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静态图象感兴趣区域提取方法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l _ _ l - - - - _ _ _ _ _ _ _ _ - - _ - - - _ _ _ _ e 日自 摘要 感兴趣区域编码是新一代静止图象压缩标准j p e g 2 0 0 0 的重要功 能之一。r o i 的自动提取是实现该功能的首要问题。传统的图象分割 的技术可以用来作为提取r o i 的基本手段。另外由于图象的最终信 宿是人,因此研究人眼的视觉特性,寻找一种模拟人眼视觉特性的 r o i 提取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目前常用的图象分割的技术有( 1 ) 基于直方图的图象分割,( 2 ) 基于区域面积统计的图象分割,( 3 ) 基 于最大方差的图象分割,( 4 ) 基于边缘算子的图象分割,( 5 ) 基于区 域生长的图象分割。这些图象分割的技术针对不同的图象,各有不同 的特性。没有一种通用的最优的技术。将这些技术综合使用可以找到 较好的r o i 提取的方法。 本论文做了如下工作: i 对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用于r o i 提取进行仿真研究,包括: ( 1 ) 基于直方图的r o i 提取 ( 2 ) 基于区域面积统计的r o i 提取 ( 3 ) 基于最大方差的r o i 提取 ( 4 ) 基于边缘算子的r o i 提取 ( 5 ) 基于区域生长的r o i 提取 针对( 1 ) ( 2 ) ( 3 ) 仿真的结果提出了两种补偿算法,即基于邻 域灰度均值和基于邻域灰度方差的补偿算法。 针对( 4 ) ,采用了两类算法:基于形态学的分水岭变换算法和基 于边缘算子的算法,提出了基于边缘分布图上的独立区域面积的自动 r o i 提取和实现了基于视觉判断的交互式r o i 提取。 2 在模拟人眼视觉特性的r o i 提取方法中,本文尝试利用局部 m i c h a e s o n 对比度矩阵最大值、局部方差矩阵最大值、局部均值矩阵 最大值等三种算法实现了视觉敏感点的提取,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原图 象符合视觉特性的按重要性排序的7 个或近似7 个r o i 区域。 本文对所提到的各种r o i 提取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对实验结 m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果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r o i 的提取算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 果。 关键词:图像分割r o i i v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f o r m a ld e t r u s i o no fj p e g 2 0 0 0s t a n d a r d ,t h ef o r m a l c o d ep r o t o c 0 1t h a ti n t e r e s t si ni m a g ec o m e so u ti nt h ee n d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t e c h n i q u eo fi m a g i n gs e g m e n t a t i o nm a y b ea st h e b a s i cw a yu s e dt oa c q u i r er o i a n db e c a u s et h ef i n a l l yi m a g i n g a i mi sp e o p l e i tisa ni m p o r t a n tw a yt or e s e a r c ht h eh u m a n e y e v is i o ne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f i n dak i n do fr o ia c q u i s i t i o nt h a t c a ni m i t a t e st h eh u m a n e y ev is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n o w a d a y st h e c o m m o n i m a g i n gs e g m e n t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h a s :( 1 )i m a g i n g s e g m e n t a t i o nb a s e do ng r a yh i s t o g r a m ,( 2 ) i m a g i n gs e g m e n t a t i o n b a s e do nr e g i o na c r e a g es t a t ,( 3 ) i m a g i n gs e g m e n t a t i o nb a s