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ppt_第1页
心理学与生活.ppt_第2页
心理学与生活.ppt_第3页
心理学与生活.ppt_第4页
心理学与生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sychologyandlife psychologyandlife 周军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email cyuzhou 教师简介 关于本课程 贴近生活 介绍心理学知识 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 了解他人 提高自身素质 课程目的 关于本课程 全校公共选修课 限选 54课时3学分 课程性质 关于本课程 平时成绩占30 考勤 课堂讨论 作业 期末成绩占70 开卷考试或期末论文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关于本课程 2004 11 20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 第二节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三节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第四节心理学家从事的职业 心理学的定义为什么要研究心理学 心理学在生活中有何应用 本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一 心理学的定义 二 心理学研究的目标 1 客观地描述行为 2 解释行为发生的原因 3 预测行为的发生 4 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 三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主要应用 1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2 发展心理学 3 教育心理学 4 社会心理学 5 组织管理心理学 6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7 工业心理学 8 运动心理学 9 艺术心理学 自然观察法 observationalmethod 实验法 experimentalmethod 个案研究法 casestudy 心理测量法 measurementmethod 本节主要内容 第二节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 在对观察对象不加控制和干预的状态下 在一定时间内有系统 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 如人的各种心理活动 行为表现等 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一 自然观察法 observationalmethod 心理学家根据快餐店里面录像 观察肥胖的人是否吃得更快 珍妮 古道尔 janegoodall 观察自然环境中黑猩猩的行为模式 在人为控制和干预对象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测的方法 二 实验法 experimentalmethod 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认知实验 1 实验室实验 核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技术 测谎仪实验 在人为控制和干预对象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测的方法 二 实验法 experimentalmethod 2 现场实验 1961年 班杜拉等人 侵犯的观察学习实验 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 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三 个案研究法 casestudy 弗洛伊德与 安娜0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 量表 按规定的程序 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 四 心理测验法 casestudy 1 能力测验 例如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 量表 按规定的程序 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 四 心理测验法 casestudy 2 学绩测验 测个人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 量表 按规定的程序 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 四 心理测验法 casestudy 3 人格测验 测量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性格 气质 兴趣 态度等心理特征 1879年 威廉 冯特 wilhenlmwundt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实验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 心理学的历史根基 