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1页
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2页
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3页
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4页
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优秀毕业论文.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j524 1单位代码 10431 密级 公开学号 2009070 工工程程硕硕士士学学位位论论文文 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 作者姓名孙冬梅 工程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 所在学院艺术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张伟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 2012 年 6 月 1 日 chinese painting methodicalness and modern plane design form of comparative study candidate sundongmei specialty printing image processing and design supervisor professorzhangwei shandong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jinan china june 2012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文 中引用他人的成果 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 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 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 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 知识产权归属山东轻工 业学院 山东轻工业学院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 复制 公开阅览 借阅以及申请 专利等权利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 署名 单位仍然为山东轻工业学院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 师 签 名 日期 年月日 2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 第 1 章 引言 1 1 1 论题提出的动因 1 1 2 研究的内容 1 1 3 研究的方法 1 1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第 2 章 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的背景 3 2 1 平面设计传达出的现代意识 3 2 1 1 标志设计的现代意识 4 2 1 2 包装设计的现代意识 5 2 1 3 广告设计的现代意识 6 2 2 国画的现代意识 7 第 3 章 中国画章法 9 3 1 中国画章法的历史与发展 9 3 1 1 关于中国画章法概说 9 3 1 2 中国画章法的历史与发展 10 3 2 中国画章法传达的意蕴 15 3 2 1 意蕴概述 15 3 2 2 中国画章法传达的意蕴特征 16 第 4 章现代平面设计构图形式 19 4 1 平面设计及其发展 19 4 1 1 平面设计概述 19 4 1 2 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 19 4 2 平面设计的形式与其意义和价值 22 4 2 1 平面设计构图的基本形式 22 4 2 2 平面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25 第 5 章 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互相影响 29 5 1 中国画章法在平面设计中的直接运用 29 5 2 现代平面设计形式对中国画的影响 30 目录 2 5 3 现代平面设计运用中国画章法的案例剖析 31 5 3 1 靳埭强作品中中国画章法的具体应用 32 5 3 2海报凸显的独特视觉魅力 33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35 参考文献 37 致谢 39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1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摘要 本文用比较的方法对平面设计构图形式与国画章法展开研究 旨在探索构图 形式中的差异与联系 并借鉴运用理论来引导实践创作 由此来达到不断提高画 面审美趣味的目的 为现代平面设计与传统中国画的互相融合和借鉴提供有益的 帮助 文章开始 对两者的概念及发展做了简要概述 接下来 分别对构图 作 品传达的现代意识 历史与发展 意义和价值意蕴特征 相互借鉴及影响等 进 行了详细的对比和研究 通过构图历史与发展 形式与意义等各方面的比较及研 究 探索两者构图间的差异与联系 在平面设计与中国画的创作中 章法布局占 有很大的比重 并表现出了极强的继承 发展和创新的趋势 用比较对比的方式 方法来开展论文研究 也正是基于相互对比和相互借鉴的缘由 文章最后结论与 展望篇章 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性阐述 现代平面设计与中国画的构图之间 是相互融合 借鉴的 而且是可以取长补短的 论文研究的目的 是希望在设计 或创造作品时 能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富有个性追求和审美趣味 同时又具备中 国传统文化底蕴 体现民族特色 关关键键词词 平面设计构图 中国画章法 比较 摘要 ii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i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comparative method of graphic design and painting art form of