e do n m o s tv a r i a n t e ,( 4 )i m a g i n gs e g m e n t a t i o n b a s e do n e d g e o p e r a t o r ,( 5 ) i m a gi n gs e g m e n t a t i o nb a s e do na r e ae x t e n d t h e i m a g i n gs e g m e n t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h a sd i f f e r e n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t o d i f f e r e n ti m a g e t h e r ei sn o to n eb e s tu n i v e r s a lt e c h n i q u e b u t i f i n t e g r a t et h e m ,w e c a nf i n db e t t e rr o ia c q u i s i t i o nw a y t h ep a p e rm a i n l yi n c l u d e : 1 s t i m u l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i sd o n eo na c q u i s i t i o nr o ib yt h e m e t h o do fi m a g es e g m e n t a t i o n ( 1 ) r o ia c q u i s i t i o n b a s e do n g r a yh i s t o g r a m ,( 2 ) r o i a c a u i s i t i o nb a s e do nr e g i o na c r e a g es t a t ,( 3 ) r o ia c q u i s i t i o n b a s e do nm o s tv a r i a n c e ,( 4 ) r o ia c q u i s i t i o n b a s e do ne d g e o d e r a t o r ,( 5 ) r o ia c q u i s i t i o n b a s e do na r e ae x t e n d t ot h er e s u l to f ( 1 ) ( 2 ) ( 3 ) ,i tr e f e r st ot w oc o m p e n s a t i n g a r i t h m e t i cb a s e do na d j a c e n tr e g i o nm e a ng r a ya n dg r a yv a r i a n c e t o ( 4 ) ,i t a l s or e f e r s t ot w oa r i t h m e t i c b a s e do n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w a t e r s h e da n de d g eo p e r a t o r a n dt h e y r e a l iz e i n d e d e n d e n tr e g i o nr o ia c q u i s i t i o na u t o m a t i c a l l yb a s e do ne d g e v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d i s t r i b u t ea n dm u t u a lr o ia c q u is i t i o nb a s e do i lv i s i o nj u d g m e n t s e p a r a t e l y 2 i nt h es i m u l a t i n gh u m a n e y ev is i o nr o ia c q u is i t i o nm e t h o d s , t h ep a p e rt r i e st 0u s e7 x 71 0 c a lc o n t r a s tm a t t i x ,7 x 7m a xm e a n m a t r i xa n dm a xv a r i a n c em a t r i x3a r i t h m e t i ct 0r e a l i z et h e v i s i o ns e n s i t i v i t ya c q u s i t i o n a n db a s e do nt h a t ,i tg e t s7o r a b o u t7r e g i o ns u i t a b l ef o rv is i o nc h t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s o r t e d b yi m p o r t a n c e i nt h i sp a p e ra 1 1m e t h o d st oa c q u i r er o ia r es t i m u l a t e db y c o m p u t e r ,a n da 1 1 r e s u l t sa r ea n a l y z e d g e n e r a l l y i nt h i s