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大总结五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垄断 从区域经济到全球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大总结五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垄断 从区域经济到全球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大总结五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垄断 从区域经济到全球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大总结五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垄断 从区域经济到全球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大总结五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垄断 从区域经济到全球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垄断从区域经济到全球经济 本专题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趋势等 本专题的历史主线有三条 一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二是社会主义经济政策从私有制向单一公有制再向多种所有制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三是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专题概述 1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2 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3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特点 影响及阶段特征 1 原因 根本原因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政治上 政府的推动 重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 近代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 经济上 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上 西方民主 平等思想的传播 2 特点 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空间 主体 农民和市民 和不同习俗的发展不均衡 在变化中既有新旧冲突 又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有变化但始终保留着民族特色 3 影响 促进了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发展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 有利于冲破旧文化的束缚 4 阶段特征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 中西合璧 不土不洋是这一阶段社会生活最突出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后 新中国成立后 焕然一新 但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 改革开放后 变化迅速 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加深 4 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与发展阶段的认识 1 16 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处于手工工场阶段 主要是商业资本运作 这时期盛行重商主义 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2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主要是工业资本运作 采取机器大生产下的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的自由资本主义政策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 私人垄断资本产生 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更加盛行 生产与资本的无序运作更加严重 导致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 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 国家干预经济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盛行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 二战后 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特别提醒 资本主义三大经济思想的特征 1 重商主义是手工工场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 主张发展工商业 鼓励对外贸易 多储备金银 2 自由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 主张自由经营 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3 凯恩斯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主要经济思想 主张政府从信贷 投资 生产 销售等各方面干预经济 5 全面掌握世界历史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与实践自社会主义运动诞生以来 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 理想变现实 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底怎样走 世界近现代史上出现过许多主张 也进行了不同的实践探索 对此 应当采用归纳法全面掌握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在分析归纳时 既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层面 也要注意国内外的层面 1 马克思的设想 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推翻资本主义专制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按需分配的社会主义 这种理想化的主张并没有真正实践和实现过 2 列宁的主张 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设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结果是不成功的 1921年 列宁又实行新经济政策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3 斯大林的主张 斯大林时期主张利用行政手段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通过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等 193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形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对东欧 中国产生重要的影响 4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在保持斯大林体制的基础上 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利 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斯大林经济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弊端 注定难逃改革失败的命运 5 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的新做法 彻底放弃斯大林模式 急于求成的激进改革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提出 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 的 新思维 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但是缺乏坚强的领导和配套措施 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6 毛泽东的主张 新中国成立后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逐渐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1958年后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发动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 7 邓小平的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进行改革开放 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指出改革和革命的本质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成就非凡 6 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7 二战后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 第一阶段 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 概况 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原因 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美国大发横财 实力强大 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 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 2 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 概况 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原因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3 第三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概况 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 日 西欧三足鼎立局面 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原因 生产力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1 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调整的比较 2 中俄两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农业政策的调整及其认识 1 中国的农业政策调整 土地改革使土地回到农民手中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在土地改革中实行保存富农经济 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根据自愿互利原则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 苏俄 苏联 的农业政策调整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 没收地主 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保证军事上的胜利 但经济发展有限 引起农民的暴动 新经济政策 实行粮食税 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允许自由贸易 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赁土地和雇佣劳工 但因通货膨胀 农民售出的产品几乎是无偿的 1927年农业集体化政策通过 实行大规模集体经济 取消 新经济政策 1928年 斯大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