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 考点一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三古代的选官制度 防范一对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 防范二对主干知识认识存在误区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与辉煌 防范三对不同历史事件内在关系梳理不清 命题角度一考查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在联系 命题角度二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影响与评价 命题角度一揭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内涵 命题角度二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及趋势 命题角度三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命题角度四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评价 命题角度一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命题角度二对古代选官制度评价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一 典题1 2013 浙江文综 14 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 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禅让制 分封制 世官制 宗法制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认识 由世系图可判断符合宗法制和分封制特征 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下官位是世袭的 选项符合题意 禅让制度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与题无关 故选d选项 解析审题 角度释解 命题角度一考查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在联系 a b c d 对点突破 突破1 2013 北京顺义一模 左传 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 卿置侧室 大夫有贰宗 士有隶子弟 庶人工商 各有分亲 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 而下无觊觎 这段记载主要反映 a 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b 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 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d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奴隶社会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所建立等级秩序 关键信息是 各有分亲 下无觊觎 a宗法等级不包括奴隶 c说法错误 d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解析 由题干 亲属关系 同心圆波 愈远愈薄 可知这是根据血缘嫡庶关系划分远近亲疏的制度 故选b 突破2 2013 长春一摸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如同向水中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 以 己 为中心 像水的波纹一般 一圈圈推出去 愈推愈远 也愈推愈薄 这反应的是 a 大同社会 的理想b 宗法观念c 三纲五常 的原则d 分封制度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一 解析 姓 在古代表示家族 血缘 我国奴隶社会 庶民无姓 有土有官爵者才有姓 所以只有贵族有姓 为百姓 春秋后半期 土地个人私有的地主阶级代替土地世袭的领主阶级兴起 宗法制逐渐破坏 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 社会地位与庶民相似 b项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它的加强不会造成宗法制的衰落 c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和本题不符 井田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经济基础 它的推行只能加强宗法制 d项排除 命题角度二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影响与评价 解析审题 角度释解 典例2 2013 广东文综 12 战国以前 百姓 是对贵族的总称 战国以后 百姓 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分封制的加强b 宗法制的衰落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 井田制的推行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对点突破 突破3 2013 陕西商洛期末 尚书 大传 说 周公摄政 一年救乱 二年克殷 三年践奄 四年建侯卫 五年营成周 六年制作礼乐 七年致政成王 对材料中四年建侯卫 六年作礼乐解读正确的是 a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 制作礼乐就是为了维护郡国制b 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 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度c 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 制作礼乐用来代替分封制d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 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解析 郡国制是汉初 郡县制是秦朝 故首先排除a d 建侯卫 侯即诸侯国 应是指分封制 礼乐是维护等级制度工具 故b正确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 宗法制可以 管摄天下心 收宗族 厚风俗 使人不忘本 反映了宗法制具有维系社会安定的作用 本题选d项 突破4 2013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 宋代程颢 程颐和张载都强调说 管摄天下心 收宗族 厚风俗 使人不忘本 须是明谱系 世族与立宗子法 其主张都基于a 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b 宋朝的宗法观念淡薄c 宋朝有编订族谱的习惯d 宗法制具有维系社会安定的作用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一 考向感悟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核心 也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命题多运用图文材料 从分封制与宗法制内涵 特点及与后世社会遗存现象联系的角度 或者联系秦汉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等制度进行综合考查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二 典题1 2012 课标全国 22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 积成样本四巨册 官员 惟揣摹此样本为急 时人称之为 依样葫芦画不难 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 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 a 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 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解析 材料本身没有反映内阁职权的变化及内阁官员事务是否繁忙 故排除a c两项 d项不准确 材料没有反映官员服从皇帝命令的信息 惟揣摹此样本为急 体现了在清代僵化的政治体制下 官员拘泥规制的情形 故选b项 解析审题 角度释解 命题角度一揭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内涵 对点突破 突破2 2013 山东省实验中学四模 秦朝的 三公九卿 中 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警卫 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 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 各负其责b 官员众多 政务繁杂c 选贤举能 唯才是用d 化国为家 君权至上 解析 材料反映 九卿 中有官员专门负责皇帝及其家属的饮食起居 这就反映出 家国一体 的观念 选择d项 解析 材料 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都反映了皇权至上和专制独裁 这一制度指皇帝制度 突破1 2013 杭州师大附中月考 史记 中 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a 三公九卿制b 皇帝制度c 分封制d 郡县制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二 