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十年的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十年的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十年的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十年的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十年的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 南昌起义 1927 8 1 直接 占领南昌城最终 南下损失严重 一部分由朱德 陈毅率领 后到井冈山和毛会师 另一部分进入广东 1 背景 大革命失败教训 必须掌握武装力量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 贺龙等 国民革命军 南昌 1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3 意义 1 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 所以不能成功 2 革命没有同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结合起来 4 教训 一 南昌起义 1927 8 1 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 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 土地革命 1 八七会议 1 时间 2 地点 3 内容 4 意义 1927年8月7日 汉口 1 时间 2 领导人 3 地点 4 结果 5 影响 1927年9月 毛泽东 湘赣边界 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 毛泽东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 10月 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 秋收起义 3 毛泽东的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1 土地革命 打土豪 分田地 废除封建剥削 2 根据地建设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3 武装斗争 反 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长征 一 原因 三 红军长征 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 时间 1933年秋地点 中央根据地失利原因 左 倾错误 结果 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 围剿 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一 原因 二 经过 1934 10 1936 10 三 红军长征 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 左倾错误 开始 遵义会议 会宁胜利会师 一 原因 二 经过 三 红军长征 1934 1936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1 内容 军事 组织 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召开背景 1934年10月 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长征开始后 红军损失过半 处于危险中 时间 1935年1月地点 遵义内容 1 纠正博古等人的 左 倾军事路线错误 2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 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4 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 遵义会议结束了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深化 遵义会议的理解 1 遵义会议由于受形势的制约 它只是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 左 倾错误 而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党内的 左 倾思想 2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共第一次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 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 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 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一 原因 二 经过 三 意义 三 红军长征 1934 1936 粉碎了 的围剿 使 转危为安 播下了革命种子 铸就了长征精神 革命新局面开始了 小结 1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 土地革命时期 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毛泽东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 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有关的转折点 巩固 应用 体验 1 中共从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失败中得到的主要教训是a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 中国革命应由城市转向农村c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 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2 右图为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江泽民参观 南昌起义纪念馆 时的题词 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a 公开打出了 工农革命军 的旗号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派的第一枪c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 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巩固 典例 展示 3 土地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阶级拥护的主要原因是a坚持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c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d领导了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答 d 巩固 典例 展示 4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 这里的 转移 是指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变化c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变化 答 b 高考链接 典题 6 2005年全国卷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