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第三节 分析综合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第三节 分析综合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第三节 分析综合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第三节 分析综合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第三节 分析综合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分析综合 复习定位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 对 分析综合 这一知识点的考查 题型非常稳定 一般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考查 提问方式通常表现为以下两类 一是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直接体现 的一组是 二是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前者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后者包含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理解和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2 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 献书阙下 诏中书试文章 自此颇承恩遇 遂蒙大用 遂制罢羽林之请 后累年 揆量移歙州刺史 奏为试秘书监 江淮养疾 入拜国子祭酒 礼部尚书a b c d a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题可以使用排除法 是说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讲的是李揆官职的调动 讲的是元载对李揆的报复 排除这几句后 可知答案为a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揆自幼好学 入仕后美名上闻 他出身显贵人家 聪明敏捷 好学上进 开元末年步入仕途 他主张考查进士务必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 受到广泛好评 b 李揆有远见卓识 上疏得到认可 当时京城治安混乱 盗贼杀人 李辅国请求选羽林军以备巡视 李揆引西汉旧事说明 如羽林警夜则难以应付突然之变 c 李揆汲汲于名利 深受人们非议 他在相位时 论及大事头头是道 却热衷追名逐利 他嫉妒吕地位超过自己 密令捏造吕的过失 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d 李揆与元载交恶 仕途遭遇坎坷 他自恃门望高贵 鄙薄元载出身寒微 元怀恨在心 元登相位后 对他报复 致使他全家衣食无着 在各州飘泊十多年 c 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他嫉妒吕地位超过自己 错 此时吕已经罢相 原文说的是 惧其重入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其兄自有时名 滞于冗官 竟不引进 译文 2 其牧守稍薄 则又移居 故其迁徙者 盖十余州焉 译文 答案 1 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 却停留在闲散官吏位置上 李揆竟然不加推荐 2 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 就又迁居 所以他搬迁的地方 大约有十多个州 参考译文李揆 字端卿 是陇西成纪人 但在郑州安家 他家世代为显贵的豪门望族 李揆少时聪明好学 善于写文章 开元末年 他考中进士 他将文章呈给皇上 皇上下诏让他到中书省写文章查探他 提拔他 授予他右拾遗一职 乾元初年 李揆兼任礼部侍郎 李揆曾经以主司的身份选取士人 一般不考察核实 只增加他们的提防之意 索要他们的书策 严重违背了求贤的本意 他考选进士的文章 说 大国选拔人才 只是希望得到人才 经典在此 请随意翻找 这样几个月之内 好的名声被皇上知道了 从此很受皇上恩宠 于是被重用 当时京城的盗贼很多 有人在大路上杀人把尸体放到沟中 李辅国正是恣意横行之时 皇上让挑选羽林骑兵五百人以备巡检 李揆上奏章说 以前西汉南北军相互牵制 所以周勃从南军入了北军 于是稳定了刘家王朝 皇朝设置南北衙门 文武区分 以便相互监督 现在让羽林代金吾在夜里警戒 突然有了意外的变故 将靠什么控制呢 于是停止了羽林骑士的选拔 李揆担任丞相的时候 决断事务 对君主劝善规过时 虽然十分雄辩 但因生性热衷于名利 深受众人的非议 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 却停留在闲散官吏位置上 李揆竟然不加推荐 跟李揆一起做官的吕 虽然地位名望与李揆差很多 但在政务管理上居于李揆之上 被罢免之后 由宾客推荐做了荆南节度使 名声很好 李揆害怕他再一次进入朝廷 于是暗中让主管部门到吕管辖的区域内搜集吕的过失 吕暗中上书陈述这一事情 于是皇上把李揆贬为莱州长史同正员 李揆被贬之后 过了好多天 他的兄长被授予司门员外郎 又过了多年 李揆遇赦调任歙州刺史 起初 李揆主政 侍中苗晋卿多次推荐元载做大官 李揆自恃门第和名望较高 认为元载出身贫寒 很是看不起他 没有接纳他 并且对晋卿说 风采出众的贤人不被重用 而面目猥琐 心术不正的人却想做大官 元载于是对他非常忌恨 等到元载做了丞相后 趁李揆该调职之机 元载便奏请皇帝让他做了秘书监 到江淮一带养病 没有俸禄 家庭陷入贫困 家里一百口人 靠乞讨为生 他们漂泊在各个州 共十五六年 当地州郡长官稍有轻慢 就又迁居 所以他搬迁的地方 大约有十多个州 元载因为犯罪被杀 李揆又被授予睦州刺史一职 入京被授予国子祭酒 礼部尚书之职 被卢杞嫉妒 德宗在山南 让他充任入蕃会盟使 加授左仆射一职 李揆到了凤州 因为患病而死 当时是兴元元年四月 终年七十四岁 一 考点精析分析综合是对文言文内容的综合考查 是检验考生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重要手段 更是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命题的重点和必考项目 文言文分析综合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 筛选文中的信息 这种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 即挑选出六个文句分别编为四组 要求考生找出全部符合题中指定要求的一组 历年高考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 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 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 展现人物独特个性和情感的信息 二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1 归纳内容要点把文章各部分的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 