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文本格式.doc_第1页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文本格式.doc_第2页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文本格式.doc_第3页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文本格式.doc_第4页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文本格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专业 届 毕业设计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毕业设计 编 号:1021 烟台弘盛大厦建筑设计答辩时间:2012.6.12学生姓名:莫金韬班 级:建071-1班学 号:200727501021完成时间:2012.6.7指导教师:隋杰礼初审导师:贾志林指导教师评语导师职称作业时间年 月 日年 月 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论水平工作表现作品评价导师签名:时 间:初审记录班级学生姓名选题情况课题性质课题类别课题名称难易程度偏难适中偏易过易工作量偏大适中偏少过少图文质量论文写作优良中差设计质量优良中差实物质量符合要求基本符合要求较差设计完成地点作品送审时间07年 月 日初审导师意见导师职称建议成绩导师签名:复 查 人:时 间:答辩记录及综合评定综合成绩城市设计(10%)规范掌握(10%)环境设计(10%)设计过程(10%)功能设计(10%)文本制作(10%)空间设计(10%)论文写作(10%)技术设计(10%)答辩表述(10%)答辩委员会评语:执笔:答辩委员签名:答辩秘书签名: 时间:毕业设计文本目录a 首页b 设计任务书c 规划用地平面图d 相关设计资料;调研报告;设计阶段手绘草图e 毕业设计相关说明 设计说明 2. 总平面图 3. 分析图 4. 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各统计表 5. 彩色渲染图 6. 参考资料 7. 毕业论文 8. 答辩展板 9. 鸣谢设计任务书1. 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训练目的:(1)设计过程:有能力在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拟定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有能力进行现场调查与观察,收集并分析有关人们需求和人们行为的资料,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有能力应用建筑设计原理进行建筑方案设计,能综合分析影响建筑方案的各种因素,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调整和取舍。(2)设计理论:掌握建筑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建筑设计必须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不同需求的原则;掌握功能、技术、艺术、经济、环境等诸因素对建筑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掌握建筑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构图规则;掌握通过空间组织、体形塑造、结构与构造、工艺技术与材料等表现建筑艺术的基本规律;了解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关系;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观念和理论。(3)设计方法:掌握建筑功能的原则与分析方法,有能力在建筑设计中通过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空间组织、交通组织、环境保障、构造设计等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掌握建筑与环境整体协调的设计原则,有能力根据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要求,对建筑个体与群体作出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有能力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并考虑到今后的影响与发展,确定总体布局的构思;掌握场地设计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有能力进行一般的场地设计;具有进行城市设计的能力;有能力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合理的结构选型,有能力对常用结构构件的尺寸进行估算,以满足方案设计的要求;掌握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日照与遮阳、建筑隔声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设计原理,有能力在建筑设计中保证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4)设计技能:掌握常用的建筑工程作法和节点构造及其原理,有能力设计或选用建筑构造作法和节点详图;掌握建筑防火、抗震设计的原理及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掌握建筑设计表达方式,有能力根据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要求,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与手段,形象地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成果;有能力用书面及口头的方式清晰而恰当地表达设计意图;掌握caad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有能力使用专业软件绘制设计图和编制设计文件。