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乡建设专项规划_第1页
县城乡建设专项规划_第2页
县城乡建设专项规划_第3页
县城乡建设专项规划_第4页
县城乡建设专项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省XX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专项规划(2010年-2020年) 目 录1.总则31.1规划目的31.2规划任务41.3规划原则41.4规划依据51.4.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51.4.2XX省相关法规、文件61.4.3 XX县相关法规、文件61.5规划期限62项目区概况72.1项目区的基本情况72.1.1自然概况72.1.2经济概况92.2项目区村庄分布状况112.2.1项目区村庄分布状况112.2.2 农村建设用地分布特点132.2.3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危房改造概况192.3相关规划的要求213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233.1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状况243.2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263.2.1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263.2.2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潜力283.3规划期的整理潜力314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目标404.1规划总目标404.2阶段规划目标405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安排435.1项目区安排原则435.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安排436预期投资与效益评价456.1预期投资456.1.1投资估算456.1.2资金渠道486.2效益分析496.2.1规划实施经济效益506.2.2 本规划实施的社会效益506.2.3本规划实施生态效益评价517土地权属调整528实施规划的措施548.1政策措施548.2经济措施548.3技术措施548.3.1 组织领导549 附图561.总则1.1规划目的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通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对原本零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和废弃工矿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并对分散地块进行合并,配套农田基础设施,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盘活农村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改善农村居住、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促进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本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保证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不减少的前提下,合理调节用地结构和布局。通过综合协调、统筹安排挂钩工作,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确地处理好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正确处理人口、土地、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管理,提高项目区土地利用率,从而达到既满足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又保护了耕地的目的,同时为挂钩实施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1.2规划任务在XX县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对城乡建设、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深入分析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基础条件、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规划的主要任务有: (1) 分析XX县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背景与条件;(2) 调查和测算XX县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3) 制定XX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的目标和任务;(4) 提出XX县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总体安排;(5) 确定XX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位置、范围、规模及实施期限;(6) 估算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投资,评价预期效益;(7) 制定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1.3规划原则(1)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2)尊重民意,保障权益,坚持自愿、合法、有偿原则,实行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维护农民个人、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相关个人、单位的合法权益;(3)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相衔接以及与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等规划相结合的原则;(4)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规范操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5)拆旧地块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应不低于建新占用的耕地,并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相结合。