属于 化整为零 的分析和提炼的过程 2 概括中心意思把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内容主旨化 并加以阐发或概括 属于 化零为整 的综合和整理的过程 本考点主要是考查考生对选文整体或某关键环节的理解 要求考生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地判断或推理 分析某一个论点立论的根据 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 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 确认与原文意思不符的选项 需要考生准确地分析文章的内容 仔细体会 反复推敲 做出正确的选择 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 以推理的方式 抽象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着眼于 推论 和 概括 1 分析 是指能从作者及作者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作者的思想倾向 感情色彩加以剖析 2 概括 指在读懂所给材料后能用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作者对所写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的褒贬 在高考试题中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两项要求 有时是结合在一起的 很难截然区分开来 它们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二 文体解读 一 如何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 阅读写人记事类文言文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了解人物的基本情况 姓名 字号 籍贯 家庭背景 包括家庭经济状况 及祖父 父亲等的学识 为人 性格 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 学识 性情 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 最初任职情况等 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 如果写到事件 多与家庭 学识 性情有关 2 了解人物的主要事迹 1 时间 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 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年号纪年的标志是 年号 初 如 乾元初 年号 具体年代 如 泰始九年 年号 中 如 天监中 年号 末 如 建安末 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的有关词语 2 地点 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 即他在哪里做官 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 要注意 知 守 除 迁 贬 改 擢 移 拜 转 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 如 知江夏 就是做江夏知府 除襄阳 即为担任襄阳太守 3 官职 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 拥有什么爵位 握有什么具体权力 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 如 右拾遗 是谏官 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 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 担任什么职务 就会做什么事情 也就是今天所说的 卖什么 吆喝什么 这 时 地 职 是事情分层的 三标志 一般来说 时 地 职 有一点发生变化 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因为 时 地 职 不同 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 据此 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 4 人物 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人物传记中 因为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 所以 他们涉及的关系主要有 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 事件涉及的人物之间的关系 与下属之间的关系 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 另外 如果是一般人物 就会涉及与他 她 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 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 比如受祖父 父亲影响等 5 事件 特别注意是什么事件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 结果 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法 态度 观点 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 得到的评价等 3 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 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 多在文章结尾 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 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 作者的直接评价 如 史迁曰 2 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 如 孝甚 清慎亮直等 3 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 值得注意的是 有时候 作者也会按照人物性格 作风去组织人物事迹 以此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 这就要求阅读时把人物的性格 作风与人物事迹联系起来 读明白某一事迹要表现人物哪方面的性格 作风 其实 好好想想 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只有篇幅长短之分 内容上概莫能外 那么 一旦掌握了这种基本写法 就会寻踪觅迹 把人物事迹读个清清楚楚 这样才有可能作好信息判断题和内容概括与分析题 再能够把实词 虚词放到语境中加以推导 