(5)技术规范:了解与建筑有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的基本内容,初步具有在建筑设计中遵照和运用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与标准的能力。了解建筑的安全性要求,掌握建筑防火、抗震设计的原理及其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了解建筑师对建筑安全性所负有的法律和道义上的责任。设计要求:(1) 项目位于烟台环山路以北,南通路以东,在设计过程及成果中,需充分体现对地段的自然环境、道路系统、景观系统以及地方文脉的深入研究。(2) 设计应重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整体关系,营造优美宜人的室外空间环境。(3) 建筑设计应做到功能合理,分区明确,流线清晰,符合使用要求,满足疏散和消防要求。注重建筑内部空间氛围的营造及建筑造型的新颖和标识性。(4) 设计项目在建筑技术、建筑艺术等方面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5) 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对给定的任务书进行完善,包括既有内容的调配,以及任务书未及内容的补充。(6) 特别关注:1场地设计:综合地段的地形条件、规划条件、规范要求、周边城市建筑环境以及交通环境,处理好建筑总体布局、地段内外的人、车流交通布局,主次入口的设置,场地停车、绿化环境设置。 2建筑设计:真确理解相关规范与指标,组织好各功能空间的组合及主次流线的关系,综合建筑平面、立面的设计,塑造室内外协调统一的空间组合和外观造型。 3技术设计:鉴于大型公共建筑构成的综合性、复杂性,应注重结构选型、设备选型对设计构思、空间处理的影响,并结合智能、节能、生态等设计因素。2.毕业设计课题的技术要求一、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烟台市莱山区,北靠烟台市民生印花艺品有限公司,东临金斗山路,南侧,西侧为规划用地。二、 设计内容规划退界要求为建筑东侧后退红线为:15米;用地退道路红线30米。三、 建筑要求本设计为综合办公楼设计,总建筑面积35000 m2,层数地上不超过100米,地下车库;功能为集商业,办公,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楼。面积分配表1公共部分对外服务大厅6002办公部分办公室、计算机房、档案资料室240003会议部分多功能会议厅、小会议室8004餐饮部分餐厅、厨房10005车库部分地下车库按照要求停车数自定6商业部分精品店、开敞商业15007娱乐部分健身等10008工程部分空调机房、变配电室、消防水池及泵房、电梯机房等6009交通及其它走道,接待等1500交通出入口布置:充分考虑、妥善组织交通流线,避免形成集中的交通流量冲击甚至造成交通堵塞。 停车规模:按照办公类共建确定。对设计方案应进行功能、交通、景观分析,满足相关法规要求。运用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对该地区的整体空间环境做出分析,合理确定建筑群体空间的布局结构,注重广场、绿地空间等的人性化设计,处理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建筑外观要求:(1) 新建建筑应体现时代特征与地方特色,把握好建筑高度及体量,合理确定建筑空间尺度与造型及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建筑造型别致新颖,注意与相邻环境的衔接,相互景观的协调与延续。(2) 建筑外观既要体现时代的特点、又要体现烟台沿海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四、 附图:地界图(电子版)3.毕业设计课题成果要求包括图纸、论文、图表、实物等1 设计说明(不少于3000字)2 总平面图1:5003 各层平面图1:2004 立面图,不少于3个,1:2005 剖面图,不少于2个,1:2006 透视图7 部分室内空间透视图(形式不限不小于a3)8 整体鸟瞰图9 功能、景观、交通分析图等格式按照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毕业设计管理规定执行,深度按照毕业设计教学大纲执行。4.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 办公建筑,保尔卡茨、科恩佩德森福克斯、周文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餐饮建筑设计,邓雪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旅馆建筑设计,唐玉恩、张皆正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健身娱乐建筑,建筑世界株式会社、田华、宋明伟、张小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 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调研报告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北靠烟台市民生印花艺品有限公司,南侧为烟台同辉钣金制造有限公司,东临金斗山路,西侧为规划用地。建筑用地性质为规划用地,基地周围均为旧建筑。建筑四周为待开发用地,原有建筑较为杂乱,风格不一。基地内较为平坦,无明显坡度,对建筑设计的限制较少。设计阶段手绘草图毕业设计相关说明1、设计依据1.)任务书烟台弘盛大厦方案设计任务书2、)技术法规办公建筑,保尔卡茨、科恩佩德森福克斯、周文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餐饮建筑设计,邓雪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健身娱乐建筑,建筑世界株式会社、田华、宋明伟、张小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0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烟台市规划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莱山区行政中心城市设计要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建筑设计建筑无障碍设计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试行)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 67-892、工程概况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北靠烟台市民生印花艺品有限公司,南侧为烟台同辉钣金制造有限公司,东临金斗山路,西侧为规划用地。