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7课时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7课时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7课时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7课时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第17课时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时区域可持续发展 聚焦点一荒漠化 1 形成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以我国西北为例分析 1 自然原因 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旱 地表水贫乏 河流欠发育 流水作用微弱 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物质条件 地面疏松 为沙质沉积物由于气候干旱 植被稀少 土壤发育差 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是导致荒漠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原因 2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 2 治理措施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 推广节水农业 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在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 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 中 下游水资源 既考虑上 中游的开发 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 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 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积极保护 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 树枝等材料 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 拦截沙源 固阻流沙 阻挡沙丘前移 3 调节农 林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 不能再毁林开荒 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 不能盲目开垦 主要用于种树种草 发展林业与牧业 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 还应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4 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 如营造薪炭林 兴建沼气池 推广省柴灶等 5 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发展 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一个人口 资源 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1 2012 广州市二模 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乡地处我国自然环境敏感地带 年平均气温8 9 年降水量306 87mm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1 5 题 材料一马儿庄乡示意图 材料二1955 2005年马儿庄乡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及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关系资料 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 1 马儿庄乡的地形 地势特征是 2 1955 1995年间 马儿庄乡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关系是 反映了草原生态存在 的环境问题 3 马儿庄乡地区人们最主要的生活饮用水源是 判断理由是 4 在50年代 马儿庄乡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经过50年的农业生产发展 农业生产经历了从向的转变 引起这种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5 为了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马儿庄乡应如何进行国土综合治理 解析 第 1 题 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分布可知 马儿庄乡地势平坦 为高原地形 第 2 题 根据材料二可知 1955 1995年间 马儿庄乡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关系是负相关 反映了草原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 出现过度放牧 导致草场退化 草地承载力下降 第 3 题 注意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源 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的宁夏生活饮用水源主要靠抽取地下水 解析 第 4 题 根据材料二1955 2005年马儿庄乡人口与耕地的关系图可知 在50年代 马儿庄乡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 经过50年的农业生产发展 随着人口不断增多 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 因而农业生产经历了从原来畜牧业向种植业 畜牧业兼有的混合农业发展 第 5 题 为了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马儿庄乡应进行国土综合治理 主要从人口 生态 农业技术 节水技术 农业结构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 1 高原 地势平坦 2 草地植被指数越低 羊只数量越多过度放牧 草地质量不断降低 草场退化 草地承载力下降 3 地下水属于干旱 半干旱气候 无河流 4 草地畜业 畜牧业 种植业 畜牧业兼有 混合农业 人口增长过快 5 控制人口数量 退耕还林 还牧 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 合理轮牧 合理排灌 减少盐碱化 发展滴灌等农业技术 节约用水 调整农业结构 植树种草 减少沙化 任答4点即可 技巧点拨 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和分布1 森林面积锐减 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2 草原退化 多分布在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3 土地荒漠化 在西北表现为沙漠化 而在其他地区也有水蚀荒漠化等表现形式 4 水土流失 在黄土高原区 东北地区 四川盆地边缘 横断山区 东南丘陵表现严重 5 旱涝灾害 分布较为广泛 如华北春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以及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的洪涝灾害区 6 生物多样性破坏 分布较为普遍 7 水资源危机 在干旱 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区表现为资源型缺水 在湿润区则表现为水质型缺水 8 海洋生态破坏 沿海地区有分布 如渔业资源过度捕捞 红树林 珊瑚礁等被毁 赤潮等 9 湿地 湖泊 面积减小 在东北地区 滨海地区由于开垦和城市建设造成湿地减少 围湖造田使我国几大淡水湖面积急剧萎缩 10 次生盐碱化 在华北地区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等地广泛分布 变式训练1 2012 北京市东城区上期期末质检 下图为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 回答 1 3 题 1 与图中甲 乙对应的是 a 草场退化 土壤次生盐碱化b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c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资源短缺d 土壤次生盐碱化 水资源短缺 2 解决乙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南水北调 退耕还林 治沙治水 节约用水a b c d 3 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a 西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南方地区d 青藏地区 解析 第 1 题 大水漫灌与蒸发旺盛会导致水盐运动 从而使土壤次生盐碱化 降水总量少会使水资源量少 降水变率大 植被覆盖率低会加剧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匀 再结合生活生产需水量大这一信息 可推断易出现水资源短缺 第 2 题 水资源短缺的解决途径主要是 开源节流 两个方面 南水北调属于 开源 节约用水属于 节流 第 3 题 降水变率大易导致旱涝灾害 再结合第 1 2 题的分析可知该区域存在 旱涝 盐碱 风沙 等生态问题 由此确定该区域为华北地区 答案 1 d 2 d 2 b 聚焦点二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影响及湿地资源 一 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影响南方低山丘陵区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人多地少 