第三节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结构主义 structuralism 一 心理学的历史根基 第三节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机能主义 functionalism 生物学观点 二 当代心理学的观点 第三节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动力学观点 行为主义观点 人本主义观点 认知的观点 进化论观点 文化观点 第四节心理学家从事的职业 学术机构医院 临床及其它人类服务部门独立机构商务 政府部门学校 其它教育机构非特定机构 psychologyandlife psychologyandlife 第二章大脑的故事 思考题 第一节大脑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 科学家为什么要研究人类病态的大脑 2 影片中的临床个案各说明了什么 思考题 第二节大脑与情绪 1 退伍军人 丹尼斯 为什么会罹患 伤后紧张失调症 2 社会心理学家 艾克曼 对非洲原始部落表情认知的研究说明了什么 3 恶心博士罗辛 的研究说明了什么 4 你赞成 透纳 医生的研究结论吗 5 芝加哥的科学家们用兴奋剂做的实验研究说明了什么 思考题 第三节学习 记忆与大脑 1 婴儿辨认人脸的研究说明了什么 2 六岁的哈里森在切除左半脑之后 发生了什么情形 3 心理学家对有阅读障碍的儿童进行训练 训练结果说明了什么 4 约翰 患有失忆症 他的大脑哪个部位出现了功能障碍 5 患有语意痴呆症的老人 艾佛 他的大脑哪个部位出现了功能障碍 思考题 第四节大脑与意识 1 格拉罕 盲视的案例说明了什么 2 外科手术前的麻醉是如何起作用的 3 瓦伦威得医生 用k他命进行的致幻研究说明了什么 4 吉姆罗斯马戏团 的极限表演说明了什么 n n 是加拿大的一个年轻人 由于交通事故而导致脑部受伤 教师简介 关于n n 的个案研究 2004 11 20 第一节意识的性质第二节睡眠与梦第三节其它意识状态 什么是意识 精神分析的心理水平论精神分析疗法 本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意识的性质 意识 conscious 是一个包括多种概念的集合名词 指个人运用感觉 知觉 思考 记忆等心理活动 对自己的身心状态 内在的 与环境中的人 事 物 外在的 的综合觉察与认识 一 什么是意识 二 精神分析的心理水平论 1 意识 2 潜意识 3 前意识 弗洛伊德 1856 1939 人的精神生活包括三种水平 二 精神分析的心理水平论 对梦的分析 对口误 笔误和记忆错误的分析 催眠 弗洛伊德 1856 1939 探讨潜意识的方法 自由联想 投射技术 本我 自我 超我 人格结构包括三部分 三 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 1856 1939 分娩 1 口唇期 0 1岁 2 肛门期 1 3岁 儿童心理的发展包括 四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 3 前生殖期 3 6岁 4 潜伏期 6 12岁 5 青春期 12岁 成年 6 生殖期 四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 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如果不能顺利进行 停滞在某一发展阶段 即发生固着 个体在受到挫折后从高级发展阶段倒退到某一低级发展阶段 即产生了退行 时间 金钱 承诺 关于治疗关系 五 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方法 关于治疗过程 五 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方法 1 自由联想 让来访者很舒适地躺着或坐好 把自己想到的 进入头脑中的 一切都讲出来 关于治疗过程 五 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方法 2 诱导退化 使来访者体验挫折 来访者会尝试使用在过去经验中曾用过的满足欲望的方法 分析师使来访者看到自己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 并理解这些表现与过去经验的内在联系 最终达到自我认识和成长 关于治疗过程 五 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方法 3 移情分析 移情是指来访者潜意识地将不切实际的角色 身份和情感强加在分析师身上 关于治疗过程 五 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方法 4 阻抗分析 阻抗是指来访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 有意无意地使治疗重心偏移 关于治疗过程 五 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方法 5 梦的分析 与梦有关的因素 睡眠时的躯体刺激 日间活动的残迹 潜意识的内容 梦的表面内容和隐含内容 睡眠与梦的脑电波研究睡眠失常 本节主要内容 第二节睡眠与梦 一 睡眠与梦的脑电波研究 脑波仪 可记录大脑电位变化 清醒阶段 睡眠的开始 脑电波频率渐缓 振幅渐小 昏昏欲睡 的感觉 浅睡阶段 正式睡眠开始 脑电波渐呈不规律频率与振幅忽大忽小 50 沉睡阶段 脑电波型态变化很大 表现为频率大为减小 振幅大为增加 呈现变化缓慢的曲线 此时睡眠者不易被叫醒 阶段4约15 快速眼动睡眠 脑电波型态发生变化 眼球出现快速跳动现象 此时被唤醒 绝大多数人报告正在做梦 间歇出现 约90分钟一次 一夜之间出现4 5次 