composition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form of composition and from the use of theory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creation thu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mage aesthetic purposes for the modern plane desig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from the mutual fusion and provide useful help the article start on both the concep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brief overview next respectively to the composition work conveys the modern consciousness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implication characteristic draw lessons from each other and influence carried out a detailed comparison and research the com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form and mean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mparison and research to explore both the differences and correlation of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rule throughout the graphic design and chinese painting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and reflects the strong tradition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rm using a comparative comparative method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it is alsobased on contrast to each other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finally the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of discourse has carried on the further summary elaborated modern graphic design and composi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 are fused to each other and to draw lessons from and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hat in the design or create works can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times full of personality and aesthetic taste but also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mbody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graphic design composition chinese painting methodicalness comparison atrbsact ii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引言 1 1 论题提出的动因 现代平面设计在当前的发展存在两面性 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提 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另一方面部分设计作品缺乏传统文化内涵及地域特色 缺乏 高品质的设计感 平面设计绝不仅仅只是将各种图片与文字的简单拼贴 而是有 创意并且有思想文化的 作品可以从中国画的理论体系中得到有益启示 为平面 设计的创作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中国画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前进的 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也包括平面设 计的有益因素给中国画的启示 对于中国画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将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进行比较研究 对于指导中国画的创新 及现代意识与现代平面设计民族意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两者共同存在的基 本要素 构图 表现手法 意境等 是有联系的 通过两者基本要素间的比较分 析 在创作过程中是可以相互融合和相互借鉴的 两者的融合和借鉴有利于他们 的发展与创新 1 2 研究的内容 本文把中国画作品传达的现代意识 中国画章法的历史和发展 作品传达的 意境 国画章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平面设计中的现代意识 构图形式及其发 展 传达的意义和价值 平面设计形式对中国画的影响分别相对应展开研究 1 3 研究的方法 本文将理论研究与中国画 现代平面设计的创作实践相结合 运用比较式的 研究方法 并结合艺术类其他学科的相关原理 展开研究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 献 进行分析和总结 进而系统的 综合的分析对比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 形式的差异 结合大量中国画与平面设计作品实例 充实研究思路 积极听取导 师及相关专家的意见 不断完善论文的写作 1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将两者构图进行对比研究 