本项目为综合办公楼设计,总建筑面积35000,层数地上不超过100米,地下建筑两层,为集商业、办公、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型建筑。3、立意解说 本方案设计为高层办公建筑加多层商业裙房的形式,在造型上意欲使其成为周边标志性建筑,并结合烟台文化元素,形成功能上绿色实用,外观美观大方的现代办公建筑,设计中以与烟台息息相关的水为元素为灵感进行变化创作,力求使建筑具有现代感的同时体现浓厚的文化韵味。4、总平面设计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属规划开发用地,征地面积7689,建筑面积为35000。基地北侧为烟台市民生印花艺品有限公司,东临金斗山路,南侧、西侧均为规划用地。由于场地与主要道路的关系特殊,周边环境对建筑的限制较少,因此对于方案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总平设计中着重考虑了建筑与主干道的对应关系。既要满足周边的功能需要,又要使建筑朝向与主要道路相适应。本方案总平面将高层建筑置于场地西北角,商业裙房沿东到南包围高层办公,这样既保证商业具有较多较好的采光或朝向,避免高层阴影遮挡裙房,同时保证了办公的相对私密性。商业主入口朝向与主干道垂直,集中式布置,四周环绕消防环路,以满足交通和消防需要,地下车库结合环路布置,防止人车过多交叉带来的不便。场地入口分为车行与人车共行,但在流线上基本避免了人流与车流的交叉。5、建筑单体设计根据任务书要求并结合自己对本方案的一些理解,对建筑形式有了个大体的理念,在考虑结合烟台文化元素后,对建筑单体有了初步的考虑,形成以水为主题的设计理念,高层形成层层上升的跳跃感,并将这种形式蔓延到裙房上,与之相呼应。因此裙房与高层的关系便变的整体,也就决定了整体形式的一体性,形成相互呼应的旋律。对于流线方面,结合建筑的不同部分的功能,使之具有各自的单独流线,同时又相互联系,避免孤立,流线明确,又相互渗透。对于高层的设计还着重考虑了绿色节能,改变以往大片玻璃幕墙的不环保形式,通过减少大面积开窗及利用节能遮阳构造设计,在不影响建筑采光的前提下减少开窗面积,降低能耗,并形成立面韵律。6、结构体系本设计中,高层办公楼采用了框架剪力墙核心筒(框筒)结构,多层裙房采用了框架结构。7、环境景观分析 由于场地较为紧凑,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多余的场地规划,因此方案主要景观在于入口广场,同时设计了屋顶平台等观光休闲区域,以营造对周边环境良好的观赏条件。8、交通分析由于建筑功能分为办公、商业、对外服务等部分,所以流线相对清晰,满足了疏散和消防要求。各部分由于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连通,流线既清晰亦较便捷。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出入口,人流较为均匀。停车规模:地上30辆 地下152辆9、消防体系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本建筑按照危险i级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在地下室、设有集中空调系统的房间及走道等处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在不宜水消防的发电机房等处采用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每层在走道处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10、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7689建筑占地面积:3665.4 总建筑面积:3606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9260地下建筑面积:6808 容积率:3.80绿化率:13.63%建筑密度:47.67%地面汽车停车位:30个地下停车位:152个 设计说明设计思路 本方案设计为高层办公建筑加多层商业裙房的形式,在造型上意欲使其成为周边标志性建筑,并结合烟台文化元素,形成以水为理念的设计思路,建筑主题以水滴滴落水面形成的动态感为原型进行设计,形成功能上绿色实用,外观美观大方的现代办公建筑,力求使建筑具有现代感的同时体现浓厚的文化韵味。总平面设计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属规划开发用地,征地面积7689,建筑面积为35000。基地北侧为烟台市民生印花艺品有限公司,东临金斗山路,南侧、西侧均为规划用地。由于场地与主要道路的关系特殊,周边环境对建筑的限制较少,因此对于方案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总平设计中着重考虑了建筑与主干道的对应关系。既要满足周边的功能需要,又要使建筑朝向与主要道路相适应。本方案总平面将高层建筑置于场地西北角,商业裙房沿东到南包围高层办公,这样既保证商业具有较多较好的采光或朝向,避免高层阴影遮挡裙房,同时保证了办公的相对私密性。商业主入口朝向与主干道垂直,集中式布置,四周环绕消防环路,以满足交通和消防需要,地下车库结合环路布置,防止人车过多交叉带来的不便。场地入口分为车行与人车共行,但在流线上基本避免了人流与车流的交叉。建筑单体设计根据任务书要求并结合自己对本方案的一些理解,对建筑形式有了个大体的理念,在考虑结合烟台文化元素后,对建筑单体有了初步的考虑,形成以水为主题的设计理念,高层形成层层上升的跳跃感,并将这种形式蔓延到裙房上,与之相呼应。因此裙房与高层的关系便变的整体,也就决定了整体形式的一体性,形成相互呼应的旋律。对于流线方面,结合建筑的不同部分的功能,使之具有各自的单独流线,同时又相互联系,避免孤立,流线明确,又相互渗透。对于高层的设计还着重考虑了绿色节能,改变以往大片玻璃幕墙的不环保形式,通过减少大面积开窗及利用节能遮阳构造设计,在不影响建筑采光的前提下减少开窗面积,降低能耗,并形成立面韵律。结构体系本设计中,高层办公楼采用了框架剪力墙核心筒(框筒)结构,多层裙房采用了框架结构。