p a p e r t h ef i r s ts t u d i e sa b o u tr o i s a c q u i s i t i o na r ed o n ea n ds o m er e s u l t sa r ey i e l d e d k e yw or d s :i m a g es e g m e n t a t i o n ,r o i v i 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 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 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金想元令乞动 日期:2 0 0 3 年6 月2 0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 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南理工大学可以将 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囱。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4 ”) 作者签名:金想元各澎砧日期:2 0 0 3 年6 月2 0 日 导师签名: 蔡汉添弓汴v 钽期:2 0 0 3 年6 月2 0 日 第一章绪论 1 1 引言 第一章绪论 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个,它们是语言、文字和图象。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图象所包含的信息量最大,不仅有灰度,还有 色彩;不仅有平面,还有立体等,其内容极其广泛。人类所得到的外 界信息有7 成以上是来自眼睛摄取的图象。在大部分场合里,只有图 象所传递的信息最为丰富和真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交换速度越来越快,包含图 象在内的信息交换量同样已是越来越大。如何用最少的符号来传递最 大的图象信息一直是图象处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针对静态图 象,专家们分别提出了j p e g 和j p e g 2 0 0 0 的压缩标准“1 ,在基本保证 图象不失真的前提下,j p e g 标准可以达到1 0 到4 0 倍的压缩效果, 而j p e g 2 0 0 0 则可以达到上百倍的压缩效果。在j p e g 2 0 0 0 的标准中特 别定义了图象感兴趣区域( r o i ) 块,对r o i 区域可以实现单独的编码。 这个功能可以用来灵活地根据实际的需求实现对图象不同区域的不 同压缩比。般来说对r o i 区域压缩比低,对非r o i 区域,压缩比 高。针对动态视频,专家们分别提出了m p e g 一1 和m p e g 一2 及m p e g 一4 和m p e g 一7 的视频压缩标准b “”,在保证视频图象质量的前提下, m p e g 一2 标准可以达到千倍以上的压缩效果,而m p e g 一4 则可以在 m p e g 一2 基础上再提高接近两倍的压缩效果。 无论静态图象的编码还是动态视频的编码,它们都只是从纯粹的 数学算法上实现对图象的压缩。实际上在以人为最终信宿的图象处理 技术领域,图象质量总是与人类的视觉相匹配。如何结合人眼的视觉 特点对图象进行处理是很多专业的学者都在进行探索的事情。 s d a l y 详细介绍了人眼视觉系统的模型,这是一种比较通用的 模型。该模型指出人眼视觉系统模型包括幅度非线性衰减,完成从客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观亮度到主管上感知到的亮度的映射,满足w e b e r - f e c h e r 定律,即 刺激信号的可察觉阀值与背景强度成正比;视觉敏感度函数具有频率 选择性,人眼是一个二维带通函数,只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高的 敏感度;视觉检测性,人眼具有方向性和多尺度的特点等三个部分h 1 。 除此以外,i a r y b a k 提出了引入注意机制的视觉模型,在这种模型 中,选择性注意机制体现在:( 1 ) 在确定的视野范围,通过非均匀采 样模拟生物视网膜的非均匀信息的表示和对数压缩特性,将视野范围 划分成中央区和周边区,通过非均匀采样中心坐标的改变来模拟眼 动;( 2 ) 在中央区进一步对感兴趣的区域做精细的模式匹配与识别, 模拟瞳孔的聚焦作用。垆1 在此基础上,c l a u d i o m 正是对比人眼的这 种模拟运动提出了对图象的r o i 提取算法”1 。 人眼视觉模型( h v s ) 的研究表明,观察者在观察感知一幅图象 时,首先将感兴趣的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在一段时间内人眼将更多 的集中在对象中的重要特征区域,即感兴趣区域,这些区域对图象的 理解影响较大。因此如果能实现自动提取图象的r o i 区域,则在此基 础上结合编码技术实现的图象压缩编码无疑既是高效率的,同时也符 合入眼视觉特性。更符合实际的视觉需要。 