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 25 一个人一夜一般做几个梦 在一个典型的夜睡中 一般人的第一个梦 大约出现在入睡后的90分钟 梦境的持续时间 约为5 15分钟 平均为10分钟 整夜的睡眠时间内 睡眠的各个阶段循环出现 因此一夜之间大约要做4 5个梦 一 睡眠与梦的脑电波研究 一 睡眠与梦的脑电波研究 为什么梦容易遗忘 1 干扰论 几个梦互相干扰 2 动机性遗忘论 梦境多属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3 信息处理论 梦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属于短时记忆 一 睡眠与梦的脑电波研究 做梦有必要吗 做梦剥夺实验 二 睡眠失常 睡眠失常 sleepdiscorder 是指个人无法自主或控制自己的睡眠 不而想睡时却又无法维持清醒 一 失眠 1 情境性失眠 2 假性失眠 3 失律性失眠 4 药物性失眠 二 睡眠失常 二 突发性睡眠 三 窒息性睡眠 四 梦游与梦话 三 窒息性睡眠 1 首先建立信心 三 给轻度失眠者的10点建议 2 安排规律生活 3 保持适度运动 4 睡前放松心情 5 设计安静卧室 6 使睡床单纯化 三 给轻度失眠者的10点建议 7 睡前饮食适度 8 饮酒不利睡眠 9 忌服安眠药物 10 失败后的做法 催眠导语的特征什么是催眠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本节主要内容 第三节催眠 一 催眠导语的特征 1 语音平抑 2 语意单调 3 语句重复 二 什么是催眠 催眠 hypnosis 是指在特殊情境下经催眠师诱导而形成的一种类似睡眠但并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三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1 主动性反应减少 2 注意层面趋于窄化 3 旧记忆的还原现象 4 知觉扭曲与幻觉 5 对暗示的接受性增加 6 催眠中的角色扮演 7 催眠后的失忆 2004 11 20 什么是爱情关于爱情心理的理论爱情的产生影响爱情的因素 马斯洛 人类需要的层次理论 马斯洛 1908 1970 哲学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其名著 爱的艺术 一书中 将人类的爱分为五种 1 手足之爱 brotherlylove 2 父母之爱 parentallove 3 异性之爱 eroticlove 4 自我之爱 self love 5 神明之爱 loveofgod 一 什么是爱情古德 w goode 1959 认为 爱情是两个成年异性之间强烈的感情专注 其中至少包括性的需要和温柔体贴的成分 鲁宾 z rubin 1970 认为 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特定的人物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他以特定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爱慕对象的思想 感情和行为 爱情包括四个要素 1 狭义的爱情是在男女之间产生的 2 爱情是个体心理达到相对成熟时产生的 3 爱情是一种感情 其中包括认知的成份 不等于低级的情绪 4 爱情包括性的需要 不等于纯粹的精神之爱 根据以上要素 爱情是指心理成熟达到一定程度的人对异性产生的具有认知成分和性的需要的高级情感 二 爱情的理论1 爱情的类型理论心理学家lee 1974 研究发现 现代青年男女的爱情关系 不外以下六种形式 styleofloving 1 情欲之爱建立在美貌和生理反应基础上的爱 2 游戏之爱视恋爱如游戏 只求个人需要的满足 对其所爱者不肯负道义责任 因而对恋爱对象之更换 视为轻易之事 3 伴侣之爱在缓慢中由友情逐渐演变成的爱情 温存多于热情 信任多于嫉妒 是一种平淡而深厚的爱情 以感情及承诺为主 也叫友谊之爱 4 现实之爱理性的 讲求实际的爱 将爱情视为生活的应用 但求彼此现实需求的满足 不求理想的追求 5 占有之爱对所爱的对象给予极强烈的感情 希望对方以同样的方式回应 时刻想着对方 占有欲和忌妒性高 6 奉献之爱无私的 牺牲的爱 信奉爱情是付出而不是收取的原则 甘愿为其所爱牺牲一切 不求回报 2 爱情的三元理论sternberg 1988 认为 爱情由三种不同的成分组成 1 动机的成分 内发的性驱力外在的诱因 能够引起个体动机的外在刺激 2 情绪的成分 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身心激动状态 酸甜苦辣 的爱情滋味 3 认知的成分 属于爱情成分的理智层面 对动机和情绪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所有人的爱情形式基本上都是由以上三种元素以不等量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三种爱情关系以动机成分为主的爱情关系 亲密以情绪成分为主的爱情关系 热情以认知成分为主的爱情关系 承诺 三 爱情的产生1 情绪二因素理论认为 爱情作为特定的情绪 它是生理唤起与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合适的生理唤起与对异性认知的综合作用下 这种生理唤起就容易被感受或命名为爱情 例 达顿和阿伦的生理唤起实验 2 异性吸引的几个因素 1 个人特征相貌仪表人格才能 2 相似率指在年龄 肤色 种族 宗教 民族 社会经济地位 智力 人格特征等方面相近的异性 容易相互吸引 解释1 一致性容易形成统一的结合点 得到一种互相肯定和支持感 解释2 相似的对方更符合主体的 镜中自我 而人们都有自恋倾向 从爱自己推广到爱与自己相似的人 3 