环境景观分析由于场地较为紧凑,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多余的场地规划,因此方案主要景观在于入口广场,同时设计了屋顶平台等观光休闲区域,以营造对周边环境良好的观赏条件。交通分析由于建筑功能分为办公、商业、对外服务等部分,所以流线相对清晰,满足了疏散和消防要求。各部分由于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连通,流线既清晰亦较便捷。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出入口,人流较为均匀。停车规模:地上30辆 地下152辆 消防体系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本建筑按照危险i级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在地下室、设有集中空调系统的房间及走道等处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在不宜水消防的发电机房等处采用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每层在走道处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7689 容积率:3.80 建筑占地面积:3665.4 绿化率:13.63% 总建筑面积:36068 建筑密度:47.67%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9260 地面汽车停车位:30个地下建筑面积:6808 地下停车位:152个(毕业论文)浅析高层建筑的可持续理念姓名 莫金韬【摘 要】伴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持续影响着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发展,高层建筑设计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绿色生态的设计手段,建设更为节能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设计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对相应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建设更为舒适合理并且低碳环保的高层建筑,实现建筑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关键词:高层设计,可持续理念,设计原则【abstract】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e design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and the continuing impact of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to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use of green ecology design tools, building a more energy-efficient high-rise buildings.rise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ould proceed to the corresponding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building more comfortable, reasonable and low-carb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high-rise building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echanisms for building level.【key words】high-level design;sustainable concept;design principles随着国际社会对于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重视,实行可持续发展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特别是进入2l世纪之后,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保持非常高的速度,同时对于全球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城市建筑和其他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的行为是改变全球气候的重要因素。根据权威部门的测算,各种建筑在创建和运行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占到了全球消耗能源的50之多,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同样超出了全球的50。对于高层建筑可持续性理念的认识在国际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观念认为高层建筑所需消耗的高能源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表明,高层建筑与自然环境是无法融合的:另一种观念认为通过将高人口密度和高楼经济进行结合,使高层建筑的可持续性有着巨大的优势。对于这两种意见,国内外的专家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而我个人则偏向于后者,对于人口急剧膨胀的当今社会,地少人多已然成为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对这种状况,建筑向高度发展成为目前最直接的解决方案。但我们要趋利避害,在利用高层建筑解决人口和使用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其对环境和周边建筑的影响。在本次方案设计中,我便对高层办公建筑的可持续理念进行了浅析和思考,并在设计中有所表达。