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 总 论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C; 4.C; ; 6.C; 7.A; 8.B; 9.C; 10.A二、多项选择题1.AD; 2.ACD; 3. CD; 4.BCD; 5.BCD; 6.ABC; 7.AC; 8.ABC; 9.ABC; 10.ABCD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第二章 货币资金一、单项选择题1.D; 2.C; 3.D; 4.C; 5.B; 6.C; 7.B; 8.B; 9.B; 10.A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 3.BCD; 4.ACD; 5.ABD; 6.ABD; 7.AB; 8.ABC; 9.BC; 10.ACD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四、业务题1. 表2-1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单位:元年6月30日项目金额项目金额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82 500银行对账单余额90 000加:(2)银行收妥款项24 000加:(4)内容15 000减:(1)银行已支付电话费8 500减:(3)企业已付款2 000(5)企业已付款5 000调节后余额98 000调节后余额98 0002.(1)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60 000 贷:银行存款 60 000 (2)借:管理费用 3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300 (3)借:固定资产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银行存款 15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60 000 (4)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卡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5)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6)借:原材料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 银行存款 6 6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30 000 (7)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8)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3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30 000第三章 存货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C; 4.D; 5.C; 6.A; 7.C; 8.B; 9.C; 10.D 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 3.ABD; 4.ACD; 5.ABC; 6.AC; 7.AC; 8.ABC; 9.ABC; 10.ACD 三、判断题1. ; 2.; 3.; 4.; 5.; 6.; 7.; 8.; 9.; 10. 四、业务题1. 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实际成本49 200 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 11 700按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实际成本48 720 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12 180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实际成本48 700 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12 2002. 第一部分(1)材料成本差异率=(500+600-600)/40 000+10 000+59 600)=0.456 2%(2)发出材料负担的成本差异额=70 0000.456 2%=319.34(元)(3)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40 000+10 000+59 600-70 000)+(500-319.34)=39 780.66(元)第二部分有关的会计处理如下:(1)5月5日收到材料借:原材料甲 10 000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600 贷:材料采购甲 10 600(2)5月15日从外地购入材料借:材料采购甲 59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 030 贷:银行存款 69 030(3)5月20日收到材料借:原材料甲 59 600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600 材料采购甲 59 000(4)5月末汇总发出材料和结存材料成本差异借:生产成本 70 000 贷:原材料 70 000借:生产成本 319.34 贷:材料成本差异 319.343. (1)借:原材料甲材料 20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 贷:银行存款 24 200(2)借:在途物资乙材料 16 1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720 贷:银行存款 18 840(3)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1 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836 贷:银行存款 13 536(4)借:原材料乙材料 16 120 贷:在途物资乙材料 16 120(5)借:原材料乙材料 2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570 贷:银行存款 24 570(6)借:预付账款康泰工厂 150 000 雅戈工厂 55 000 贷:银行存款 205 000(7)借:原材料甲材料 16 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720 贷:应付账款红星工厂 19 320(8)借:原材料甲材料 9 750 其他应收款运输单位 2 256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06 在途物资甲材料 11 700(9)借:应付账款红星工厂 19 320 贷:银行存款 19 320(10)借:原材料乙材料 160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 200 贷:预付账款康泰工厂 188 000 借:预付账款康泰工厂 38 000 贷:银行存款 38 000(11)借:银行存款 2 256 贷:其他应收款运输单位 2 256(12)借:原材料乙材料 43 2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 106 贷:银行存款 50 386 借:银行存款 4 614 贷:预付账款雅戈工厂 4 614(13)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材料单位成本甲材料=(49 200+20 800+16 600+9 750)/(12 000+5 000+4 000+2 500)=4.10(元)乙材料=(16 120+21 000+160 800+43 280)/(800+1 000+8 000+2 200)=20.1(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5 700 辅助生产成本 44 220 制造费用 6 150 管理费用 11 320 贷:原材料甲材料 75 030 乙材料 72 3604.参考答案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13-0.5)=3 500(万元),大于成本2 800万元,则A产品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3.20.2)900(万元) 其成本300 3900(万元),则有合同部分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00(30.2)560(万元),其成本200360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056040(万元)C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 000(20.15)1 850(万元),其成本是1 700万元,则C产品不用计提前准备,同时要把原有余额150-100=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D配件对应的产品C的成本600 400(1.751.5)700(万元) 可变现净值400(20.15)740(万元) C产品未减值,则D配件不用计提存货缺价准备。2008年12月31日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504010(万元)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 40贷: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 40借:存货跌价准备C产品 50贷:资产减值损失 50五、综合题 (1)计算A产品计提的减值准备:A产品须用B材料900千克的成本=7500.12十1500. 