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超高层建筑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研究*李景芳,王冬雁,耿娇(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 101300)摘要 对国内外超高层建筑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分析了美国、阿联酋、中国等国家 300m 以上超高层建筑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总结了超高层建筑与经济发展间的规律: 超高层建筑不但反映了建造 技术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情况,也反映了经济、人口发展状况,只有国民生产总值 gdp 达到 1 500 亿美元左右,且 国民经济持续一个平稳的发展水平,该地区才开始建造超高层建筑,才能出现超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gdp 的积累 和经济发展速度缺一不可,对未来超高层建筑发展进行了分析预测。超高层建筑从产生伊始,其高度和数量就随 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因此超高层建筑俨然成了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关键词 高层建筑; 经济; 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中图分类号 tu-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8498( 2014) 15-0001-05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tall buildings andthe economic developmentli jingfang,wang dongyan,geng jiao(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technology center,beijing 101300,china)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super-tall buildings and economicdevelopment was analyzed in this paper,which focused on the united states,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nd china,and concluded the law between the super-tall buildings evol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ing, which refl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in a certain period,as well as the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developmen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uper-tall buildings emerge in a region only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 reached around us s| 150 billion,the super-tall buildings boom only the national economy stays in a steady level of development the future growth of the super-tall buildings was analyzed and predicted,from the emergence,the height and number continue to achieve newbreakthroughs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refore the super-tall buildingsmicrocosm of the national economyhavebeenakey words: tall buildings; economics; development;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城市综合体( 见图 1) 。0引言为了平衡人口数量增加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 盾,人们开始在建筑高度上寻求突破,1930 年 竣 工的高达 319m 的克莱斯勒大厦将建筑带入了一个新 高度,从此超高层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在随后的 几十年中,在 经 济 大发展的背景下,建 筑 高 度 不 断 出现新突 破,2010 年竣工的哈利法 塔 ( 828m) 是 建 筑设计和施工水平一个新标志,改变了人类对建筑 的传统认识,也将建筑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摩天大楼不再是单纯的一个建筑,而是一个* 中建股份科技资助( cscec-2010-z-01)作者简介 李景芳,总工程师,e-mail: ljf1962 sohu com收稿日期 2014-05-12图 1 哈利法塔fig 1 burj khalifa2施工技术第 43 卷1972 年国 际 高层建筑会议规定了 40 层 以 上( 100m 以上) 为超高层建筑。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 会( ctbuh) 定义高度超过 300m( 984ft) 为超高层建 筑; 高度超过 600m( 1 968ft) 为摩天大楼1。我国各种规范2-5 对于高层建筑的定义可以总 结为: 10 层以上或者建筑高度 24m 的建筑即为高 层建筑,建筑高度 100m 的建筑为超高层建筑。这 个定义与 1972 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的规定相一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超高层建筑层 出不穷,新的 地 标 高度在短短几年内就会被突破, 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与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发 展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密 不可分。 本 文 主 要 依 据 ctbuh 超 高 层 建 筑 的 定 义,分析研究世 界 上 300m 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状况及其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关系。