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戊戌政变 一 新旧势力的交锋1 原因 新政措施的推行 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 2 新旧势力的代表 1 旧势力 以为首的荣禄等人 2 新势力 以为首的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 慈禧太后 光绪帝 3 交锋举措 1 旧势力 慈禧太后解除的军机大臣职务 任命亲信为直隶总督 控制京津地区 大部分官员对新政抵制 荣禄等人密谋由训政 以达到结束光绪帝主政 扑灭新政的目的 翁同龢 荣禄 慈禧太后 2 新势力 革去礼部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的职务 任命谭嗣同等为 军机四卿 拉笼 却不识其真面目 游说列强支持落空 光绪帝 袁世凯 二 百日维新的失败1 导火线 1 带光绪帝的密谕拜访袁世凯 希望借他的力量逼慈禧太后彻底交权 但没有得到袁世凯的明确支持 2 英 日等国为了与争夺在华利益 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 维新派也希望联合英 日 1898年9月20日 光绪帝接见了 谭嗣同 俄国 伊藤博文 2 过程 1 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发动政变 宣布 2 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 光绪帝被迫发布上谕 请太后重新主政 并下令搜捕康有为等人 3 慈禧太后下令逮捕军机四卿及其他维新派人士 被杀害 4 政变后除了被保留下来之外 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百日维新 宣告失败 临朝听政 六君子 戊戌 京师大学堂 三 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 失败原因 1 根本原因 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 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 主观原因 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和极少数帝党官僚 对 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列强 帝国主义 光绪帝 2 教训 在当时的中国 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3 历史意义 1 戊戌变法是一场运动 维新派以变法图强 救亡图存为目标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 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制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 是近代中国一次的潮流 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 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改良主义 政治改革 君主立宪 思想解放 一 判断正误1 旧势力强大并极力阻挠维新变法说明维新变法不符合历史潮流 提示 旧势力以慈禧太后为首 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他们反对变法 并不能说明变法不符合历史潮流 2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 提示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确实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但不是根本原因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资本主义不发达 3 戊戌变法昙花一现 说明在当时的中国 改良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 提示 在中国 由于资产阶级发展力量太慢 资产阶级力量太小 其知识分子虽然掀起了改革运动 但很快就失败了 4 戊戌变法最重要的意义是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提示 戊戌变法最重要最实质的影响是思想上的影响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是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而在救亡图存和变革社会制度上没有起到实质上的成效 二 问题思考1 维新派在危机之际拉笼袁世凯 游说西方列强以寻求支持 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 1 首先反映了维新派自身力量的薄弱 而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 反映了维新派并未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情 所以导致了对袁世凯的盲目信任和对西方列强对华态势的错误判断 3 反映了维新派未能认识到群众力量的强大 不敢发动群众 缺乏群众基础 从根本上说 维新派挽救危机的做法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 维新派为什么求助于袁世凯 袁世凯和戊戌政变是什么关系 提示 1 原因 袁世凯掌握新军 维新派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 2 关系 袁世凯告密加快了戊戌政变的进程 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 3 为什么说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 提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 形成了控制中国的强大势力 而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先天的软弱性 很难与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抗衡 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只能以失败告终 主题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探究讨论 材料一尽管当时很闭塞 严家弄又在乡下 像 戊戌政变 这样的大事 我们也不知道 可是皇帝和皇太后 驾崩 就不同了 地保 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 严家弄 作者故居所在地 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 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 太危险了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 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 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 进步 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 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 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 马士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分析 1 材料一中 这样的大事 我们也不知道 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提示 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 更不用说整个戊戌运动了 由此可见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二中 皇帝的方向 是什么 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 是以好心肠扼杀了 进步 提示 方向 救亡图存 变法图强 原因 维新派缺乏经验 计划轻率 急于求成 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 结果适得其反 要点归纳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1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 力量薄弱 这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 而新势力的主要阶级来源就是民族资产阶级 旧势力的阶级根基封建势力在中国有千年历史 力量雄厚 悬殊的力量对比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2 重要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的策略不当 如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 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变法策略比较激进 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 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 主题二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探究讨论 材料一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 只需要 传统范围内的改革 他们仍然认为 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 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 他以其论著 孔子改制考 而震惊同僚 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对思想界的变化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 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完全的失败 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 即新的思想意识时代 美 费正清 剑桥中国晚清史 下卷 请分析 1 材料一对戊戌变法性质的分析是否正确 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提示 不正确 材料一认为戊戌变法是 传统范围内的改革 而康有为维新思想是西方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提出了兴民权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政治主张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 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 这一思想变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阶段 提示 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形成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 要点归纳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1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变法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失败后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 其直接目的是变法图强 救亡图存 从这个意义上看 变法是爱国的 是进步的 2 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尝试 政治上 维新派试图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文化上 要求用资产阶级文化取代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棉花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鼠尾草提取物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酒精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4年班主任个人述职报告范本(4篇)
- 北京市燕山地区市级名校2026届中考试题猜想语文试卷含解析
- 海事签注管理办法
- 考古机构管理办法
- 耕地保养管理办法
- 湖南省岳阳市重点中学2026届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 经办机构管理办法
- 2025年资阳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附解析含答案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发展对象培训结业考试真题
- 医院安全生产包括哪些方面
- 小型灌区渠道管理办法
- 老年护理课件模板
- 农村安全生产宣讲材料
- 2025至2030中国熊胆粉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战略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高血脂健康宣教
- 护理质量管理与院感感染控制
- 2023年工业企业会计制度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