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单元中国古代的文艺长廊 第29讲 汉字与书法 笔墨丹青 诗歌与小说及梨园春秋 考纲扫描 1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2 文学成就 3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课标要求 1 概述汉字 绘画起源 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 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 知道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等文学成就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3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 汉字与书法1 汉字发展 1 起源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一些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 2 成熟 商代的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商 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 甲骨文 金文 3 统一 秦始皇把 作为全国统一文字 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 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小篆 隶书 甲骨文和 金文 都是商周时期的文字 它们主要都用于记录当时重大的政治活动 都具备了 六书 构字规律 都已经是大量使用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但甲骨文大量使用是在商朝 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一种古文字 金文 大量使用是在西周 它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2 书艺历程 1 条件 单体汉字字形丰富 数量庞大 为富于个性化的 艺术再创造提供可能和前提 2 动力 士人群体的形成是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 3 特征 以笔墨的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显现东方的审美情趣 4 历程 书同文字 士人 自觉 兰亭序 小篆 泰山刻石 续表 楷书 市民 个性化 二 笔墨丹青 以形写神 历程 写意 文人画 吴道子 意境 清明上河图 写实 三 诗歌与小说1 诗经 楚辞与汉赋 1 诗经 诗歌总集 地位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内容 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 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共305篇 特点 以四言为主 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 地位 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2 楚辞 产生 战国时期 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 国方言 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屈原 代表作品 屈原的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 情诗 抒发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感 离骚 特点 地位 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3 汉赋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 文采华丽的文体 它是吸收 了先秦 诗经 和楚辞表现手法的 散文 带韵 楚辞是一种文学体裁 而 离骚 是楚辞中的代表作 2 唐诗 宋词与元曲 1 唐诗 背景 繁荣 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制度的确立 科举取士 代表人物 诗仙 诗圣 杜甫 中唐诗人 白居易 猛烈批判社会现实 李白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唐诗的繁荣是由当时大唐帝国的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政治统一稳定等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不同阶段的唐诗 其风格和内容也不尽相同 这反映了唐朝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 2 宋词 起源 词的起源丰富而复杂 又称 便于灵 活自如的表达感情 并可配乐演唱 长短句 代表人物 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 李清照 等婉约派词人 苏轼 柳永 3 元曲 兴起 在宋词 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 特点 大量使用白话 方言 衬字 抒发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的愁闷情怀 自嘲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幻灭 以此逃避现实 获得心理平衡 3 明清小说 市民 1 背景 明清时期 工商业城镇和 阶层兴起 2 成就 金瓶梅 红楼梦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从汉赋 唐诗 宋词到明清小说 语言由词藻华丽 对仗工整 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 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 四 梨园春秋 1 戏曲的起源 1 萌芽 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原始宗教歌舞 先民通过娱神来祈求神灵保佑的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 傩 2 发展 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宴乐 杂技百戏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唐代宫廷设立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 称为 表演的歌舞有一定情节性 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梨园 3 南戏 两宋之际 出现在浙江温州一带的一种完备的戏曲形式 2 元杂剧 1 特点 将诗词 歌唱 对白 音乐 舞蹈融入一炉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2 地位 标志着中国古代 的成熟 戏曲 3 昆曲 1 概况 兴起于江南昆山 明中叶到清中期是其鼎盛时期 载歌载舞是其表演的主要特色 2 影响 对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被誉为 百戏之祖 4 京剧 四大徽班 京剧 国粹 1 原因 明清时期 北京成为休闲文化中心 各地艺人集聚 乾隆年间 进京推动了京剧的形成 2 形成 道光年间 徽调和汉调融合并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 在京城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新的剧种 3 影响 把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被誉为 一 古代的书画艺术1 汉字与书法 1 汉字演变经历了由繁到简 由实用到审美的变化 书法 经历了从规范法度向追求个性的过程 2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行书 楷书和草书被称为 汉字七体 甲骨文按照物的形状构字 字形以物形为标准 笔画较细 方笔较多 金文笔道肥粗 弯笔多 团块多 小篆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 富于图案美 隶书始于秦朝 成熟并通行于汉魏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 整齐安定 楷书形成于汉末 字形方正 笔画详备 规矩严整 具有实用价值 草书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纵情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工整清晰 飞洒活泼 既有审美价值 又具实用价值 2 中国画的类型及时代变迁对绘画风格的影响 