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之战略探讨.pdf-硕士论文.pdf_第1页
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之战略探讨.pdf-硕士论文.pdf_第2页
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之战略探讨.pdf-硕士论文.pdf_第3页
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之战略探讨.pdf-硕士论文.pdf_第4页
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之战略探讨.pdf-硕士论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之战略探讨.pdf-硕士论文.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之战略探讨 姓名 徐骎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 国际贸易 指导教师 徐云珠 20040101 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之战略探讨 摘 要 会展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是随着世界经济 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同时会展经济对经济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已 成为世界经济大发展的助推器年世博会的举办将为上海建设 世界级会展城市提供历史性的机遇上海已确定会展业是重点发展的都 市型服务业之一 建设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是拓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加快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上海也具备相应的有利条件在全国有一 定的优势因此借鉴国际会展中心的成功经验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 尽快建设上海会展中心可以带动上海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的发 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相比发达国家上海起步较晚经验不足 尚有一定的差距目前系统研究会展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机构几乎 没有有关工作者还很少因此研究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中心的课题具 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共八章采用 s w o t的分析方法第一章引言第二章简述会 展经济的定义特点和作用等方面的理论要素第三章简要介绍世界和 中国会展业的起源沿革和发展现状第四章重点阐述了上海创建国际 会展中心的必要性第五章分别从上海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经济水 平金融市场场馆建设会展能力国际合作政府支持等八个方面 研究上海创建国际会展中心的有利条件s t r e n g t h以及外部环境所赋 予的机会o p p o r t u n i t y第六章根据自己学习研究的成果概括国际 会展中心的基本特征基本模式和经验第七章分析了上海创建会展中 心与世界会展中心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弱势 w e a k n e s s 以及面临的 国际和国内的竞争威胁 t h r e a t第八章勾画了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中心 的战略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到年上海建设亚太地区级国际 会展中心第二步到年上海建设世界级国际会展中心从这一 战略目标出发探讨提出了 1 4 条对策建议这 1 4 条建议是1 建议建 立上海会展管理局转变政府职能2 加强展馆建设制定长远规 划3 发挥协会作用制订行业规范4 筹建国际会展公司建立市 场化运作机制5 依托产业优势培育特色品牌6 加强配套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7 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8 发展专业品牌会 展注重提高经济效益9 学习兄弟城市努力取长补短1 0 开辟多 种培训途径培养一流会展人才1 1 建立会展研究中心加强会展理 论和实践研究1 2 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快速向网络空间拓展1 3 加强舆论宣传扩大信息交流1 4 提高市民素质培育城市精神 关键词会展经济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对策 the strategic suggestions on building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of shanghai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economy has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level of economy it keeps pac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s and it has very strong effect on economy and has become a booster to the global economy the expo 2010 will offer shanghai a great chance to become a world class city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 shanghai th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emphasized metropolitan type service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shanghai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for developing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 and accelerating