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 经济发展缓慢 水土流失是这里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成因如下 二 湿地资源1 概念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 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 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 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 湿地主要功能 1 湿地的产出功能 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 粮食 药材 木材及珍稀动植物 资源的宝库 2 湿地的调节功能 湿地能调节气候 调蓄洪水 天然空调机 天然水库 3 湿地的生态功能 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 生命的摇篮 4 湿地的降解功能 湿地中的许多挺水 浮水和沉水植物 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 分解 吸收有害物质 降解环境污染 地球之肾 5 湿地的其他功能 美化环境 可作为旅游地 具有航运功能 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 鸟类的乐园 例2 2012 泉州市5月质检 土壤侵蚀模数指单位面积土壤及土壤母质在单位时间内侵蚀量的大小 是衡量土壤侵蚀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 下表示意四川盆地中部小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流失关系 回答 1 3 题 1 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园艺业b 混合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d 季风水田农业 2 四川盆地中部小流域土壤流失综合治理的首要对象是 a 农地b 林地c 荒地d 其他用地 3 表中荒地平均侵蚀模数大的自然原因是 a 土质疏松 降水强度大b 流域汇水面积广 土壤流失量大c 植被覆盖率低 坡度大d 地势低平 基岩裸露 解析 第 1 题 四川盆地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 第 2 题 治理的首要对象应符合以下两点 一是侵蚀面积大 侵蚀面积比大 二是土地产出能力高 据此可判断出a选项正确 第 3 题 由 荒地 定义可知其植被覆盖率低 对土壤保护作用差 流速越快 流水侵蚀作用越强 而坡度与流速成正相关 c选项正确 因材料所示区域面积小 故降水强度差异小 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均在同一流域 因荒地包括荒山 荒坡等 地势起伏大 故a b d选项错误 答案 1 d 2 a 3 c 技巧点拨 咬文嚼字话记忆地理学科术语是严谨的 可以反映该地理事物的内在特点和外在表现 在复习阶段如果能够注意到地理学科术语这一特点 将会大幅度提高我们的记忆效率 并加深理解程度 以 水土流失 为例 水 水土流失的过程中需要有水的参与 且起到侵蚀 搬运的作用 土 被侵蚀 被搬运 要求土质疏松 植被覆盖率低 流 水往低处流 故水土流失严重区的地形破碎 坡度大 且坡度大导致水流速度快 侵蚀 搬运能力增强 失 肥沃的表土被搬运到他处 径流白白流失 导致水土流失区土壤肥力下降 水资源缺乏 进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 变式训练2 2012 莱芜市上期期末质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也是世界知名大河之一 她自西向东跨三级阶梯 流域内孕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读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简述甲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分析其产生原因 答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夏季多暴雨 地表植被稀少 黄土土质疏松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荒 开矿 2 说明黄河流域上 中 下游能源分布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 从位置 市场 资源 交通四个方面分析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 答 分布特点 上游水能和煤炭资源丰富 中游主要是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 下游主要是石油资源 开发条件 位置 位于我国中部地带 临近工业城市 距离市场近 市场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能源消费量大 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市场广阔 资源 煤炭储量大 埋藏浅 煤层厚 地质条件优越 且有多种矿产 综合开发效益大 但水资源短缺 交通 交通四通八达 但运力不能满足需要 3 黄河流域人口稠密 发展农业至关重要 为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 提高灌溉技术 发展节水农业 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 合理分配水资源 合理开采地下水 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 因地制宜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 解析 第 1 题 甲地位于黄土高原 这里降水变率大 土质疏松 植被少 加上人为地破坏植被 不合理的轮荒制度以及开矿等因素 使得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 第 2 题 能源的河段分布可读图回答 由图看出 黄河上 中 下游分布的能源分别主要是水能和煤炭 煤炭和水能 石油 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可根据所学基础知识解答 位置方面 山西地处我国中部 邻近主要工业中心和城市 输煤 输电都较近 资源方面 山西煤炭分布范围广 煤质优 开采条件好 但水资源缺乏 市场方面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随着人口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增加 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而且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 交通方面 京包 石太 太焦 大秦 神黄等铁路经过 交通比较便利 解析 第 3 题 黄河流域发展农业的同时应注意生态保护 关键是对水的合理利用 聚焦点三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一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1 流域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即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 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2 田纳西河的干 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 1 防洪 5 旅游 2 航运 6 土地利用 3 发电 4 提高水质 二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2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政策优势不明显 产业基础 科技实力 人才队伍处于劣势 南岭阻隔 腹地范围较小 2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等 3 解决措施 1 优化产业结构 以广州为基础 发展石化 钢铁 汽车 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2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以香港 广州 深圳为中心 加强城市之间分工与合作 3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例3 2012 济宁市一模 河流流域的开发应合理 适度 以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图1为 世界某著名河流的流域范围示意图 图2为 该河下游某地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对比图1中甲 乙河段 丙 丁河段主要地貌类型和河流主要开发价值的差异 完成下表内容 2 据图2 指出该河下游地区居民在哪几个月份感到气候舒适 出行方便 并说明理由 该河流流域内人口增长较快 且70 以上的人口从事传统农业生产 给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压力 3 简要分析该流域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解析 第 1 题 图中甲 乙河段流域狭窄 说明为山地峡谷地区 结合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的事实 该河段可进行水能资源开发 丙 丁河段流域面积较宽大 说明下游为冲积平原地区 这里水量大 水流平稳 可以发展航运 灌溉 养殖等 第 2 题 图中11月 次年2月 气温凉爽 降水较少 适合出行 第 3 题 环境问题主要包括资源问题 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 人口增长快 对粮食需求量大 势必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