(6)农村建设用地挖潜要本着“改造城中村,整合城边村,建设中心村,合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建设特色村”的原则进行。1.4规划依据1.4.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4)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5)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69号);(6)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52号);(7)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8)关于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2009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的批复(国土资函2009964号);1.4.2XX省相关法规、文件(1)关于XX省2009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的批复(国土资函2009959号);(2)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呈报XX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总体方案的请示(黔国土资呈200945号);(3)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征求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的函(黔国土资函2010166号);(4)关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国土资发200613号);(14)其他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等。 1.4.3 XX县相关法规、文件(1)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2)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国家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实施办法1.5规划期限本规划以2010为规划基期年,规划截止年限为2020年。2项目区概况2.1项目区的基本情况2.1.1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XX县位于XX省中部,乌江中游,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端。地理坐标,东经1070710743,北纬26532730之间,东连余庆、黄平县,南抵福泉县,西邻开阳县,北与湄潭县接壤,西北隔湘江与遵义相望。南距州府都匀126公里,西距省城贵阳174公里,北距革命历史名城遵义160公里,东西宽57.05km,南北长65.40km,总面积1967.70km2。二、地形、地貌XX县大部分地区属扬子江台地的黔中早古拱断褶束,处于XX南北向构造带与东西向构造的黔中隆起横跨、反接、重叠地区,分布有华夏系构造、新华夏系构造和扭动构造。出露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下第三系、第四系各地质时期地层,碳酸盐岩面积广布,喀斯特土地面积1741.8km2,占土地面积的88.25%,岩溶发育强烈。XX县地处XX高原第二梯级,属黔中溶丘洼地高原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缓,平均海拔1028m,最高点海拔1583米,最低处海拔479米,相对高差1071米。乌江自西南向东北将XX县切割为两个部分,北部地势自北向南和自东向西倾斜,南部自南向北倾斜,西部从东向西倾斜,东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地形复杂破碎,区域分异明显,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与盆地相间分布。山地占土地面积的49.5%,丘陵占土地面积的38.9%,二者合计占88.4%;坝地与盆地面积只占到土地面积的11.6%,是典型的山地县。XX县属山区,山高坡陡,5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县总面积的6.1%,510平缓坡地仅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2.7%,而1017.5坡地达29.0%;17.525的坡地达30.9%;2535坡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7.2%,3545坡地达3.2%;甚至45的极陡坡地也有18.19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0.9%。三、气象、水文 XX县属典型的高原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9.2,年均积温4800-5600 ,无霜期280天左右,年降水量1000-1150mm,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但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较大:北部乌江沿岸一带,气候温热少雨,无霜期长,日照强;南部气候温凉多雨,无霜期短,多凝冻;中部浅丘地带,气候温和,无霜期长。 XX县境属长江流域,境内河流大部分为乌江水系,小部分为洞庭湖水系。乌江干流横贯县境北部,县内总长56km。河流众多,河网密度大,全县共有河流70条,其中流域面积20-49 km2的25条,50-99 km2的4条,100 km2以上的9条。主要河流有XX河、白水河、岩根河等。四、土壤植被XX县属亚热带黔中高原丘陵黄壤带,有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和水稻土等5个土类,12个亚类,37个土属,176个土钟。据XX县农业志资料,黄壤是县内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以雍阳、草塘、永和、中坪及玉山南部最为集中,总面积1229.52km2,占土壤总面积66.01%;石灰土是分布面积第二大的土壤,主要分布于珠藏、天文、玉山,面积373.38 km2,占土壤总面积的20.1%;紫色土多呈零星分布,以珠藏、玉山分布面积较大,总面积26.88 km2,占土壤总面积1.44%;潮土主要分布在江界河犹家坝冲积扇盆地及其他河流两岸平缓地带,面积0.12 km2,占0.01%。水稻土遍及全县,多分布于沟槽谷坝及其周围,面积232.7 km2,占土壤总面积的12.5%。