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扬机减速器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pdf_第1页
卷扬机减速器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pdf_第2页
卷扬机减速器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pdf_第3页
卷扬机减速器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pdf_第4页
卷扬机减速器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前言前言 卷扬机是一种常见的提升设备 其主要是用电动机作为原动机 由于电动机 输出的转速远远大于卷扬机中滚筒的转速 故必须设计减速的传动装置 传动装 置的设计有多种多样 如皮带减速器 链条减速器 齿轮减速器 涡轮蜗杆减速 器 二级齿轮减速器等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传动装置 使的卷扬机能够在特定的 工作环境下满足正常的工作要求 同时通过本课程设计将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进 行综合应用 培养结构设计 计算能力 熟悉一般的机械装置设计过程 2 目 目 录录 设计任务书 3 第一部分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4 第二部分 电动机的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4 第三部分 v 带设计 7 第四部分 齿轮的设计 9 第五部分 轴的设计 16 第六部分 校核 19 第七部分 箱体及其它附件 21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3 3 设计任务书 1 设计要求 1 设计要求 1 1 卷扬机由电动机驱动 用于建筑工地提升物料 空载启动 连续 运转 工作平稳 1 2 室外工作 生产批量为 5 台 1 3 动力源为三相交流 380 220v 电动机单向运转 载荷较平稳 1 4 工作期限为 10 年 每年工作 300 天 3 班制工作 每班工作 4 小 时 检修期间隔为 3 年 1 5 专业机械厂制造 可加工 7 8 级精度的齿轮 涡轮 该装置的参考图如下 2 2 原 原 始 技 始 技 术 数 术 数 据据 绳牵引力 w kn 绳牵引力速度 v m s 卷筒直径 d mm 10 0 5 470 3 设计任务3 设计任务 3 1 完成卷扬机总体传动方案设计和论证 绘制总体设计原理方案 图 3 2 完成卷扬机主要传动装置结构设计 3 3 完成装配图 1 章 a0 或 a1 零件图 2 张 传 动 装 置 卷 扬 机 原 动 机 w 联 轴 器 重 物 4 3 4 编写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第一部分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1 1 传动方案 1 1 1 组成 传动装置由电机 减速器 工作机组成 1 1 2 特点 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 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 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1 1 3 确定传动方案 考虑到电机转速高 传动功率大 将 v 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如下 2 3 5 4 1 i ii iii iv pd pw 2 方案论证 本设计中原动机为电动机 工作机为皮带输送机 传动方案采用了两级传动 第一级传动为带传动 第二级传动为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带传动承载能力较低 在传递相同转矩时 结构尺寸较其他形式大 但有过 载保护的优点 还可缓和冲击和振动 故布置在传动的高速级 以降低传递的转 矩 减小带传动的结构尺寸 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高 适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广 使用寿命较长 是现代机器中应用 最为广泛的机构之一 本设计采用的是展开式两级直齿轮传动 总体来讲 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 适应工作条件 工作可靠 此外还结构简单 尺寸紧凑 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第二部分 电动机的选择及传动比分配第二部分 电动机的选择及传动比分配 5 2 1 电动机的选择 2 1 1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5 4 2 3 4 2 1 按表 2 5 查得各部分效率为 v 带传动效率为 96 0 1 滚动轴承效率 一 对 99 0 2 闭式齿轮传动效率为 97 0 3 联轴器效率为 99 0 4 传动 滚筒效率为 96 0 5 代入得 825 0 96 0 99 0 97 0 99 0 96 0 2 4 2 1 2 工作机所需的输入功率 w d p p 其中 1000 fv kw p w 所以 1000 825 0 5 0 10 10 3 d p 6 06kw 使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p ed 1 1 3 p d 由查表得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p 7 5kw 2 1 3 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nin r d n w 33 20 470 5 0 1000 60 5 0 1000 60 由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 v 带轮的传动比范围 2 4 二级圆柱齿轮 减速器的传动比一般范围 8 40 则总传动比的范围为 