1国外超高层建筑与经济发展关系超高层建筑作为人类追求高度的载体,在标志 性方面已经超越常规建筑的意义,往往承载着一个 国家或城市的期望,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 实力的展现,哈利法塔造价约 15 亿美元; 麦加皇家 钟塔饭 店 造 价 约 30 亿 美 元; 台 北 101 大 厦 总 投 资580 亿新台币,约合 19. 3 亿美元; 吉隆坡双子 塔 造 价 20 亿马币; 南京紫峰大厦造价约 40 亿元人民币, 京基 100 总投资超过 40 亿元人民币; 广州西塔总投 资 60 亿元人民币。超高层建筑在建筑高度上的突 破令人惊叹,但是每一座大厦的背后都需要强大的 经济支撑,都与地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图 2 美国的超高层建筑发展fig 2 development of super-tall build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注: 数 据 来 自 美 国 经 济 分 析 局 网 站:index htmhttp: / / www bea gov /图 3 美国近 50 年的 gdp 变化fig 3 the nearly 50 years gdp in the united states济下行的影响使超高层建筑发展也停滞不前。虽然美国超高层建筑在近 40 年间快速发展,但 超高层建筑大多集中在经济高度发达、人口密集的几个地区: 芝 加 哥、纽 约、休 斯 敦、洛杉矶和亚特兰 大( 见图 4) 。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在商业 和金融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全球影响力,直接影响着 全球的 经 济、金 融、媒 体、政 治、教 育、娱 乐 与 时 尚界。美国最早的 2 座超高层建筑分别位于纽约、洛 杉矶,洛杉矶是全世界的文化、科 学、技 术、国 际 贸 易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还拥有世界知名的各种专业与文化领 域 机 构,人口排名美国第二,仅 次 于 纽 约市。芝加哥 是 美 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 三大都会区,在 2009 年,被瑞银集团评为全球最富 城市的第 9 位; 芝加哥拥有全国最多的超高层建筑,基本上以 10 年竣工一座的速度发展。亚特兰大是 美国三大高 地 城 市 之 一,既是一座历史名城,也 是 一个新兴的商业城市和文化、医疗卫生中心。休斯敦是得克萨斯州的第一大城市,是墨西哥湾沿岸最 大的经济中心,是世界第六大港口。从图 4 中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实力突出的芝加 哥,其超高层建筑名列第一,其次是人口最多、经济实力不俗 的 纽 约。从美国各大城市超高层建筑来 看,经济发展 因 素 决定了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状况。 这一点同样可以从中东阿联酋 的超高层建筑发展 状况得到证明。1. 1美国美国是最早兴建超高层建筑的国家,1930 年建成了高达 319m 的克莱斯勒大厦,1931 年建成了高达 381m 的帝国大厦,时隔 38 年之后,第 3 座 超 高 层大厦才诞生。1969 年以后美国超高层建筑进入 了平稳 发 展 时 期,19692009 年 间 每 10 年 就 会 建 成 2 3 座超高层建筑,但 2010 年以后超高层建筑 发展基本进入停滞状态,美国的超高层建筑发展如 图 2 所示。这种状况与美国当时经济发展历程基本 一致。美国经济发展总体来说比较平缓,这个平稳增长 状态一直持续到 2007 年( 见图 3) 。在美国经济平稳增长的近 40 年中( 19702010 年) ,美国超高层建筑 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每 10 年竣工 3 座( 见图 2) 。但是 2010 年以后美国逐渐淡出了超高层建筑 的角逐,几年内都没有兴建 300m 以上建筑,目前在 建的世界 100 座超高层建筑中,美国仅有 3 座,最高 仅为 541m。自 2008 年以后,2008,2009 年连续两年 经济负增长,2009 年增长率达到了 2. 8% ,美国经李景芳等: 国内外超高层建筑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研究2014 no 1532009 年经济增长为负值,但之后,很快扭转了局势,依旧保持增长的态势,并且增速还有加快的趋势。由美国和阿联酋的超高层建筑发展与经济发 展关系来看,超高层建筑不仅是建筑设计、施工、材 料等方面发展的结果,也反映了国家( 地区) 在某个 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情况。只有经济高速发展,具备 一定的经济实力后,才能支撑超高层建筑这样一个 庞然大物。2 国内超高层建筑与经济发展关系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迅速,但是由于 前期基数较小,直到 1986 年 gdp 才突破万亿元大关( 约 1 600 亿美元) ,但是在不断的积累中,我国经 济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1990 年以后迎来了经济发 展的高峰,gdp 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10% 左右,这个 高速发展的势头持续到了 2007 年,随后进入了平稳 增速发展阶段,2012 年的 gdp 年均增长率还保持 在 7. 7% 。中 国 19782012 年 的 gdp 变 化 如 图 6 所示。图 4 美国超高层建筑分布fig 4 super-tall building distrib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1. 2阿联酋20 世纪 90 年 代 以 后,随着世界各地经济的增 长,各国开始 了 对 超高层建筑的追求,尤 其 是 阿 联酋。阿联酋在 1999 年 建 成 了 第 1 座 300m 以 上 建 筑阿拉伯塔 酒 店 ( 321m) ,比美国晚了整整 69 年。但阿联酋 在 随 后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发展较 快,仅 20102013 年间竣工的 300m 以上建筑就达 到了 14 座( 见图 5) ,这与中东地区经济的迅猛增长 不无关系。图 5 阿联酋超高层建筑发展fig 5 development of super-tall building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注: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 / / www stats gov cn /图 6 中国历年 gdp 变化fig 6 the gdp in china阿联酋自建国以来,摆脱了英国殖民主义的控制,进入了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从 1969 年建 国时的一穷二白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6,用了不到 40 年时间。据统计,阿 联 酋 19701975 年 gdp 年 均 增 长 率为 25% ;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 gdp 的年均增长率为 13% 。