XX县属亚热带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区,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和草丛等植被类型。境内有地球同纬度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原始森林,极具保护价值。2.1.2经济概况“十一五”以来,XX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按照“磷电结合,磷煤结合”的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第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到2009年,全年实现县内生产总值33.18亿元,同比增长19.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7亿元,同比增长115.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亿元,同比增长27.3%;实现财政总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39.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8.45亿元、贷款余额达12.12亿元(含县外金融机构贷款2.1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6.04亿元和5.53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5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3.6%;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8亿元,同比增长95%;城镇化率达2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粮食总产量20.82万吨,同比增长3.7%。安排资金近100万元,专项用于“万元田”建设的奖励和贷款贴息,共实施“185” 工程1.2万亩。安排资金100万元建立了茶叶发展基金,整合涉农资金1400万元专项用于发展茶产业,共改造低产茶园3000亩,新种植无性系茶园3.1万亩,建设茶叶苗圃基地1000亩。完成辣椒种植8万亩,实现产量12.8万吨。完成新建万头养猪场2个,千头养猪场11个,共出栏生猪52.06万头。完成烤烟种植5.3万亩,烟叶收购15.85万担。完成中央财政农机补贴资金650.2万元,共补贴各类农机具2518台(套)。建成农业专业合作社23个。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9.11亿元,同比增长32.2%;规模工业增加值7.51亿元,同比增长34.4%。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大力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暂行规定,安排了1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切实帮助企业加快发展。着力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上海美辰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川恒集团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入驻我县。“一企一策”精细化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共为企业协调解决贷款近4亿元,补贴企业生产资金1048万元。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全年实现商品房开发投资2.33亿元,共投放商品房预售面积29.15万平方米,成交11.38万平方米;二手房市场交易活跃,共成交二手房4.17万平方米。整合资金800余万元,完成了猴场会议会址景区的提升改造;挂牌成立了县内首家旅行社,新获审批三星级宾馆1家;猴场会议会址成功申报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争取到免费开放补助资金176万元;江界河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县乡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建成农资商品配送中心1个,村级综合服务站10个,农家店58个;形成覆盖城乡的家电下乡销售网络96个。2.2项目区村庄分布状况2.2.1项目区村庄分布状况XX县辖9个镇、14个乡,因小河山乡农村居民点比较集中,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不大,不适合城乡建设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小河山乡国土资源所已出具证明说明情况。因此此项目实施的乡镇涉及9个镇,13个乡,共计54个行政村,图斑总面积为1166847.35 平方米,合1636.35亩。 分别是:雍阳镇(2个村),平定营镇(2个村)、草塘镇(6个村)、中坪镇(4个村)、建中镇(2个村)、永和镇(5个村)、珠藏镇(3个村)、玉山镇(7个村)、天文镇(2个村)、玉华乡(1个村)、银盏乡(1个村)、松坪乡(3个村)、白沙乡(2个村)、岚关乡(2个村)、老坟嘴乡(1个村)、高水乡(2个村)、木引槽乡(2个村)、铜锣乡(2个村)、牛场坝乡(2个村)、鱼河乡(3个村)、龙塘乡(1个村)、木老坪乡(3个村)。XX县村庄的分布以行政村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分布,离村中心越近则房屋越密集,离行政村越远则分布越分散。由于XX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居多,因此一些自然村落分布零散,交通条件较差,通村公路和通组公路大多以泥结碎石路面为主,有些村落只有小路才能到达,水利设施陈旧,有些村落只能靠水井供水,一部分农作物灌溉靠引流灌溉其余的都是靠天然降雨和提水灌溉。由于村落分布零散,有的地方甚至只有一家人居住,因此村落基础设施较差,每户人家所占的面积较大,有的晒坝的面积甚至超过了房屋的建筑面积,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XX县村庄现状照片:2.2.2 农村建设用地分布特点1、通过对XX县9镇13乡,共计54个行政村的调查走访,通过分析,发现XX县农村建设用地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比重大,人均占有建设用地面积大大超越国家规定的人均占有建设用地标准。2、部分村庄分散发展,布局比较混乱,建筑质量差,多以木房为主,道路路面以泥结碎石为主,下雨天交通极不便利。3、村内、村周围脏、乱、差现象非常突出,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简陋。4、村庄建设缺乏严格科学的规划和建筑质量管理。5、大部分的农村居民点建设,形成“镶金边”“外面光”内部形成空心空壳村,闲置废弃现象严重。