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 划 本人郑重声明 此处所提交的博士 硕士 论文 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 问题研究 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 硕士 学位 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 已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注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 划 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 硕 士 学位期间 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 硕士 学位论文 本论文的研究 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 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 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 授权曲阜师范大学 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可以公开发表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iii 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 毕业 论文的承诺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 毕业 论文的承诺 我指导的研究生 王 翠 金 所呈交的学位 毕业 论文是在我指导下 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结果 属于我现岗职务工作的结果 并严格 遵守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 的要求 达到学位论文 的学术要求 并且我已认真审阅 无明显抄袭现象 同意送审 如果违反学校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 我愿意接 受按学校有关规定的处罚处理并承担相应导师连带责任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研究生学位 毕业 论文的承诺研究生学位 毕业 论文的承诺 本人所提交的博士 硕士 论文 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是本 人在导师指导下 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 硕士 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 成果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 划 如果违反学校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 我愿意接 受按学校有关规定的处罚处理并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v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迫在眉睫 开发多 层次 宽领域的就业渠道势在必行 使得非全日制用工得到迅速的发展 市场提供给大学 生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 随着大学生兼职群体的扩大 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受损害的现象 也大量涌现 本文从透析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入手 梳理了相关的理论及立法规范 分析出 在实践中 我国对兼职大学生权益受损的法律救济尚不明确 立法上规定模糊 理论上应 把大学生兼职行为纳入到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受法律的保护 所以 文章以非全日制用工制度为背景 探求完善大学生兼职群体的劳动权益的保障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对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的现状的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探求现象 背后的问题 原因及建议性的解决对策 首先 梳理大学生兼职在实践中的权益受到损害 的现状 其次 分析兼职大学生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从法律上的定性不清 人身受到 伤害后的救济途径不畅等角度进行分析 再次 从大学生自身 高校和政府的角度分析大 学生兼职权益受损的原因 最后 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对原因的分析 探索完善大学生兼职 权益保护的建议性对策 从国家立法 社会 学校及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探求保障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兼职 劳动权益 非全日制用工 对策 v abstract as china s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seriousness of the situation is imminent development of multi level and wide ranging source of employment is imperative to make part time employment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market to provide jobs to students is very limit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community college part time part time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student s damage phenomenon in large numbers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part time college students to start dialysis combing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and legislative norms analysis of the practice our damage to the interests of part time law students relief is not clear the legislation provides vague theoretically part time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to the adjustment range of labor law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art time college students protected by law therefore the article in the context of part time employment system to explore part time students complete the protection of labor rights groups the study is the idea of damage to the interests of college student s part time status based on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ssues behind the phenomenon its causes and nature of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first sort out part time students in practice the status of rights are being infringed