1 2 现有的r o i 提取算法 对图像r o i 的提取,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利用图象分 割的技术提取r o i ,另外一个就是从人眼的视觉特性出发,通过模拟 人眼的视觉特点,寻找特定的视觉敏感区域,并将这些视觉敏感区域 排序作为r o i 。 在图象分割的技术上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实现技术:一是基于 边缘分割的方法实现r o i 的提取;二是基于区域生成的方法实现r o i 的提取;三是将边缘分割与区域生成的方法综合运用,以求达到更佳 的生成效果。 另外图像r o i 的提取与人的视觉行为密切相关,所以大部分的 2 第一苹绪论 a r o i ( r o i 的机器自动算法) 提取算法都会结合人眼的视觉特性来实 现。这些算法与h r o i ( 人眼的r o i 自动算法) 密切相关。c 1 a u d i o m 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提出为获取r o i 区域而采取的提取局部极大值 的六种图像处理算法。第一种算法是s y m m e t r yt r a n s f o r m对称 转换:第二种算法是d i f f e r e n c ei nt h e g r a y l e v e l o r i e n t a t i o n 沿灰度级方向的差;第三种算法是e d g e sp e ru n i t a r e a 每单位区域的边缘数;第四种算法是c e n t e r s u r r o u n d ,a s i nt e e e p t i v ef i e l d so fa n i m a l v is i o n 作为可以接受的视觉的中心 一环绕;第五种算法是e n t r o y 熵值;第六种算法是m i c h a e s o n c o n t r a s tm i c h a e s o n 对比度计算。哺1 后来他又在文献 9 中补充了 四种算法,即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基于离散d c t 变换的算法、基于 先g a s s i o n 滤波再l a p l a cj a n 变换的算法和统计7 x 7 区域模板匹配的 结果的算法。其核心思路就是通过以上的算法先模拟人眼的视觉特 性寻找人眼最敏感的视觉停留点( 即所谓的局部最大值点) ,再采用 簇群和排序的算法确定感兴趣区域的最后7 个视觉停留点集区域,最 后再综合运用其它方法最终实现r o i 区域提取。 以上的区域提取算法大部分都是基于空间域的处理算法,之所以 如此,原因在于r o i 区域与图象的空间位置密切相关,如果从频域的 角度实现的话,则会忽略空间的效果。 1 3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章节安排 1 3 1 作者所做的工作 图象r o i 的提取有很多种方法,它们各自基于不同的图象模型, 利用不同的特性,有各自一定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图象r o i 的提取 又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多,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最优的方法。有签于此, 本文对一些常用的方法用多幅图象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提出一些些 可以改进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综合处理,具体如下: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l 基于区域生成的r o i 方法 ( 1 ) 基于灰度图象直方图基础上的灰度阀值提取 ( 2 ) 基于灰度图象面积特点的p 参数灰度阀值提取 ( 3 ) 基于灰度图象最大方差自动取阀的提取 ( 4 ) 基于邻域的灰度差判别准则的区域生成提取 ( 5 )其它地区域生成方法。 2 基于边缘分割的r o i 方法 ( 1 )基于形态学的边缘分割的r o i 的提取 ( 2 )基于各种梯度算子的边缘分割的r o i 的提取 3 基于模拟人眼视觉特性的局部最大值矩阵算法 作者所做的改进有: ( 1 )针对区域的r o i 方法,提出了基于邻域灰度均值的补 偿算法和基于邻域灰度方差的补偿算法及将邻域灰度 均值和邻域灰度方差相结合的补偿算法 ( 2 )针对边缘分割的r o i 方法,提出了统计独立边缘区域 面积的实现方法和交互式的r o i 提取 ( 3 )结合以上两种思路,尝试了先边缘分割再区域生成的 交互式r o i 提取 ( 4 )最后作者采用基于局部灰度均值矩阵和局部灰度方差 矩阵的算法作为文献 9 的一种补充算法实现了图象 的多个r 0 1 分区提取和按r o i 区域的视觉特征进行排 序,为下一步对图象按不同的r o i 区域进行不同的d c t 或者3 p e g 2 0 0 0 编码打下了很好基础。 