6、对农村建设用地中空闲、废弃宅基地,管理不力,一户多宅、圈占多占宅基地及农村非法买卖基地、私自转让、出租宅基地等诸多不合法和不合理的现象较为普遍,缺少在法律法规政策与经济手段方面的强化措施。2.2.3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危房改造概况2008年,XX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及项目建设推行“自主申报,动态管理”措施,从“项目管理”入手,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农村面貌有新改善,民主管理有新加强,和谐农村建设有新成效。突破难点,创造亮点,扎实推进,投入进一步加大,管理进一步规范,帮扶措施进一步完善,群众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项目建设情况:1.26个县级试点村项目建设情况(1)新建村民住房6480平方米,实际完成7511.3平方米,占计划的116。(2)瓦房脊椽处理309栋,实际完成255栋,占计划的82.5%。(3)住房美化33684米,完成9908.22米,占29.4%。(4)院坝硬化48527米,完成41893.15米,占86.3%。(5)资源路硬化49126米,实际完成51680.6米,占计划的105%。(6)网络路硬化8983米,完成9573米,占107%。 (7)完成垃圾池5个,占计划的50%。(8)排污沟渠建设5515米,实际完成3635米,占65.9%。(9)砌保砍1933立方米,完成2793立方米,占144%。(10)新建花池978立方米,完成653立方米,占66.8%。2.省、州试点村项目建设情况平定营镇细沙村发展红阳猕猴桃250亩、道路硬化670平方米、新建篮球场830平方米、修建公厕30平方米,全面完成省州批复的建设任务。龙塘乡尖坡村州批复发展红阳猕猴桃100亩,未实施。(二)资金物资使用情况:1.县级财政资金2008年计划投入水泥5884吨,实际使用5598.1吨,占计划的95.14%。计划投入资金503557元,实际报帐147309.5元,报帐率为29.25%,其中:水泥运费报帐135259.5元,报帐率64.89%;住房美化报帐12050元,报帐率10.60%;建房直补未报帐。2.省、州级财政资金2008年州批复省“百村试点”平定营镇细沙村建设资金19.6万元、州新农村建设试点龙塘乡尖坡村建设资金3万元。通过检查,细沙村在完成的4个建设项目中,红阳猕猴桃、道路硬化已报帐,篮球场和公厕建设未报帐,已报帐金额15.76万元,报帐率为80.4%。尖坡村未实施项目。2.3相关规划的要求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要求,用地分区依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适宜用途一致性、土地利用主导用途一致性、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性和相似性、尽可能保持行政村界限完整性等原则划定,按土地主导用途进行划分。一、城镇建设用地区本区主要分布在雍阳、草塘、永和、珠藏、中坪、天文等乡镇。城镇建设用地区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1、城镇建设用地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在本规划划定和预留的用地范围内,严格执行城镇总体规划和城市功能分区,以人均用地指标约束总规模;2、城镇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3、城镇建设用地区内的土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以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废弃撂荒土地,能耕种的必须及时恢复耕种;4、保护和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禁止建设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等生态用地。城镇发展用地要与人口增长相挂钩,严格控制人均用地指标,用地要符合城镇规划功能分区、建筑密度、楼层高度、绿化指标要求。二、村镇建设用地区本区主要用于乡集镇和农村居民点、乡村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村镇建设用地区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1、农村居民点应统一规划,逐步相对集中,适度拆并,统一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在居民住宅建筑形式上提倡建造多层式住宅小区,提高建设容积率,增加土地利用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根据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统计,全县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为7230.64公顷,其中村庄面积为5150.69,占总面积的71.23%,采矿用地396.48公顷,占总面积的5.48%,其他建设用地1683.47公顷,占总面积的23.28%。(详见附表3-1)。表3-1 XX县农村建设用地分类面积表 单位:公顷二级地类面积比例(%)村庄5150.6971.23 农村道路1406.08 19.45 设施农用地23.45 0.32 水工建筑用地33.17 0.46 沟渠167.99 2.32 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2.78 0.73 采矿用地396.48 5.48 合计7230.64 100.00 从上表可知,XX县村庄面积5150.69公顷,占农村建设用地的71.23%,采矿用地396.48公顷,占农村建设用地的5.48%。通过对项目区进行专项调查,统计出项目区村庄的可整理面积为116.6847公顷,占全县农村居民点面积的2.27%,可新增耕地面积85.8989公顷;可整理采矿用地的面积为68.5742公顷,占全县采矿用地面积的的18.56%,可新增耕地面积66.5170公顷。3.1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状况根据XX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的实地调查结果,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为116.6847公顷,项目区共2131户人家、人口9113人,平均每户人口数4人,户均用地量为550平方米,人均用地面积为128.08平方米。一方面是由于布局零散、损占耕地严重等使得有限的耕地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农村居住条件、生活环境、文化娱乐、公众设施建设等较差,村庄缺乏统一规划,因此户均面积和人均面积均过大,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由此可见,XX县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情况较差。