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2海洋地理第一讲海洋概述海岸与海底地形 一 海岸1 海岸线 海岸带 潮间带三者的位置关系 最高 海岸带 海陆 潮上带 潮间带 海岸带 海 陆 2 塑造海岸地形的主要因素 海浪 洋流 流水以及生物等 3 主要类型 潮汐 岬湾 砂质 河口或平原 平直 红树林 二 海底地形的分布1 海底地形分布规律 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 海底地形依次是a b大陆坡 c d海沟 e f洋中脊 大陆架 岛弧 洋盆 2 主要类型 200 陡峭 岛弧 洋盆 三 海底地形的形成1 填写相关地理名词或地理过程 a火山 岛弧 b海沟 c d地幔物质对流 e 洋中脊 洋壳消 亡 2 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扩张说 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 消亡的过程 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形成 洋盆 3 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构成 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后俯冲或上拱形成 岛弧或海岸山脉 扩张 洋中脊 海沟 1 海岸线与海岸带 海岸线是海平面升到最高处 即最大潮 时与陆地的交线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 相互作用的地带 其范围由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 2 洋壳的形成与消亡是海底扩张的不同结果 洋壳主要是由于海底地幔物质对流冷却凝固形成 是海底扩张的结果 其主要地形是洋中脊 洋盆 洋壳的消亡是板块构造运动形成的 其主要地形是海沟 岛弧 海岸山脉 3 海底地形复杂多样 但有规律可循 海底地形以大洋中脊为中心 各类海底地形 如大陆架 大陆坡 洋盆等 呈对称分布 考点一海岸的主要类型 要点解读 迁移应用 中国最美七大海岸的类型 1 基岩海岸 台湾野柳海岸 山东半岛成山头海岸 福建泉州崇武海岸 2 砂质海岸 海南三亚亚龙湾海岸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 深圳大鹏半岛海岸 3 红树林海岸 海南琼山东寨港红树林海岸 典例1 读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海岸类型的判读 比较苏东与闽东南海岸线特征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2 海岸类型的利用 比较上述两地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的差异 解题探究 1 如何在区域分布图中判读海岸类型 提示 结合海岸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区域位置 看其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然后进行判读 2 如何分析海岸的合理利用 提示 首先分析海岸类型 结合类型因地制宜地进行分析判断 比如基岩海岸适宜旅游 砂质海岸适宜建设海滨浴场 淤泥质海岸适合滩涂养殖 答案试做 1 苏东海岸线平直 闽东南海岸线曲折 苏东海岸线以河口三角洲和平原为主 属于淤泥质海岸 闽东南海岸多以山地 丘陵为主 属于基岩海岸 2 苏东海岸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 闽东南海岸有利于建深水港及发展旅游业 解析 本题通过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 考查海岸的异同及学生的读图 用图能力 第 1 题 读图可知苏东海岸线平直 闽东南海岸线曲折 联系其所在区域的地形可知 苏东地处河口三角洲 泥沙堆积形成淤泥质海岸 而闽东南海岸以山地丘陵为主 属于基岩海岸 第 2 题 淤泥质海岸由于土质肥沃 适宜开展滩涂养殖 而基岩海岸适宜建设良港和开发旅游资源 加固训练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 该河口区河流干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 读图回答 1 3 题 1 该卫星影像反映的海岸类型属于 a 基岩海岸b 砂质海岸c 淤泥质海岸d 生物海岸 2 影响该海岸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海浪b 潮汐c 洋流d 流水 3 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a 建设大型海港 发展远洋运输b 建立湿地保护区 保护生态环境c 开辟海水浴场 发展滨海旅游d 开垦成为耕地 发展粮食生产 解析 1 选c 2 选d 3 选b 第 1 题 根据题干及卫星影像可判断该区域位于黄河入海口 属于淤泥质海岸 第 2 题 淤泥质海岸主要是由流水携带的泥沙物质沉积形成 第 3 题 由题图可知 该河流入海口处 因泥沙淤积导致航道淤塞 不宜建设港口 而在河流入海口处 因泥沙淤积 地势相对低平 一般会形成湿地 湿地是一种环境资源 建立湿地保护区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而海滨浴场的建设要符合一定要求 坡缓 沙细 浪平 水清 交通便利 没有排污口 易设置防鲨网等 而河口附近 因泥沙淤积 水流不稳 易产生水下漩涡 具有不稳定的安全因素 不宜设置海滨浴场 河流入海口附近 因地势低平 土层结构不稳定 加之海洋潮汐现象 易形成盐碱土壤 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考点二海底地形类型 分布规律和成因 要点解读 1 海底地形类型与分布规律 海底地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 从陆地向大洋中心依次为大陆架 大陆坡 洋盆 洋中脊等主要地形 具体特征及分布如下图所示 2 海底地形的形成 海底地形中的洋中脊 大洋底部和洋盆可用海底扩张说解释 海沟 岛弧则可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迁移应用 