the progress of connection with the world shanghai also has some corresponding advantages in china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other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s and current circumstance of shanghai we can make shanghai th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of china quickly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economy could promote the develop of shanghai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now there is still a gap between shanghai and developed country in history and experience of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economy and very few institutions lead systematically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accordingly it is very important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to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building shanghai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eight chapters in which we use stot analytical method the first chapter foreword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 the theory on definition characters and influence of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economy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economy s the origin history and status quo in china briefly the forth chapter set forth the necessity of shanghai s build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 the fifth chapter study the strength and opportunities of shanghai s build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nature environment traffic economy financial market city infrastructur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government support in this chapter according to my research gains i generalize the basic characters models and experiences of other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s in seventh chapter i analyze the weakness and competition threats of shanghai s build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 the eighth chapter set up the blueprint of build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 which includes two steps first step make shanghai the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s of asia and pacific by 2020 the second step build the world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 in shanghai in this dissertation i give ten suggestions on this goal 1 transfer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strengthen the convention institutions 2 constitute the long 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3 exert the effect of convention union 4 found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enterprise 5 brand strategy 6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auxiliary project 7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join world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8 develop profess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s and enhance economic profitability 9 learn from other cities and get the win win result 10 cultivate the talents on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industry by many training methods11 found the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economy research center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research on this subject 12 adopt