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大坪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大坪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大坪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大坪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紫云至望谟高速公路大坪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方案中冶交通紫望项目第二分部编制: 审核: 二零一六年十月目 录1 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2工程概况22.1、工程简介22.2、气象水文条件32.3、工程地质条件32.4、围岩划分及地质评价42.5、主要工程数量62.6、材料及交通73 施工目标73.1、质量目标73.2、工期目标73.3、安全目标73.4、环水保及文物保护目标83.5、文明施工目标84 施工准备84.1、分部组织机构设置84.2、大临布置94.3、技术准备104.4、劳动力配置104.5、施工现场准备115 资源配置115.1、主要施工机械配置125.2、测量配置135.3、试验配置135.4、材料供应146 主要施工方案146.1、明洞施工156.2、管棚施工186.3、超前支护276.5、隧道防排水346.6、隧道衬砌356.7、洞门施工416.8、隧道监控量测416.9、隧道超前地质预报466.9.1、工作流程466.10、施工临时用电方案506.11、施工用水527 施工工期及保障措施537.1、洞口施工进度计划537.2、大坪隧道洞口施工进度计划图537.3、建立工期保证领导小组537.4、工程进度保证措施547.4.1从组织管理上保证工期547.4.2、从计划安排上保证工期547.4.3、从资源上保证工期557.4.4、从技术上保证工期567.4.5、季节性施工的技术组织保证措施567.4.6、节假日工期保证措施578 施工质量管理578.1、质量管理的一般规定578.2、施工中质量控制598.2.1、工地试验室的管理598.2.2、隐蔽工程检查608.2.3、实行质量例会618.2.4、质量通病专项治理61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629.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一般规定629.2、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639.3安全生产保证体系659.4安全生产组织机构669.5安全生产管理措施669.5.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669.5.2、做好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679.5.3、安全技术交底679.5.4、搞好安全生产检查679.5.5、安全事故报告制度689.5.6、安全奖惩制度689.6现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89.6.1、隧道洞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89.6.2、火工品运输及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709.6.3、临时用电安全保证措施719.7安全应急救援预案749.7.1应急策划749.7.2、应急预案759.7.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8010 环境管理8310.1、环境管理一般规定8310.2、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8410.2.1、维护自然生态环境8410.2.2、临时工程环境保护8410.2.3、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8410.2.4、施工中的环保措施8510.2.5、防止水污染的措施8510.2.6、弃碴(土)场水土保持措施8610.2.7、竣工环境恢复措施8610.3文明施工8610.3.1、文明施工保证体系8610.3.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711 附件89可编辑范本!.大坪隧道洞口施工方案1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贵州省紫云至望谟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1.1.2、现场踏勘调查资料及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1.1.3、紫望高速公路项目公司和总包部的相关指示和往来文件要求;1.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1.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1.1.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1.1.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1.1.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1.1.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50086-2001);1.1.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2、编制原则1.2.