是想通过对比研究 来找出其差异与关联 探索两者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在两者的作品创作中 设计绘画出即实用又有 审美趣味的平面设计作品与成功的中国画作品 第 1 章 引言 2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3 第 2 章 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的背景 2 1 平面设计传达出的现代意识 现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进而冲击着人们的思 想观念 使视觉传达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比如印刷技术的运用就给平面设 计向大众传播信息迈入最重要的一步 同样 影像技术的革命 大大拓展了平面 设计的领域 到了 80 年代 电脑辅助设计技术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一场新的 设计技术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平面设计的面貌 开创了平 面设计的新纪元 下面就分别对标志 包装 广告等作品中传达的现代特征描述 来具体阐述平面设计传达出的现代意识 设计当随时代发展需求 在经济繁荣的信息化时代 人们渴望用代表个人品 味的设计来表达他们的个性需求 因此 今天的设计就出现了 个性化设计 时 空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 绿色设计 等多种不同的风格 正如德卢西奥 迈 耶在 视觉美学 一书中说的 现代的设计可以不必受制于古典准则和传统构 图 可以通过空间及节奏等形式 来进行画面自由组合 以达到满足审美要求目 的 1 这就要求 设计必须紧随时代发展来满足着人们带有时代特征的审美需 求 如豪塞尔所说的 艺术家个人的创作 代表的是共同及相似的方向和特征 并不仅仅代表个人的倾向 2 可见 艺术设计的时代风格 体现着当时社会 经济 文化发展的状态 如 哥特式风格 它带有浓郁的宗教风格 这都表达了对神的信念和对天国 的向往 3 工业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再洁净 空气不再清新 这与 产品使用的原材料 能源以及产品消耗后的垃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因此 绿 色设计需求被提到全人类的设计日程上来 今天 人类已经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 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平面设计发展历程的长期需求 平面设计在世界的文化进程中的位置和角色在不断变化 在当代的国际社会 中 未来对每一位设计师而言 都将以一种新的形态及方式对待国际参与和全球 对话 因此 就意味着学会生存 学会关心我们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 发挥无限 独特的创造力 共同创造人类的未来 下面分别从平面设计各个方面的作品 来说明设计当随时代 第 2 章 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背景 4 2 1 1 标志设计的现代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标志在设计理念上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 化 4 一个优秀的 经典的标志 不仅有独特的创意 而且在审美功能及内涵 表达上都是完美的 下面就举例来阐述标志设计的现代意识 美国的百事可乐标志 见图 2 1 从 1898 年的文字商标经历了多次革新 包 装造型也有原来的玻璃瓶发展到加大型塑料瓶 力求变革创新 以崭新的面貌出 现于先进行列 这种革新使商标有一个历史的延续性和时代性 同时使观者对新 的商标不会产生陌生感 根据时代发展 现在又更换了新的标识 见图 2 2 新 标识是用白色条纹围绕着百事可乐形成了一系列的笑容 5 新标志设计上不 落陈规旧套 讲究新颖 活泼 形成爵士音乐般的旋律 跳跃而热烈 自成一格 ibm 是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英文缩写 现在 ibm 就代表着高质量的计 算机产品 6 ibm 标志也是几经变革 可见 ibm 标志的演变也是显示了设计 当随时代的改变 见图 2 3 ibm 标志的演变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 欲使消费者 在注视标记图像的瞬间 受到直接 有力的影响 这就要求商标的形象诉求语言 绝对精炼 如中国文人中习惯称道 惜墨如金 只有个性十分突出 视觉形象才 具有脱颖而出 过目不忘的功效 反复出现 规范始终 深刻而强烈的视觉效果 是商标图形所必须具备的特点 商标图形的演进既适合商品造型的进化 也迎合 了现代生活的新概念 快节奏与新的审美情趣 图 2 1 百事可乐标志的演化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 图 2 2 百事可乐标志 图 2 3ibm 标志的演变 2 1 2 包装设计的现代意识 现代包装的设计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现在所承担的任务已远远超越了 原有的包装功能 7 可见 佛要金装 人要衣装 这一句古老的顺口溜至 今仍闪耀着不灭的真理之光 包装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使用功能 同时也要 满足人的精神享受功能 资生堂 化妆品的包装设计正是随时代发展包装风格随之变化的最好例证 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 当时流行的风格是欧洲新艺术运动以及装饰主义艺术运动 所以当时的 资生堂 包装就有明显的装饰主义风格 见图 2 4 资生堂 193 2 年的香粉包 见图 2 5 中为 1897 年 资生堂 推出的第一款化妆品 红色梦 露 到了 1997 年 红色梦露的包装又进行了改变 可见 包装设计的风格反映 着时代的审美趣味与设计思潮 时至今日 资生堂 的包装设计已经发生了彻 头彻尾的变化 见图 2 6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 设计变得简洁 现代及时尚 反映了新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 第 2 章 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背景 6 图 2 4 装饰主义风格包装图 2 5 红色梦露 图 2 6 