互补率互补率是指一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正好能满足对方的需要 男女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吸引力 配偶选择的过滤假说 空间距离 人身因素 态度与观念的相似 需要的互补 4 社会交换理论把求爱的人视为理性主义者 他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幸福的人为伴侣 所有导致吸引和排斥的因素都可以归于一个范畴 利益和价值 物质的 经济的 精神的 社会的 男女爱情发展的几个阶段 取样与估计 交易 囿限 制度化 四 爱情的不同阶段 brown amatea 2000 1 开始阶段 2 一般约会阶段 3 恋爱阶段 4 进深阶段 5 感情褪色阶段 6 结束 五 增强爱情的因素1 难得到的人 别人难得到 自己却容易得到 2 冷落与分离 当一个人受到异性冷落时 会觉得自己的价值量降低 因此更希望得到对方来证明或者恢复自己的价值 3 权力欲与机敏果断 4 关系的平衡 平衡的关系和公平感有利于关系的发展 情侣分手的原因 第一节爱情及其理论 六 情侣分手的原因1 日久生厌 2 兴趣差异 3 性观念的差异 4 家庭背景的差异 5 婚姻理想的差异 6 智能的差异 七 新式婚姻契约如何在婚前增加双方彼此了解 社会心理学家建议双方签订婚姻契约 列出结婚后可能导致夫妻间冲突的问题 并预定解决办法 七 新式婚姻契约1 结婚后的家庭琐事如何安排 2 计划生育的措施由谁来承担 3 将来抚养 教育子女的角色如何分担 4 结婚后的住房如何解决 5 家庭的财政权由谁来承担 6 夫妻双方的家庭关系如何维持 7 结婚后的蜜月旅行如何安排 将来的休闲活动如何计划 8 原来的人际关系是否因结婚而重新调整 9 将来要修改本契约时 应如何处理 psychologyandlife psychologyandlife 2004 11 20 第一节感觉的基本特征第二节视觉第三节错觉现象第四节知觉的心理特征 什么是感觉 感觉的作用感觉的种类感觉阈限感觉适应 本节主要内容 第一节感觉的基本特征 感觉 sensation 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一 什么是感觉 二 感觉的作用 1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 感觉是高级 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4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具有反射的性质 三 感觉的种类 1 视觉 2 听觉 3 嗅觉 4 味觉 5 肤觉 触觉 痛觉 温觉 冷觉 6 运动觉 7 平衡觉 8 内脏感觉 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 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 才能引起人们的感受 这个刺激范围及其相应的感觉能力 叫做感觉阈限 sensorythreshold 和感受性 sensitivity 四 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1 绝对感觉阈限 2 差别阈限 由于接受较长时间的刺激而使得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发生改变的现象 称为感觉适应 sensoryadaptation 五 感觉适应 眼睛的构造与功能盲点的测定视觉适应后像视觉对比 本节主要内容 第二节视觉 一 眼睛的构造与功能 二 盲点的测定 三 视觉适应 1 暗适应 2 明适应 四 后像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 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 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这种现象叫做后像 afterimage 五 视觉对比 明暗对比 什么是错觉错觉现象展示对错觉现象的解释 本节主要内容 第三节错觉现象 一 什么是错觉 错觉 illusion 指完全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经验 二 错觉现象展示 let sgo 1 横竖错觉 horizontal verticalillusion 对横竖错觉现象的理论解释 眼动理论由于眼睛作上下运动比作水平运动困难一些 人们看垂直线比看水平线费力 因而垂直线看起来长一些 2 缪勒 莱尔错觉 m ler lyerillusion 对缪勒 莱尔错觉现象的理论解释 眼动理论由于箭尾向外的线段引起距离较大的眼动 箭尾向内的线段引起距离较小的眼动 因此前者看上去长一些 3 马赫带错觉 machbandillusion 对马赫带错觉现象的理论解释 神经抑制作用理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 视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使人产生了错觉 4 正在呼吸的正方形 breathingsquare 此错觉展示即将由中的 眼见为虚 栏目提供 5 不可能的三角形 impossibletriangle 还有许多错觉展示即将由中的 眼见为虚 栏目提供 待续 2004 11 20 第一节感觉的基本特征第二节视觉第三节错觉现象第四节知觉的心理特征 本节主要内容 知觉的相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组织性 第四节知觉的心理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