modern technologies especially it technologies 13 denelop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e propagation 14 improve citizen quality and cultivate city spirit key words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economy shanghai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economy center suggestion 1 附件四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徐骎 日期2004 年 1 月 8 日 2 附件五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 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 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徐骎 指导教师签名徐云珠 日期2 0 0 4 年 1 月 8 日 日期2 0 0 4 年 1 月 8 日 1 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之战略探讨 一 引言 世界各国城市举办大型国际性会展正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成为城市经 济大发展的助推器这种会展经济也成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数百年来 随着一个个商业会展的举办随着一个个展览城的建设尤其是会展业高集聚 性高成长性高收益性三大特点无污染能量大世界会展经济得到了空前的 发展据世界权威国际会议组织 i c c a统计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参加国超过 4 个参会外宾超过 5 0 人的各种国际会议有 4 0 万个以上会议总开销达 2 8 0 0 亿美 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交流日趋频 繁我国会展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年均 2 0 左右的速度递增上海作为我国 经济最发达的大都市会展业不断升温上海举办的会展数量居全国首位会展年 总收入占全国近 5 0 已成为我国会展业的强大引擎和会展业集聚地上海市已将会 展业列入今后 5 1 0 年重点扶持和发展的都市性服务业上海率先创建国际会展中心 日趋成熟势在必行 如何把上海建成国际会展中心让上海的会展业争取早日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这既是富有诱惑性又具有挑战性的一项新工作更是摆在我们面前急迫而现实的 一门新课题它需要精心探索 问题的提出 由于中国会展经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经验不足因此使上海真正成为世 界会展中心之一期间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在于能否坚持改革打破常规借鉴 国际会展业的通行规则世界各国会展中心的成功经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会展 经济的运营环境从而使上海会展中心早日成为国际会展网络中的一个重要平台 2 从上海会展业的现状来看无论在场馆建设会展规模管理体制配套服务等方 面都还处于启蒙阶段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有待于解决 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文应用 s w o t 分析方法将上海会展经济目前所面临的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的形 势及外部环境所赋予的机会o p p o r t u n i t y 与威胁t h r e a t上海建立会展中心 的有利条件 s t r e n g t h以及与现行国际会展中心相比所存在的差距 劣势 w e a k n e s s 进行详尽的分析比较据此从战略发展角度研究探讨国际会展中心的基本特征 模式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上海建设会展中心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以及把上海建成国际会展中心的目标和对策 研究范围 会展经济的理论世界会展业的发展状况中国会展业发展状况上海创建国 际会展中心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分析上海建设会展中心与国际国内比较的差距和 弱势国内外会展业的竞争与挑战把上海建成国际会展中心的战略探讨和对策研 究 二 会展经济理论一般概述 会展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为世界三大无烟工业尤其是会展业已成为城市 的新名片透过会展的特点作用等诸因素的研究为发展会展经济找到理论依 据 会展的定义 何谓会展是一个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致说法的问题学者说会展是 3 智者的峰会企业家说会展是企业新品的展示环保专家说会展是无污染的产 业经济学家说会展是服务业又一个新的增长点连我国辞海都没有这一词 条更谈不上定义和解释 那么究竟该如何定义会展呢一般狭义的会展业是指以会展为业的部门包 括行业协会展览组织筹办公司展览场馆展览设计施工公司展览道具制作公 司等广义的会展业除以上所述外还包括运输广告旅馆餐饮交通等部门 中为会展提供服务的部分据中国会展经济报告 2 0 0 2 一书关于会展词条 的定义为会展是会议展览展销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 范围内由多人参加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制度或非制度的集体性和平活动包 括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展销活动体育竞技活动等 会展产业分析 会展业既是一门系统工程综合经济又是一门特殊的服务行业相关行业较 多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展会在产品销售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根据美国展览 业研究中心的统计展会是出口商销售产品的重要途径在各种营销方式中贸易 展会的成交额仅次于直销3 4 的买家在贸易展会上找到新的供应商超过 1 4 的买 家在展会上购买产品而且展会是出口商接触买家的重要渠道该中心的另一项 统计表明在公司的商业营销中通过参加展会实现的商业销售所花费的成本仅 是其他促销方式营销耗费成本的一半 会展的特征 