3.2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3.2.1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是指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改造、零星分散的自然村向中心村和城镇集中等方式,增加的有效耕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根据二调数据,统计项目区农村居民点的面积为5150.69公顷,通过专项调查,项目区涉及2131户,总人口为9113人,由此测算出现行人均用地面积为128.04m2。根据XX县的基本情况,结合以往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按照项目区人口户数和每户的人口数,确定项目区平均每户搬迁户建筑用地面积为100m2,附属设施用地为20m2,公共基础设施用地为建筑用地面积和附属设施用地面积之和的10%,因此确定每户总用地面积为132m2,人均用地面积为30.87m2,大大地节约了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实行集中安置,配套文化娱乐场所、公共设施等,又能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物质生活。整理潜力面积为整理前的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去安置区面积,XX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面积为88.5555公顷。拆旧区经过整理后,相应配套农田基础设施,农田基础设施占整理面积的3%,因此新增耕地面积为潜力面积的97%,由此得出XX县农村居民点的新增耕地面积为85.8989公顷,各个乡镇潜力情况详见下表。表3-2 XX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项目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表乡镇农村居民点面积户数农村人口人均用地调整标准(占地面积)安置区总面积潜力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公顷)(户)(人)(m2/人)(m2/户)(m2/人)(公顷)(公顷)(公顷)鱼河乡0.91851878117.7613230.460.23760.68090.6605龙塘乡0.265983478.2113231.060.10560.16030.1555铜锣乡5.888660263223.9013230.110.79205.09664.9437玉山镇22.83863291453157.1813229.894.342818.495817.9409木老坪乡5.8847145532110.6213235.981.91403.97073.8516天文镇6.9054142580119.0613232.321.87445.03104.8801雍阳镇0.53971146117.3213231.570.14520.39450.3826中坪镇2.363448192123.0913233.000.63361.72981.6779建中镇9.3448124528176.9913231.001.63687.70807.4768白沙乡6.589620992771.0913229.762.75883.83083.7159木引槽乡1.356225105129.1613231.430.33001.02620.9954草塘镇8.5140165722117.9213230.172.17806.33606.1459银盏乡0.167362957.6813227.310.07920.08810.0854岚关乡8.9261164668133.6213232.412.16486.76136.5585玉华乡2.092227102205.1213234.940.35641.73581.6837平定营镇1.109421105105.6513226.400.27720.83220.8072牛场坝乡8.5158142613138.9213230.581.87446.64146.4422永和镇1.48192916689.2713223.060.38281.09911.0661老坟嘴乡2.899242180161.0713230.800.55442.34482.2745松坪乡2.245934140160.4213232.060.44881.79711.7432珠藏镇14.06292501068131.6713230.903.300010.762910.4400高水乡3.774813258264.8613229.941.74242.03241.9714合计116.684721319113128.0413230.8728.129288.555585.8989备注:调整标准=每户占地面积+附属设施面积+公共基础设施用地; 潜力面积=农村居民点面积-安置区总面积; 新增耕地面积=潜力面积新增耕地比例97%。3.2.2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潜力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是指通过对农村废弃闲置的独立工矿用地进行整理使农用地面积得以增加的方式。根据二调数据,统计得出项目区的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为396.48公顷,由于XX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从专项调查的情况来看,矿山复垦的潜力巨大,一些大型的矿山已经闭矿。由于一些地方存在私挖盗采的现象,有些小型矿山开采后无人管理,已经成为废弃工矿用地,虽然这些小型矿山分布比较零散,但是土质较好,交通方便,复垦潜力较大。本次专项规划统计了XX县有复垦潜力的矿山共65个,总面积68.5742公顷,通过复垦后配套农田基础设施,可增加耕地面积66.5170公顷。本专项规划涉及复垦废弃矿山的乡镇有:鱼河乡(三个硫铁矿)、龙塘乡(一个废弃沥青场,修建天文到龙塘省道时所用)、玉山镇(以煤矿为主,另外还有磷矿、铝矾土矿)、木老坪乡(以煤矿为主,另外还有堆煤场、炼焦厂、砖瓦厂、碳粉厂等)、中坪镇(包括一个铁矿和一个焦化厂)、建中镇(以煤矿为主,另外还有一个焦化厂)、白沙乡(以煤矿为主,另外还有一个焦化厂)、草塘镇(以煤矿为主,另外还有硫铁矿、炼焦厂、沙石场、耐火砖厂等)、雍阳镇(包括一个煤矿,两个焦化厂)、平定营镇(一个煤矿)、岚关乡(一个煤矿)、永和镇(煤矿和焦化厂)、珠藏镇(一个硫铁矿)。表3-3 XX县工矿用地复垦潜力一览表单位:公顷、%乡镇名称待整理工矿用地面积增加农用地面积小计其中:增加耕地鱼河乡6.30936.30936.1200龙塘乡0.27920.27920.2708玉山镇8.64748.64748.3880木老坪乡2.11902.11902.0554中坪镇1.84611.84611.7907建中镇9.53369.53369.2477白沙乡5.70905.70905.5377草塘镇9.06089.06088.7890雍阳镇2.78672.78672.7031平定营镇1.00001.00000.9700岚关乡5.23735.23735.0802永和镇12.392512.392512.0207珠藏镇3.65323.65323.5436合计68.574268.574266.5170硫铁矿洗矿场磷矿堆煤场废弃砖瓦厂废弃煤矿碳粉厂废弃沥青场3.3规划期的整理潜力本专项规划规划期为2010年-2020年,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通过专项调查分析,明确规划期内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88.5555公顷,新增耕地面积为85.8989公顷,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潜力为68.5742公顷,新增耕地面积为66.5170公顷。