资生堂现代包装 2 1 3 广告设计的现代意识 日本著名设计师秋山孝先生曾这样论述招贴说 好的招贴是简洁明了的 并 能引起你注意的 一张好的招贴传达着深层的信息并有幽默的意味 8 平面设 计通过一系列表现元素来达到广告所要传达的目的 纵观广告发展史 从诞生一 直发展到今天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革及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 其广告的设计风格 也随之发展和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以及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 广告的内涵和 外延也将不断变化和发展 不论从构图 编排 还是色彩等各方面 都利用适合 社会发展和人们欣赏水平的方法手段来展现 以期达到画面全新的效果 9 海报 自然 爱 和平 见图 2 7 利用齿轮相互咬合 相互作用的形式 形象 的表达出自然 爱 和平是不可分割 相互促进的整体 每幅海报单独成立 但 连在一起又可成为一个大画面 海报 牛仔裤 广告设计 见图 2 8 采用手绘插 画形式 表示人们强调个性化和个人风格 表明个性化的设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 的欢迎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7 图 2 7 海报 自然 爱 和平 图 2 8 海报 牛仔裤 2 2 国画的现代意识 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变化 绘画题材无非是小桥流水 人物走兽 花鸟虫鱼等 从表面看 几千年来似乎无大的变化 形式的差异 内容的发展 在外人眼里是 不十分明显的 那麽 它那举世公认的艺术魅力究竟来自何处呢 中国画艺术的 永恒魅力恰恰来自于它的生命常新的特质 它的昂然不朽的创造精神 中国画从 古至今就不是以某种统一的 固定的形式来表现事物的 创新即现代意识 是中 国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生命线 中国画的创造精神是一种生命的独创 中国画艺 术的新颖是一种生命的新颖 追求生命之新是中国艺术家的根本目标 无庸置疑 历史悠久的中国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近年来 一种 新的艺术观念 即现代意识正在逐渐形成 中国绘画应赋予时代特征 以古 开今 中西融合 可谓缺一不可 当今社会文化交流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传统国画的笔墨艺术模式难以适应当 代人的审美观念 中国画要发展 必须要具备现代意识 石涛的 苦瓜和尚画语 录 中早就谈及 笔墨当随时代 他强调 独创精神 我自用我法 他 的山水画作品 多来自生活 搜尽奇峰打草稿 说的即是创作集中表现对象 最突出的特征和画家最深切的感受 以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当代画家除 了 笔墨当随时代 的思维方式及审美标准运用传统技法外 在作品创作中还引 进了新的绘画材料 符号语汇等 充分发挥作品在色彩 造型 材质上的表现性 中国画的现代意识表现为造型的随意性与技法的多样性 画面结构变化丰富 画 面视觉效果强烈 并具有独特风格 这些都是当代画家所力求的 要想达到艺术上的新 不追摹古人 不类同于别人 不仰息于时尚 就必须 我手写我口 我艺吐我心 发我之肺腑 吐我之肝胆 郑板桥诗云 删繁就简 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艺术观点 一要删繁就简 二要 领异标新 纵观中国画史 正是一部不断前进 不断发展的 恰似长江后浪推前 第 2 章 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背景 8 浪的绘画史 凡是在历史上站得住的 有突出成就的画家 无不是具有创新精神 的画家 隋代展子虔 唐代阎立本 宋代梁楷 明代徐渭 清代石涛及近代任伯 年 林风眠 傅抱石等人 无不是敢于突破传统旧囿而勇猛精进的大师 他们都 以独特的风格面貌 创新精神 反击了当时陈陈相因 毫无生气的画坛颓风 推 动了中国画历史发展的巨轮 再比如现代的画家唐勇力及田黎明等人 他们的作 品中都有创新思想和革新精神的影子 可以说 中国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它是由这些勇于创新的无数画家所写成的 在人们生活愈加富足的今天 相信国 画不但不会有被伤逝的可能 相反会有更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国绘画史 甚至萌发 了用国画这种中国人最为熟悉的艺术形式表达自我感情的冲动 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来源 所以笔墨技 法等技巧应从现实生活中提取 随着时代及题材的更新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除笔 墨外 还可适当添加绘画技巧 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个性表达 明代著名人物画 家曾鲸的 张卿子像 在传统肖像画法强调 墨骨 和 传神 的基础上 融 合西洋画法 创造了更重墨染和体积感的 凹凸法 为中国传统肖像画开辟了 新路 再比如李伯安的作品 走出巴颜喀拉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同时借鉴 了西方的写实主义技巧及版画和雕塑的表现方法 10 吴冠中是 20 世纪现代 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他的绘画作品已经开始注重 时代及历史发展需要 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构成形式之美 开创传统水墨画的新经 验 推动了现代中国画观念和艺术语言的演变和发展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 国门开放 西方技术及文化的引进 使民族艺术传统与 世界艺术有了一个相互对比 相互交流 相互了解的大好时机 也在很大程度上 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及行为方式 并由此而改变了绘画观念 西方式的造型理念为 国人所移植和学习 它改变了中国传统美术数千年的格局和规范 更新了观念 突破了形式 丰富了题材 扩宽了视野 增强了绘画的现代意识 传统与现代 正越来越紧密的融合起来 中国画的辉煌传统已成历史 只有超越前者 紧随时 代发展 具备现代意识 用全新的题材内容 构图创意 笔墨技巧 多方位 多 层面的创作出新的绘画作品 中国画艺术将会以其巨大的民族传统感召力 在现 代艺术水与火的熔炼中 