也才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实词 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正误 进而去理解句意 也才会比较准确地翻译好文句 二 如何阅读写景类文言文 阅读写景类文言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古代写景类散文所写的内容 就每一篇文章而言 当然千差万别 五彩缤纷 但综合起来看 主要写的是人 事 景 物 情 理等六个方面 具体到某一篇文章 不可能六个方面都面面俱到 但仔细分析 任何一篇文章所写的都不外乎其中某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人物 写景散文也有人物 文章中 往往选取人物的两三个片段 描写他的肖像 行为 语言 心理等 以此来表现主题 2 事件 写景散文中 描写事件多不是完整地记叙事情的前因后果 而是截取其中的某一片段 来为表现主题服务 3 景物 许多写景散文 总是剪取大自然中能够表现文章主题的景物 加以描写 或借景抒情 或融情于景 或寓理于景 借以抒情说理 4 物象 有些写景散文 托物言志 作者着意描写某一物象的某一特点 借此表达思想观点 文中的物象特点与作者的思想主旨具有一致性 5 感情 所有的写景类散文 都充满了作者的感情 有的直抒胸臆 有的则借助人物 景物 物象或哲理来抒发感情 叫间接抒情 在这方面 作者主要通过 辞色 中的褒贬 冷暖来表达思想感情 阅读写景类散文 我们应从 辞色 即 褒贬冷暖 四个方面细加体会 把握作者的感情 6 义理 很多写景散文 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某种思想 这也是作者写作的最终意图 有的文章表达得明白直接 有的文章付托于景物 物象之上 表达得含蓄蕴藉 前一种情况如 前赤壁赋 后一种情况如 桃花源记 三 如何阅读说理类文言文 阅读说理性文言散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从整体上感知思想感情这是品味说理文言散文的基础 也就是明确文章说了怎样的理 一般从题目和开头 结尾这三处可以把握并概括出来 2 从表达角度分析说理类文言文的特点也就是解答 说理类文言文是怎样来表现某种文理 的问题 结构上采用了总分式 并列式还是递进式等 修辞上用了比喻 对比还是排比 拟人等 论证手法是比喻论证 还是对比论证等 3 要品味作品的语言说理类文言散文的语言不仅一如其他散文 具有形象性 趣味性 独创性 而且具有哲理性 深刻性 凝练性的特点 揣摩作品的语言 体味作家的独特风格 有助于我们从各个方面品味说理散文的理趣 题型一筛选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 是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考点之一 该考点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 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 准确接受文中的主要信息 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筛选的内容多为以下角度 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 描绘对立双方激烈交锋的信息 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 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 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等 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 公请付其事御史 考按虚实 不宜以小故置之 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 公执以为不可 公为之亦自若也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句说的是王尧臣在推荐人才时不拘小节 表明他知人善用 句说大家从此相信王尧臣说的话了 侧面表明了他的忠信明智 句说的是即使是有很多人说王尧臣的坏话 他也坚持自己的做法 表明他坚守正义 答案 b 筛选文中的信息 的答题三步骤1 审清题干 排除干扰 题干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 只有把握了应对指向 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 譬如题干中要求 选出直接体现某人某种性格的一项 这提示我们只能选择正面体现人物某种性格的信息 而间接或侧面反映人物性格的信息就要排除在外 因此 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弄清题干的要求 解题建模 2 回归原文 揣摩用意 选项所给的信息是否正确 只有回归到原文的语境中去揣摩 才能准确把握 这需要我们回归原文 揣摩用意 具体如下 特别提醒 不同的文体初读时筛选的信息是不一样的 具体如下表所示 以下各组句子中 表明杜瑗 慧度父子军政才干的一组是 多设权策 累战 大破之 窃据广州 遣使通好 瑗斩之 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 放火箭雉尾炬 步军夹两岸射之 一时散溃 循中箭赴水死 禁断淫祀 崇修学校a b c d b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表现了杜瑗对叛贼卢循的愤怒 表现了杜慧度的勇敢 说的是卢循溃败的情况 题型二归纳内容要求 概括中心意思本考点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 考查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 它要求考生能够对文中信息加以提炼和综合 对文章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作出合理的判断 其具体要求是 1 归纳内容要点必须分清文章体裁 2 概括中心意思必须准确全面 高考对这一考点一般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要求考生选出对原文的内容或中心意思概括与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 高考实际上并非真的要求考生自己动手去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或中心意思 而只是要求考生分析判断由命题者设计的有关这方面的选项正确与否 为了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命题者常常借助以下方法来命制干扰项 或张冠李戴 曲解原意 或随意引申 任意拔高 贬低等 典例剖析 2013 辽宁卷 原文见本节例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 西北边境因元昊作乱发生战争时 王尧臣通过实地考察 对兵力部署 要塞防卫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b 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 