1 中国画的类型及特征 文人画 强调个性 注重写意 讲究借物抒情 集诗 书 画 印为一体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山水画 讲究布局 气势雄壮 意境深远 意境是山水 画的灵魂 是中国画的精粹 风俗画 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 与两宋商品经 济的发展有关 2 魏晋 唐朝 两宋 明清时期的社会环境对绘画风格的 影响 魏晋时期 社会的动荡 佛教 道教传播 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省 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碰壁 却不愿随波逐流 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 在绘画作品上 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唐朝 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 画家们追求法度 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绘画风格多样 如宗教画 人物画 山水画等 两宋 政治上 重文轻武 文人阶层壮大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理学的兴起 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也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 从注重写实 变为注重意境 明清时期 专制的强化 社会的动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 个性鲜明 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 如 扬州八怪 等 二 时代变迁对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古代社会的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中外关系和民族关系等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内容 不断变化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精神状况时刻给古代文学艺术提供丰富的题材和演绎的方式 1 对唐诗的影响 盛唐诗风开朗奔放 刚健清新 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 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 中唐时期诗风平实浅近 讽喻诗作大量涌现 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晚唐时期诗风凝重浓郁 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 2 对宋词的影响 宋代城市经济繁荣 词大多体现了太平气象下城市的多彩 两宋之际 金人南下 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 南宋朝廷不思进取 诗词体现了诗人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3 对元曲的影响 元朝时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 抑 遂用散曲来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史料 材料一 古今之成大事业 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 人间词话 材料二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 明清小说最大限 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 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 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明清小说 探析 答案 1 词 原因 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科技的高度发展 词比较适宜抒发感情 2 明清小说包容了传统文化精华 传统文化给小说提供了 养料 明清小说将传统文化发扬和丰富 考点1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1 2013年江苏单科 从甲骨的刻符 青铜器的铭文 到笔画详备的楷书 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下面图片 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解析 选d 根据题干图片文字比较可知 甲骨文与现代 的文字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故d项正确 2 2013年四川文综 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 和意境 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a b c d 解析 选d 注意题干关键信息 写意性 的限制条件 中国书法有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五种书体 其中最具有写意性的是草书 a项属于行书 b项属于隶书 c项属于篆书 d项属于草书 故答案为d项 3 2013年海南单科 下面是汉字 律 的四种字体 其中 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 b c d 解析 选c 篆书之后是隶书 a项是篆书 b项是楷书 c项是隶书 d项是草书 故选c项 4 2010年海南单科 明清时期 以 风流文采磨不尽 水墨自与诗争妍 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 右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 表作之一 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 个人的情感b 真实的景象c 多彩的生活d 繁盛的社会解析 选a 文人画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 抒发个人情感 故选a项 考点2 文学成就 1 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 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 释 道三教 自明以来 又多一教 曰小说 士大夫 农 工 商贾 无不习闻之 以至儿童 妇女不识字者 亦皆闻而 如见之 是其教较之儒 释 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解析 选c 材料反映小说 较之儒 释 道而更广也 说明小说通俗易懂 流传广泛 士大夫 农 工 商贾 无不习闻之 则说明城市经济的发展 导致市民阶层壮大 从而推动了小说这类世俗文化的发展 选择c项 2 2012年江苏单科 自楚骚 唐律争妍竞畅 而民间性情之响 遂不得列于诗坛 于是别之曰 山歌 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 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山歌虽俚甚矣 独非 郑 卫 国风之篇 之遗欤 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 与山歌相似 能体现 民间性情之响 的是 a 诗经 b 楚辞 c 汉赋 d 唐诗 解析 选a 诗经 中的 风 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 是 诗经 中的核心内容 因此这部分与山歌相似 能体现 民间性情之响 考点3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俩小儿的课件
- 镇网络阵地管理办法
- 郊区社区戒毒管理办法
- 经纪云门店管理办法
- 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
- 税务八小时外管理办法
- 网络举报工作管理办法
- 湖南民间寺庙管理办法
- 企业工会代表安全培训课件
- 新质生产力社区教育
- 发电运营事业部场(站)运维奖惩管理办法(二)
- 1.1高中化学开学第一课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
- 西点制作工艺-第二版教材全套课件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
- 音视频通话业务体验指标及评估方法
- 酸枣仁介绍课件
- 高考英语词汇3500词精校版-顺序版
- 社区公共卫生护理考核试卷
- DBJ43-T 315-2016 现浇混凝土保温免拆模板复合体系应用技术规程
- 鲁教版初中英语单词总表
- MOOC 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