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A.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B.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C.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D.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防线答案:C2.我国将每年的哪一天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A.3月12日B.4月15日C.5月12日D.6月16日答案:C3.下列哪项不属于自然灾害?A.地震B.台风C.火灾D.洪水答案:C4.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做法最正确?A.立即跳楼逃生B.躲在坚固的桌子下C.乘坐电梯快速下楼D.站在阳台上呼救答案:B5.台风预警信号中,最高级别为:A.蓝色B.黄色C.橙色D.红色答案:D6.洪水来临时,以下哪种做法最安全?A.躲在地下室B.向高处转移C.躲在车里D.躲在桥下答案:B7.下列哪项属于人为灾害?A.山体滑坡B.森林火灾C.火山爆发D.海啸答案:B8.地震震级每增加1级,释放的能量大约增加:A.2倍B.10倍C.30倍D.100倍答案:C9.我国地震活动最频繁的省份是:A.广东B.四川C.江苏D.山东答案:B10.下列哪项不是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A.预防为主B.防抗救相结合C.事后补救为主D.全民参与答案:C11.火灾发生时,以下哪种逃生方式最正确?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B.乘坐电梯逃生C.躲在厕所等待救援D.跳楼逃生答案:A12.我国第一部《防震减灾法》颁布于:A.1997年B.2000年C.2003年D.2008年答案:A13.下列哪项属于地震次生灾害?A.山体滑坡B.台风暴雨C.火山喷发D.雷电答案:A14.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主管部门是:A.应急管理部B.自然资源部C.水利部D.公安部答案:A15.下列哪项不是地震预警系统的功能?A.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警报B.预测地震发生时间C.减少人员伤亡D.为高铁、核电站等提供紧急处置时间答案:B16.我国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震是:A.1975年海城地震B.1976年唐山地震C.2008年汶川地震D.2010年玉树地震答案:B17.下列哪项不是台风带来的灾害?A.风暴潮B.暴雨洪涝C.地震D.农作物倒伏答案:C18.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最高级别应急响应为: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答案:A19.下列哪项不是防灾减灾教育的重点人群?A.中小学生B.社区居民C.企业高管D.外国游客答案:D20.我国首次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是在:A.2008年B.2009年C.2010年D.2011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以下哪些属于地震前兆现象?A.地下水异常B.动物行为异常C.地光地声D.天气突然变冷答案:A、B、C22.下列哪些属于防灾减灾“五进”活动?A.进企业B.进农村C.进社区D.进学校答案:A、B、C、D23.以下哪些属于地震应急包必备物品?A.矿泉水B.手电筒C.巧克力D.身份证答案:A、B、C、D24.下列哪些属于洪水来临前的预警信号?A.水位迅速上涨B.河水变浑浊C.上游传来轰鸣声D.天空出现彩虹答案:A、B、C25.以下哪些属于地震应急避险“三要素”?A.伏地B.遮挡C.手抓牢D.奔跑答案:A、B、C26.下列哪些属于台风防御措施?A.加固门窗B.储备食物和水C.外出拍照留念D.关注气象预警答案:A、B、D27.以下哪些属于地质灾害?A.滑坡B.泥石流C.地面塌陷D.火山喷发答案:A、B、C、D28.下列哪些属于火灾逃生误区?A.乘坐电梯逃生B.跳楼逃生C.躲在厕所等待D.用湿毛巾捂口鼻答案:A、B、C29.以下哪些属于地震应急演练内容?A.紧急避险B.疏散撤离C.伤员救护D.灭火演练答案:A、B、C30.下列哪些属于防灾减灾志愿服务内容?A.宣传教育B.应急演练C.灾后心理疏导D.灾后重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31.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32.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表示台风将在12小时内登陆。(√)33.火灾逃生时应尽量向高处跑。(×)34.地震时应立即跑到阳台上呼救。(×)35.洪水来临时可以用手机拨打119求救。(√)36.地震时躲在“生命三角区”是最安全的做法。(×)37.防灾减灾教育应从娃娃抓起。(√)38.地震发生后,余震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39.火山喷发属于气象灾害。(×)40.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41.我国防灾减灾日是每年的________月________日。答案:5,1242.