义无反顾的走向现代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9 第 3 章中国画章法 3 1 中国画章法的历史与发展 3 1 1 关于中国画章法概说 中国画中的 构图 又被称作 章法 章法即六法中的 经营位置 王 树村这样解释构图 古人将章法比作下棋一般 棋有棋路和棋式 迂回铺展 布成一定棋势 如 斜走飞出 三间夹返 金井栏局 等 画法亦如此 亦要有一定的章法和布局 下笔须测度慎重 循循有序 否则误下一笔 犹如走 错一子 而是全局失败 11 中国画一向非常重视画面章法问题 构图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问题 也是首要 的问题 古语讲 欲画 必先立意 然后章法是也 构思是立意 构图是立形 一张画 首先要确定画什麽 怎样布置 才能画主要内容 章法构图就像建筑中 的搭架子 必先立起架子 然后才能依附其具体内容 尤其是中国画 下笔成形 不能改动 因此 作画者必 胸有成竹 将被描绘的对象在画面上合理的组织 与安排 作品完成后使人感到有秩序 有节奏 这就要求画前必须认真研究章法安 排 中国画构图的形成 与哲学 文学及书法 篆刻 音乐 戏剧等都有联系 它经过了千百年的实践 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 中国画构图的最大特点 就是 在理论上充满了辩证法 又非常强调变法 构图千变万化灵活性极强 古人在构 图上历代艺术家的不断丰富和拓展 逐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国画构图史 中国画章法讲究立意取景 根据画面需要 运用各种方法来布置画面 中国 人有着 细细看 面面观 看的透 窥其穿 的习惯要求 看山水 即要求 从山下看到山上 山前看到山后 还要求从房子外面看到房子里面 但这种要求 不是索取导游图 而是为了饱览大自然的美 使 咫尺之图 写千里之景 东西 南北 宛而在前 要求画面作到 收敛众景 发之图素 囊藏万里 都在 阿堵中 郭熙提出了 山行步步移 山行面面看 和 远望之以取其势 近看之 以取其质 以及高远 深远和平远的三远法 道出了中国山水画的观察法和创 作方法 特别是 三远法 对中国山水画特有的空间表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近代对于中国画往往用 散点透视 这个名词 其实并不恰当 因为中国画 上皆用均角透视 线均平行 并无焦点 所以不能称 散点透视 若必须起一 第 3 章 中国画章法 10 个名字 可以叫 无点透视 试将 清明上河图 加以测量 就可发现 并无 焦点 但是那种近大远小的感觉却很真实 这也正是中国画法区别显著的地方 综上所述 对构图法则研究越透彻 构图的修养就会越高 作品就会出与众 不同的构图 使观者往往还没有看清画面的细部内容 即先已被构图所吸引 中 国画只要构图讲究 新颖 整幅作品便能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为之一震 3 1 2 中国画章法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地区 也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 化 中国画的构图起源可以上朔到远古时代 构图理论孕育时期 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克莱夫 贝尔所说 艺术的美不在于内容 而在于有 意味的形式 即在于线条 色彩等各种形式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结合 12 仰 韶文化时期的人面鱼纹陶盆从形象可以看出原始人类均衡 对称的审美追求 构 图上鲜明的特点在此时期作品中展现无遗 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绘画 中幅面最大 内容最丰富的独幅作品 鹤鸟石斧图 改变了装饰性绘画的性质 从而呈现了独立绘画的特征 在构图和色彩上形成对比的平衡与有机的联系 青 海大通上孙家出土的 舞蹈纹彩陶盆 在构图上别具一格 它改变了写实图纹多 单个布局的方式 将单体图纹组合起来 其上绘有三组舞蹈图案 三组图案前 后相继 连为一体 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原始歌舞的壮阔场面 用笔流畅 线条娴 熟 人物动作也描绘的简洁准确 富有韵律感 堪称写实高手 13 由此可以看出 原始绘画已经能用最为简单直接的线条 构图 色彩来表达 对生活的感受 从原始绘画所创造的 有意味的形式 美 我们可以了解到原始 人对于生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艺术上粗犷的表现手法 这两者结合 构成了原始 绘画古拙纯真的艺术风格 战国时期的绘画在画面布局的处理上 开始注重主体人物与背景道具的经营 出土的 人物夔凤帛画 线条劲挺有力 尤其是画面的点 线 面的运用装饰 性极强 这幅画既有生活的原型又高于自然 已基本形成了中国画用笔用墨的风 格 同时也说明了我国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形式在战国或更早时期已经发 展成形 秦汉时期 秦代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法度森严 高度写实的艺术面貌 从绘画 布局看 汉代绘画较前代有了很大进步 最具特色的是汉代的碑阙和画像石作品 能直接把要表现的物象 以最简练的手法 集中而又明确的表现出来 给人一种 凝练 深沉 朴拙和内含的力量感 画面造型随意 增强了画面的愉悦生动气氛 使构图既显得庄重 又富于变化和生气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1 马王堆一号墓彩绘帛画 内容完整 构图严密巧妙 线条匀细有力 画面主 次分明 人物动物穿插得体 疏密有致 画面丰满复杂而不凌乱 在色彩的运用 上具有丰富的变化 富丽厚重 光彩夺目 置陈布势 时期 这是中国画对章法的认识的自觉时期 它追求的是形神兼备的高度 东晋的 顾恺之提出了 以形写神 的艺术主张 他在 魏晋胜流画赞 中有关于构图的 论断 可见他很清醒的意识到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从 画云台山记 之经营 构思的细致生动性 可推想顾恺之在结构画面上 以及人物和景物位置经营上的 卓越才能 他在结构画面上 最早提出了 置陈布势 的概念 顾恺之的 置陈布势 说 其 置陈 以 布势 为归 布画 实际上是 布势 画云台山记 实际上是其 置陈布势 说的印证 难怪傅抱石先 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谓 从画学上看 这样新颖而又科学的说法 关于自然 景物之实对和画面空间之支配 竟见之于第四世纪的顾恺之 实是画史上空前的 奇迹 这对于中国绘画尤其对于山水画的影响 是如何的巨大 传世的顾恺之作品 女史箴图 见图 3 1 是根据西晋张华 女史箴 所画 在构图布局上遵循了 