1980 年,阿 联 酋 gdp 年均增长率提高到 26. 1% ,人均收入约 26 000 美元,居世界第一7。19692000 年间,阿联酋完成了原始财富的积 累,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到 2000 年,阿联酋 超高 层建筑进入了高 速 发 展 时 期 ( 见 图 5 ) ,仅20002009 年 10 年间建有超高层建筑 9 座。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20102013 年短短 4 年时间,竣 工的超高层建筑就有 14 座之多,还有 7 座在建超高 层建筑。反观阿联酋的经济,在 2005 年以后一直都是平 稳 增 长,虽 然 2008,2009 年 经 济 危 机,导 致1990 年开始国家经济大发展之后,超高层建筑发展也开始提速。1990 年建成了首座 300m 以上建 筑香港中银大厦( 367m) ,比美国第一座超高层 建筑晚了 60 年。但 在 19992010 年 短 短 的 11 年 内竣工 6 座 300m 以 上 建 筑,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经 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是 2010 年至今,中国 的超高层建筑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势头,短短的 4 年 时间,中国出现了 14 座 300m 以上建筑 ( 见 图 7 ) 。 这与阿联酋超高层建筑发展速度相当,反映了这两 个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地区。目前全球在建的 100 座超高层建筑中,中国就 占了 62 座,其中 3 座建筑高度超过 600m,从另外一 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态势。我国的超高层建筑起步虽晚,但是发展速度很 快,截止到 2013 年已建成 25 座超高层建筑,是全世 界拥有超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而且分布范围很广4施工技术第 43 卷图 10 省( 直辖市) 超高层建筑发展情况fig 10 super-tall buildings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图 7 中国超高层建筑发展fig 7 development of super-tall buildings in china( 见图 8,9) 。这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各地经济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上海的辐 射。广东位于中国南部沿海,集 中 了“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 开 放 的窗口。改革开放以来,广东 gdp 一直保持全国第 一,成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形成了开放型经济发 展模式。重庆作为直辖市,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与 金融中心,2011 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把重庆定位为国际大都市8。天津作为一个 港口城市,近年来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gdp 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 见图 11,12) 。注: 仅统计在建建筑图 8 中国在建的超高层建筑分布fig 8 distribution of super-tall buildings in china( under construction)注: 数据来自各省( 直辖市) 统计局官网图 11 各地区历年 gdp 总值fig 11 gdp in some regions in china注: 包括在建项目和竣工项目图 9 中国各地区拥有的超高层建筑数量fig 9 the quantity of super-tall buildings in china( both completed and under construction)这些超高层建筑大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 省、市、自 治 区,如 香 港、广 东、江 苏、上 海、重 庆、天 津、武汉等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 见图 10) 。这个规律与美国超高层建筑分布在几个经济、人口密集的 地区相一致。江苏省毗邻上海,水陆交通便利,接受经济、技 术的辐射能力较强,在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直接接受注: 数据来自各省( 直辖市) 统计局官网图 12 各地区历年 gdp 增长率fig 12 gdp growth in some regions in china这些地区的 gdp 一般都保持在年均增长 10%左右,远超过 了 其 他地区和国家平均水平,这 些 地李景芳等: 国内外超高层建筑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研究2014 no 155区的超高层建筑统领了国内超 高层建筑的发展趋 势。因此,超高层建筑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 发展情况,同样也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3国内外超高层建筑发展对比分析超高层 建筑的发展历程,同 时 也 反 映 了 经 济发展历程。 全 球 已 竣 工 的 300m 以上超高层建筑 数目 已 达 到 77 座,中 国 27 座 ( 包 括 中 国 台 湾 2 座) 、阿联酋 20 座、美国 14 座 ( 见 图 13 ) 。 美 国 超 高层建筑的发展从 每 10 年 1 座 到 每 3 年 1 座,用 了 60 年时间,中国 用 了 9 年,中 东 用 了 15 年。 这 种趋势与进入 21 世 纪 以 来,中 国 与 中 东 地 区 经 济 迅速崛起 密 切 相 关,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 个 经 济 保持 8% 左右快速增长的国 家,国 民 生 产 总 值 ( gdp) 在 2000 年 进 入 了 万 亿 美 元 时 代。 中 东 地 区国民生产总 值 ( gdp) 一直保持在百万亿,远 远 超过美国、中国等国家。注: 数据来自 ctbuh 网站: http: / / www ctbuh org /图 14 各国不同年代兴建的超高层建筑数量fig 14 quantity of super-tall buildings in different years in the three countries4超高层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超高层建 筑发展情况( 见图 15,16) ,可以预见,亚洲和中东地区依旧是超高层建筑发展的集中地,并且会逐渐突 破现有高度。