现代会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可谓是展中有会会中有展它具有以 下七大特点 集中性 会展最大的特点在于信息的集中会议是新思想新观念的集中发表展览 4 是新产品新内容的集中展示同时听众和观众集中聚会和参观这样举办者 与参与者展者与观众可以在短时间里集中交流信息 新颖性 新是会展的灵魂没有新会展就没有生机就会失去它应有的吸引力 新建立在大量创新的基础上而创新是人适应环境战胜环境创造美好生活 的一种本能会展是新产品在世界亮相的重要舞台也是它走向消费实现自身价 值的起点会展为五新新产品新成果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的传播和应 用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如 1 8 7 6 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 美国人贝尔的新发明 电话机导致了通信工业的迅速发展同在那次博览会上 世界第一台升降机问世它解决了高层建筑物的人员与货物的运行问题给以后的 市政建设带来深刻的变化作为 1 8 8 9 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标志的艾菲尔铁塔至今仍 被认为是现代建筑工程的奇迹对后来的结构设计和建筑学影响甚大1 9 5 8年布鲁 赛尔世界博览会介绍了苏联的人造卫星开创了人类的太空时代在新产品新技 术层出不穷的今天许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产品与技术都是通过展览的宣传和介绍 而被社会所接受的 当然有些会展强调的是其反面 旧比如说文物展考古展虽然它的展 品是考古发现的历史展品但是它的展示价值是新的通过旧物的展示反映了古 代的文明进化是人类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所以仍有新的涵义 专业性 专业性的会展已成为会展业发展的主流代表着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专业会 展具有针对性强参展观众质量高参观效果好等特点因此近几年来综合性 展览会举办数量不断减少许多综合性的展览会都不同程度地转为专业性展览会 原来一些综合性的展览已经被细分为若干个专业展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就是由若 干个专业展如机器人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展铸件展低压电器展灯具展仪 器仪表展液压气动元件展等组成的综合展同时关于同一主题的展览会也被 细分为许多小的专业展例如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国际著名的慕尼黑国际电子元 器件和组件贸易博览会已经分化出国际电子生产设备贸易国际应用激光和电子 5 技术贸易国际信息技术和通讯贸易博览会 结合性 主要体现在会议与展览展览与展销会展与旅游艺术节相结合大大丰富 了会展的内容提高了会展的档次增加了会展的吸引力 移植性 跨城市会展跨国会展日趋增多如四川省成都市红岩革命烈士风碑展举办 很成功移植到上海等其他城市反响很大跨国展览公司把自己品牌展览会逐渐 移植到其他国家例如德国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已把每年春秋两季在德国本土 举办的国际消费品展览会a m b i e n t e 移植到了亚洲分别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 举办了以a m b i e n t e 命名的展览会 随着跨国展览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 国际展览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艺术性 主要是指会展的艺术性为了突出展示产品的形象举办者和参展者往往综合 运用声光色形以及文字图像影视等艺术手段将会议厅展馆展品布 置得惟妙惟肖美轮美奂置身于会议厅内展览馆里仿佛置身于立体艺术平 面艺术灯光艺术音乐艺术的海洋美不胜收 抵御性 会展经济与其他产业相比对于经济波动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在世界经济经 历的四次经济大危机中会展经济也经历创伤但同其他产业相比它对经济波动 的承受力更强根据美国贸易展览周刊t r a d e s h o w w e e k 统计资料显示在全 球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贸易展览一直以良好的势头发展其发展势头大大快于 g d p 的增长 会展经济的效能分析 会展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会展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会展经济对经济发展 6 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使之成为举世瞩目的一大产业 会展经济直接产生很高效益 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这是会展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如门票收入 场地租金等会展业的利润率一般在 2 0 2 5 左右如美国每年举办 2 0 0 多个商业展 会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 3 8 亿美元有国际会议之都美誉的巴黎每年承办的国 际会议有 4 0 0多个收入可达 4 0亿法郎法国展会每年营业额达 8 5亿法郎展商 的交易额高达 1 5 0 0 亿法郎我国香港每年也通过举办各种大型会议和展览获得可观 的收益一年的会展收入高达 7 5 亿港元 会展经济促使行业经济发展 以深圳市为例深圳钟表行业协会成立之初只有 1 6 家企业1 9 8 8 年举办首届 深圳钟表展销会时只有 1 4 家企业参展当 1 9 9 0 年确定正式每年举办中国深 圳国际钟表展的时候中国的展览业才起步此时深圳的钟表行业也只有不到 1 0 0家企业产值也只有 1 0多亿人民币通过坚持市场化运作服务行业发展 的方针经过 1 4 年的洗礼中国深圳钟表展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同类钟表展 2 0 0 2 年占地 2 5 0 0 0 平方米近 5 0 0 家企业使用 1 0 0 0 多个展位吸引来自全世界 4 万 多专业买家被海外媒体誉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专业展 钟表展的巨大成功带动了深圳的钟表产业2 0 0 2年深圳钟表业产值超过 1 0 0 亿企业近 9 0 0 家出口 7 7 8 亿只钟表占全国产量的 5 5 以上深圳制造的钟表 品牌占据了国内钟表商业销售市场的 6 0 以上以深圳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钟表行 业已汇聚了中国钟表行业 9 0 