主大仆小 的贯用原则 绘画风格上 勾线后涂色 形成 了红 黑 线 面的对比 富有韵律感和装饰意味 这幅画对我国卷轴画的开创 具有历史意义 此绘画布局规律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朝以前之绘画大抵为人伦之补助 政教之方便 14 图 3 1 女史箴图 经营位置 时期 谢赫在 古画品录 中提出了 经营位置 的概念 他指出 自唐以前 名画未有无故事者 而 有故事便须注意结构 考虑 宫室规模大略 城郭 山川形势 等 不能够 草草下笔 的 刘刚纪同志在 六法初步研究 一书中 指出 谢赫提出的经营位置 和他当时的绘画实践是密切相关的 隋唐发展时期 隋唐时期是从统一到鼎盛再到衰败 最后酿成 五代十国 的分裂局面 中 国画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形势下不断向前发展 在绘画布局上追求空寂恬淡的 第 3 章 中国画章法 12 意境 擅长简淡萧疏的画法 隋朝展子虔 游春图 见图 3 2 是现存最早的一件山水卷轴画 表现的是 士人游春的主题 人物 舟马与山石树木有适度比例 人物山水有情势 画面结 构亦较严谨 画法虽古拙 但已脱尽 人大于山 水不容泛 的稚拙状态 唐朝时期的绘画 在布局上沿袭了前代程式 与前代相比 绘画题材更加广 泛 画种和画法技巧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阎立本的作品 步辇图 见图 3 3 在布局上依然遵循 主大仆小 的规律 聚散有序 张弛有度 是一幅宾主关系 处理巧妙的杰作 图 3 2 游春图 图 3 3 步辇图 文人画 时期 宋代绘画是继唐以后 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座艺术高峰 可以说宋代是中国 画艺术的鼎盛时期 此时文人画开始兴起并形成潮流 章法 一词最初是在文 学及书法中用的较多 但 文人画 成熟之后 它逐渐被画家应用到了绘画中 宋代是山水画发展的大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 构图章法得到进一步的 发展 及至南宋 马远 夏圭等人又创造了 对角式 构图 构图别具格法 得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3 马一角 夏半边 之称 此时山水画的构图更重视了 势 的表现与 开合 起伏 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见图 3 4 此卷描绘北宋首都汴梁汴河两岸 物埠 民丰 的繁荣景象 画面结构几经起伏 所画内容极为丰富 在艺术手法上 都 得笔墨与章法的巧妙 北宋郭熙著述 林泉高致 总结 高远 深远 平远 的三远构图透视法 窠石平远图 见图 3 5 画面比例略近现代风景画 且留 有大片空白 笔墨不多而意境深远 造成秋高气爽的效果 郭氏善画平远秋景 他在 林泉高致 中说 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此画正是这种画境的成功表现 马远的山水作品具有淡墨轻岚的水墨特征 其构图别具格法 多作一角之景 故有 马一角 之称 代表作 踏歌图 见图 3 6 构图简洁 具 一角 特色 画家把山水与风景融合在一起 极富情趣 元朝倪瓒之山水以 二岸一水式 构图见长 作品 渔庄秋霏图 见图 3 7 图 3 4 清明上河图 图 3 5 窠石平远图 第 3 章 中国画章法 14 图 3 6 踏歌图 图 3 7 渔庄秋霏图 此画格调萧散 墨法浓润 别具风格 构成了一个清空明洁 纤尘不染的画 境 再现了画家 静心 的思想境界 文人画兴起后 印章对画面布局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随着水墨画的发展成 熟 诗 书 画 印是构成画面完整不可缺少的元素 画家题款 前人多不讲 求 至元朝始开其端 书 赞 诗 赋以补画之不足 而添画之色彩 盖文人画 势力盛行 其趣味必兼及于画外 故画之题识印章 大有关系 延及明 清 无 不以画之款识而判雅俗 此亦变古画之陈格 别开生面之端也 15 由此可见 印章对画面布局常起到 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 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当代绘画的布 局取势 清朝在绘画布局上 因循前人 几无建树 八大山人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是 极富创造精神 不落俗套 在构图上 以少胜多 笔墨精炼 结构缜密 章法严 谨 在造型上 遣貌取神 夸张变形 突出物象特征 高度写意 他的艺术是他 情感的结晶 山水画家龚贤 他的作品从构图上看 有较强的平面感和装饰感 整体效果强烈 醒目 他的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清 代中期的 扬州八怪 在中国绘画史上起到了重要革新的作用 他们在题材和表 现形式上的革新 震动了当时頹风日盛的清代画坛 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现代绘画 吴昌硕将书法与绘画艺术结合 他的作品注重布局的开合争让 疏密错落 图款相谐 自成一家画风 徐悲鸿的作品开创了中西艺术风格相汇的先河 在当 时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在 中国画改良论 中 他说 古法之佳者 存之 垂绝者继之 不佳者改之 未足者补之 西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规划了 中国画美好的蓝图 16 回国后 以中西结合的方法从事中国画创作 他以悲天悯人的精神和对祖国 民族命运的强烈忧患意识创作了多幅人物画的鸿篇巨制 如作品 愚公移山 等 见 图 3 8 以历史题材寄托情怀 具有很大的社会教育意义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5 图 3 8 愚公移山 近现代对中国画构图学的发掘与研究 以成就而论 应首推吕凤子先生 他 的著作 中国画研究 中 论述构图时 把 六法 高度简练概括为 两法 用笔与构图 潘天寿先生对国画构图学有深入研究 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他的构 图学理论是他学术性研究的重要成果 传世较为完整的只有 关于构图问题 一 篇 但我们可以从他的绘画作品中 明显的看出他构图严肃而富有独创性的研究 时至今日 中国画的艺术创作早已突破了单一的传统模式 呈现多元化趋势 特别是 20 世纪初 德国包豪斯学院构成课的开设 不仅是对我们传统构图理论的 有力冲击 重要的是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并活跃了思想 对中国传统绘画构图理 论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领悟 鉴于绘画布局对当代画坛的影响 