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1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 学会分析新中国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3 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国防 农业 计算机 航天 材料1 20世纪中期以后 以航天技术 原子能技术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 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自力更生 取得 两弹一星 的重大成就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原因篇 结合以下材料 思考一下 为什么建国后中国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材料2 新中国成立后 提出 向科学进军 1949年11月 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 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 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 1956年 中国制定 1956 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草案 把发展以原子弹 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 1978年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邓小平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精辟论断 原因篇 材料2 新中国成立后 提出 向科学进军 1949年11月 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 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 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 1956年 中国制定 1956 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草案 把发展以原子弹 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 1978年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邓小平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精辟论断 原因篇 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 2 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 取得了卓越成就 3 改革开放后 经济实力增强 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党和政府重视科技 为科技发展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原因篇 1 成就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1号 发射成功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成果篇 之一 两弹一星 2 含义 1 成就 原子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成果篇 之一 两弹一星 材料3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材料4 1950年10月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取得节节胜利 美国的当权者为了挽回战局 多次企图对中国使用原子弹 甚至到1955年 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浙江的一江山岛和大陈岛时 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授权 总统可以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阅读材料3 4 结合课本p114 讨论一下中国为什么要研究两弹一星技术 成果篇 之一 两弹一星 材料3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材料4 1950年10月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取得节节胜利 美国的当权者为了挽回战局 多次企图对中国使用原子弹 甚至到1955年 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浙江的一江山岛和大陈岛时 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授权 总统可以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阅读材料3 4 结合课本p114 讨论一下中国为什么要研究两弹一星技术 成果篇 之一 两弹一星 材料3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材料4 1950年10月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取得节节胜利 美国的当权者为了挽回战局 多次企图对中国使用原子弹 甚至到1955年 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浙江的一江山岛和大陈岛时 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授权 总统可以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阅读材料3 4 结合课本p114 讨论一下中国为什么要研究两弹一星技术 成果篇 之一 两弹一星 3 原因 1 成就 1 国防现代化程度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2 为了反对核威胁 打破核垄断 维护国家安全 2 含义 原子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4 意义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打破了核垄断 5 中国在核技术上的使用 成果篇 之一 两弹一星 浙江秦山核电站 材料5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 新华社播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明确指出 中国发展核武器 是为了防御 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中国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 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成果篇 之一 两弹一星 3 原因 1 成就 1 国防现代化程度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2 为了反对核威胁 打破核垄断 维护国家安全 2 含义 原子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4 意义 5 中国在核技术上的使用 a 中国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 b 中国使用核技术为人民造福 秦山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打破了核垄断 成果篇 之一 两弹一星 中国的耕地占世界的7 人口占世界的22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在2004年8日发表的 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 中指出 全球有8 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 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 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材料6 中国农民说 吃饭靠 两平 一靠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思考一下 吃饭分别靠 两平 的什么 靠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靠袁隆平的农业科技成果 杂交水稻 成果篇 之二 东方魔稻 1 发明者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2 成就 3 意义 1973年 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南优二号 此后 又成功培育出 超级杂交稻 成果篇 之二 东方魔稻 阅读材料7 8 9 结合课本p115思考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7 他 袁隆平 推翻了当时国际上关于水稻没有杂交优势的普遍观念 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 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8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 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 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 材料9 目前 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推广杂交水稻 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 意义 理论 实践 成果篇 之二 东方魔稻 阅读材料7 8 9 结合课本p115思考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7 他 袁隆平 推翻了当时国际上关于水稻没有杂交优势的普遍观念 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 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8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 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 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 材料9 目前 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推广杂交水稻 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 意义 理论 实践 成果篇 之二 东方魔稻 阅读材料7 8 9 结合课本p115思考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7 他 袁隆平 推翻了当时国际上关于水稻没有杂交优势的普遍观念 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 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8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 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 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 材料9 目前 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推广杂交水稻 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 意义 理论 实践 成果篇 之二 东方魔稻 阅读材料7 8 9 结合课本p115思考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7 他 袁隆平 推翻了当时国际上关于水稻没有杂交优势的普遍观念 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 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8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 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 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 材料9 目前 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推广杂交水稻 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 意义 理论 实践 成果篇 之二 东方魔稻 1 发明者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2 成就 1973年 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南优二号 此后 又成功培育出 超级杂交稻 3 意义 1 理论 突破了经典遗传理论禁区 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2 实践 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被西方媒体称为 东方魔稻 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 隆平 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 经济学家唐 帕尔伯格 成果篇 之二 东方魔稻 2 成就 1 原因 信息时代 一个国家计算机技术至关重要 1 银河 型 1983年 亿次 秒 2 银河 型 1997年 130亿次 秒 3 意义 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成果篇 之三 计算机 1 成就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5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入太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 意义 1 中国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是继 两弹一星 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2 在未来的5 10年里 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3 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关行业 计算机行业 航天制造业 钢铁业 生物技术 新材料技术 通讯技术 空间技术等 成果篇 之四 神舟 号飞船 科技进步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1 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环境 2 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综合国力的提高 3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4 振奋了中国的民族精神 影响篇 课堂小结 取得成就的原因 党和政府的重视 经济实力的增强 科学家的努力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新中国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 东方魔稻 银河 系列计算机 神舟 号飞船 影响 新中国科技成就小结 巩固练习 1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时间分别是 a1964年 1967年b1964年 1966年c1964年 1970年d1967年 1970年 a 2 中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的人造卫星是 a 东方一号 b 东方红 1 号c 长征 1 号d 银河 号 b 3 两弹一星 研制成功 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b 4 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开发利用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d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 d 5 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稻 最主要的影响是 a他被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 b获得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矿业权交易市场活跃度与资源整合机会评估
- 2025-2030皮肤微生态检测技术临床应用与产品开发
- 2025年市政管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真题及答案
- 2025-2030男士彩妆市场爆发期中性色调眼影产品开发策略与用户画像
- 2025-2030生酮饮食对罕见病所致智力障碍的代谢干预
- 2025-2030环保装备制造业政策导向与技术升级路径研究报告
- 2025-2030环保材料市场调研及绿色发展政策与投资机会探讨
- 2025-2030环保政策趋严下药用饲料绿色转型路径分析报告
- 无锡市人民医院介入治疗疗效评估考核
- 2025-2030物流行业智能化转型与未来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知识概要
-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记录表全套资料
- 研发部员工激励方法
- 高三数学知识点归纳笔记
-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3500字带拼音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见困扰与自我调适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师范大学
- 中控ECS-700学习课件
- 项目部各岗位工作职责
- 张天翼介绍课件
- 行政区域代码表Exce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