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县级全社会能源消费量核算方法的思索.docx_第1页
对市县级全社会能源消费量核算方法的思索.docx_第2页
对市县级全社会能源消费量核算方法的思索.docx_第3页
对市县级全社会能源消费量核算方法的思索.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市县级全社会能源消费量核算3方法的思索郭 娟内容提要 :在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核算方法上 ,国家及省的宏观监测与市县级的基层核算存在着一定差异 。本文立足基层的实际操作 ,阐述了目前市县级在能源消费核算时 ,核算资料的获取方法及数据测算上的问题 ,对具 体的核算评估做了可行性探索 ,同时针对市县级核算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核算 ;方法中图分类号 : f222133文章编号 :1002 - 4565 (2009) 11 - 0022 - 03文献标识码 :aa reflection on the method of the whole social energyconsumption calculation at the city2county levelguo j uan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whole social energy consumption calculation ,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croscopic monitoring from the nation and provinces and the basic calculation from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of the methods of obtaining and calculating data at the city2county level and also makes feasible explorations of specific calculation and estimation. furthermore , we give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whole social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at the city2county level .key words : energy consumption ; calculation ; method为建设节约型社会 “, 十一五”期间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已经确定 ,到 2010 年 ,万元 gdp 能耗 比 2005 年下降 20 %左右 ,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 35 % ,15 种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的 gdp 提高 25 %左右 。在节能方面 ,不仅考核万元 gdp 能耗及其降 低水平 ,还考核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 、万元 gdp 电力消费总量 。从统计角度看 ,在一个国家的 宏观管理范畴内 ,由于部门和行业统计资料比较全面 ,能够编制相对准确的能源消费平衡表 ,能源消费 指标的计算相对于基层的地市或县区要方便得多 , 但就市县两级行政管理而言 ,现行的能源核算制度 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从河南省洛阳市及县 (市) 区的实际情况入手 ,探索如何开展市县万元 gdp 能耗指标的统计 ,核算方法 。一 、万元 gdp 能耗核算的现状万元 gdp 能耗是一个派生指标 ,它反映实现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中所消耗的能源 。计算一个地区的万元 gdp 能耗是将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与地 区生产总值进行比较 ,考虑到价格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同年度之间的可比 ,地区生产总值用不变价格进行换算 ,即使用不变价的地区生产总值 。具体核算 时需要掌握两个关键指标 :一个是地区生产总值 ,另 一个是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 。地区生产总值的核 算在方法是规范的 、科学的 ,并已经成为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季度 、每年度都有定 期的分市县核算以及数据的发布 。在全社会综合能 源消费量的核算中 ,目前仅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 量是月度的全面统计 ,而第一产业 、规模以下工业企 业及个体工业 、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以及城乡居民生活用能等的能源消费量统计 ,要么是资料收集期长 (年度或季度) ,要么是调查方法不全面 (抽样调查或3 本文为第十二次全国中青年统计科学研讨会会议论文 。23第 26 卷第 11 期郭娟 :对市县级全社会能源消费量核算方法的思索重点调查) ,缺少相对系统衔接的能源消费资料 。二 、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核算由于现行统计制度的局限 ,市县编制能源平衡 表资料缺口很大 ,如何利用现有资料 ,对第一产业 、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和 城乡居民生活用能等进行加工整理 ,是核算全社会 能源消费量以及万元 gdp 能耗的关键 。在实际工 作中 ,笔者结合部门的现有资料和统计制度 ,用以下 方法核算全社会能源消费量 。虽然这项工作刚刚起 步 ,存在着核算方法过于简单 ,涵盖面不尽完整 ,有 些漏洞暂时无法弥补等问题 ,但在总体上尚能反映 一个地区的全社会用能量 ,可以暂时满足地区间的 横向对比 ,以及年度间的纵向对比 。第一部分 : 第一产业 ( 农 、林 、牧 、副 、渔业) 的能 源消费量 。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资料收集 : 一是从农业统计报表中取得农业生产机械的柴油消费量数 据 ;二是从地区供电部门的全社会用电量表中取得第一产业用电量数据 ; 三是从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中 取得农户用于生产的煤炭 、汽油等的消费量数据 ;四是从能源流向表中 ( 如热力流向 、煤气流向等) 取得 本地第一产业的使用量数据 ,然后分别折算成标准量 ,得到第一产业的能源消费量 。