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贬官时 敢于仗义执言 c 王尧臣居官任职期间 处理政务遇到意见不一致时 一定与大家反复讨论 直到取得共识为止 从不固执己见 d 王尧臣一生历任多职 为国为民 临终仍挂念国事 皇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 并且停止朝政一天以表达哀思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 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 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文中是说 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 也就是说 任福不是因为韩丞相指挥失利而战死的 答案 b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的答题五步骤1 总体阅读 整体把握 阅读是归纳 概括的前提 只有依据文体特点 才能迅速准确地把握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 如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 论据及论证方法 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等 如记叙性文字 要理清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 发展 高潮和结局 一般的传记文 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 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只有总体阅读 整体把握 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 从而准确地去分析 评价人物 事件 品味情感 解题建模 2 抓住题干 读全读准 3 借助注释 联系背景概括中心意思最忌以偏赅全 要特别注意分析选文的题目 尾注等内容 掌握文章出处和作者情况 还要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文学 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对文章进行分析 4 辨析差异 排除干扰高考文言文阅读针对本考点的错误题型有或夸大事实 或偷换概念 或以假乱真 或无中生有 或张冠李戴 掌握了以上常见错误选项的设置模式 我们就会迅速而准确地排除干扰 确定正确答案 5 放回原文 查对正误特别是在事情的角色 件数和行为的程度 实效方面 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 全面理解 综合分析 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 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跟踪热身 2 2013 全国大纲卷 原文见本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瑗处事果决而有计谋 他担任太守时两次平定骚乱 先是斩杀作乱的九真太守李逊 境内得到安宁 继而与玄之击退来犯的胡达 使之退回林邑 b 杜慧度为人谦逊而顾大局 杜瑗死 府州官吏推举慧度主持州府事 他未接受 而当卢循来犯 虽然任命他的诏书尚未到达 他还是率众抗敌 c 杜慧度一心向公而又谙熟战略 与卢循决战前 为激励将士他拿出家族全部财产作为奖赏 交战时他又巧用火攻烧毁敌方一应战舰 大获全胜 d 杜慧度生活俭朴 治事有方 平日里他布衣蔬食 只管弹弹琴 读读 庄 老 而为政却细致绵密 有如治理家庭 遇上饥荒 常以私人薪俸赈济灾民 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项 原文说的是杜慧度能够弹琴 喜欢读 庄 老 故 只管弹弹琴 读读 庄 老 错 题型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作者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的观点态度 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的具体内容 高考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要求考生不仅能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的看法 而且要对其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概括 不能仅仅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简单罗列 这一考点常常与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但有时也会单独考查 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 多采用客观题的形式 就命题的内容而言 这一层级考查的内容总是涵盖全文的 就命题的角度而言 既有对原文中某一事件的起因 经过 结果的叙述 也有对原文中的人 事加以评价的表述 但无论哪种命题角度 最终的对是非的判断都是以原文的内容为依据的 典例剖析 2011 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的题目 严祺先文集序归庄韩文公之文 起八代之衰 其诗亦怪怪奇奇 独辟门户 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 曰 上宰相书 读书城南诗 是也 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 志在利禄乎 故吾尝谓文章之事 未论其他 必先去其俗而后可 结合文意 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 欣赏叹咤 的原因 小试身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题 考生须先找到原文中作者评价严祺先文章的相关内容 再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作者认为严祺先的文章 论理论事 明快严峭 恂恂懦者而笔能杀人 文辞之工如此 这些都是作者 欣赏叹咤 的原因 将这些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 因为严祺先的文章 1 命意立论 卓尔不群 不为世间平庸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讥笑 2 说理叙事 明白晓畅 严峻犀利 解题建模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的答题四步骤1 删繁就简 锁定重点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定要把握文中表述的重点信息 文段的叙述重心是什么 议论性文字体现在哪里 这些都要搞清楚 然后将文中不是直接体现作者观点的文字首先剥离 