second analysis of part time students in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roblems unclear from the legal characterization personal injury means of poor relief after the angle of analysis again from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 point of view of damage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reasons for part time students finally deal with the problems an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part time college students explore comprehensive proposal responses from the state legislature the community schools and students explore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of safeguards key words part time students labor rights part time employment countermeasure vi 目录 引言 1 一 大学生兼职中权益损害的现状描述 6 一 大学生兼职的现实性 6 二 大学生兼职的特殊性 7 1 大学生兼职行为易与实习行为混淆 7 2 大学生兼职行为易与勤工助学行为混淆 9 三 大学生兼职中权益损害的严重性 11 二 大学生兼职中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2 一 大学生兼职中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12 1 大学生兼职权益保障的法律界定模糊 12 2 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保护的理论探讨 15 3 大学生兼职合同的性质分歧 18 二 大学生兼职中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21 1 大学生依法维权意识差 21 2 高校职业指导不系统 22 3 企业工会组织有名无实 23 4 政府监察职能缺乏实效 26 5 起诉过程中证据收集困难 27 三 完善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的建议性对策 31 一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 把大学生兼职行为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31 二 严格企业信息公开和监督机制 强化政府的监察职能 33 三 加强大学生兼职指导 搭建良好的兼职平台 36 四 建立可行的诉求渠道 提供有效的维权服务 37 结论 39 参考文献 40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2 致谢 43 1 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引言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学习的空余加入到兼职的队伍中 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 日益普遍的现象 不论是在假期还是在平时 都有不少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做兼职 这既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为毕业后的就业增添砝码 还可以挣取一些生活费 减 轻家庭负担 兼职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兼职绝不仅仅是 简单的个人自发行为 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首先 大学生兼职关 系大学生的素质 它可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次 大学生通过兼职 接触了社会 从而促进了自身的社会化 再次 在当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下 大学生通过兼职得 到锻炼 从而提高了自身就业的竞争力 最后 从长远发展来看 兼职对于大学生自我价 值的实现也有影响意义 一时间 大学校园里出现了 兼职热 校园广告栏覆盖了各式各 样的兼职信息 但是 大学生兼职过程中遭受侵权的事例也不胜枚举 例如非法中介诈骗 低于最低基本工资 拖欠工资等 2007 年 3 月 28 日媒体曝光麦当劳 肯德基等快餐店用 工方面涉嫌不执行当地小时工资等违法用工行为 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由此看出 大学生 兼职权益保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现今 相关法律对其的保护还相当薄弱 只有修 订和完善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 加强教育主管单位和学校对兼职学生维权的意识以及强调 相关单位的社会责任等 其状况才能改善 使大学生兼职健康有序的持续发展 二 研究现状 随着大学生兼职越来越普遍 可以说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全 国有将近 80 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有过兼职的经历 鉴于我国目前保护兼职大学生权益的法 律不完善 制度不健全 使得大学生在兼职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尤其是在兼职权益遭受 侵害时得不到有效的救济和保护 目前有关大学生兼职权益受侵害及救济的调查研究主要 有 我国的专家学者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便对大学生兼职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如李学 谦的 大学生缘何打工 瞭望 1992 和中国纺织大学张徐顺的 社会要更多地关注大 学生打工热 探索与争鸣 1995 两篇文章 分析了大学生兼职的原因 迫切希望提前 参与社会 希望获得人格上的独立等 呼吁学校及社会应对此积极引导和加强管理 随着 高校的扩招和就业率日益下降 在校外兼职的大学生数量突飞猛进 而随之也带来了一系 列令人深思的问题 比如说 在兼职中如何处理与学业的关系 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 如 何调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 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保护自 己的人生安全等 随着 2007 年 3 月 28 日 新快报 揭露广东麦当劳 肯德基等国际餐饮 2 连锁企业涉嫌不执行当地小时工资标准等违法用工行为的报道 使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问 题更加引人关注 首先 关于兼职过程中出现的侵权问题及解决措施 如刘正发 何继秀的 当下我国 大学生打工现象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作者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 调查 分析了大学生打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指出大学生打工上当受骗的原因及打工 的实质 李平的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的社会法律问题 法学研究 2009 年第 16 期 首 先对大学生兼职这一现象进行了界定 接着提出了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存在的书面协议性 质 非法中介等的社会问题和兼职大学生是非全日制用工的主要主体的法律问题 并对这 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最后提出了保护大学生兼职权益的对策 包括完善相关的法律 规范中介机构的不法行为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 陈坤 朱文静等的 