14=111(万元)A产品完工验收入库的成本=111309=150(万元)A产品可变现净值=110-6=104(万元)A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50104=46(万元)(2)计算剩余B材料计提减值准备:B材料的账面价值=3000.14+3000.15=87(万元)A产品成本=87+26=113(万元)A产品可变现净值=604=56(万元)判断:由于A产品可变现净值低于A产品成本,因此B材料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B材料可变现净值=6026-4=30(万元)B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8730=57(万元)(3)编制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46+57)103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3(4)计提的减值准备减少2008年净利润=103(125%)=77.25(万元)。第四章 固定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C; 2.A; ; 6.2814700; 7.A; 8.B; 9.A; 10.A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C; 3.AB; 4.BCD; 5.BC; 6.ABD; 7.ABCD; 8.ABCD; 9.ABD; 10.ABCD三、判断题1.; 2. ; 3. ; 4.; 5.; 6.; 7.; 8.; 9.; 10.四、业务题1. (1)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05 30011 70040 0003 000160 000(元)(2)会计分录: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借:工程物资 117 000贷:银行存款 117 000工程领用物资:借:在建工程仓库 105 300 贷:工程物资 105 300剩余工程物资转作企业生产用原材料:借: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工程物资 11 700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仓库 11 700 贷: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 700分配工程人员工资:借:在建工程仓库 4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0 000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劳务支出:借:在建工程仓库 3 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3 000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 160 000 贷:在建工程仓库 160 000(3)该项固定资产 2011年的折旧额160 000 (110) 515412160 000 (110%)415 81241600元。 2. 第一部分,采用年限平均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2006年、2007年的折旧额=50 000(110%)/5=9 000(元)月折旧额=9 000/12=750(元)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750 贷:累计折旧 750第二部分,采用年数总和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2006年折旧额=50 000(110%)5/15=15 000(元)月折旧额=15 000/12=1 250(元)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250 贷:累计折旧 12502007年折旧额=50 000(110%)4/15=12 000(元)月折旧额=12 000/12=1 000(元)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 000 贷:累计折旧 1 000第三部分,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2006年折旧额=50 0002/5=20 000(元)月折旧额=20 000/12=1 667(元)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 667 贷:累计折旧 1 6672007年折旧额=(50 00020 000)2/5=12 000(元)月折旧额=12 000/12=1 000(元)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 000 贷:累计折旧 1 0003. (1)编制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 借:工程物资 350 贷:银行存款 350 工程领用物资: 借:在建工程 350 贷:工程物资 350 工程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48 贷:原材料 48 应付工程人员职工薪酬: 借:在建工程 142 贷:应付职工薪酬 142 2009年 4月 5日工程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35048142)540 贷:在建工程 540(2)分别计算2009年、2010年、2011年计提折旧:2009年折旧额=(54015)6/218/12=100(万元)2010年折旧额=(54015)6/214/12+(54015)5/218/12 =133. 33(万元)2011年折旧额=(54015)5/214/12(54015)4/216/ 12=91. 67(万元)(3)编制2011年10月 13日报废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 215 累计折旧 (100133. 3391. 67)325 贷:固定资产 540支付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 15 贷:银行存款 15残料变卖收入:借:银行存款 3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15215)70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70五、综合题(1)编制2010年10月10日取得该设备的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 (500852)587 贷:银行存款 587(2)编制设备安装及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 23 贷:原材料 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应付职工薪酬 11.3借:固定资产 610 贷:在建工程 610(3)计算201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201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61010)/1060(万元)借:管理费用 60 贷:累计折旧 60(4)计算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1060)46090(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9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90(5)计算2012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2012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46010)9 91237. 5(万元)借:管理费用 37.5 贷:累计折旧 37.5(6)编制2012年9月30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 422.5 累计折旧 97.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90 贷:固定资产 610 (7)编制2013年3月15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借:在建工程 62.5 贷:银行存款 62.5借:固定资产 485 贷:在建工程 485 (8)计算201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2014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4855)8 101250(万元) (9)计算2014年10月10日处置该设备实现的净损益。处置时的账面价值 485(485 5)8 91250390(万元)处置净损失39051030355(万元)(10)编制2014年10月10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390 累计折旧 95 贷:固定资产 485 借:银行存款 1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 借:银行存款 3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 借:固定资产清理 5 贷:银行存款 5 借:营业外支出 355 贷:固定资产清理 355第五章 无形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C; 4.B; 5.D; 6.D; 7.A; 8.A; 9.A; 10.C二、多项选择题1.AB; 2.ACD; 3.ABC; 4.ABCD; 5.ACD; 6.ABCD; 7.BCD; 8.ABC; 9.ACD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四、业务题2. (1)接受专利权投资: 2007年 1月 1日:借:无形资产 30 000 000 资本公积 20 000 000 贷:股本 50 000 000 2007年 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 (30 000 00010)3 000 000 贷:累计摊销 3 000 000(2)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4 000 000 资本化支出 36 000 000 贷:原材料 40 000 000 应付职工薪酬 6 000 000 银行存款 4 000 000 2007年12月31日:借:管理费用 14 000 000 无形资产 36 000 0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4 000 000 资本化支出 36 000 000借:管理费用 (36 000 000 10 112)300 000 贷:累计摊销 300 000 (3)购入无形资产: 2007年5月1日: 借:无形资产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2007年12月31日:借:资产减值损失 800 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00 0003. 