1 3 2 章节安排 本文的基本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基于区域生成的r o t 提取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基于灰度阀值补偿算法的r o i 提取 4 第一章绪论 第四章基于边缘分割技术的r o i 提取 第五章模拟人眼视觉特性的r o i 提取 最后是总结、读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文献索弓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基于区域生成的r 0i 提取的基本方法 图象分割是把图象分成若干个有意义区域处理技术。本文所讨论 的图象r o i 提取的基本方法都是灰度图象的分割,而且一般假设每个 区域的图象的灰度相近,相邻区域的图象特性不同,在同一区域内特 性的变化平坦,在区域的边界上变化剧烈。基本的方法分为三类:第 一是基于边缘检测的方法,第二是基于区域生成的方法,第三是综合 两种方法的应用。在图象分割把图象按特点标记成不同区域的基础 上,图象r o i 提取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本章讨论基于区域生成 的r o i 提取的基本方法 2 1 直方图法 图象分割从本质上讲是将各象素进行分类的过程。分类所依据的 特性可以是象素的灰度值颜色或多谱特性和纹理特性。在一些简单的 图象中,对象物体的灰度分布比较有规律,背景和各个对象物体在图 象的灰度直方图上各自形成一个波峰,区域和波峰形成一一对应的关 系。在两个波峰之闯形成的是波谷。如果选择处于双峰之间的低谷处 所对应的灰度值为阀值t ,可以将两个相邻的区域分割开来,进一步 就可以提取r o i 区域。算法如下:f ( m ,n ) 代表原图象的象素,g ( m ,n ) 代表所提取后的图象 g c ,雄,行,= 善m 咒:;( 。m ,。,n n ,) = t ,说明两者不相 似,f ( i ,j ) 保持不变,仍为不属于任何区域的基本单元。以上的过 程是个迭代的过程,每一次迭代结束,则区域生长的过程随即结束。 迭代的技巧在于标记等于搜索变量,这样可以保证搜索的效率。 同时t 值的选取随图象面积的不同而不同,面积越大,t 值越大。搜 索的第一个点的选择也很重要,不同的点,搜索的结果不一样a 图2 6 ( a ) ,图2 6 ( b ) ,图2 - 6 ( c ) ,图2 6 ( d ) 便是采用邻域灰 度差别判别准则生长的结果。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 - 6 ( a ) c a m e r a m a n 提取结果图2 - 6 ( b ) f i s h 提取结果 图2 - 6 ( c ) c a m e r a m a n 提取结果图2 - 6 ( d ) t w o w e m a n 提取结果 图2 - 6 邻域灰度差别判别准则生长的r o i 提取 f i g u r e2 - 6 t h ea c q u i s i t i o no fr o ib a s e do n a r e ae x t e n d c r i t e r i o no f t h eg r a yd i f f e r e n c eo fa d j l e n ta r e a 从四幅图象可以看出对于面积较大图象灰度变化剧烈的如图 2 6 ( b ) 图象,直接采用区域生长的算法所提取的区域效果不是很理 想。 2 5 其它的区域生长方法 在文献 2 1 里提到了基于邻域灰度分布相似性差异性的判别准 则一k s ( k o l m o g o r o v s m i r n o v 判别准则) 以及邻域灰度分布相似性 差异最大值的判别准则。 以微区域与相邻微区域间的灰度分布差异作为相似性的判别值。 设图象由大小q = k x k 个象素的微区域组成。微区域的灰度分布特性由 1 4 釜三耋董三竖堡兰璧墼墼! 堡垒 灰度直方图的累加直方图函数来表示c ( f j ) : c ( f j ) = 芝譬 ( 2 _ 5 - 1 ) m = 0q 公式( 2 - 5 一i ) 中q 为微区域象素数,q 。为某个微区域中某灰度的 象素数。分别计算两个相邻区域的c l ( f j ) 与c 2 ( f j ) ,当差异很小, 在阀值范围内时,说明它们的灰度分布很相似,属于同一区域。 具体的差别灰度分布相似性差判别准则一 k s ( k o l , o g o r o v s m i r n o v 判别准则) 判别过程如下: 合并同一标记 不变 当c = t ,说明两者不相 似,f ( i ,j ) 保持不变,仍为不属于任何区域的基本单元。以上的过 程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每一次迭代结束,则区域生长的过程随即结束。 2 6 小结 本章所讲述的r o i 提取的算法都是基于阀值判断的思想。对于简 单的图象而言( 指图象的灰度区域分布明显) ,这些算法都可以迅速有 效的提取出r o i 区域来,所提取的r o i 区域不仅可以是单个目标物体, 而且可以是多个目标物体。相对而言,从实验中知道直接区域生成的 算法所取得的效果不仅与初始点的选择及初始阀值相关,而且与最后 生成的r o i 图象面积大小相关,所以比较难以迅速取得最有效的效 果。从实验结果还知道,本章基于阀值的r o i 提取存在的共同问题就 是在目标区域与背景灰度值接近的象素被腐蚀,在背景区域与目标区 域灰度值接近的象素被多余保留。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基于灰度阀值补偿算法的r o i 提取 图象分割是把图象分成若干个有意义区域的处理技术。