注: 数据来自 ctbuh 网站: http: / / www ctbuh org /图 13 全球已竣工超高层建筑分布fig 13 distribution of global completed super-tall buildings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是人类对于纵向空间 的开发,建筑 技 术 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也 是地区经 济 发 展 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每 一座超高层建筑的背后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所以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也是该地区 经济发展的一个缩 影。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不仅与国民 生 产 总 值 gdp相关,也与经济增长率相关,只有 gdp 总值积累到 一定程度,大约在 1 500 亿美元,且经济增长保持稳定上升势头,社会财富得到一定积累时才对超高层建筑有需求,超 高 层建筑才能快速发展,二 者 缺 一 不可。例如,2010 年后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gdp 平均每年达到 1. 5 万亿美元,但经济增长速度保持 在 2% 左右,因此从 2010 年后超高层建筑为 0。相 反,中国和 中东地区国民生产总值 gdp 分 别 达 到7. 8 万亿美元和 352. 45 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分别 达到 9% 和 3. 5% ,因此在短短的 4 年时间内,这两个地区的超高层建筑均达到了 14 座( 见图 14) 。注: 数据来自 ctbuh 网站: http: / / www ctbuh org /图 15 全球在建的超高层建筑分布fig 15 distribution of global super-tall buildings under construction注: 数据来自 imf 网站: http: / / www imf org / external /图 16 不同地区 gdp 年均增长率fig 16 the annual gdp growth rate in different areas中东地区 人 口 较 少,但 经 济 发 展 迅 速,该 地 区主要发 展 旅 游 业,超 高 层 建筑的总体数量需求不 ( 下转第 9 页)李晨光等: 预制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与应用2014 no 159量。此外,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型 钢 混 凝 土 结构具有更好的延性及更高的承载能力,因此本文研 究成果特别适合于在抗震地区 高层结构中推广 应用。4 结语预制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与其现浇对比试件 具有相近的破坏形态,4 个节点均实现了梁端塑性 铰破坏机制,节点破坏位置主要集中于核心区附近 梁端。预制型 钢 混 凝土框架节点的滞回特性与其 现浇对比 试 件 的 基 本 一 致。在达到层间弹塑性位 移角限值时,两个预制节点与其现浇对比试件的耗 能基本一 致。实 际 工程中可参照现浇型钢混凝土 框架结构,按照等同设计原则进行预制型钢混凝土 框架结构设计。参考文献:1 范力,吕西林,赵斌 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j 结构工程师,2007,23( 4) : 90-97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jgj1382001 型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技术规程 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李晨光,薛伟辰,张吉华,等 装 配 式 型 钢 混 凝 土 框 架 节 点 抗 震性能研究报 告 北 京 市 建 筑 工 程 研 究 院 有 限 责 任 公 司,同济大学,2013薛伟辰,杨新磊,王蕴,等 现浇 柱 叠 合 梁 框 架 节 点 抗 震 性 能 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8,29( 6) : 9-17 杨新磊,薛伟辰,窦祖融,等 两层两跨现浇柱叠合梁框架抗 震性能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8,29( 6) : 18-242 图 5 预制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应用fig 5 application of the prefabricate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joints3 预制梁、预制 柱、预 制 墙 板、叠 合 板、预 制 楼 梯 均 在预制构件厂制作完成,施工现场通过吊装及浇筑节 点核心区和叠合层混凝土即可完成施工,这可以有 效提高工程 建 设 效 率、降 低 资 源 消 耗、确 保 工 程 质4 5 ( 上接第 5 页)多,但会引领建筑高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双创题目及答案
- 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报告
- 轻工行业技术规范探讨
- 嵌入式系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粤菜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自主招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征兵工作完成落后检讨表态发言
- 2025年山东省新闻系统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CN222992914U 一种rto多室蓄热氧化燃烧处理设备 (广东和炫环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CN120150828B 高压隔离控制系统 (苏州博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军用电台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院前急救工作制度及流程
- 2025年留置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企应聘测试题及答案
- 《创新创业基础 第2版》 课件 第1章 认识创业
- 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指南
- 高压蒸汽灭菌原理
- 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 手术标识培训课件
- 超声下椎管麻醉技术应用
- 2025至2030年中国硫酸钙晶须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