4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目标根据本规划目标计算,规划期内,全县农村居民点拆迁整理,需安置户数为2131户,按照国家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结合2009年全县人口情况,分别预测到2012年、2015年、2020年,通过计算,安置区用地面积为28.1292公顷,考虑到农民耕种土地等因素,按照就近安置与意向性搬迁的原则,安置区一般规划在附近的村落,水源条件与交通条件都较好,安置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在规划期内,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批准的时段进行阶段划分,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条件好的项目先实施,条件较差的项目后实施,根据项目区群众的意愿,并结合XX县农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逐步实现XX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目标。4.1规划总目标在规划期内,可实施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拆旧区面积为116.6847公顷,安置区面积为28.1292公顷。通过整理后,能增加农用地面积88.5555公顷,通过配套农田基础设施,能增加耕地面积85.8989公顷。项目区规划拆迁2131户,安置2131户,涉及9113人;可实施的工矿用地面积为68.5742公顷,通过配套农田基础设施,可恢复成耕地,新增耕地面积为66.5170公顷。农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区共计可增加新增耕地152.4159公顷,可作为XX县的城市用地周转指标。4.2阶段规划目标本项目规划期为2010年-2020年,根据XX县的实际情况,项目区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2010-2012年,实施的乡镇有永和镇、珠藏镇、玉华乡、岚关乡四个乡镇,项目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面积为26.5630公顷,涉及470户2004人,规划安置区面积6.2040公顷,整理潜力面积20.3590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19.7483公顷;独立工矿用地主要集中在珠藏镇、永和镇、岚关乡,面积21.2830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20.6445公顷。第二阶段是2013-2015年,实施的乡镇为各镇所在地,有玉山镇、天文镇、雍阳镇、中坪镇、建中镇、草塘镇、平定营镇,项目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面积为51.6153公顷,涉及840户3626人,规划安置区面积11.0880公顷,整理潜力面积40.5273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39.3114公顷;独立工矿用地主要集中在玉山镇、中坪镇、建中镇、草塘镇、平定营镇、雍阳镇,面积32.8746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31.8885公顷。第三阶段是2016-2020年,实施的为其余各乡所在地,有鱼河乡、龙塘乡、铜锣乡、木老坪乡、白沙乡、木引槽乡、银盏乡、牛场坝乡、老坟嘴乡、松平乡、高水乡,项目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面积为38.5065公顷,涉及821户3483人,规划安置区面积10.8372公顷,整理潜力面积27.6693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26.8392公顷;独立工矿用地主要集中在鱼河乡、龙塘乡、木老坪乡、白沙乡,面积14.4165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13.9839公顷。项目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所得的新增耕地作为本乡镇发展的建新预留区,用于本乡镇的城镇建设,工矿用地整理所得的新增耕地作为XX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周转指标。各阶段规划目标详见下表:表4-1 农村居民点整理阶段规划目标一览表单位:公顷阶段涉及乡镇面积户数人口安置区面积整理潜力新增耕地2010-2012永和镇、珠藏镇、玉华乡、岚关乡26.563047020046.204020.359019.74832013-2015玉山镇、天文镇、雍阳镇、中坪镇、建中镇、草塘镇、平定营镇51.6153840362611.08840.527339.31142016-2020鱼河乡、龙塘乡、铜锣乡、木老坪乡、白沙乡、木引槽乡、银盏乡、牛场坝乡、老坟嘴乡、松平乡、高水乡38.5065821348310.837227.669326.8392表4-2 独立工矿用地整理阶段规划目标一览表单位:公顷阶段涉及乡镇面积新增耕地面积2010-2012珠藏镇、永和镇、岚关乡21.2830 20.6445 2013-2015玉山镇、中坪镇、建中镇、草塘镇、平定营镇、雍阳镇32.8746 31.8885 2016-2020鱼河乡、龙塘乡、木老坪乡、白沙乡14.4165 13.9839 5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的项目区包含二个部分,即拆旧区、建新区。拆旧区是指规划期内拟拆除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农村工矿废弃地,包括农村居民点整理拆除区和农村工矿废弃地整理拆除区。建新区包括两个部分,即安置区和挂钩周转指标预留区。安置区是指因拆除农村居民点而规划的供原农村居民进行居住的用地,挂钩周转指标预留区是指农村建设用地周转指标减去安置区使用的指标后节余的数量拟用于城镇建设的部分。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得超过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总规模。