上一章所 讨论的图象r o i 提取的基本方法都是灰度图象的分割,而且一般假设 每个区域的图象的灰度相近,相邻区域的图象特性不同,在同一区域 内特性的变化平坦,在区域的边界上变化剧烈。但实际的图象很难满 足这种要求。从三种方法:直方图法,p 参数法和基于最大方差自动 取阀值的r o i 提取的四幅图象来看,由于三种方法的本质都是灰度阀 值的分割方法,都存在实际的问题:对c a m e r a m a n和t w o w e m a n 图 象而言,由于背景灰度均值大于目标区域灰度均值,在目标区域灰度 t 的高灰度的象素被腐蚀,在背景区域灰度 t 的高灰度的象素被保 留。对s a t u r n和f i s h 图象而言,因为背景灰度均值小于目标区 域灰度均值,在目标区域灰度 t 的高灰度的象素被保留。因此如何补偿被腐蚀的象素和过 滤被意外保留的象素就是作者试图想解决的问题。本章在前一章基于 最大方差取阀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灰度均值和灰度方差以及均值 和方差联相合的三种补偿方法来尝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3 1基于局部均值的补偿算法 对于常见的简单的整幅图象而言,目标和背景有几个明显的不 同:背景灰度均值和目标区域均值不同,背景灰度方差和目标区域方 差不同。 对c a m e r a m a n 和t w o w e m a n 图象而言,从计算结果可知背景灰度 均值m l 大于目标区域灰度均值m 2 ,因此在基于最大方差决定的阀值 t 的基础上,选择以下算法作为r o i 区域的整体判断。假定象素的区 域均值为m o ,图象的整体均值为m 3 ,、f ,( 佩mu ( ,噶功 d & ( 枷 d ( ,加 丁& ( 枷 ) b ( 咒) 硒) ) g ( m ,剀= 1 0( ,( m ,n ) t ) & ( m 0 m 3 ) ( 3 一l 一2 ) 公式( 3 一卜2 ) 中m 0 的取值取决于区域的大小选择。实际操作中分 别用3 x 3 和7 x 7 的邻域均值也进行了尝试。图3 2 ( a ) 图3 2 ( b ) 是 3 x 3 邻域的结果,图3 2 ( c ) ,图3 2 ( d ) 是7 x 7 邻域的结果。 图3 - 2 ( a ) f i s h 3 x 3 提取结果 图3 - 2 ( b ) s a t u r n 3 x 3 提取结果 图3 - 2 ( c ) f i s h 7 x 7 提取结果 图3 - 2 ( d ) s a t u r n 7 x 7 提取结果 图3 - 2 背景为低灰度的基于邻域均值的补偿 f i g u r e3 - 2t h ec o m p e n s a t i v er e s u l tb a s e d o na d j i e n tm 8 a “ g r a yw h o s e l o wg r a yc o n t e x t 第三章基于灰度阀值补偿算法的r o i 提取 对比第二章所采用的算法,本文所采用的补偿算法对一些图象具 有明显的灰度补偿作用。 3 2 基于局部灰度方差的补偿算法 对于常见的简单的整幅图象而言,目标和背景除了背景灰度均值 和目标区域灰度均值不同,背景灰度方差和目标区域灰度方差也不 同。 对c a m e r a m a n 和t w o 霄e m a n 图象而言,背景灰度方差s t d l 大于 目标区域灰度方差s t d 2 ,因此在基本的阀值选择的基础上,选择以 下算法作为r o i 区域的整体判断。假定象素的区域方差为s t d o ,图象 的整体灰度方差为s t d : ,、p 帆哟( 帆而 d & o f 国 z ) & o t 田 j 脚( 3 2 1 ) 积功2 1 2 5 5u 积磅 哟 公式( 3 2 1 ) 中s t d o 的取值取决于区域的大小选择。实际操作 中分别用3 x 3 和7 x 7 的邻域方差进行了尝试。图3 3 ( a ) ,图3 - 3 ( b ) 是3 x 3 邻域运算的结果,图3 - 3 ( c ) ,图3 - 3 ( d ) 是7 x 7 邻域运算的结果。 图3 - 3 ( a ) c a m e r a m a n 3 x 3 提取结果图3 3 ( b ) t w o w e m a n 3 x 3 提取结果 1 9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 - 3 ( c ) c a m e r a m a n 7 x 7 提取结果图3 3 ( d ) t w o w e m a n 7 x 7 提取结果 图3 - 3 高灰度的背景基于邻域方差补偿的r o i 提取 f i g u r e 3 - 3 t h e c o m p e n s a t i v e r e s u l tb a s e do na d j i e n t v a r i a n c ew h o s eh i g h g r a yc o n t e x t 对s a t u r n 和f i s h 图象而言,从计算结果可知背景灰度方差 s t d l 小于目标区域灰度方差s t d 2 ,因此在基本的阀值选择的基础上, 选择以下算法作为r o i 区域的整体判断。