的产能在这些企业的发展历史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1 3 年来深圳钟表展对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会展经济具有乘数效应促进产业联动 会展经济不仅可以直接产生高效益而且直接或间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 展张水清力慎亭同志在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 2 0 0 2年 9月第 2 1卷第 3 期上发表的会展经济特性与都市功能的提升一文中认为会展经济具有乘数 效应 m u l t i p l i e r e f f e c t 的特性 乘数效应本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 主要是针对制造业中的推动型产业而言 7 的具有技术和规模优势的推动型产业通过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广泛的投入产出 联系 带动前向与后向等相关支撑产业的共同发展 从而带来整体经济的倍增效应 会展经济具有类似于推动型产业的功能 即其自身发展可带动一系列前后向关 联服务产业的共同繁荣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或展览的举行往往能带动旅游餐饮 交通商业等相关产业链 产业群 的发展从产出的角度看 1 9 9 9 年香港的会展收入 为1 5 亿港元 但带来的总收益为7 8 亿港元 会展业带给酒店业的收入占其全年的5 带给餐饮业与购物业的收入居其全年收入的 2 会展业带给酒店业与商业的收益远 大于其自身的收益从支出角度看德国会展消费者 参展商与会者参观者等 支付给会展组织者的费用远小于支付给展前展后服务与酒店等相关产业费用 即会 展业本身的产值仅占总产值的 2 0 由此可见会展业不仅会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更重 要的是能带动交通宾馆餐饮旅游商业广告印刷以及通讯等为一体的第 三产业消费链国际上会展产业的带动系数为 1 9 意思是会展产业收入如果是 1 相关产业的收入则为 9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国际会展的年消费额为 7 0多 亿美元这样全世界每年会展经济总量就高达 6 0 0多亿美元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 心提供的数据2 0 0 0 年美国展览业带动相关社会消费综合指数比例高达 1 1 0 美 国仅 2 0 0 0 年举办各类展览会有 1 3 0 0 0 个销售收入达 1 2 0 亿美元创造相关的社会 综合消费 1 2 5 0亿美元带动经济的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的比例为 1 1 0 德国 2 0 0 0 年展览会销售收入 4 5 亿马克创造的社会综合价值 4 5 0 亿马克在第二届长春汽车 博览会期间 长春市内1 0 大商场贸易额同比增长3 7 1 1 0 大宾馆入住率提高4 8 2 全市第三产业同比增加 1 7 每年在厦门举办的投洽会期间将会有 5 万人汇集 厦门给整个城市的宾馆广告印刷餐饮交通等行业带来的收益超过 2 亿元 因此会展业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有活力的朝阳产业而且能带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成为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难怪一位美国市长发出如此感叹如果在我这个城 市开一个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我们头顶上撒美元 会展经济促使整个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由于会展经济的发展一是将对城市建设旅游交通宾馆餐饮零售等 8 行业提出新的资本投入这些投入促使相关产业更上一层楼二是拉动城市金融 保险环保会计等行业的发展促使这些行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三是 促使会展本身的系统的开发 四是加速这些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养如图 2 1 所示同时提供信息知识观念交流的平台尤其是新技术交流会给产业优化 结构带来辐射效益 图会展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 the multiplier effect of convention exhibition industry 摘自刘宏伟会展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剖析新华网2 0 0 3 9 4 有部分改动 建筑业 宾馆 会展行业名片 餐饮 识别系统的开发 邮电 零售 相关产业 会展本身 交通 展览会 p d a 通讯 前期准备 技术提升 系统的开发 广告 装潢设计 拉 作 集群式通讯 物流业 动 用 系统的开发 旅游业 市政建设 环保产业 会计法律等中介 金融保险 会展经济具有能使当地经济发挥比较优势减少资源机会成本提高竞争力 当地经济在会展中可以更大范围的开放更实际的比较更精确的选择更有 效的优化配置进而达到更有质量的增长所以会展已成为当地经济展示产品 交流技术洽谈贸易收集行情拓展市场的桥梁和舞台 会展经济促使就业岗位大量增加 会展业 9 会展经济的发展不仅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提供和催生一大批就业机会 据测算每增加 1 0 0 0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1 9 9 6 年在德国 汉诺威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创造了 1 0 万个就业机会获得了 1 4 5 亿马克的利润及 4 5 亿马克的税收 在香港 一年的会展活动可大约为香港居民提供 9 0 0 0 多个就业机会 在人口过剩的今天特别是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而言会展经济的发展无疑将为吸 纳闲置劳动力增加就业开辟一条切实有效的渠道 会展经济促进城市发展 会展经济的发展一是能促进城市建设一个城市要发展会议展览必须具 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即拥有一流的会议展览设施发达的交通通信设施以及档 次齐全种类丰富的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基础设施如 1 9 9 6 年在德国汉诺威 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德国政府为此拨款 7 0 亿马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该 市的基础设施环境1 9 9 