金额单位:万元 (l)2008年 1月: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5 贷:库存现金 15 2008年 1月末: 借:管理费用 15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5 (2)2008年 3月: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0 贷:银行存款 20 2008年3月末: 借:管理费用 2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0 (3)2008年 5月: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0 资本化支出 50 贷:原材料 40 应付职工薪酬 10 银行存款 30 2008年 5月末: 借;管理费用 3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0 (4)2008年6月末: 借:无形资产 5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50 第六章 金融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D; 4.A; 5.C; 6.C; 7.A; 8.A; 9.C; 10.A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BC; 3.ABD; 4.ABC; 5.AC; 6.BCD; ; 8.ABD; 9.ABD; 10.ABC四、业务题1. (1)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2007年5月购入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490贷:银行存款 490 2007年6月30日: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49060 7 .5)40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2007年8月10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借:应收股利 (0.20 60)12 贷:投资收益 12 2007年 8月 20日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12 贷:应收股利 122007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 60 8.54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2008年1月3日处置: 借:银行存款 51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49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投资收益 25 (2)计算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1225 37(万元)2. (1)2007年1月2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应收利息 (1000 4)40 贷:银行存款 1 012.7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23(2)2007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3)2007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72.77 548.64(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8.641 00048.64(万元) 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64 贷:投资收益 48.64 (4)2008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5) 2008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72.778.64)549.07(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9.071000 49.07(万元)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07 贷:投资收益 49.07 (6) 2009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7)2009年12月31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238.649.079.52(万元)投资收益409.5249.52万元。 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52 贷:投资收益 49.52(8)2010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1 04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应收利息 403. (1)2007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贷:银行存款 967.5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2.50(2)2007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67.505 48.38(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8.381 00048.38(万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38 贷:投资收益 48.38(3)2008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67.5048.38)550.79(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0.791000410.79(万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0.79 贷:投资收益 50.75(4)2009年12月31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2.508.3810.7913.33万元,投资收益4013.33 53.33(万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3.33 贷:投资收益 53.33 (5)2010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1 12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应计利息 120五、综合题1. (1)2007年 2月 11日取得。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600 (8.30.3)8 4 808 应收股利 (600 0.3)180 贷:银行存款 4 988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600(8.30.3)4 800 应收股利 (600 0.3)180 投资收益 8 贷:银行存款 4 988(2)2007年2月 16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化学 含答案
- 2025监理工程师考试合同管理考点:监理合同的履行
- 2025年安全生产电工考试及答案
- 2025年望城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阿米巴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生活安全常识题库及答案
- 品茶区加排水管施工方案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武威园林古建筑施工方案
- 水下施工施工方案
- 2025合伙制合同协议书
-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心血管衰老的分子机制探索
- 医院收费室培训课件
- 重点小学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小升初资料大全
- 高原健康培训课件
- 血站差错管理课件
- GB/T 18266.2-2025体育场所等级的划分第2部分:健身房
- 第4节 跨学科实践: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
- DGTJ08-2310-2019 外墙外保温系统修复技术标准
- 光电美容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