地震发生时,应迅速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答案:伏地、遮挡、手抓牢43.我国地震烈度最高为________度。答案:1244.台风预警信号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级。答案:蓝色、黄色、橙色、红色45.火灾报警电话是________,急救电话是________。答案:119,12046.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方针是________为主,________结合。答案:预防,防抗救47.地震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________倍。答案:3048.我国第一部《防震减灾法》于________年颁布实施。答案:199749.防灾减灾“五进”活动包括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________。答案:家庭50.地震应急包中应至少准备________天的饮用水和食物。答案:3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51.简述地震发生时在室内的正确避险方法。答案:(1)迅速伏地,降低重心;(2)躲在坚固家具下,如桌子、床沿;(3)用手保护头部和颈部;(4)远离窗户、镜子、吊灯等易碎物品;(5)不乘坐电梯,不跳楼,不盲目逃生;(6)待震动结束后再有序撤离。52.简述台风来临前应做好哪些防范措施。答案:(1)关注气象预警信息;(2)加固门窗,清理阳台杂物;(3)储备饮用水、食物、药品等应急物资;(4)检查电路、煤气等设施安全;(5)避免外出,尤其是海边、河边等危险区域;(6)低洼地区居民应提前转移至安全地带。53.简述火灾逃生时的“三不”原则。答案:(1)不乘坐电梯:电梯可能因火灾断电停运;(2)不盲目跳楼:跳楼极易造成伤亡;(3)不躲在厕所:厕所空间狭小,逃生困难,且易燃物多。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54.案例:2025年5月12日,某中学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演练开始后,部分学生惊慌失措,有的躲在课桌旁,有的跑出教室,有的站在阳台上张望。请分析该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答案:问题分析:(1)学生缺乏地震避险知识,动作不规范;(2)演练前未充分培训,学生心理恐慌;(3)教师未有效引导,现场秩序混乱;(4)未设置安全观察员,存在阳台张望等危险行为。改进建议:(1)演练前开展专题培训,普及“伏地、遮挡、手抓牢”动作;(2)分班级、分阶段演练,逐步提升熟练度;(3)教师定点引导,设置安全员巡视;(4)演练后组织总结,表彰优秀班级,强化记忆。55.案例:2025年7月,某沿海城市遭遇强台风袭击,部分居民未提前转移,导致人员伤亡。事后调查发现,部分居民认为“台风年年有,不会有事”,未重视红色预警。请分析该事件反映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答案:问题分析:(1)居民防灾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2)预警信息传播不到位,部分老年人未收到信息;(3)基层动员能力不足,转移措施不力;(4)缺乏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对策建议:(1)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特别是老年人、外来人口;(2)建立“敲门行动”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3)完善转移安置预案,提前设立避难场所;(4)利用历年台风灾害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增强风险意识。七、论述题(20分)56.结合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谈谈如何在社区层面构建全民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措施具体,字数不少于500字。答案:构建全民参与的社区防灾减灾体系,是实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目标的关键路径。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第一,健全组织体系。建立“社区防灾减灾委员会”,由居委会、物业、志愿者、居民代表组成,明确职责分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判风险,更新预案。第二,强化宣传教育。利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LED屏等载体,常态化推送防灾知识;每月开展一次“防灾减灾小课堂”,邀请消防、地震、气象专家授课;设立“安全文化角”,展示应急包、逃生路线图、灾害案例,增强居民直观感受。第三,开展实战演练。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涵盖地震、火灾、洪水等场景,设置“老弱病残”模拟人员,检验转移效率;演练后召开“复盘会”,收集居民意见,优化流程;对表现突出的楼栋、家庭授予“安全之星”称号,激发参与热情。第四,建设基础设施。社区应配备应急物资储备点,储备饮用水、干粮、手电筒、药品等,实行“二维码”管理,居民可扫码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