5.1项目区安排原则(1)以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结果为基础,注重生态环境影响;(2)集中连片,且具有一定规模;(3)具有较好的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4)具有示范意义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5)地方政府和公众积极性高,资金来源可靠5.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安排本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分三个阶段实施,以乡镇为项目实施单位,拆旧区、建新区、预留区的位置已在规划图上标明。通过对项目区116.4867公顷农村居民点和68.5742公顷废弃工矿用地的整理,规划建新安置区用地面积为28.1292公顷,可增加新增耕地152.4159公顷,可以为XX县提供新增建设用地152.4159公顷。表5-1 XX县2010-2020年项目区挂钩项目区分阶段安排表单位:公顷阶段乡 镇建新区建新安置区建新留用区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规划使用挂钩指标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规划使用挂钩指标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规划使用挂钩指标2010-2012年岚关乡13.803513.80352.16482.16486.5585 6.5363玉华乡2.04012.04010.35640.35641.6837 1.5778永和镇13.469613.46960.38280.38281.0661 1.0285珠藏镇17.283617.28363.30003.300010.4400 10.3949合计46.596846.59686.20406.204019.7483 19.53752013-1015年玉山镇30.671730.67174.34284.342817.9409 14.5515天文镇6.75456.75451.87441.87444.8801 4.532雍阳镇3.23093.23090.14520.14520.3826 15.3729中坪镇4.10224.10220.63360.63361.6779 1.3896建中镇18.361318.36131.63681.63687.4768 7.3175草塘镇17.112917.11292.17802.17806.1459 6.1031平定营镇2.05442.05440.27720.27720.8072 0.8032合计82.287982.287911.088011.088039.3114 50.06982016-2020年鱼河乡7.01817.01810.23760.23760.6605 1.6196龙塘乡0.53190.53190.10560.10560.1555 0.5447铜锣乡5.73575.73570.79200.79204.9437 4.7155木老坪乡7.88467.88461.91401.91403.8516 3.7072白沙乡12.012412.01242.75882.75883.7159 3.6078木引槽乡1.32541.32540.33000.33000.9954 1.0502银盏乡0.16460.16460.07920.079266.6024 55.6646牛场坝乡8.31668.31661.87441.87446.4422 6.2829老坟嘴乡2.82892.82890.55440.55442.2745 2.1595松坪乡2.19202.19200.44880.44881.7432 1.5657高水乡3.71383.71381.74241.74241.9714 1.8559合计51.723951.723910.837210.837293.3562 82.7736总计180.6086180.608628.129228.1292152.4159 152.3809注:建新区面积=农村居民点安置区面积+新增耕地面积+独立工矿用地新增耕地面积; 建新安置区面积=农村居民点安置区面积; 建新预留区面积=农村居民点新增耕地面积+工矿用地新增耕地面积; 工矿用地新增耕地面积全部作为建新预留区,用于银盏乡工业园区用地周转指标。6预期投资与效益评价6.1预期投资6.1.1投资估算本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分三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投资费用如下:第一阶段(2010-2012年):1、拆旧区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用拆旧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参照国家征收土地对农村居点的拆迁安置补偿费:包括拆旧房屋拆迁补偿费、搬迁补助费、安置费等费用等。结合XX县实际,通过广泛征求拆旧区群众意见后,制定出XX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安置费标准。根据现行的安置补偿经验,平均按2.5万元/户进行测算,本阶段规划共安排拆迁补助470户。经测算,共需投资拆旧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用1175.5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1.42%。2、建新安置区征用土地补偿费用本阶段建新安置区面积6.2040公顷,所有安置区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因此,中心村或地质灾害拆迁安置点土地的获得,采用土地征用形式获取。结合XX县实际,经测算,安置点或地质灾害拆迁安置点征用土地补偿费用按40元/m2计算,则共需248.16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74%。3、拆旧地块和废弃工矿用地整理复垦工程费用根据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技术标准,结合XX县以往土地复垦的经验,拆旧地块和废弃工矿用地整理复垦工程费用包括工程施工费(含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用等,复垦费用平均为8000元/亩,本阶段共整理复垦拆旧地块和废弃工矿用地47.8460公顷,由此计算出本阶段项目复垦概算总投资为574.15万元,占总投资的20.23%。4、建新区留用作城市、城镇、集镇或企业的土地取得成本费用本阶段建新区留用作城市、城镇、集镇或企业的地块面积为19.5375公顷,建新安置区主要安排在雍阳镇、岚关乡、银盏乡,征用按43元/m2,共需840.11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9.60%。经计算,本阶段共需投入资金2837.92万元。第二阶段(2013-2015年):1、拆旧区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用本阶段规划共安排拆迁补助840户,平均按2.5万元/户进行测算,共需投资拆旧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费用2100.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