研究分析绘画布局的演变特点 对我们具 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因此 我们必须不断吸收各方绘画艺术的精华 为我所用 必将为当代国画领域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3 2 中国画章法传达的意蕴 3 2 1 意蕴概述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最高的层次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的内在含义 或意味 所蕴含的深层人生哲理 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 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 语言和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 艺术意蕴往往不容易用一个明确的概念 来限制 经常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需要欣赏者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 它也是 艺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意蕴中的 意 不是那种道德中的意志 而是包含着丰富感情色彩的意 17 意蕴的酝酿和表现是以生活为依据的 就是说必须生活中实有其景与情相融 换 句话说 就是要求景真情真 但意蕴又比生活实境更集中更典型更具有美学意义 因而又不能为生活所束缚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所以欧阳修的 盘车图诗 才说 古画画意不画形 也就是说 重视艺术的真实 求取意境的神韵 18 可见 意蕴不能单独直露的显现于作品之外 而是融汇于作品艺术生命机体内的 第 3 章 中国画章法 16 精神能源 它能引发欣赏者的无限遐想和审美情思 给人以 只可意会 不可言 传 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妙感 具有言外之味 画外之画 弦外之音的艺术境 界 意蕴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一个独特的 颇具意味的理论范畴 是中华民族 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意蕴理论自古有之 源远流长 早 在先秦时代 人们已开始思索 心与物 的关系 提出情因外物感动而致的思想 对于情思的表达 周易 系词上 提出 立象以尽意 说 认为对于只可意会而 难以言传的情思 形象则能传达的更清楚 更充分 言难尽者 象可尽之 至魏 晋 艺术开始转入对审美对象的内在特征的把握 描绘 提出作品要 以形写神 达到 气韵生动 自觉追求艺术的 韵味 是中国传统抒情或写意艺术的主 要特征 艺术作品的意蕴具有多样复杂的构成元素 它包括人的愿望 情感 思想等 一切内心活动 它不是僵硬的 抽象的 凌驾于作品之上的概念 而是作品一种 内在精神气质的真情流露 它讲究 气韵生动 要求 意在笔先 画尽意在 形 神兼备 以形写神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意蕴 是中国画重要的审美特征之 一 它要求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 形神兼备 的 集中体现 在立意深邃高远的同时 又追求韵味与趣味 3 2 2 中国画章法传达的意蕴特征 1 意蕴是情与景 我与物的和谐统一 艺术作品中环境的描绘 气氛的渲染 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的很紧密 意蕴中的 景 不是毫无生气的刻板摹写 情 也不是毫无蕴藉的直露表白 而是心与物游 神余形外 在有限的形象之 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意蕴 超越眼前的光景而达到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深度 清代李日华在 紫桃轩杂缀 中说 凡画有三次 一曰身之所容 凡置身处 非邃密即旷朗 水边林下 多景所凑处是也 二曰目之所瞩 或奇胜 或渺迷 泉落云生 帆移鸟去是也 三曰意之所游 目力虽穷 而情脉不断处是也 19 显然这是谈意蕴的层次 马远的 寒江独钓图 见图 3 9 在画面上 画家以大 胆的艺术概括 把与作品所要创造的意境无关的可有可无的景物一律删除 除寥 寥几笔画出几道水波外 画面上出现大片的空白 运用大片空白以虚写实 这 实 观赏者即可以把它想象成是水 也可以把它想像成空旷的天 全图着意于 静 字 就是这片空白给人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 是空疏寂静 还是萧条淡泊 真令人思之不尽 空白还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 更突出了一 个 独 字 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从而就更加集中的刻画了渔翁专心垂 钓的神气 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7 图 3 9 寒江独钓图 2 意蕴是虚实相生 和谐动人的艺术空间 虚实相生体现着意蕴的情与景 及虚与实变化的结构关系 唐志契论画山水 提出了一个 藏 字 有露有藏 能让人浮想联翩 回味无穷 从表象上看 体现的是一种审美效果 从思维上看 它蕴含着人的思维产生的联想与想象的审美意识 意蕴往往是通过具体的物象而 阐述人生的真谛 在可睹之物 可见之色 可闻之声中包含更为深远隽永 耐人 寻味的意蕴 白石老人的作品 蛙声十里出山泉 见图 3 10 作品中虚实相生的意蕴耐 人寻味 画家并没有直接画出那鼓腮噪鸣的青蛙 而是从诗句中的 出山泉 三 字得到启示 从远远的山涧乱石中 泻出一股急流 水流中夹着几尾游荡的蝌蚪 高处勾画了几笔远山 和乱石 急流 蝌蚪融为一体 作品自然使人联想到这样 一幅高山流水 蛙声互鸣的画面 在这空灵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静中有动的趣 味 空虚中有实在的内蕴 让观者无法不徜徉于它故意设置的意蕴空间之中 驰 骋想象 元代画家高克恭 雨山图 见图 3 11 画面运用 以白当黑 虚实相生 的手法 传达的意蕴妙不可言 整个画面可分为上 中 下三部分 画面白多于 黑 无笔无墨处多于有笔有墨处 但是 当我们细细品味时 觉的无处不是山石 树木 无处不是雨雾朦胧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雾雨的浮荡聚散 而且更可感受到 群山出没的律动 作者正是以以黑生白 以白计黑 亦即以实运虚 以虚当实 才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意境生动的 