160 16 i 故电机的 可选转速为 min 3250 325 33 20 160 16 r n i n w d 2 1 4 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计算在这个范围内电动机的同步转速有 750r min 1000r min 1500r min 3000r min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情况 同时也要降低电动 机的重量和成本 最终可确定同步转速为 1000r min 根据所需的额定功率及 同步转速确定电动机的型号为 y160m 6 满载转速 970r min 其主要性能 额定功率 7 5kw 满载转速 970r min 额定转矩 2 0 2 2 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6 2 2 1 总传动比 i a 970 20 33 47 71 2 2 2 分配各级传动比 根据指导书 取 v 带的传动比 3 0 i 则减速器的传动比 i 为 i 90 15 3 71 47 01 i i a 取两级援助齿轮减速器高速级的传动比 718 4 90 15 4 1 4 1 12 i i 则低速级的传动比为 376 3 71 4 90 15 12 23 i i i 2 3 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2 3 1 电动机轴 kw p p d 06 6 0 min 970 0 r n n m m n m n t 67 59 970 06 6 9550 0 2 3 2 轴 高速轴 kw p p 81 5 96 0 06 6 1 0 1 m n n p t r i n n 78 171 323 81 5 9550 9550 min 323 3 970 1 1 1 01 0 1 2 3 3 轴 中间轴 m n n p t r i n n kw p p 9 77 4 68 58 5 9550 9550 min 4 68 718 4 323 58 5 97 0 99 0 81 5 2 2 2 12 1 2 3 2 1 2 2 3 4 轴 低速轴 7 m n p t r i n n kw p p 20 2549 08 20 36 5 9550 9550 min 08 20 376 3 48 68 36 5 97 0 99 0 58 5 3 3 3 23 2 3 3 2 2 3 2 3 5 轴 滚筒轴 m n n p t r n n kw p p 9 2496 08 20 25 5 9550 9550 min 08 20 25 5 99 0 99 0 36 5 4 4 4 3 4 3 2 3 4 各轴运动和动力参数如下表 功率 p kw 转矩 t n m 轴名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转速 n r min 传动比 i 效率 电动机轴 1 轴 2 轴 3 轴 滚筒轴 5 81 5 58 5 36 5 25 6 06 5 75 5 52 5 30 5 20 171 78 779 2549 2 2496 9 23 4 171 6561 777 15 2523 708 2471 931 970 323 68 4 20 08 20 08 3 4 718 3 376 1 0 96 0 96 0 96 0 98 三 v 带设计 3 13 1 确定皮带轮 3 1 1 确定计算功率 ca p 由表 8 7 查得工作情况系数 2 1 a k 故 kw p k p a ca 27 7 06 6 2 1 3 1 2 选取 v 带带型 根据 ca p 1 n 由图 8 11 选用 a 型 确定带轮的基本直径 1 d d 并验算带速 v 3 1 3 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1 d d 由表 8 6 和表 8 8 取小带轮的基准直 径 mm d d 180 1 验算带速 v 按式 8 13 验算带的速度 s m n d v d 14 9 1000 60 970 180 14 3 1000 60 1 1 因为 5m s v 3 6 计算压轴力 p f 压轴力的最小值为 n f z f p 1941 2 8 138 sin 3 259 4 2 2 sin 2 1 min 0 min 第四部分 齿轮的设计 4 1 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4 1 1 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 由于速度不高 故选取 7 级精度的齿轮 小齿轮的材料为 40cr 调质 硬 度为 250hbs 大齿轮材料为 45 钢 调质 硬度为 240hbs 二者材料硬度差为 40hbs 选取高速级中的小齿轮齿数为 23 则大齿轮的齿数为 33 108 71 4 23 圆整为 108 4 1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 10 9a 3 2 1 1 1 32 2 h e d t z u u kt d 4 1 2 1 试选载荷系数 3 1 t k 4 1 2 2 计算小齿轮转矩 m n n p t 5 5 1 1 5 1 10 718 1 323 81 5 10 5 95 10 5 95 4 1 2 3 由表 10 7 选取齿宽系数 1 d 4 1 2 4 由表 10 6 查的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2 1 8 189 mpa z e 4 1 2 5 由图 10 21d 按齿面硬度查的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10 mpa hlim 600 1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 hlim 550 2 4 1 2 6 由 10 13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8 1 1 10 216 9 10 300 8 2 1 323 60 60 h jl n n 8 8 2 10 047 2 376 3 10 912 6 n 4 1 2 7 由图 10 19 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90 0 1 hn k 95 0 2 hn k 4 1 2 8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 