第二部分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的能源消费 量 。工业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资料收集 : 一是从能 源统计报表制度中取得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分品种 的能源消费量 ;二是从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中取得规 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推算 (企业和个体工业户) 分品种的能源消费量 。建筑业主要从 3 个方面进行资料收集 :一是从建筑业统计报表制度中取得年度煤炭 、 汽油 、柴油等的消费量数据 ;二是从地区供电部门的 全社会用电量表中取得建筑业用电量数据 ; 三是从 能源流向表中 (如热力流向 、煤气流向等) 取得建筑业的使用量数据 。然后分别折算成标准量 ,得到第 二产业的能源消费量 。第三部分 : 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量 。第三产业 涉及的行业最多 ,基础资料缺口大 ,能源消费量核算比较困难 ,因此按照行业大类进行归并统一核算 。11 交通 运 输 、仓 储 和 邮 电 通 讯 业 的 能 源 消 费 量 。根据该行业消耗能源的特点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资料收集 :一是从地区供电部门的全社会用电量表中取得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电通讯业的用电量 数据 ;二是从地方调查的相关统计制度中取得资料 ,即按营运客货车辆分类进行的抽样调查推算的本地车辆消耗汽油 、柴油的消费量数据 ;三是从能源流向 表中 (如热力流向 、煤气流向等) 取得交通运输 、仓储 和邮电通讯业的使用量数据 。然后分别折算成标准 量 ,得到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电通讯业的能源消费量 。21 批发 、零售业和住宿 、餐饮业的能源消费量 。 根据该行业的能源消耗特点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资料收集 :一是从地区供电部门的全社会用电量表 中取得批发 、零售业和住宿 、餐饮业的用电量数据 ; 二是从贸易统计制度中取得年度煤炭 、汽油 、柴油 、液化石油气 、煤气和热力等的消费量数据 ;三是从能 源流向表中 (如热力流向 、煤气流向等) 取得批发 、零 售业和住宿 、餐饮业的使用量数据 。将重叠品种 (如 热力 、煤气) 先进行数据使用的评估 ,确定最终的使 用量 ,然后分别折算成标准量 ,得到批发 、零售业和住宿 、餐饮业的能源消费量 。31 其他行业的能源消费量 。这里的其他行业 是指第三产业中扣除上述两个行业以外的其余所有 行业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资料收集 :一是从地区供 电部门的全社会用电量表中取得其他行业的用电量数据 ;二是从服务业统计制度中取得年度煤炭 、汽油 和热力等的消费量数据 ;三是从能源流向表中 (如热 力流向 、煤气流向等) 取得其他行业的使用量数据 。 将重叠品种 (如热力 、煤气) 先进行数据使用的评估 , 确定最终的使用量 ,然后分别折算成标准量 ,得到其他行业的能源消费量 。第四部分 : 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量 。居民生活 用能包括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生活用能两方面 。涉 及的能源品种一般包含 : 电 、煤炭 、汽油 、液化石油 气 、煤气 、天然气和热力等 。根据其消耗特点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资料收集 : 一是从地区供电部门的全 社会用电量表中分别取得城乡居民的用电量数据 ; 二是从城乡住户调查统计制度中分别取得人均煤 炭 、汽油 、液化石油气 、煤气 、天然气和热力等的消费 量数据 ,再按地区平均的城乡人口 ,分别推算地区城乡居民消费量 ;三是从能源流向表中 ( 如热力流向 、 煤气流向等) 取得城乡居民的使用量数据 ;四是从地 区城建部门的统计制度中取得由城建口管理的天然 气 、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使用量 。将重叠品种 (如热 力 、煤气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等) 先进行数据使用的评估 ,确定最终的使用量 ,然后分别折算成标准量 ,得到城乡居民的能源消费量 。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4 统计研究2009 年 11 月上而下的计算和评估 ,亦能够确保地区内消费总量的相对水平 ,避免较大偏差 。31 区域比较评估 。将分县或分市全社会综合 能源消费量进行对比分析 ,综合考虑各地区的产业 构成 ,考虑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考虑地区之间的发达程度 ,比较出彼此间的现实性及合理性 ,避免 相似或相近地区出现较大差距 。41 县区级大数评估 。在地市以上的城市中 ,一 部分单位因电力 、油 、气的统一管理 ,缺少分县区的 基础资料 ,无法按行业进行计算 。这部分地区可根据所属城市的产业比重先推算总量 ,再适当评估的 方法进行核算 ,如 ,先根据所属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 能源消费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确定全社会综合 能源消费量大数 ,后根据产业结构特点 ,适当进行产 业分配和总量调整 。51 总量控制评估 。通过经贸管理部门统计全 社会 、分品种 、分行业油品 、煤炭总量 ;通过质监部门 统计分行业锅炉总吨位 ,推测分行业煤炭消耗总量 , 再与经贸部门的相关统计资料对比 、分析 ;通过统计 部门工业统计中的工业用电量与供电部门全社会用电量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建设部门建立分行业的供 、 用气的统计 ,调整抽样调查对能源消费数据的推算 误差 ,达到从总量上加以控制的目的 。五 、对市县级核算全社会综合能源 消费量工作的建议11 明确职能职责 。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建设节 约型社会的基础上 ,政府应成立建设节约型社会相关 机构 ,统一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建立相应的考核 体制 。