1、可持续理念在高层建筑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历史目前国际大部分的高层建筑均是遵循直线型的空调盒子建立的,由于非定域化模型具有非常强的可移植性,这一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同时产生的问题是在使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忽略了周围的环境以及当地的协调性,导致在全世界的众多城市中心拥有如同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单挑建筑,这对全球和某一地区而言都有着负面影响。首个能够追溯的体现了可持续性理念的建筑是frank lloyd wright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作品,虽然frank lloyd wright本人认为高层建筑最适宜建在城郊地带,但是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中心地区建造高层建筑显然得到了更多设计师的青睐,frank lloyd wright之所以认为高层建筑最适宜建在城郊地带,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将人口集中在城郊处的高层建筑更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frank lloyd wright在1953年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建造的price大楼被认为是最早能够体现可持续性理念的建筑,能够进行归结的可持续性理念有三点:(1).price大楼摒弃了玻璃幕墙的设计,采用不透明的外立墙然后缀以窗户,有效的将外界的气候和大楼内部进行了隔绝,减少采光量。(2).通过在外部安装百叶窗控制照明和采光。(3).将住宅和办公安排在一栋建筑中,使建筑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ken yeang是一位对于建筑与环境相融有着极高要求的设计师,并且还是生物气候大厦概念的提出者,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完成他的设计理念。ken yeang于1994年设计的tokyo-nara大厦通过连绵不断的景观、构形变化和植入相关技术的动态结合将环保的理念发挥到了最大的余地,通过对能源、通风措施、相关配套服务系统进行高效利用使可持续性理念中的环保技术更加重要。在完成可持续性理念的设计之后,建筑相关的技术设备已经成为整个建筑美学不可或缺的部分.atkins拥有的巴林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就是最佳的例子,所安装的涡轮风扇叶片是整体建筑外观中最能够体现统治力的部分。当前很多的环保技术仍然处在试验阶段,虽然例如巴林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经常会得到称颂,这并不能表示其它的环保大厦能够体现出相同的整体性。很多新颖的环保技术如水循环系统、太阳能电池板、地源加热、仍然停留于应用的层面,这些被加到标准的玻璃化的空调盒子模型中,但是在设计中很少会进行环保的考虑。所以即使使用了环保技术,但是这些建筑与传统的高层建筑没有本质的区别。减少建筑外墙的透明度,在降低建筑透光量的同时导致了建筑内部会增加照明需求,但是如果高层建筑中的阳光过多,造成耀眼,也并非是有益的,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很多的方案使用混合法来实现环保大厦这一设计理念,在大厦中植入一种精巧的美学方式。最优秀的例子就是oppenheim于2007年设计的迈阿密cor大厦,方案在建筑外墙上的设计把握了不透明和透明的平衡点,而环保技术同人厦额外部融为一体。不像巴林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那样显眼。2.高层建筑中的可持续理念(1).高层建筑的舒适设计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高层建筑居住和办公的舒适程度日渐受到关注,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日渐成为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发展趋势。高层的建筑设计应建立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建筑,创设优质的生活发展环境,由此建设可持续的建筑发展目标和方向。高层的建筑设计应实现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学科的综合,相应学科的发展和综合实现了高层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和新发展。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概念是指: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针对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高层建筑应对应不同的设计方式;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使用,对危害人体健康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的有效抑制,充分的空气换气,对环境温湿度的自动控制,充足合理的桌面照度,防止建筑间的对视以及室内尴尬通视,建筑防噪声干扰,吸声材料的应用等等。(2).高层建筑的自然设计理念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自然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多的利用自然的采光和通风,建立高层建筑的健康而舒适的生活发展环境。阳光和空气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随着照明和空调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高层建筑的自然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同时也对建筑自然而健康的舒适生活环境不利。