1 安全系数 s 1 由式 10 12 得 mpa s k mpa s k hn h hn h 5 522 550 95 0 540 600 9 0 2 lim 2 2 1 lim 1 1 4 1 3 计算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 t d 代入 h 中的较小的值 mm z u u t k d h e d t t 64 76 5 522 8 189 718 4 718 5 1 10 7184 1 3 1 32 2 1 32 2 3 2 5 3 2 1 1 4 1 3 1 计算圆周速度 v s m n d v t 28 1 1000 60 323 64 76 14 3 1000 60 1 1 4 1 3 2 计算齿宽 b mm d d b t 64 76 64 76 1 1 4 1 3 3 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 h b 模数 mm z d m t t 33 3 23 64 76 1 1 齿高 mm m h t 493 7 33 3 25 2 25 2 228 10 493 7 64 76 h b 4 1 3 4 计算载荷系数 11 根据 s m v 55 13 7 级精度 由图 10 8 查得动载系数 2 1 v k 直齿轮 1 f h k k 由表 10 2 查得使用系数 1 a k 由表 10 4 用插值法查得 7 级 精度 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 421 1 h k 由 48 1 13 10 421 1 228 10 f h k k h b 得 查图 故载荷系数 705 1 421 1 1 2 1 1 h h v a k k k k k 4 1 3 5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得分度圆直径 由式 10 10a 得 mm k k d d t t 89 83 3 1 705 1 64 76 3 3 1 1 4 1 3 6 计算模数 mm z d m 33 3 23 64 76 1 1 4 1 4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4 1 4 1 由式 10 17 m 3 2 1 2 f sa fa d y y z kty 4 1 4 2 确定计算参数 由图 10 20c 查的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是 500 1 mpa fe 大齿轮的弯曲强度 极限是 a 380 2 mp fe 4 1 4 3 计算弯曲疲劳许应力 由图 10 18 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88 0 85 0 2 fn fna k k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 1 4 由式 10 12 得 f 1 a fe fn mp s k 57 303 4 1 500 85 0 1 1 f 2 a ff fn mp s k 86 238 4 1 380 88 0 2 2 4 1 4 4 计算载荷系数 12 k k k k k 1 1 2 1 1 35 1 62 d 查取齿型系数 由表 10 5 查得 226 2 65 2 2 1 fa fa y y e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表 10 5 查得 y 58 1 1 ss y 2 sa 1 798 f 计算大 小齿轮的 f sa fa y y 并加以比较 1 1 1 f sa fa y y 57 303 58 1 65 2 0 01379 2 2 2 f sa fa y y 86 238 764 1 2262 2 0 01644 大齿轮的数值大 4 1 5 设计计算 4 1 5 1 计算齿数 由 59 2 01644 0 23 1 10 718 1 62 1 2 3 2 5 mm m 所以取模数 m 3 所以 123 7 122 26 718 4 26 56 25 3 64 76 2 1 1 取 取 z m d z 4 1 5 2 几何尺寸计算 分度圆直径 mm mz d mm mz d 369 123 3 78 26 3 2 2 1 1 中心距 mm d d a 5 219 2 369 70 2 2 1 齿轮宽度 mm d b d 78 78 1 1 取 mm b mm b 78 83 2 1 4 2 低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4 2 1 材料 低速级小齿轮选用 45 钢调质 齿面硬度 280hbs 取小齿齿数 1 z 40 13 低速级大齿轮选用45 钢正火 齿面硬度为240hbs 齿数z 2 3 376 40 135 04 圆整取 z 2 136 4 2 2 齿轮精度 按 gb t10095 1998 选择 7 级 齿根喷丸强化 4 2 3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 3 2 1 1 1 32 2 h e d t z u u kt d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4 2 3 1 试选 k t 1 3 4 2 3 2 计算小齿轮转矩 m n n p t 779 4 68 58 5 10 5 95 10 5 95 5 2 2 5 1 4 2 3 3 由表 10 7 选取齿宽系数 8 0 d 4 2 3 4 查课本由 198 p 表 10 6 查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z e 189 8mp a 4 2 3 5 查疲劳强度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 h 600 1 lim 大齿轮的接触疲 劳强度极限 mpa h 550 1 lim 4 2 3 6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n 1 60 n 2 j l n 60 68 4 1 2 8 300 8 1 562 10 8 n 2 376 3 10 562 1 8 1 i n 0 46 10 8 由课本 203 p 图 10 19 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k 1 hn 0 