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市县统计部门要成立相 应的专职机构 ,做到职能分工明确 ,部门责任明确 。21 建立统一的统计体系 。通过建立统一的统 计制度 ,明确统计范围 ,明确资料搜集渠道 ,明确核 算基础 ,统一数据评估方法 ,确保不同地区资料的可 比性和可操作性 。31 加强部门统计 。能源统计涉及的部门多 、行 业多 ,应在原有的部门统计报表的基础上 , 通过增 加 、补充计算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所需的基础指 标 ,为计算行业能源消耗提供资料 。在地方政府的 协调下 ,统计部门制定相应的报表制度 ,主管部门根据统计制度的规定搜集相关基础资料 ,最终由各级 政府统计部门统一归口计算 。三 、核算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几个问题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核算是在现有统计制 度下 、现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 ,能源消费表在 相关的专业统计中只是补充资料的一部分 ,因此有 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核算结果的准确度 。11 汽油 、柴油的核算问题 。由于汽油 、柴油多是 运输工具消耗的 ,用油单位对用油车辆使用加油卡管 理 ,使得汽柴油的消费量无法准确取得 ,另外对本地 车辆外地加油和外地车辆本地加油的因素时常忽略 , 同时亦忽略不同地区交通发达程度的因素影响 。21 煤炭的核算问题 。除规模以上工业外 ,其他 行业的煤炭因无法测量热值 ,其消耗的标准量只能 按平均系数进行核算 ,影响分行业核算的准确度 。31 集中供热 、供暖的核算问题 。住宿餐饮业 、 洗浴业以及局部集中供热 、供暖的企业或单位 ,其用 能 (如煤炭 、柴油 、燃料油等) 消费量因资料收集困 难 ,在现有核算时有所忽略 。41 抽样调查的样本代表性问题 。由于部分县城乡住户调查或是省级样本 ,或是市级样本 ,缺少能代 表本地的城乡抽样调查资料 ,因此分县核算时只能使 用相近地区或上一级地区的平均数作参考 。目前能 源消费中使用抽样调查数据的专业不是以能源消费 为标志值选取的样本 ,其推算结果的代表性亦较差 。四 、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核算结 果的评估对于地市或县级的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核 算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 ,核算结果必须经过适 当的评估 、分析和修正 。11 产业比重控制评估 。由于国家和省级的能 源核算是在能源平衡表的基础上得出全社会综合能 源消费量 ,结果比较准确 。用全国或全省的全社会 综合能源消费量按各产业比重 ,结合本地区的产业 特色 ,评估市县两级的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分 产业比重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如 ,用轻 、重工业比 重 ,第一 、二 、三产业比重 ,城乡人均消费水平等 ,来 分析评估相近地区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高低 。21 自上而下控制评估 。利用国家在计算全社 会综合能源消费量时掌握的全国范围内主要能源的 消费总量 ,再通过国家对省 、省对市 、市对县这种自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vol . 26 , no111nov. 2009第 26 卷第 11 期2009 年 11 月统计研究statistical researchcpi 编制中与自有住房相关的3几项成本的处理徐向东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使用者成本法的基本公式及其对自有住房作为房屋和土地的复合品的处理 ,然后讨论了与自有住房消费相关的住房贷款利息 、物业税 、房屋保险 、房屋维护和更新支出以及住房购买交易成本的处 理方法 ,最后结合我国实际 ,提出了国外相关做法对我国 cpi 中居住类价格指数编制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cpi ;自有住房 ;使用者成本法 ;住房贷款利息文章编号 :1002 - 4565 (2009) 11 - 0025 - 06中图分类号 :c812文献标识码 :athe treatments of costs tied to o wner occupied housingin consumer price indexxu xiangdong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formulas of applying user cost approach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eatments of some costs tied to home ownership , such as mortgage interest , property taxes , property insurance , maintenance and renovation , and transactions costs of home purchase . at last , the inspira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measure owner occupied housing service in chinese cpi are also discussed at last .key words :cpi ; owner occupied housing ; user cost approach3 本文是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 (2007l y086)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课题 ( 09cgjj 017 ybx、07cglj 014 ybx) 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感谢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叶飞霞的评论和文献上的帮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