的画法 三、弹簧 弹簧主要用于减震、夹紧、储存能量和测力等方面。特点是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去掉外力后能立即恢复原状。常用弹簧的种类如图145所示。图145常用弹簧其中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应用最广,其画法如图146所示, (a)为视图、 (b)为剖视图、 (c)为示意图。 四、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种类繁多,常用的滚动轴承表示法见表141。 146圆柱螺旋压缩弹筒表141常用滚动轴承的表示法图 五、零件图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零件图。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如图1-4-7所示为阀杆零件图。图1-4-7阀杆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图的内容一般包括: (1)一组图形 选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适当的表达方法,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 (2)完整的尺寸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制造和检验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3)技术要求 用规定的符号、代号、标记和文字说明等简明地给出制造和检验零件时应达到的技术指标、要求。如表面结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等。 (4)标题栏 在标题栏中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图号以及设计、审核、批准者的姓名日期等。 (二)读零件图 读零件图的目的就是根据零件图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零件的制造方法和技术要求。为读懂零件图,应了解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位置、功能及与其他零件的装配关系。 现以图1-4-7为例介绍读零件图的基本步骤。 1概括了解 如图1-4-8所示,球阀是管路系统中的一个开关,其工作原理是转动扳手带动阀杆和阀芯,控制球阀开、关。阀杆和阀芯在阀体内,阀盖和阀体用4个螺柱连接。经以上分析,了解了阀杆的功能、在球阀中的位置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看标题栏,从标题栏中可知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图号分别是阀杆、 40cr、1:l 01-03。从名称可判断该零件属于轴套类零件,由比例联系图形可知实物的大小。 图1-4-8 球阀轴测装配图 2分析图形想形状 阀杆零件图用了一个基本视图和一个断面图表达,主视图按加工位置把阀杆水平横放。左端的四棱柱用移出断面表示。对照图1-4-8球阀轴测装配图可看出:阀杆上部(左端)的四棱柱体与扳手的方孔配合,下部(右端)带球面的凸榫插入阀芯上部的通槽内,以便使用扳手转动阀杆,带动阀芯旋转,控制球阀启闭和流量。 3尺寸分析 尺寸基准:标注尺寸的起始点称尺寸基准。 零件有长、宽、高3个方向的尺寸,就有长、宽、高3个方向的尺寸基准。对于轴套类、轮盘类等回转体类零件(主视图一般将其轴线水平横放),其尺寸基准通常指径向基准和轴向基准,且径向基准都是零件的轴线,实际上也是零件宽度和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轴向主要基准一般是较大的端面,要联系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位置及安装定位情况确定。为了加工测量的方便,还设有轴向辅助基准,即工艺基准。 阀杆以水平轴线为径向基准, 由此注出各径向尺寸: 14、 11、14c11、18c11。凡尺寸数字后面注写公差带代号(如c11)和偏差值(如),一般指零件该部分与其他零件有配合关系。如14c11、18c11分别与球阀中的填料压紧套和阀体有配合关系(参看图1-4-8),所以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较严,ra值为32um。 选择表面粗糙度为ral25um的端面为阀杆长度方向(轴向)的主要基准,由此注出尺寸120-0027,考虑到加工测量的方便和可能,以右端面为轴向第一辅助基准,注出尺寸7、5005,以左端面为轴向第二辅助基准,注出尺寸14。 4技术要求 (1)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尺寸公差。14c11、18c11是具有尺寸公差要求的尺寸,14、18称基本尺寸是设计时给定的尺寸;字母c是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