典题2 2013 重庆文综 5 明史 记载 太祖 革中书省 归其政于六部 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 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 参预机务 至仁宗而后 诸大学士 品位尊崇 地居近密 而纶言批答 裁决机宜 悉由票拟 由此表明 明朝内阁a 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 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 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解析 由材料中可知 明太祖时 废中书省 权归六部 尽管设置了殿阁大学士 但没有说明其职责 故a错 c只是说仁宗时内阁有了票拟权 并没有说内阁大臣变成宰相 故c错 材料中根本没有涉及内阁和六部的关系 d不符合材料 而明成祖时 简翰林院官直文渊阁 参与机务 故b项符合 解析审题 角度释解 命题角度二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及趋势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对点突破 突破4 2013山西晋中联考 易中天在 帝国的终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 一书的内容中说 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 完善的过程 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秦创郡县制 汉因之 隋创科举制 唐因之 宋创义官制 义臣将兵制 明因之 明创阁臣制 清因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奏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 标志着内阁的出现a b c d 解析 错误因为 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出现 错误因为内阁的形成是在明成祖时期 解析 秦朝时期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西汉时期继承了这一制度 因此题干中说 是一个大变动 唐朝时期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中央集权制成熟 也是一个大变动 突破3 2013江门调研 钱穆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指出 论中国政治制度 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 也是一大变动 材料中两次 大变动 分别指的是 a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b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c 郡县制 行省制d 三省六部制 内阁制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典题3 2013 山东文综 11 自秦汉至宋元 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 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 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 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二 解析 题干的限定条件是 自秦汉至宋元 该时期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地方越来越缺乏自主性 a正确 自秦朝起国家最高权力就在皇帝手中 排除b 宋元时期宰相仍处于国家权力中心 并没有 退出权力中心 c不符合史实 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在在秦朝时已被打破 d错误 解析审题 角度释解 命题角度三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对点突破 突破6 2013湖南雅礼中学月考 下表反应出的主要问题是 解析 从秦到汉是两级到三级 而到隋又回到两级 再到唐又出现三级 说明中央集权有强也有弱 故d正确 解析 从材料 新型国家之职 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 获得信息 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 说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 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形成垂直管理体系 故d正确 a c不是加强地方管理 可以排除 b项分封制造成地方权利过大 不能体现 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 突破5 2013 陕西三模 某制度 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 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 这一制度指的是 a 宗法制b 分封制c 皇帝制d 郡县制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a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c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 反复无常d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典题4 2013 课标全国 4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二 解析 解题关键 由建筑转移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对比 第 1 问 提取准确信息 从 建筑 与 政治 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第 2 问 概括综合 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 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等 解析审题 命题角度四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评价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 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点击放大 缩小 参考答案 角度释解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对点突破 突破8 2013安徽名校联考 易中天的 帝国的终结 写道 由邦国制度发展而来的帝国制度 曾使我们民族龙腾虎跃 在世界上独步一时 而城邦制度留下的政治遗产 则在千年之后大放光辉 并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限挡之潮流 文中所言 帝国制度 城邦制度 的主要特点分别是 a 君主专制法律至上b 中央集权代议民主c 宗法血缘直接民主d 中央集权人民主权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 帝国制度 可以理解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城邦制度 理解为小国寡民 独立自治 综合四个选项 d符合题意 解析 这首诗反映了该文官对早朝时间过早的埋怨 而对田园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从中反映了官员的从政的精神压力 而该压力则来源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 加强对官员的控制 故选b 突破7 2013安徽宿州质检 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 四鼓咚咚起着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 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b 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感c 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d 封建文人安贫乐道 崇尚自然的志趣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二 考向感悟 近年各地高考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隋唐 宋 元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其具体表现的准确识记和理解 其考查角度有 隋唐 北宋时期皇权削弱相权的具体措施及其后果 唐 宋 元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内涵 特点及影响的理解认识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古代的选官制度 考点三 典题1 2012 安徽文综 13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 而不悉其行 至后败职 虽刑戮之 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 选官须注重才学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 选官应注重品行 解析 