长大 的红海和 变小 的地中海 1 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 即两板块距离是越来越远的 随着两板块的漂移 红海面积会变大 故红海海域会不断扩张 2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 是因为它处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板块相互挤压 碰撞 将会隆起 形成山脉 所以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变小 典例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5月28日 海洋六号 船从广州东江口码头起航 远赴太平洋 执行中国大洋第29航次科学考察任务 中国大洋第29航次科考分为三个阶段 本次科考活动中 海洋六号 将利用先进的调查设备 在太平洋开展近海底微地形地貌和浅地层测量 深海浅钻取样 柱状取样 箱式取样 多管取样 海底摄像 温盐深测量 分层生物拖网 锚系观测 多金属结核拖网等科研项目的调查工作 材料二科考队员收集的太平洋部分洋底地层年龄分布示意图 1 板块构造学说对海底地形形成的影响 请解释a和b附近多火山的原因 2 海底扩张说的影响 将图中的火山 按形成年代由老到新排列 3 海底地形的成因 解释b处海底地形的成因 4 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请利用该图信息解释洋盆的形成过程 解题探究 1 如何分析某区域多火山地震的成因 提示 一般来说多火山地震的区域位于板块交接处 地壳活跃 2 海底岩石新老顺序与距洋中脊的距离有何关系 提示 根据距离大洋中脊的远近 距离大洋中脊越远 地理事物的年龄越老 3 在海底地形图中 如何分析地形分布的成因 提示 海底地形的成因分析一般依据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要根据洋壳的消亡或生长来判断 答案试做 1 a b分别位于洋中脊和海沟附近 为板块交接处 地壳比较活跃 2 3 b处地层年龄最大 根据海底扩张说可知此处为洋壳消失的地方 为海沟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此处为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交接地带 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 位置较低而向大陆板块下俯冲 并带动洋底下倾 陷落 形成海沟 4 按照海底扩张说理论 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 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 新的洋壳不断生长 随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 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解析 该题以部分洋底地层年龄分布示意图为载体 综合考查了海底地形的形成 第 1 题 从洋底地层的年龄看 a处最年轻 b处最古老 按照海底扩张说理论和a b的轮廓特征可知 a为洋中脊 b为海沟 它们均位于板块的交接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 第 2 题 按照海底扩张说理论 新的洋壳在洋中脊形成 并向两侧推移 最后在海沟处消失 因此洋壳地层的年龄随距洋中脊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四处火山的新老关系可以根据它们距离洋中脊的远近来判断 第 3 题 b处地层年龄最大 为海沟地形 它的形成可以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 第 4 题 洋盆是海洋地形的主体 它是海底不断扩张的结果 因此可以用海底扩张说来解释其形成过程 加固训练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a处和b处海底岩石年龄的大小 并说明原因 2 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太平洋西侧狭长岛弧链的形成原因 解析 第 1 题 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与环保产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临床概念食管癌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康复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2025年度品牌形象推广合同书
- 2025年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的转型
- 镁合金的课件
- 2025年职教高考音乐题库及答案
- 年产特种电缆8000万米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寿光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
- 温室农业环境监测系统2025年智能化升级产业链研究报告
- 火力发电土建项目监理实施细则
- 上海肿瘤医院病理报告
- 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 医院疼痛科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化经验
- 认知功能障碍的饮食调理及保健指南
- 2024年中邮保险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第3章 Word 2016文字处理软件
-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 公司司库管理系统执行管理办法
- 22J603-1 铝合金门窗1正式版
- 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