假定象素的区域方差为s t d o , 图象的整体灰度方差为s t d : 第三章基于灰度阀值补偿算法的r o i 提取 图3 4c a ) f is h 3 x 3 提取结果 图3 4 ( b ) s a t u r n 3 x 3 提取结果 图3 - 4 ( c ) f i s h7 x 7 提取结果 图3 - 4 ( d ) s a t u r n t x 7 提取结果 图3 4 低灰度背景的基于灰度方差补偿的r o i 提取 f i g u r e3 - 4t h ec o m p e n s a t i v er e s u l tb a s e do na d j l e n tv a r i a n c e w h o s e1 0 wg r a yc o n t e x t 对比第二章最大方差的r o i 提取,本方法在图像的边缘进行了加 强。 3 3 基于局部灰度均值和灰度方差的联合补偿算法 从3 1 ,3 2 章节所提取的r o i 图象中观察可以发现,两种参数 的运算效果不完全理想,关键的原因在于局部邻域灰度均值和局部邻 域灰度方差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方差的补偿算法,效果不理想。 为此,很自然的把两个算法结合起来,即补偿时既考虑符合均值条件,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也考虑同时符合方差条件。具体算法如下: 对c a m e r a m a n和t w o w e m a n 图象而言,背景灰度均值m 1 大于目 标区域灰度均值m 2 ,背景灰度的方差大于目标区域的灰度方差。因 此在基本的阀值选择的基础上,选择以下算法作为r o i 区域的整体判 断。假定象素的区域均值为m o ,图象的整体均值为m 3 ,象素的区域方 差为s t d 0 ,图象的整体方差为s t d ,t 是基于最大方差的阀值提取所确 定的阀值: f( f ( m ,n ) t ) ( m o m 3 ) ) & ( s t d0 t ) & ( t o o ,1 3 ) ) & ( s 埘o s 埘) l ( 3 - 3 - 1 ) 公式( 3 - 3 1 ) 中m 0 ,s t d 0 的取值取决于区域的大小选择。实验中 分别用3 x 3 和7 x 7 的邻域灰度均值和方差进行了尝试。图3 3 ( a ) , 图3 4 ( b ) 是3 x 3 邻域的结果,图3 4 ( c ) ,图3 - 4 ( d ) 是7 x 7 邻域的结 果。 对s a t u r n 和f i s h 图象而言,背景灰度均值m l 小于目标区域 灰度均值m 2 ,背景灰度的方差小于目标区域的灰度方差。因此在基 本的阀值选择的基础上,选择以下算法作为r o i 区域的整体判断。假 定象素的区域均值为m 0 ,图象的整体灰度均值为m 3 ,象素的区域方差 为s t d 0 ,图象的整体灰度方差为s t d : g ( m ,n ) = ( f ( m ,n ) t ) ( m 0 m3 ) ) ( s 矗d0 j 埘) ,( m ,n ) “,( m ,n ) m3 ) ) ( 删。 j 耐) 2 5 5 ( ,( m 疗) t ,& ( m 0 w 。7 f 就说f 和第i 个模板最相近。例如若w i7 f 大于w c 7 f ,c = 2 ,3 , 。一兰要翌三查兰三兰堡圭兰垡鎏苎4 就可判定f 有水平方向的性质。 边缘模板 边缘与区域间变化相对应。提取边缘经常采用的就是s o b e l 梯 度模板,如图4 - 7 所示。 一l 01 202 101 ( a ) j 方向模板( h l i ,j ) 图4 7s o b e l l21 o0o l一21 ( b ) k 方向模板( h2 i ,j ) 梯度模板 f i g u r es o b e lg r a n t i e n tm o d e l fj g j = f ( 雕+ f ,玎+ j ) h 扯一j - 一 i g 卢f ( m + i ,聆+ j ) h f - 一,- 一j 像点f ( m ,n ) 处的边缘提取输出为: g ( ,( m ,n ) :、:;i i :i j ;:_ ( 4 2 1 6 ) g ( m ,n ) = lg i i + lg k ( 4 - 2 1 7 ) 或 g ( m ,n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班健康快乐过桥课件
- 东海县中考题数学试卷
- 广西河池市2024中考数学试卷
- 2024年益阳市赫山区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真题
- 车库门制作安装合同范本
- 青海省图书馆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情侣协议书2025年
- 耕地承租合同协议书范本
- 老公给钱合同协议书模板
- 设计总顾问聘用合同范本
- 中远海运集团笔试题库2025
- 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
- 2025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国文化导论》课程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高速铁路路基高韧性混凝土全断面防水封闭结构技术规范》
- 人工智能导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哈尔滨工程大学
- 加工中心操作工岗位实习周记原创范文
- 膝关节骨关节炎护理-减轻疼痛,保持关节活动能力
- 工业园区物业服务标准化方案
- 物业保洁员礼节礼貌培训
- 2024年华东电网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