论大学生兼 职中的侵权事件及法律救济途径 法制与社会 2009 年第 4 期 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考 察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对兼职的目的 种类等进行分析 得出兼职侵权的现状 经过调查 分析出兼职侵权的形式和原因 最后提出了探索性的法律救济途径 大学生兼职中存在着 很多的侵权现象 但是 目前针对这种状况 保护兼职者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大困难的 如 李鸿建 曹婷的 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困境及对策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年 第 2 期 文中分析了由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主体和现行法律的不完备 保护大学生兼职 权益的途径和作用是有限的 文章最后指出了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的思路和举措 其次 郭杪的 关于大学生兼职中维护自身权益的探讨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 一文 中 提出从政府填补相关法律空缺 学校提供兼职输出途径和兼职大学生自身等三个方面 保护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的权益 唐斯羽在其 大学生兼职权益受侵害现象及其成因调查 报告 兼谈大学生兼职权益的保障措施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8 文中对大学生兼职 过程中权益受到伤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认为是法制的不健全 公权部门保护不足 校方 的指导和管理不到位及大学生自身保护意识的欠缺等原因 针对现存的这些问题 在文章 最后又提出了相对应的保护措施 主要是完善相关的法律 做到使大学生的兼职权益 有 法可依 和加强相关的司法执行的力度和监督措施 韩震 于玲在 大学生打工 的劳 动法保护之研究 北京市干部学院学报 2010 年第 2 期 中对兼职和勤工助学做了区分 认为大学生兼职不同于一般的兼职 首先主体限定于在校的大学生 认为兼职大学生具备 劳动法主体资格的要素 是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而不是劳动 协议 所以兼职大学生的权益应受到劳动法的保护 最后提出了对规范大学生打工的相关 建议 主要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高校的指导和工会组织的保护方面进行了论述 国外自上世纪 70 年代左右就对大学生的兼职问题进行研究 如 counts perry 的 pay policies of student workers journal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 5 2 5 11 may 1975 一文中 通过对美国南部 9 个州的大学生兼职的工资情况的调查 提出了大学生的工资率 即工资标准 的区分方法 1980 年 warrington don l 在其研究 part time student employment the benefits to students and employers journal of employment 3 counseling v29 n3 p138 44 sep 1992 中从兼职学生与雇主间的互利关系分析大学生兼 职现象 将兼职大学生分为经济需求型 financial 职业发展型 career development 和就业安置型 job placement 又如 biddle nicholas 在其文章 the labor market status of australian students who is unemployed who is working and for how many hours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v20 n3 p179 209 jul 2007 中分析了澳大利亚在校大 学生兼职的原因 认为大学生兼职的动机 兼职时间长短都与其家庭背景有密切关系 在 如何管理和引导大学生兼职行为的问题上 有专家建议 学校应当帮助需要工作 兼职 的学生寻找有助于进行其职业规划的工作 并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以便学生能在学 习与工作中寻求平衡 美国的 danielc feldman 在 重塑兼职工作的性质和结果 文章中 分别列举传统的理论框架和现在的理论框架 列举了过去传统只强调兼职工作对工作态度 和工作表现的单方面直接影响 而现在研究发现 兼职工作态度和表现也可以影响前者 可以说兼职工作内容 类型和兼职者的态度 表现等因素是相互综合影响的 然后 作者 提出 随着兼职人数的继续增加 理解兼职的性质与结果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兼职理论发 展方面 作者建议今后的研究应多关注每位兼职者都将面对的兼职工作安排的类型 因兼 职工作安排类型而造成的兼职者工作态度和工作表现的不同 兼职者用于衡量兼职工作的 其他标准以及兼职工作对兼职者的生活造成的影响 在研究方法方面 作者认为应该加强 人口因素对兼职者影响方式的研究以及兼职工作内容因素对兼职工作安排和工作态度及 工作表现影响的研究 文末作者还提到 鉴于实际中的工作管理 赔偿金和变动工作制都 是值得注意探讨的问题 需要吸引和保持老辈工作人员非常重要 兼职工作者对于全职工 作者的冲击应该在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 三 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的是在校大学生在校外兼职活动中的权益保护问题 文章中的 大学生 有 特定的范围 特指全日制的大学生 即是按照国家教育部计划进行招生 在全日制高等院 校就读的且有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学籍的大学生 而全日制高等院校的界定则在 2002 年国 务院颁布实施的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 中有相关规定 该条例中所称的普通高等学校 是指通过国家规定的专门入学考试招收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考生 实施高等 学历教育的学校 它包括全日制大学 独立设置的本科学院 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指师范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和高等职业学校 随着中国整个社会体制的变革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使得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越来 越讲求工作经验 实践能力 对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使得越来越多的在校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最主要的形式是实习 勤工助学和兼职 本文研究的是大学生自发 到社会用人单位从事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权益保护问题 简单地说 根据 2007 年 6 月 26 日教育部 财政部联合下发的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的规定 勤工助学 参见 2002 年国务院颁发的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 第 2 条 4 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意 不得聘 用在校大学生打工 学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为 不在本办法规定之列 勤工助学不包 括未经学校有关部门同意 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为 所以 勤工助学不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而实习在本质上就应是对劳动的等价交换 但现实中 用人单位一般将实习大学生作为免 费劳动力或者廉价劳动力来使用 它已失去了劳动和报酬的对等实质 所以 大学生实习 行为在此也不做研究 对于实习行为 国家法律法规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使得大学生 