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总结、吸取多年施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各专业工程的特点,抓住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关键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和控制流程,责任、目标逐级分解,定期检查与考核,使安全工作变被动防预为主动控制,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目标。1.2.2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安全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确立安全质量目标,建立建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创优规划,全员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1.2.3保证工期的原则本项目采用机械化施工,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安排劳力、材料和机械设备,优化资源配置,按优化的施工计划网络对资源、工期进行管理控制,均衡施工,确保工期目标。1.2.4坚持合理利用资源,成本有效控制的原则结合本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科学的组织方法,按成本最小化、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节能降耗,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标。1.2.5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合理利用,严格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遵循有关环保和水保法规,及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环保和水保工作。1.2.6信息化施工原则充分利用成熟的高科技手段,科学合理规划上级与下级、公路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管理层与一线作业面的信息化施工系统,信息渠道畅通,确保施工信息采集与反馈及时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与质量。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大坪隧道位于安顺市紫云县,为分离式隧道,拟建隧道呈曲线形展布,隧道总体轴线方向约192;左线隧道起讫桩号ZK14+728ZK17+170,全长2442m,隧道最大埋深约423.3m,位于ZK15+600处;右线隧道起讫桩号K14+744K17+172,全长2428m,隧道最大埋深约420.1m,位于K15+600处。本分部起讫桩号:左线隧道ZK14+728ZK16+000,长1272m;右线隧道K14+744K16+000,全长1256m。本分部只进行隧道进口洞口工程施工,洞门墙为端墙式。2.2、气象水文条件2.2.1、气象大坪隧道施工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本路段路线主要经过大坪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县内年平均气温15.3,平均无霜期288天,平均降水量1337.1毫米。 2.2.2、水文隧址区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覆盖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岩中的裂隙水、岩溶水等。第四系覆盖层中的孔隙水主要储存于碎石中,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下渗补给,随季节变化较大,受陡坡地形控制,孔隙水补给、排泄快;基岩裂隙水主要储存于基岩节理裂隙中,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孔隙水下渗补给,冲沟等低洼部位以地下径流形式排泄;岩溶水储存于灰岩溶蚀裂隙及溶洞中,埋深较大;斜坡部位以沿裂隙渗流形式或受地形切割排出地表。勘察期间,仅钻孔DP-ZKC04、DP-ZKS02揭露到地下水,埋深为0.3m-24.0m。2.3、工程地质条件2.3.1、地形地貌该隧道区属溶蚀峰林谷地地貌,地形起伏大。隧道范围内地面高程923m1362m,最大高差约439m。山体自然坡度2765,顶部植被较发育,进、出口均处于山前斜坡地带,山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2.3.2、地质构造根据本次地质调查结果,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隧址区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砂岩、灰岩、泥灰岩、砂岩夹灰岩、页岩、砂质泥岩、泥岩等,下统茅口组(P1m)灰岩,栖霞组(P1q)灰岩、泥岩,石炭系上统马平群(C3mp)灰岩,中统黄龙群(C2hn)灰岩,下统摆佐组(C1b)灰岩,大塘组(C1d)页岩,泥盆系上统代化组-桑郎组(D3s+d)灰岩夹燧石岩、页岩夹燧石岩、燧石岩、泥质灰岩等,望谟端洞口段发育褶皱,岩层起伏较大,未见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构造,区域地质基本稳定。根据基岩露头调查,紫云端岩层产状为18244,主要发育有两组节理;望谟端岩层产状为23243,主要发育有两组节理。