94 k 2 hn 0 97 查课本由 207 p 图 10 21d 取失效概率为 1 安全系数 s 1 则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h 1 s k h hn 1 lim 1 564 1 600 94 0 mpa h 2 s k h hn 2 lim 2 0 98 550 1 517mpa 4 2 4 计算 4 2 4 1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 t d 14 代入 h 中的较小的值 mm z u u t k d h e d t t 66 129 5 522 8 189 376 3 376 4 1 10 79 7 3 1 32 2 1 32 2 3 2 5 3 2 1 1 4 2 4 2 算圆周速度 v s m n d v t 46 0 1000 60 4 68 66 129 14 3 1000 60 1 1 4 2 4 3 计算齿宽 b mm d d b t 72 103 66 129 8 0 1 4 2 4 4 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 h b 模数 mm z d m t t 24 3 40 66 129 1 1 齿高 mm m h t 28 7 24 3 25 2 25 2 24 14 28 7 72 103 h b 4 2 4 5 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 s m v 46 0 7 级精度 由图 10 8 查得动载系数 05 1 v k 直齿轮 1 f h k k 由表 10 2 查得使用系数 1 a k 由表 10 4 用插值法查得 7 级 精度 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 421 1 h k 由 48 1 13 10 421 1 221 10 f h k k h b 得 查图 故载荷系数 492 1 421 1 1 05 1 1 h h v a k k k k k 4 2 4 6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得分度圆直径 由式 10 10a 得 mm k k d d t t 75 130 3 1 492 1 66 129 3 3 1 1 4 2 4 7 计算模数 mm z d m 26 3 40 75 130 1 1 4 2 4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式 10 17 m 3 2 1 2 f sa fa d y y z kty 15 4 2 4 1 确定计算参数 由图 10 20c 查的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是 500 1 mpa fe 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是 a 380 2 mp fe 4 2 4 2 计算弯曲疲劳许应力 由图 10 18 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88 0 85 0 2 fn fna k k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 1 4 由式 10 12 得 f 1 a fe fn mp s k 57 303 4 1 500 85 0 1 1 f 2 a ff fn mp s k 86 238 4 1 380 88 0 2 2 4 2 4 3 计算载荷系数 k k k k k 1 1 12 1 1 35 1 512 d 查取齿型系数 由表 10 5 查得 226 2 65 2 2 1 fa fa y y f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表 10 5 查得 y 58 1 1 ss y 2 sa 1 798 f 计算大 小齿轮的 f sa fa y y 并加以比较 1 1 1 f sa fa y y 57 303 58 1 65 2 0 01379 2 2 2 f sa fa y y 86 238 764 1 2262 2 0 01644 大齿轮的数值大 4 2 3 设计计算 4 2 3 1 确定模数 89 2 01644 0 40 1 10 79 7 512 1 2 3 2 5 mm m 所以取模数 m 3 4 2 3 2 确定齿数 所以 146 9 145 376 3 22 43 44 22 43 3 66 129 2 1 1 取 取 z m d z 4 2 3 2 几何尺寸计算 16 分度圆直径 mm mz d mm mz d 438 146 3 132 44 3 2 2 1 1 中心距 mm d d a 285 2 438 132 2 2 1 齿轮宽度 mm d b d 6 105 132 8 0 1 取 mm b mm b 105 108 2 1 第五部分 轴的设计 5 1 以输出轴为例说明轴的设计过程 5 1 1 求输出轴上的功率 p 3 转速 3 n 转矩 3 t p 3 5 36kw 3 n 20 08 min 3 t 2549 2n m 5 1 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已知低速级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2 d 438 mm 而 f t 2 3 2 d t n 11640 10 438 2 2549 2 3 f r f t n 4237 20 tan 11640 tan 5 1 3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按式 15 2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 45 刚 调质处理 取 110 0 a 于是得 mm n p a d 8 70 08 20 36 5 110 3 3 3 3 0 min 根据联轴器的计算公式 3 t k t a ca 查表 14 1 取 3 1 a k 则有 mm n t k t a ca 3313 2549 3 1 3 查 gb t5843 1986 选用 yl14 凸缘联轴器 其公称转矩为 mm n 4000 半联轴器的孔径 mm d 80 1 半联轴器长度 l 172mm 5 1 4 轴的结构设计 5 1 4 1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17 