实习权益的保障处在法律的真空地带 得不到法律上的切实保护 并且在实践中 实习并 不全都是学校教学计划内安排的实践活动 很大部分的实习并不是由学校组织和管理的 而是大学生自发的一种实践锻炼 这种锻炼也不是对自己劳动的等价交换 而兼职本指社 会上参加工作的劳动者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后兼任的其他工作 目前大学生利用自己的 课余时间在校外用人单位从事劳动换取劳动报酬的行为通称为大学生兼职 本质上 全日 制大学生兼职就是在校大学生在校外用人单位从事的有报酬的劳动 不论其是否等价 这 种兼职就是劳动力和劳动报酬的交换 另外 校园生活环境较为封闭 大学生与外界的 接触不多 社会经验不足 其权益极易受到侵害 因此 兼职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 劳动 法和劳动合同法应给予倾斜性的保护 在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章第三节中对非全 日制用工做了专门的规定 规定非全日制用工 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 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 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 式 据教育部 2007 年披露 2001 年到 2006 年 5 年间 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 2500 万人 即使按大学生总人数的 50 计算兼职人数 有 1250 万 按兼职人数的 50 来计 算的话 受侵害的人有 600 余万 因此 大学生社会兼职的权益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 社会问题 本文意在非全日制用工的背景下对大学生兼职中的权益问题做一个深入分析 梳理 进而探索出一些建议性的解决措施 四 研究意义及方法 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权益受侵害状况 总的说来 大学生在校外 社会上兼职是处于一个被动 弱势的地位 出现这种状况大致有以下的原因 社会上中介 机构的混乱无序 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的保护 高校的管理指导不足 大学生本身的自我 保护能力薄弱等 其中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大学生的兼职权益是根本原因 目前没有 对校外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专门法律规定 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 12 条规定 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 不视为就业 未建立 劳动关系 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将在校大学生排除在了普通劳动者之外 因此 在校大学生的权益也不能得到保障 首先 用人单位规避与兼职学生签订劳动合同 出现 参见 2007 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第 6 条 刘会青 大学生劳动权益法律保障问题的探究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2011 年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 68 条 冉瑞燕 大学生社会兼职权益保护的法律对策 载 经济与法 2008 年第 6 期 5 问题时学生没有证据证明与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其次 用工单位任意规定试用期 不 属于劳动关系则不适用 劳动合同法 中 非全日制用工 的试用期规定 然后 用人单 位以不属于劳动关系规避为兼职生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总的来说 没有 劳动法 相关法 律的制约 用人单位招收大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 规避应当担负的责任 使大学生权益受 到损害 大学生所从事的工作种类多是非全日制用工类 工作时间不连续 种类不固定 人员不固定 对于非全日制用工 我国 2008 年出台的 劳动合同法 以专节的形式进行 了规定 虽然仅有五条简单的规定 但较之前已有了进步 但针对现实中的大学生兼职权 益的受侵害问题 这样原则性的法律规定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所以本文针对大学生兼 职的权益保护进行研究 对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定性 兼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 梳理 出建议性的解决方案 希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相关法律规定的缺失和理论研究的不 足 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维权 并对司法关于权利救济的诉讼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 实证调查研究的方式 透视大学生兼职现象 并对兼职 过程中的权益受损及其原因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 然后疏导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分别 从国家立法机构 社会 学校和兼职者本人各个方面提出建议 以供参考 第一 文献分 析法 通过仔细研读相关方面的大量资料 利用图书馆资源 例如 cnki 学术期刊 中国 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维普数据库等 及网络媒体 goole 和 百度 等 等 掌握当代国内外大学生的兼职的研究现状 从中了解到哪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哪些 还待解决 以及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及适当的理论分析工具 从而 对大学生兼职作理论诠释 第二 学科交叉法 通过综合运用社会学 经济学 管理学与 法学等方法 分析和透视大学生兼职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为解决这些问 题理清思路 提出建议 第三 问卷调查法 针对大学城的各年级大学生做问卷调查 从 而了解大学生兼职的原因 目的及在兼职中权益受损的情况 五 论文的创新之处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兼职现象普遍出现 加上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缺 失 使大学生兼职中权益受损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发生 现在学界对 大学生兼职权益的保 护 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很少 理论分析不足 本文在非全日制用工的背景下 对大学生兼 职权益保护做一个深入的梳理和分析 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和完善措施 把这一问题提及到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的高度 同时可以指导我国的司法实 践 为劳动立法提供思路和意见 以期能为以后大学生在兼职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出 自己的努力 6 一 大学生兼职中权益损害的现状描述 一 大学生兼职的现实性 伴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 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 很多的大学生自 发的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兼职来获取工作经验 增加社会阅历 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实践基础 也有大部分学生出于缓解经济困境 通过兼职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等 兼职的原因很多 