材料中唐太宗认为 今天的 科举制 专以才学 刀笔 取士 而不注重官员的品行 失职后虽受处罚 但已危害民生 据此可知唐太宗意在选拨官员应注重品行 a b c与材料不符 故选d项 解析审题 角度释解 命题角度一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对点突破 突破2 2013河南郑州二次质检 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 无论其家庭 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 事实上 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 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 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而发达 这种制度是a 宗法制b 郡县制c 均田制d 科举制 解析 准确把握 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 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而发达 等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分析各选项 只有科举制符合材料所述 科举制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 不论出身 贫富皆可参加 相对于世袭 举荐等选材制度 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 公开及公正的方法 解析 汉朝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制和征辟 察举制是从乡间推荐 孝廉 注重的是人的品德故c项不正确 选c 突破1 2013陕西西安联考 苏东坡在 论养士 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 三代以上出于学 战国至秦出于客 汉以后出于郡县吏 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 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 总结的理解 其中不正确的是a 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及从政的资格b 以客出仕 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c 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d 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 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古代的选官制度 考点三 典题2 2013 福建文综 17 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 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 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 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 九十高龄之后 即便考中又怎么样 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a 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 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 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 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解析 材料的核心思想是阐述学子对科举制度的主观态度 功名利禄 表明追求目的是次要的 九十岁还要参加科举反映的是学子求学的价值取向 故选c选项 解析审题 角度释解 命题角度二对古代选官制度评价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对点突破 突破4 2013福建厦门期末 1905年清朝一道奏折中写道 口口一日不停 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 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 民间更相率观望 其中口口所缺文字是a 专制b 科举c 维新d 革命 解析 根据材料 内容是清朝的一道奏折 可排除a项 封建官僚不可能提出要求废除 专制 的奏折 cd项也不成立 1905年时清王朝没有推行 维新 也没有革命发生 从 士人 得第之心 等信息 可以联系到材料口口所缺文字是科举 解析 由材料中 文人学士集团 和 扼杀了创造力 培育了顺从性 可知该制度是科举制 科举制度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 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但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 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 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 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故选c 突破3 2013山东烟台诊断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中说 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 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 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 也正是这一制度 扼杀了创造力 培育了顺从性 这一制度指的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 高考命题视角 大考点小角度突破考点重点 防范一对基本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 典例2 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存在本质区别 典例1 专制主义不等于中央集权 应用训练2 2013湖北联考 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 虚君政治 材料意在揭示aa 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b 内阁官员权力弱小 无法助理国政c 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d 内阁内部争权夺利 无法发挥效用 应用训练1 2013武汉调研 宋史 职官志 记载 三司之职 国初沿五代之制 置使以总国计 应四方贡赋之入 朝廷之预 一归三司 通管盐铁 度支 户部 号曰计省 位亚执政 目为计相 这说明北宋ca 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b 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 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 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考场失分防范 剖析易错混点补缺知识漏洞 防范一对基本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 应用训练 防范二对主干知识的认识存在误区 典例3 封建社会形成地方割据的根源不是地方存在独立性 典例4 古代皇权至高无上 地位独尊 但并非毫无约束 考场失分防范 剖析易错混点补缺知识漏洞 应用训练3 2013邯郸四校联考 据 文献通考 记载 太祖 太宗平一海内 惩累朝藩镇跋扈 尽收天下劲兵 兵无常帅 帅无常师 内外相维 上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QC/T 1220-2025商用车离合器用液压软管总成
- GB/T 45963.2-2025数字政府架构框架第2部分:架构设计
- 2025年航空航天产业集团招聘面试模拟题及备考技巧
- 消费品安全责任协议样本
- 2025年弱电维修工职业资格测试题
- 2025年汽车销售顾问职业素质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农业科技推广员技能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安全员C考试重点难点题库
- 2025年航海安全法规题库
- 2025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DB21-T 2523-201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程
- 2024天津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中央空调施工方案
- 幼儿园 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
- 中医学藏象学说课件
- 软件平台建设和运营合同
- 连锁酒店相关行业项目操作方案
- 《安宁疗护症状护理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 AQ/T 7014-2018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规程(正式版)
- 全案设计高级感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