9年我国在昆明主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2 1 8公顷的场馆群 及相关投资总计超过 2 1 6 亿元使昆明的城市建设至少加快了 1 0 年2 0 0 1 年上海因 举办 a p e c会议上海旅游商业交通等硬件设施也得到了发展2 0 0 2年 1 2月 3 日上海取得申办 2 0 1 0 年世博会举办权一个投资近 2 5 0 亿元人民币占地 4 0 0 公顷 的世博园将落户上海 二是塑造城市形象会展是展现城市形象和品牌的重要手段会展业常被称作 都市名片它是现代都市展示形象塑造城市品牌的窗口是体现都市风光风 貌与风范的最大特色最有意义的软广告会展能展示城市的风采和形象提高 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城市影响打造城市的无形资产如国际 上有许多城市以会展而闻名像德国的汉诺威慕尼黑等均是世界知名的会展之都 会展在为这些城市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它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法国首都巴黎由于平均每年承办 4 0 0 多个国际大型会议赢得了国际会议之都 之美誉瑞士小镇达沃斯每年在这里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使这个风景秀丽的小 镇受益匪浅声名远扬上海举办的 a p e c 会议与会国家领导和代表都对上海给予 高度评价使上海整体形象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据财富杂志作出一项调查显 示超过 9 0 的大跨国公司已考虑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 10 三会展业的发展状况 当今的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上海建 设国际会展中心并不是仅仅立足于上海或中国作为一个国际级的要素市场而且 是在上海这个特定的城市应把它看成世界性的区域市场的一部分显然要办好 上海国际会展中心离不开整个世界会展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由于自然社会历史国情的原因归根结底由于生产力发展 不平衡国际会展业已形成它今天特有的格局我们要办好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发 展我国的会展业必须要了解这一格局的沿革发展和形成 下面我们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世界会展业的起源和沿革 会展的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目前在所有的历史文献中对会展的起源没有详实的记载但欧美会展界人 士大多认为会展起源于集市因为 1 8 9 0 年德国莱比锡样品博览会的前身就是传统的 集市因此如果将集市作为会展的初级发展阶段或传统形式的话会展业可以说 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早在中世纪时代作为会展业前身的贸易集市就定期或不定期 地在人口集中商业较为发达的一些欧洲城市蓬勃发展起来据圣经记载国王们 借展览炫耀起财富商人们来此陈列销售交换其货物中世纪时代的集市规模不 大往往在教堂的周围举行如电影巴黎圣母院多次出现的圣母院广场的市场 场面 现代会展的概念是指特定场所的贸易展示近代和现代的博览会起源于英国伦 敦1 8 5 1 年 5月 1 日第一个世界博览会 万国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水 晶宫举行应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邀请有 1 0 个国家参加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 区达 9 6万平方米参展展品达 1 4万件之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 6 3 0万人参观了 展览第一届博览会的英文名称是g r e a t e x h i b i t i o n可直译为伟大的博览会 11 或巨大的博览会世界博览会的出现是会展活动正式形成的标志 现代会展始于 1 9 世纪末其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 1 9 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 转向资本主义垄断展览会与博览会成为发达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场所 第二个阶段处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世界各主要国家建立起 贸易壁垒使得各国不得不依靠国内市场建立内向型经济以维持国家的经济运转 综合性贸易展会和博览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特征表现为展会的综合性国家 或地区性 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当二战结束时一批因战争而停办 的展览会和博览会重操旧业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勃勃生机当时世界著名的米 兰博览会莱比锡博览会和巴黎博览会被誉为连接各国贸易的三大桥梁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状况 从全球各国会展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 水平不同各国会展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举办展览会的数量和规模各不相同当 前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在全球会展市场 上占有较大的份额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受经济体制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观念 的影响会展经济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 从世界上 2 5 个举办大型会议最多的国家市场分配情况看世界上最大的展览场 馆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欧洲据德国贸易展览业协会资料显示截止 2 0 0 2 年 1 月欧 洲有 2 4 个超过 1 0 万平方米的展览场地其中超过 2 0 万平方米的有 7 个参见表 3 1 12 表 3 1 欧洲 2 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场馆 资料来源德国贸易展览业协会a u m a 展览场地平方米 展览场馆名称 室内面积 室外面积 汉诺威德国 4 9 6 9 6 3 5 8 0 7 0 