从保留下的关键信息中分析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2 综合分析 简要概括有些文段中 作者的观点态度并没有通过抒情或议论表达出来 而是蕴涵在所叙述的人物事件之中 这就要求考生综合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 来龙去脉 然后从事件的细节中分析提炼出隐性信息 进一步简要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3 借 题 解 文 妙用技巧文言文阅读题用来命题的句子 往往是文中的关键句 试题中对文章作分析概括的文字 一般也涉及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 借 题 解 文 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个重要技巧 甚至总结出 倒读 一法 从列在后面的分析概括中巧妙寻找解读原文的钥匙 这也不无道理 跟踪热身 3 2012 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问题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 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 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编 先之启事 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 辱书 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 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 人所共弃 而足下见礼如此 何以当之 当之未暇答 宜遂绝 而再辱书 再而未答 益宜绝 而又辱之 何其勤之甚也 如修者 天下穷贱之人尔 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盖足下力学好问 急于自为谋而然也 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 此似有所过听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 颇有微词 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 所以只能建议他 顺时 而为 b 作者认为要作文 就应该学习古人 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 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 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 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 效仿 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 本文语言朴实 感情真挚 表达委婉 通过现身说法 运用对比 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c 原文三 四段中信息显示 作者因写 时文 应试之文 而获誉 因写 有卓然自立之言 的文章却获罪 参考译文欧阳修叩首禀告秀才足下 前些时候 我乘船从江上往来 多次让您屈尊过访 又劳您送自己所作的诗文一编 并先以书信通报 作为登门访我的见面礼 田秀才从西边来 承蒙您寄信问候 后来 我家仆人从江陵府回夷陵县 又带来您的信 我是个获罪的人 大家都厌弃我 而您却如此以礼相待 我怎么担当得起 您来了信 我没来得及回复 本应因此断绝往来 可是又劳您再次给我写信 再次来信又没有答复 就可以绝交了 可您还是来信 这是何等辛苦劳累呵 像我这样的人 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罢了 怎能值得您恳切到这种程度呢 大概因为您勤学好问 急于为自己谋求进取才这样的吧 然而承蒙您索取我所作的诗文 这恐怕是您误听了有关我的言过其实的传闻了 我年少的时候 决心从进士的途径被举荐于官府 学习写诗作赋 准备参加按规程举行的科学考试 共考了三次才中进士 因为与各方面的士人君子相识的很多 所以他们往往能说出我的名字 又因为大家相从游学 私人交情很好 有的人便过分夸赞我的文章 因此使您听到我的虚名 便想看看我写的诗文 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 我年幼时 父亲死了 家里贫困 贪求俸禄以供养母亲 没有时间跟随老师穷究经书 来学习圣人留传下来的文化遗产 只是泛泛地浏览些书史 姑且追随时俗作些所谓 时文 那都是在经传中穿凿剽窃 东拼西凑的 我认为这些时文轻浮浅薄 只担心不受时人的欢迎 并不能像古人那样 有卓越而自成一家的言论 然而官府误加采纳 多次列名在众人的前面 直到考中进士以来 自认为以前所写的文章实在当不起官府的荐举和长辈的赏识 这才开始大力改变过去的文风 希望在文章学问上有所建树 然而文章一出便招来罪过 学问有成就了 自身却蒙受羞辱 写以前那样的时文会得到荣誉 写现在这种有独立见解的文章却遭受祸害 这真是效果鲜明呀 时文虽说轻浮纤巧 但要写得好 也是不容易的 我天性不喜欢时文而勉强去写这种东西 因此 与同时代的人所写的相比 更加不工巧 然而已经足够用来谋取官位俸禄和窃取名誉了 这都是因为能顺应时俗的缘故 您现在正值少年之时 志气远大 正想在社会上博取荣誉 那么还不如顺应时俗为好 天圣年间 天子下了诏书 告诫学者要去掉浮华的文风 从那以后风气大变 现在士大夫所写的文章 已文质彬彬 有两汉文章的遗风了 您去向他们学习 不仅足以顺应时俗 博取荣誉 如果达到最佳境界 还能与两汉名家比肩呢 像我这样 以前所写的东西已经不值得学习 以后所写的东西却又千万不能学 所以我迟疑着不敢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 就是这个原因啊 易经 的 困 卦说 有言不信 这是说 人在困境中 他说的话就不被人信任 我现在可以说是处在困境中了 怎么能够被您所取信呢 承蒙您多次来信 态度又是那样的恳切 我不敢不予答复 希望明察 分析概括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关键题 其选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翻译 转述和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 命题者有意识地设置错误干扰 让考生进行判断 而比对法则是对付它的较好的方法之一 其实质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 分析 从中发现它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 进而识破命题者的干扰之处 那么 比对 分析什么内容呢 主要应在时间 地点 人物 细节 信息有无和因果关系等方面比对 分析 一 比对时间 命题者常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故意颠倒 搞错 这时 要特别关注选项中的时间词 并与原文比对 看看时间是否有误 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