2.3.3、地震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第1号修改单(2008),勘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4、围岩划分及地质评价2.4.1、左线隧道大坪隧道左线洞口施工段内围岩级别为级,具体如下: 表2.1起讫里程分段长度m围岩名称饱和抗压强度MPa岩体完整性系数Kv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考虑影响因素修正系数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确定围岩级别物探测定岩体纵波速Vp(m/s)考虑影响因素状态或关系说明地下水K1主要软弱结构面K2初始应力状态K3ZK14+728ZK14+880152强风化页岩夹燧石岩、少量中风化岩- - -250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涌流状出水。围岩段工程地质评价如下:ZK14+728ZK14+880段:长152m,隧道埋深5m78m,该段为级围岩,其中ZK14+728ZK14+765为浅埋段,围岩主要为强风化页岩夹燧石岩、少量中风化页岩夹燧石岩,强风化岩节理裂隙发育,浸水易软化,围岩自稳能力差,无支护时拱部易坍塌,侧壁易失稳。岩层倾向对隧道排水不利,集中降雨状态下洞室呈涌流状出水。该段隧道施工采用台阶分部法开挖,辅以超前支护,并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水及排水措施。隧道边坡采用边开挖、边支护方式,宜采用明洞或采用贴近自然坡率法进洞,尽量不削原山坡,采用锚杆砼骨架植物防护,或加接明洞以防坡面落石和掉块发生。强风化页岩夹燧石岩推荐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400kPa,基底摩擦系数=0.35,承载力较高,可作为拟建洞门墙扩大基础的天然地基持力层;根据隧道洞门设置情况,以强风化页岩夹燧石岩作为洞门墙扩大基础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应满足洞门变形与稳定的需要;并根据需要设置伸缩缝、沉降缝。隧道进口段设置明洞。2.4.2、右线隧道大坪隧道右线洞口施工段内围岩级别为级,具体如下:表2.2起讫里程分段长度m围岩名称饱和抗压强度MPa岩体完整性系数Kv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考虑影响因素修正系数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确定围岩级别物探测定岩体纵波速Vp(m/s)考虑影响因素状态或关系说明地下水K1主要软弱结构面K2初始应力状态K3K14+744K14+860116强风化页岩夹燧石岩、少量中风化岩- - -250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涌流状出水。围岩段工程地质评价如下:K14+744K14+860段:长116m,隧道埋深5m82m,该段为级围岩,其中K14+110K14+860为浅埋段,围岩主要为碎石、强风化页岩夹燧石岩、少量中风化页岩夹燧石岩,碎石抗冲刷能力差,强风化岩节理裂隙发育,浸水易软化,围岩自稳能力差,无支护时拱部易坍塌,侧壁易失稳。岩层倾向对隧道排水不利,集中降雨状态下洞室呈涌流状出水。该段隧道施工采用台阶分部法开挖,辅以超前支护,并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水及排水措施。隧道边坡采用边开挖、边支护方式,采用明洞或采用贴近自然坡率法进洞,尽量不削原山坡。强风化页岩夹燧石岩推荐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400kPa,基底摩擦系数=0.35,承载力较高,作为拟建洞门墙扩大基础的天然地基持力层;根据隧道洞门设置情况,以强风化页岩夹燧石岩作为洞门墙扩大基础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应满足洞门变形与稳定的需要;并根据需要设置伸缩缝、沉降缝。隧道进口段设置明洞。2.5、主要工程数量大坪隧道洞口工程主要工程材料数量详见下表:表2.3序号材料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工程数量1混凝土m310072钢筋HPB300Kg3224HRB400Kg106513锚杆22砂浆锚杆Kg17034喷射砼C25m361.35土石方开挖、回填m33235.426小导管424m10597管棚钢管1086m22208孔口管1274Kg17609套丝钢管1026m10010工字钢I18Kg4967.4811土工布350g/ m2m2394.8812防水板1.5mm厚EVA防水板m2197.4413浆砌片石M7.5m3251.152.6、材料及交通2.6.1、建材及水电我分部共调查砂石料场两处,质量和产量均不能满足我分部施工要求。计划自采自加工砂石料。水泥厂两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钢材、木材可从安顺购买;油料紫云县城购买。沿线电网发达,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后架设临时电力线路。2.6.2交通运输我分部所在区域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主要由惠兴高速、省道S209、县道486、等构成主骨架公路网,施工便道就近与乡村公路016乡道相连,可满足施工运输。3 施工目标3.1、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地方和交通部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分部、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本分部工程交工验收的评定质量达到合格标准。3.2、工期目标大坪隧道洞口工程计划2016年10月6日开工,2016年12月31日完工,总工期为87工日。3.3、安全目标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法规,完善项目建设过程安全控制,推进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确保安全有序完成项目建设,具体控制目标为:3.3.1、死亡、重伤、人为机械事故为零;3.3.2年轻伤频率低于5;3.3.3无重大火灾、爆炸、食物中毒事故。