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海南省心电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题.doc_第1页
2015年上半年海南省心电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题.doc_第2页
2015年上半年海南省心电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题.doc_第3页
2015年上半年海南省心电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上半年海南省心电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患者女性,51岁,胸闷、心悸。心电图如图3-7-5所示,应诊断为 A二度型窦房阻滞 B窦性停搏 C二度型窦房阻滞 D窦性心律不齐 E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 2、动态心电图分析中模板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AP波的识别分析 BQRS波群的识别分析 CR波的识别分析 DT波的识别分析 ES波的识别分析3、二尖瓣重度反流是指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 A10% B20% C20%40% D40% E50% 4、患者女性,安装DDD型起搏器后1周,患者自觉活动时心悸、头昏,常规心电图示起搏器功能正常。为进一步查清症状的原因,下一步检查应选择 A胸部X线检查 B超声心动图 C动态心电图 D平板运动试验 E核素心肌显像5、冠状动脉新鲜血栓的主要造影征象不包括 A管腔呈边缘不规则的狭窄完全梗阻,呈杵状 B梗阻近心端管腔中可见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充盈缺损,又称轮廓征 C管腔内血栓被造影剂染色,而呈造影剂滞留征 D完全梗阻的冠状动脉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导丝,或注入造影剂后梗阻的管腔有部分开放 E可见侧支循环 6、关于心房肌复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Ta波的方向与P波的方向相反 B先除极的部分最先复极 CTa波振幅较小 D心率增快时,Ta波可增大 E后除极的部分较先复极 7、关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处理原则,不正确的是 A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尽早电复律 B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先采用药物治疗 C对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选用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治疗 D鉴别诊断困难时应先按室上性心动过速处理 E以上都对 8、只有当冠状动脉狭窄(直径)到一定程度时,邻近的冠状动脉与狭窄的冠状动脉之间才有侧支循环形成,其狭窄程度应大于 A25% B50% C75% D90% E100% 9、观察主动脉右冠瓣及无冠瓣结构时,常用的检查切面是 A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B心尖区四腔切面 C心底短轴切面 DA和B EA和C 10、心肌缺血很少影响到 AST段改变 BT波改变 CU波改变 DP波改变 EQT间期延长11、图4-8-13中A、B图为同一起搏器患者24小时内不同时间记录的心电图,以下为有关该心电图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起搏模式为VDD B基础起搏间期为700ms C室性期前收缩与其后心室起搏的间期等于基础起搏间期 D当自身频率小于基础起搏频率时,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VI E当自身频率大于基础起搏频率时,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AT 12、T波低平的定义为 A肢体导联T波振幅小于0.1mV B胸前导联T波振幅小于0.1mV C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D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 E胸前导联T波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 13、房性期前收缩的主要机制是 A窦性心动过缓 B反复搏动 C并行心律 D触发活动 E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和心房内折返激动14、梯形图中V行的垂直竖线代表 A心房激动 B心室激动 C交界区激动 D束支激动 E室内差异性传导 15、关于魏登斯基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两个节律点之间的正性传导的干扰现象 B发生在有传导阻滞的情况下 C促进传导改善的激动可以是一次期前收缩 D促进传导改善的激动可以是一次逸搏 E常可以使原来存在的传导阻滞完全消失 16、以下为窦房结内游走心律的心电图特点,但应除外 AP波为窦性,形态可有轻度差异 B与心率增快有关 CPR间期可略有差异 D可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EP波形态多为逐渐变化 17、关于Mahaim纤维参与的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心动过速时QRS波群通常呈右束支阻滞型 B旁路纤维大多起源于右房,止于右束支远端(或附近心肌) C具有前向递减传导特征 D射频消融是根治的有效方法 E心动过速易被心房或心室期前刺激终止 18、以下为引起感知过度的常见原因,但应除外 A感知阈值设置过高 B交叉感知 CT波感知 D外源性干扰源,如交流电、电磁信号等 E内源性干扰,如肌电信号、电极后电位等 19、关于心电产生原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肌每次除极和复极时会使细胞膜外产生电位差 B电位差与正在除极的细胞膜外阳离子减少有关 C电位差与正在复极的细胞膜外阴离子减少有关 D心室除极是由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 E心室复极是由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 20、关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心肌细胞肥大是导致心电图发生改变的病理基础 B常表现为左心室肥大 C胸前导联可出现巨大而倒置的T波 D常出现异常Q波 EQT间期延长 21、左心室增大可呈现以下X线征象,但除外 A左心缘延长 B心尖向左下移位 C心影呈靴形 D肺动脉段膨凸 E心脏后下透亮三角区消失 22、目前动态心电图仪自动分析存在的问题是 A不能很好地识别S波 B不能很好地识别P波 C不能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 D不能评价起搏器功能 E不能进行HRV分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关于rS型右心室肥大心电图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常见于肺心病 BV1V6导联均表现为rS型,不会出现QS型 