高层建筑设计一般处于城市中,自然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中的贯彻和使用使人们摆脱由于人工创造的环境而带来的“病态建筑综合症”及“建筑关联症”,由于相应环境的人工创造而带来的疲劳、头痛等不适。高层建筑设计中,应实现自然地采光和通风并与建筑设计相适应的新技术发展。自然通风可利用现代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风压与热压及二者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实现;在自然采光方面,保证良好的光环境同时,可采用多种创新的设计和建筑方式避免直接眩光和过量的辐射热。(3)高层建筑的自我调节理念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应实现高层建筑的自我调节设计,建立高层建筑的自我调剂机制,从而使相应的高层建筑成为一个整体而有活力的发展整体。高层建筑应建立合理的调整周期,从高层建筑的决策到设计而后到建造、使用最后拆除的整个过程,建立了高层建筑的自我调节的生命体系,实现了高层建筑的产生、生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如同有生命的个体一般,高层建筑应实现自我的调节和自我组织从而通过自我调节实现自我功能的完善。高层的自我调节一方面是指高层建筑具有系统调节自身采光、通风、温度和湿度等的能力,另一方面建筑又应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包括污水、废噪音等。(4).高层建筑的生态组合设计理念高层建筑的生态组合设计实际上建立了科学的高层建筑的空间,实现高层建筑空间的综合利用和发展。通过高层建筑的空间组合利用实现舒适而生态的高层建筑设计,同时建立更为经济健康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生态组合设计同时也是贯彻节能和舒适的生态需求,实现了人们的健康设计和发展。高层建筑不同空间对温度、自然光和景观要求不同。如普通办公室对温度要求苛刻,其次是会议室和多功能厅,门厅、走道和楼梯交往空间等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交往空间可以作为高层建筑内外环境的缓冲区,它的设定温度可以更接近室外,从而建立了建筑内外部设计的温度渐变梯度。从而建立了优化能源、减轻人们对室内外温度变化造成的不适应。生态设计对传统设计实践的发展是:从功能分区,动静分区进一步扩展到光、气、舒适度的环境缓冲分区。高层建筑的生态组合设计应在确定相应的相交组合位置,并出于高层建筑的经济性和结构性考虑,并且考虑到热力效益和环境的舒适程度。最有效的平面空间布置是东西向双核,南北为主朝向的模式。从而建立了电梯厅、楼梯和卫生间有了自然的采光和通风及朝外的视野。(5).高层建筑的外表生态设计“建筑表皮”是指具有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功能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和底层架空的楼板以及与其共同作用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附属构件,如遮阳设施、表面绿化等。建筑表皮作为内外空间的转换介质,通过室内外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对物理环境因子具有反射、吸收、透射和转换等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变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品质。建筑表皮所使用的材料及其构造方式不同,会对室内外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传统的建筑设计多关注表皮的装饰功能、视野以及表面视觉机理等的建筑学因素。而具有生态环境的建筑设计也会同时关注表皮的控制和支撑功能:关注太阳辐射热,自然、风、人的生理舒适度、烟雾和有机化合物气体的污染等要素。(6).高层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绿色生态型办公建筑的形体应该是有利节能。建筑师熟悉建筑形体系数与能量损失的关系。球体的形体系数最小,其次是圆柱体,再次是方柱体。形体系数是影响建筑热量得失的重要因素,建筑形体系数越大,传热损失就越大。较小的形体系数不但有利节能,还意味着潜在的维护结构建材的节约化和优化。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是重点,主要包括: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低能耗的设备智能化管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管理资源,使建筑和设备方面的寿命成本最小,减少污染并达到可持续发展。从建筑设计角度讲,群体布局单体设计、构造处理是节能的关键。3.方案中的可持续理念应用正如大师们在高层建筑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过程中的发现的问题并采取了诸多尝试,在本次方案设计中,对于高层办公如何做到在实用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理念便成为了我在方案设计中思考的一个重点。我的高层单体体型为由下向上逐渐收缩的形式,开窗面积由下向上稍有增加,为了贯彻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在保证采光的基础上,建筑改变了以往大面积玻璃幕墙的采光形式,而是通过在整片的墙面上开设小窗的形式,并配合外部百叶控制室内采光照明。下部甚至以整片的实墙为主,通过狭窄的纵向条形窗采光,使建筑形成自下而上由稳重逐渐变得轻灵的活跃升腾感。建筑室内也形成较大面积的开敞空间,有利于增加室内空气流动,降低设备能耗。并构思在建筑中使用较为先进的环保技术,如将外置百叶设计成可吸收太阳能的太阳能板百叶,并在各面密集布置,这样既保证了控制室内采光,更有效利用新能源,减少建筑耗能,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层办公建筑。平面布局采用主要房间南北朝向的方式,使办公室会议室等对温度要求较高的房间集中布置,开敞空间置于中间东西布置,使其成为由外到内的过渡缓冲区,从而建立了建筑内外部设计的温度渐变梯度。高层与裙房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