3.4、环水保及文物保护目标努力把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3.5、文明施工目标工地现场施工设备材料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清洁文明;创建全线文明工地,争创省级文明工地。4 施工准备4.1、分部组织机构设置为了加强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我们将按照“高效精干”的原则,根据分部的特点,组建“中冶交通紫望高速公路项目总承包分部经理部二分部”,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和责任。设分部项目经理、书记、副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各一人,项目分部设五部两室,下设两个专业分包队。施工组织机构见组织机构框图。分部经理 刘友春分部总工程师 卢诤分部副经理 梁志清安全长 毛荣福 工地试验室糜海锋 生产保障部唐隆熙计划合同部 戴劲安全环保部章家全 工程管理部李新友 财务部李丹丹 综合办公室林仁俤专业分包二队 专业分包一队 项目分部组织机构框图4.2、大临布置 我分部进场后,经过对现场实际地形的考察,考虑到运距、运输、安全等因素。经过项目部内部协商,将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和临建设施。4.2.1、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后;4.2.2、隧道施工队驻地布置我分部计划将隧道施工队驻地布置于大坪隧道右洞进口右侧,驻地内合理设置生活区、办公区、活动区等。驻地房屋建设采用彩钢瓦活动板房搭设,驻地内活动区采用C20混凝土进行15cm厚的场地硬化。具体现场布设、施工方案带我分部确定后将上报大坪隧道进口布置方案。4.2.3、搅拌站、钢筋加工场布设(1)、搅拌站;大坪隧道施工用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制,由我分部建设的4#拌和站统一供应。4#拌和站设置2台HZS120自动计量拌和机。(2)、钢筋加工场:大坪隧道施工用钢筋和型钢在我分部建设的3#钢筋加工场统一加工,加工完成后运输到现场进行钢筋安装工作。4.2.4、施工便道大坪隧道进口处位于乡道016附近,大坪隧道施工用主材将利用X486县道和乡道016运输。施工时修建4#临时施工便道与乡道016衔接,临时施工便道修建宽度为4.5m,路面采用泥结碎石和20cm厚的C20混凝土。4.2.5、供电和供水我分部计划在大坪隧道进口处设置两台500KVA变压器,经过核算,能满足大坪隧道施工和生活用电。4.3、技术准备4.3.1、隧道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并做好现场调查和图纸核对工作;4.3.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好技术准备和组织落实工作;4.3.3、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对进场施工人员做好岗前培训工作;4.3.4、根据工程规模、技术要求等建立工地试验室;4.3.5、对用于本工程中的测量和试验等仪器进行标定,标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3.6、测量班组对本分部内导线控制点进行复测,并于相邻分部的导线点联测,对工程所需增设的控制点进行测量。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验算,在测量成果满足满足规范要求后将测量成果上报监理部和总包部,经批准后方可使用。4.4、劳动力配置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综合考虑工期目标和施工工艺方法等因素,以结构合理、高效精干、技术素质高、专业对口、施工经验丰富、各工种搭配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劳动力配备,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进场。挑选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参加本项目施工。所有参加人员都必须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并经培训,持证上岗。具体人员配备见下表(劳动力计划表): 劳动力计划表 表4.1序号施工班组人数任务划分1开挖班12开挖、外运等2支护班28支模、砼浇捣、钢加工安装、管棚钻进等3衬砌班20防水、二衬、砼浇捣、钢筋钢架加工、仰拱 合计604.5、施工现场准备4.5.1、施工便道修建,将施工驻地、施工现场和主便道间的便道拉通,确保施工机械设备能够进入到施工现场;4.5.2、弃渣场的选择要满足安全、环保的要求,且不能污染环境和水土流失,选择2#弃渣场作为大坪隧道的弃渣场地。在弃渣过程中,需边弃渣边做好坡脚防护工程,确保弃渣场的安全;4.5.3、临建工程要布设在不受洪水、泥石流、塌方及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威胁的地段;4.5.4、对工程所需的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员提前进场,并对所需检测标定的材料、机械设备等做好检测工作,为工程开工做好准备工作;4.5.5、对现场的危险源进行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及时进行整改,在确保施工安全的条件下方可开始施工。5 资源配置我分部在施工过程中,将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合理的安排人员、机械设备进场。对进场的机械设备统筹安排,合理布置,确保能够满足施工需求。5.1、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设备选型力求实用、高效、耐用、易修,型号宜少不宜杂。采用大型设备施工,进场施工机械做到实用、配套、性能稳定,以施工机械化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以保证工期。