C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 D可出现“肺型P波” E额面QRS心电轴右偏 2、关于起搏器电极导线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单极起搏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起搏脉冲信号幅度低 B单极起搏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起搏脉冲信号幅度高 C双极起搏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起搏脉冲信号幅度高 D单极起搏对外界电磁信号的抗干扰性能好 E双极起搏对外界电磁信号的抗干扰性能差3、关于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与自律性增高的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要点,不正确的表述是 A后者心率逐渐加快和逐渐减慢 B前者心动过速发作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C后者经电生理刺激不能诱发和终止 D后者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终止其发作 E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可减慢后者的频率 4、患者男性,23岁,心悸1周。心电图如图3-8-2所示,应诊断为 A房性期前收缩 B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 C交界性期前收缩 D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E窦性心律不齐5、心电图运动试验中的极量心率是指 A(185年龄)次/分 B(190年龄)次/分 C(200年龄)次/分 D(210年龄)次/分 E(220年龄)次/分 6、以下情况可引起额面QRS心电轴右偏,但应除外 A瘦长体型 B右心室肥大 C肺气肿 D左后分支阻滞 E孕妇 7、可粗略判断心电轴左偏的心电图表现为 A和导联QRS波群主波均向上 B和导联QRS波群主波均向下 C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 D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 E、导联QRS波群均以负向波为主 8、关于起搏器间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心房后心室空白期内心室不能感知任何电信号,避免交叉感知 B心室不应期(VRP),由心室事件启动,主要作用是防止交叉感知T波,引起心室抑制 C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事件启动,主要是防止心房感知逆传P波,诱发PMT D通常PVARP要小于VRP E总心房不应期等于AV间期+PVARP,等于上限起搏间期 9、以下为运动试验的阳性判断标准,但不包括 A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 BST段抬高0.1mV C运动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D如果运动前心电图ST段已下移,则运动中在原基础上应再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 E运动中及运动后出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10、下列疾病中出现二尖瓣型P波而诊断左心房肥大并不可靠的是 A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B主动脉瓣病变 C急性心肌梗死 D急性左心衰 E以上都是11、1957年,首先研制出动态心电图仪的学者是 AWillem Einthoven BNorman J.Holter CF.N.Willson DFrank EArthur Master 12、可判断双嘧达莫试验阳性的是 A出现典型心绞痛,经注射氨茶碱可缓解者 B出现ST段水平型下移0.1mV,持续1分钟,注射氨茶碱后30分钟内恢复原状态者 C出现ST段抬高0.2mV DST段在原有下移的基础上再下移0.1mV,持续1分钟以上 E以上都是 13、关于左、右手电极反接心电图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胸导联心电图不正常 BaVF导联图形不变 C导联P波、QRS波群及T波均倒置 DaVR和aVL导联图形互换 E与导联图形互换14、患者男性,58岁,5年前曾患前壁心肌梗死,无高血压病史,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可能的表现为 A左心室前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B左心室壁弥漫性运动异常 C主动脉瓣反流 D左心室下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E三尖瓣反流 15、以下为提示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的标准,其中不正确的是 AV1导联R波1.5mV B额面QRS心电轴+90 CV5、V6导联R/S1 DV5、V6导联的S波深度0.5mV E应结合临床资料诊断 16、以下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但应除外 AV1或V2导联QRS波群呈rsR型 B、V5、V6导联S波增宽 CV1、V2导联T波倒置 DV1导联R峰时间0.05s E、V5、V6导联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17、X线胸片显示肺血减少及肺动脉段平直凹陷,最可能的疾病是 A房间隔缺损 B动脉导管未闭 C肺动脉瓣狭窄 D高位室间隔缺损 E以上都不是 18、患者男性,12岁,体格检查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心电图如图3-5-2所示,应考虑为 A右心房肥大 B左心房肥大 C左心室肥大 D右心室肥大 E双侧心室肥大 19、图4-8-10显示起搏器PVC功能开启前、后的心电图。以下为有关PVC功能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PVC功能是指起搏器检测到室性期前收缩后,自动延长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避免感知逆传P波而诱发PMT BPVC功能是双腔起搏器特有的功能之一 C室性期前收缩后触发心房不应期(ARP) D室性期前收缩后的第一个AV间期等于设置的AV间期 E起搏器判定室性期前收缩的标准是QRS波前或者连续两个心室波之间无起搏或感知的心房波 20、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错误的是 ASCN5A基因突变或错位 B复极早期内向钠电流减少 C复极早期瞬时外向钾电流增加 D复极早期心室外膜与内膜之间电位差明显增大 E动作电位2相内向钠电流增加 21、关于感知过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起搏器随访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B单极感知比双极感知容易出现 C常见的原因包括感知阈值低、交叉感知、T波感知、电磁干扰等 D感知过度易引起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