5 1 4 2 初步选择滚动轴承 根据工作条件选用深沟球轴承 参照工作要求 由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选用 0 基本游隙组 标准精度等级的 6016 其尺寸为 mm mm mm b d d 22 125 80 5 1 4 3 使用毛毡密封圈 其参数为 mm mm mm d d d 78 102 80 1 5 1 5 轴的各段直径 轴的各段长度 mm l mm l mm l mm l mm l mm l mm l mm l mm d mm d mm d mm d mm d mm d mm d mm d 30 12 102 12 75 30 40 105 72 76 80 84 100 90 84 80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5 1 6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 半联轴器与轴的轴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 根据 mm d 80 4 由表 6 1 1 查得平键截面 mm mm h b 14 22 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 长为 40mm 18 同时为了保证齿轮和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 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 为 6 7 n h 同 样 半 联 轴 器 与 轴 的 联 接 选 用 平 键 为 mm mm mm l h b 100 12 20 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 6 7 k h 滚动轴承与轴 的周向定位是由过渡配合来保证的 此处选轴配合的直径尺寸为 6 m 5 1 7 确定轴上圆角与倒角尺寸 取轴端倒角为 0 45 2 各轴端倒角见详图 5 2 同样求得 中间轴 5 2 1 主动轴 高速轴 的相关参数 选 取 轴 的 材 料 为 45 刚 调 质 处 理 取 120 0 a 于 是 得 mm n p a d 5 31 323 81 5 120 3 3 3 3 0 min mm d 22 min 其尺寸 19 mm l mm l mm l mm l mm l mm l mm l mm d mm d mm d mm d mm d mm d mm d 60 42 25 8 114 78 30 45 60 56 60 45 40 36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5 2 2 中间轴的相关参数 选 取 轴 的 材 料 为 45 刚 调 质 处 理 取 120 0 a 于 是 得 mm n p a d 52 4 68 58 5 120 3 3 3 3 0 min mm d 52 min mm l mm l mm l mm l mm l mm l mm d mm d mm d mm d mm d mm d 28 10 105 10 75 32 55 64 68 64 60 55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第六部分 校核 6 1 轴的强度校核 20 6 1 1 求轴上载荷 6 1 1 1 在水平面上 m n m n a l f m kn f f f kn l a l a l f f nh h nh t nh b t nh 279300 75 91 7 914 7 724 3 640 11 724 3 72 153 72 11640 1 1 2 1 弯矩 右侧 左侧 6 1 1 2 在垂直面上有 m n m n a l f m kn f r f f kn l a l a l r f f nh h nh nh b nh 132000 75 1760 74 3 76 1 5 5 76 1 72 153 72 5 5 1 1 2 1 弯矩 右侧 左侧 6 1 1 3 总弯矩 m n m m m 308922 132000 279300 2 2 2 2 2 1 6 1 1 4 扭矩 m n d f t t 488880 2 84 116400 2 4 6 1 1 5 作出扭矩图 30 201 30 6 1 2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进行校核时候 通常只是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的强度根据式 15 5 及上面的数据 以及轴单向旋转 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应力 取 1 轴的计算应力 21 mpa w t m ca 64 19 75 1 0 488880 1 308922 3 2 2 2 2 由表 15 1 查得 45 刚的 mpa 60 1 因为 1 ca 故安全 6 2 键的强度校核 6 2 1 键 mm mm h b 14 22 连接强度计算 根据式 6 1 1 得 mpa kld t p 1 17 79 86 7 10 85 406 2 10 2 3 3 查表 6 2 1 得 mpa p 110 因为 p p 故键槽的强度足够 其它键的验 算方法同上 经过计算可知它们均满足强度要求 6 2 2 1 轴承 6016 6 2 2 1 1 当量动载荷 用插值法由表 13 5 1 查得 x 1 y 0 故基本动载荷为 kn yf xf p a r 5 5 5 5 1 6 2 2 1 2 轴承的额定寿命 h p c n l h 5 3 6 6 10 1 4 5 5 5 38 65 13 60 10 60 10 显然 轴承的额定寿命远远大于减速器的工作时数 36000h 其它的轴承验算同上 第七部分 箱体及其他附件 7 1 箱体的尺寸 名 称 符号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mm 箱座壁厚 11 箱盖壁厚 1 10 箱座凸缘厚度 b 16 5 箱盖凸缘厚度 1 b 15 22 箱座底凸缘厚度 2 b 27 5 底脚螺栓直径 f d 22 底脚螺栓数目 n 6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1 d 16 5 箱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