米兰意大利 3 7 5 0 0 0 法兰克福德国 3 2 0 5 5 1 8 9 4 3 6 科隆德国 2 8 6 0 0 0 5 2 0 0 0 杜塞尔多夫德国 2 3 4 3 9 8 3 2 5 0 0 巴黎e x p o法国 2 2 6 0 1 1 v a l e n c i a 西班牙 2 2 0 0 0 0 2 0 6 7 5 在欧洲举办的专业贸易展览会约占世界总量的 6 0 以上而且在展出规模参展 商数量国外参展比例观众参观人数贸易效果及相关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居世 界领先地位而且绝大多数世界性大型和行业顶级展览会都在欧洲举办 北美的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会展业的后起之秀每年举办的展览会近万个其 中净展出面积超过 5 0 0 0平方英尺 约为 4 6 0平方米 的展览会约有 4 3 0 0个净展 出面积 5亿平方英尺 约 4 6 0 0万平方米 参展商 1 2 0万观众近 7 5 0 0万举办展 览最多的城市是拉斯维加斯多伦多芝加哥纽约奥兰多达拉斯亚特兰大 新奥尔良旧金山和波士顿 亚洲会展业的规模仅次于欧美 日本新加坡香港等都是亚洲会展经济中的佼佼者它们或经济发达基础 设施完善各项辅助设施与服务水平较高或具有高度的国际开放性和关联性或 处于有利的地理区位和贸易资本流动的中心位置因而在亚洲的会展业中占据了 优势地位新加坡由于政府的重视本身具有交通通信等发达的基础设施以及较 高的服务业水准较高的英语普及率连续 1 7 年成为亚洲首选的举办会展的国家 13 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和会议等大型活动达 3 2 0 0 多个因而被国际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 第五大会展之都 大洋洲会展业水平次于欧美规模小于亚洲 大洋洲会展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欧美但规模则小于亚洲该地区的会展业主 要集中于澳大利亚每年约举办 3 0 0个大型展览会参展商超过 5万家观众 6 6 0 万人次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拉丁美洲会展业逐步壮大 经济贸易展览会近年来在中美洲和南美洲逐步发展起来据估计整个拉美的 会展经济总量约为 2 0 亿美元其中巴西位居第一每年办展约 5 0 0 个经营收入 8 亿美元阿根廷紧随其后每年约举办 3 0 0 个展览会产值 4 亿美元排在第三位 的是墨西哥举办的展览会近 3 0 0个营业额 2 5亿美元除这三个国家外其他 拉美国家的会展经济规模很小很多国家尚处于起步阶段 纵观世界会展经济在全球发展情况我们不难看出一国会展经济实力和发展 水平是与该国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体规模及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达国家凭借其 在科技交通通讯服务业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 主导地位占有绝对的优势在世界会展业向专业化国际化和集团化发展的过程 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展览集团把自己的成功知名展览会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因此 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也有一些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展览会但这些展览会一般都 有发达国家展览公司的参与管理甚至直接控制这是考察全球会展经济发展情 况时需要了解的一点 中国会展业发展状况 我国的会展业于 2 0 世纪开始萌芽9 0 年代开始发展起步较晚在这之前举 办会展纯粹是政府行业牵头组织政府投入资金谈不上投资回报率 我国现代会展业发展史与共和国同龄最早出国展览开始其标志是 1 9 5 1 年中 国组织代表团参加德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1 9 5 2年中国贸促会成立后率先在国内 14 成立了专业的办展队伍成为当时中国以国家名义组织企业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博览 会参加国际贸易博览会和接待外国来华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的唯一机构这种局 面在随后的将近 3 0 年中一直得以维持1 9 5 1 年至 1 9 7 9 年中国贸促会共赴 1 0 4 个 国家举办出国展览 3 1 3 个1 9 5 3 年至 1 9 7 8 年我国共接待 1 1 2 个国家来华展览其 中大多数由全国贸促会系统参与组织和接待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展会数量少组织 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展会作为配合国家外交政策的手段不具有经营性质当 然这种局面的形成和维持的基础是整个经济体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自 2 0世纪 7 0年代末开始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摸索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我国会展业的影响十分明显突出表现在办展主体由中国贸 促会独家办展的格局逐步打破逐步形成了贸促会地方分会行业分会各工贸 外贸总公司地方经济贸易委员会以及专业展览公司等多层次多渠道办展格局 1 9 8 2 年中国首次参加了在美国诺克维斯克的能源博览会1 9 9 3 年 5 月 3 日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展览局成为第 4 6 个成员国从而获得了世博会的申办权 2 0 世纪 9 0 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会展 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年均 2 0 左右的速度递增会展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 办展水平日益提高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行业经济效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举办展会的数量持续增加 近年来我国举办经贸展览会的数量逐年递增总量已经相当可观据不完全 统计1 9 9 7 年全国举办展览会的总数为 1 0 6 3 个1 9 9 8 年为 1 2 6 2 个1 9 9 9 年为 1 3 2 6 个2 0 0 0 年迅速上升到 1 6 8 4 个其中国际展占 4 8 国内展约占 5 2 这些展览会 