分部配备专业设备维修人员,在工地设配件库,备足易损配件,建立机修车间,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障水、电供应,架设必要临时电力线,并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备用发电设备,确保工程不间断施工。充分发挥机械施工高效率的特点,做到施工、保养统筹兼顾,关键控制性工程必须充分利用大型机械设备的优势,以缩短节点工期。计划投入机械设备情况如下表:表5.1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进场时间1挖掘机CAT320C台2130180m3/h2016.102装载机ZLC50台216450m32016.103自卸汽车15T辆87715t2016.104双液注浆泵2TGZ-60/210台11550L/min2016.115锚杆注浆机S-ZDW3/5台2515L/min2016.116砼湿喷机TK961台2255m2/h2016.117浆液拌制机TBW50/15台15050L/min2016.118管棚钻机KB80412台111430m2016.109砼输送车JGC5271 8m3台82308m32016.1010砼输送泵60m3/h台17560m3/h2016.1011电焊机DX-315-1台6202016.1012冷弯机GK18台1182016.1113钢筋切割机GQ40台2340mm2016.1114钢筋弯曲机GW40台1340mm2016.1115钢筋调直机GT4-4台134-14mm2016.115.2、测量配置项目分部成立测量队,队长:徐奎,测量员:李述林、黄勇灯等,全面负责本分部的测量工作。具体测量仪器配置见下表:表5.2名称数量精度生产厂家南方GPS全球定位系统3台5mm/5ppm南方LeicaTC802全站仪1 台2/1+1.5ppmLeica苏一光水准仪3台苏一光车 辆1 台5.3、试验配置根据紫望高速公路项目公司和总包部要求,结合我分部工程实际情况,组建项目分部工地试验室,试验室主任糜海峰对试验室工作全权负责,配置5名试验检测人员,所有试验人员都必须持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试验检测证。试验室按试验检测内容设置:力学室、水泥室、土工室、集料室、混凝土室、标养室、石材及混凝土加工室、资料室、样品室、办公室,共十个检测室。仪器配备按照公路标准化工地试验室所需设备和中冶紫望高速公路总包部工地试验室管理办法,试验检测设备由公司集中购买。工地试验室资质和主要负责人由母体检测机构统一授权,再申报贵州省质监站考评验收。5.4、材料供应材料配置标准化管理遵循“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的原则,以“保证质量、控制价格、保障供应”为核心,对材料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专业服务、统筹供应。物资设备采购坚持“优质、可靠、低成本”的原则集中进行招标采购。5.4.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进度制定详尽的季度、月度用料计划,对钢材、水泥等需求量大及新材料、紧缺材料提前备料,必要时派专职材料人员进驻料源地组织供应。5.4.2、在混凝土搅拌站安装散装水泥罐,散装水泥直接由生产厂运送到工地。5.4.3、材料的运输采用单位和社会车辆共同组织运输,与社会运输单位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实施优势互补,统一调配,确保物资按时、保量运送至施工工地。6 主要施工方案隧道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洞口土方开挖按照“开挖一段、防护一段”的原则施作。开挖前先做好洞顶截、排水沟,挖装采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进行,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并及时按设计要求做好边仰坡坡面防护。洞身开挖根据围岩情况,级围岩采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开挖。衬期支护采用喷砼+系统锚杆+钢筋网+型钢支撑(格栅支撑)的综合防护系统;允许并限定围岩的变形、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减少支护结构的尺寸和支护材料用量。喷砼采用C25湿喷混凝土,在隧道拱部、边墙部、仰拱(部分区段)全断面施作,采用分层施工工艺。依据不同的围绕岩级别,分别采用25中空注浆锚杆22砂浆锚杆,全断面或局部布置。钢架采用工字钢架和矩型格栅钢架;钢筋网采用6、8钢筋,方格网型布置,依据围岩级别采用双层或单层结构。6.1、明洞施工6.1.1、明洞施工流程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施工流程见“明洞施工工艺流程图”。图6.1洞门装饰下一循环施工施工准备洞口土石方分层开挖临时防护下部基础竣工验收合格下部基础竣工验收合格开挖换填坡面明洞拱墙、衬砌施工护面墙施工临时排水设施墙背敷设防水层坡面防护、永久排水设施明洞仰拱砼施工基底换填砼养护明洞背回填粘土隔水层砼养护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收集分析判断反馈上报确定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正常异常正常异常3050m超前钻孔地表监测TSP预测红外探水洞内监测地质复查和素描地质雷达预报工程部地质组超前钻孔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涌水量监测其它探测红外线探测地质素描TSP203测施工开始超前地质预报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动态调整地质信息综合分析地表观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复查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