雨山图 艺术家在 虚 的空间中渗透着无 限的情意 欣赏者也由此展开想象的翅膀 遨游于艺术境界之中 具象化的实境 与幻想化的虚静 与作者的情意水乳交融 合为一体 具有无穷的韵味和艺术的 魅力 第 3 章 中国画章法 18 图 3 10 蛙声十里出山泉 图 3 11 雨山图 3 意蕴以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韵味 是指意蕴中 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 司马空提出了 韵外之味 的命题 他认为意蕴不仅富于韵味 还能让人咀嚼不尽 清代戴熙提出画要让人有所 思 意思就是画面要有让人回味的余地 具备一定的内涵和想象空间 能具备激发人 们 望秋水 神飞扬 临春风 思浩荡 的审美感受 宋代郭熙 早春图 见图 3 12 画面的动与静 明与暗形成了鲜明的节奏 深暗的丛树和洁白的雪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大片的空白和水墨渲染 使画面朦 胧迷茫 耐人寻味 元代画家倪瓒的 容膝斋图 见图 3 13 描绘的是江南春景 平远山水 远处山石陂陀 林木萧疏 近景与远景之间的过渡部分则为空白 不着一墨是为 茫茫湖水 上方画远山数叠 画面简逸萧疏 意境荒寒 超然出尘 倪瓒的山水 画面空疏 但画里的空疏灵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他的画不仅传达了太湖一带 清旷幽远的自然生趣 更在山水之间寄托了他对尘俗的抗争 在心灵上追求超脱 的高逸雅洁的情怀 是中国文人画 以物言至 意在言外 的经典表达 图 3 12 早春图 图 3 13 容膝斋图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9 第 4 章现代平面设计构图形式 4 1 平面设计及其发展 4 1 1 平面设计概述 传达 communication 源于拉丁语 其本意为 给予 和 沟通 的意 思 而视觉传达就是以视觉可以认知的表现形式传递信息的过程 由英文 visuel communication design 直译而来 也称图形设计 20 人类早已经习惯运用 传情达意 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这是人类文明发展中 流传下来的传统交流方式 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 传达方式和传达媒体的 迅速发展 就越来越促使人们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4 1 2 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 1 平面设计的起源 平面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 具有平 面设计意义的作品自古有之 古老的岩穴壁画可以看作是最为原始的平面设计作 品 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是从符号及文字创造开始的 自古以来人类便籍着各种 不同的表达方式 包含使用手 脚 眼 嘴等器官所作出的动作来表达意愿 以 达到沟通的目的 在符号尚未出现之前 简单的表情和发音即可传递各种思想和 讯息 在文字发明之前 曾先后有过结绳为约 堆石记事和刻目为契的传说 在 古代原始壁画中的涂鸦 描绘生动 形象简洁 具有强烈的符号特征 这些应该 说是日后标志设计的动机 在距今约 10000 40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 我国已开始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 氏族社会转化 社会生产大分工已经出现 出现了农业 制陶业等生产的分工 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 私有制的形成 产品交换逐渐出现 皇帝时代 便出现了 货币交换形式 到了奴隶社会 商业进一步发展 城市和集市开始出现 在早期 的商业活动中 实物陈列和叫卖是最早的广告形式 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 原始形式的广告已经发展到相当丰富和繁荣的程度 幌子 招牌 旗帜 门匾 店堂等都是沿用于各朝代常见的广告形式 平面设计的发展是和印刷技术的发明与进步分不开的 印刷术的出现延伸了 信息传播的领域和范围 对文化的记录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极大地推动了平 面设计的发展 印刷术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泥与印章 公元 2 世纪左右 中国便将经文刻在石头上 通过拓印达到复制目的 这应该是最古老的印刷方法 从现存最早的文献和印刷实物来看 我国雕版印刷术是在公元 7 世纪出现的 即 唐朝初期 唐朝印制的佛经上已经出现了图文并茂的新局面 这是中国平面设计 第 4 章 现代平面设计构图形式 20 的一大突破 宋代以后 医学著作采用木刻手段制作插图来说明药材 文字插图 同处一页 排列方法也变化多样 现存的公元 1249 年的 本草 一书 图文并 茂 插图简明扼要 木刻技术娴熟 21 这说明中国的印刷和平面设计已经达到 了非常成熟的阶段 到了明代中期以后 随着木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印刷广告也开始出现于商业 广告之中 随着印刷品的产生 文字 插图 版面设计的雏形也就出现了 中国 最早的招贴广告实物是宋朝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一张铜板印刷广告 该印刷 铜牌上雕有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文字 见图 4 1 中间为玉兔抱杵捣药图形 右边有 4 字 认门前白 左边有 4 字 兔儿为记 下有 7 行 28 字说明商品特 性和销售方法 既能张贴也可作为针的包装纸 是功能和形式完备的 真正意义 上的广告 22 图 4 1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招贴广告 2 近代平面设计发展 中国近代平面设计与西方其他国家相比 显得十分 薄弱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 中国经历了近百年动荡和战乱 通过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 为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及掠夺物资开辟了道路 在中国上海 北京等大 城市出现了部分外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