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 展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展会数量增加的同时展会也日益向国际化方向迈进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 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1 9 9 6年以来中国组团出展和国内举办国际性展览会的规模 不断扩大 1 9 9 6 年北京 上海广州举办国际展数量为 5 1 1 个 1 9 9 9 年则上升到 6 9 4 个参展面积也比原来扩大了将近一倍 一批专业展名牌展日渐形成 15 我国整体办展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出现了一批知名的会展如广交会华交 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等一批专业品牌会展如在北京举办的机床展纺机展 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在展览规模服务水平等方面已 接近国际水准已被列入全球行业展览计划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大连宁波 的服装节上海的国际家具展都逐步走向品牌化目前我国已有 9个展会得到国 际展览联盟 u f i 的认证如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及技术交流会北京国际印刷技 术展览会中国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多国仪器研讨会暨展览会中国国际机床展 览会国际铸模技术及设备展览会国际食品和饮品展览会国际酒店及食品服务 展览会和中国制冷展 具有现代化高科技的会展中心迅速崛起 全国室内展馆面积九五 前不足 8 0 万平方米 到 2 0 0 1 年 全国共有展馆 1 4 7 个新近建成的万平方米展馆已达 3 0 余个正式投入使用的室内展馆面积增长了一 倍场馆面积达到 5 1 6万平方米目前部分展馆已具备了为展会服务的相应配套设 施例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就有报告厅会议室技术座谈间中西餐厅停车场 海关监管仓库等还有海关运输施工广告旅游饭店动植物检疫所物 品租赁和商务中心等服务场所 展会组织逐步与国际接轨 我国展会组织与国际接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积极参与国际展览组织 1 9 9 3 年中国贸促会以国家名义加入了国际展览会公约成为巴黎国际展览局b i e 的正式成员1 9 9 5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率先加入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 a e m到 1 9 9 9年已有中国贸促会展览部和上海北京深圳分会等十几家单位成为该会会 员此外上海的一些展览组织也参加了总部在美国的贸易展览商协会t s e a 及 亚太地区展览会及会议联合会a p e c e 等国际展览组织截止到 2 0 0 2年 5月我 国有 1 4家单位加入 i c c a组织其中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世贸中心华亭宾 馆上海国际会展中心锦江会展公司上海旅游委等此外中青旅参加了国际 航协 i a t a 美国旅行代理人协会 a s t a 亚太旅游协会 p a t a 国际展览中心参加了国 际博览会联盟 u f i 国际展览会管理协会 i a e m 等 16 四上海创建国际会展中心的必要性 上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具有以下极为显著的经济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拓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的 2 5 年我国经济进入快速的周期中国 g d p 的平均增长率达到 9 据央行称全国居民存款余额从 8 0年代 2 2 0亿元到 2 0 0 3 年 1 1月首次接近 1 1万亿 元人民币增长了 5 0 0 倍到 2 0 0 3 年 1 0 月末外汇储备突破 4 0 0 0 亿美元比 1 9 8 0 年增长 3 0 0余倍客观上形成了极具吸引力的大市场同时中国加入 w t o后中 国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这些有利因素都在吸引国外客商通过会展宣传展示自己 的产品开发拓展中国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物质文化需求急剧扩大 据 中国统计年鉴 2 0 0 2 年 统计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逐年增加 1 9 8 5 年为 4 3 7 元1 9 9 0 年为 8 0 3 元1 9 9 5 年为 2 2 3 6 元2 0 0 1 年为 3 6 1 1 元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和 拓展则国内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将为国外客商所占领 据中国产经新闻2 0 0 1年 1 2月 7日报道i c c a主席曾预测中国有可能成 为 2 1 世纪国际会展旅游的首要目的地为此我们更应创建国际会展中心为拓展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加快与国际接轨的客观需求 会展经济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部分之一构成了非常巨大的市场对经济有着 巨大的关联带动作用发达国家会展业起步早在国际上已形成专业化的分工体系 和国际组织而我国会展经济起步晚各个层面都很不成熟2 0 世纪 9 0 年代全球 经济掀起了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而我国会展经济也正是进入 9 0 年代后才迅速发展 起来的这绝对不是历史的一个巧合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取向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7 加入 w t o 后我们应当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融入到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去 创建我们自己的国际会展中心依据我国的实际充分借鉴国外会展业发展的经验 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各个层面上与国际接轨形成由中国特色的会展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