但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初衷 大学生兼职已发展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大学生通过兼职获取 社会经验 用自己的劳动赚取经济报酬在现今的社会是有其客观性的 第一 这是社会市 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 也使得企业自 主的聘用所需的人才 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是自由的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 而不再是 纯粹的 分配制 使得大学生要适应开放和竞争的市场要求 增强自身的实力 加上经 济的纵深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第二 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 衍生出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和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逐年的提高 使得来自贫困家庭的高校特困生 贫困生不得不寻求兼职的途径赚取生活费用及其学费 经济困境是大部分学生的兼职目的 第三 我国从 1999 年开始实行高校扩招 随着连年 扩招力度的加大 使得毕业生数量激增 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又不高 未就业的毕业生总 人数越来越庞大 就业的压力不言而喻 另外 对于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状况 用人单位 的招聘条件也愈加地严格甚至苛刻 现实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为就业获取工作 经验 其途径主要就是兼职 通过兼职增强自身的就业砝码 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成为大 学生就业的敲门砖 兼职是一个缓解家庭负担 获取工作经验的路径 只是 大学生群体 的庞大 使得兼职市场处于超负荷状态 因此 规范大学生的兼职行为 保障劳动力市场 的运行和兼职者的劳动权益势在必行 目前 大学生兼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兼职 一般认为兼职是指在本职之外兼任其他 职务 也就是说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内 和几个不同的用人单位建立不同的劳动关系 同 时这些不同的劳动关系支配下的劳动时间都处在平均劳动时间值以下 大学生兼职也区别 于一般意义上的打工 它不仅具有临时工的期限性和不稳定性 更具有知识性的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一种有偿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从事兼职 能够从更深的层面上 了解知识的经济价值 更深刻地感到自身所学的不足 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从个人层面来 说 兼职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或者可以说 兼职就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通过自身实 践自觉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表现 大学生兼职的特殊性最根本的就是身份的特殊性 就是大学生身份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者 目前大学生兼职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 兼职目的的多样性 目前大学生兼职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兼职的目 的表现出多样性 首先 减轻家庭的负担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学生兼职的首要目的 通过兼职来解决生活的经济压力 其次 为了增加社会经验 锻炼自己的能力 他们已经 王焕勋 实用教育大辞典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189 页 刘珊珊 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 载 江西师范大学 2009 年 5 月 7 意识到实践经验对将来就业的重要性 通过兼职来积累经验 增强自身的优势 另外 也 有出于自己的个人爱好和兴趣或者丰富人际关系网等的目的 总体说来 目前大学生兼职 目的越来越具有多样性 不在局限于某一方面 当然 由于目前就业压力的增大 更多学 生希望通过兼职认识自身 锻炼自我 同时深入了解社会 努力缩小校园与社会的差距造 成的心理上的落差 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第二 兼职种类呈现多样化 但技术含量都不高 在大学生兼职的工作种类中 占首 位的是促销 因为企业和商场大多在周末或假日进行产品促销活动 这与学生的上课时间 不相冲突 并且也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就可上岗 因此大部分兼职大学生都有过促销的经历 兼职服务员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还有做家教 其他的兼职工作 比如 收银员 发传单 话务员 等 尽管大学生兼职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但总体看来 大学生兼职的工 作类型都是技术含量低的 家教的辅导对象多为小学生或初中生 兼职大学生们所从事的 工作只是单纯地重复以往学过的知识 技术含量不高 而那些专业性强 技术含量较高的 工作相对来说 兼职大学生从事的则较少 另外 兼职工作一般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不大 尤其是文科类兼职大学生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暂时工作 大部分只能选择倾向于体 力劳动的工作 第三 兼职信息的获取渠道较为狭窄 由于校园环境相对的封闭性 大学生接触外界 的机会有限 所以 兼职信息的获取主要通过校园海报或中介介绍这种比较方便快捷的途 径 通过中介兼职是较为常用的方式 而人力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提供的兼职机会不多 兼 职岗位也较少 很多大学生很难在人才市场上找到自己满意的兼职工作 另外 也有通过 同学或朋友介绍寻找兼职工作的 总之 兼职大学生获取兼职信息的渠道较窄 第四 兼职过程欠缺保障 尽管兼职为大学生缓解了部分的经济困难 增加了社会 经验和提高了自身能力 但是 不少的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最大的 问题就是报酬得不到及时地支付 用人单位利用大学生自身弱点 拖欠和克扣工资的现象 时有发生 还有就是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因为很多的兼职工作安排在晚上 这就使得返 校途中的安全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二 大学生兼职的特殊性 1 大学生兼职行为易与实习行为混淆 全日制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寒暑假到用人单位兼职打工已发展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 现象 大学生通过兼职这种社会实践去了解社会 换取经济报酬或者获取工作经验 但是 在兼职中劳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很多 原因是我国法律法规没有对大学生兼职行为做出明 确的界定 使得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纠纷得不到法律上的救济 大学生在兼职中的 人身伤害得不到有效解决 另外 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在劳动法理论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如今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事兼职 兼职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 也有很多打着实习 王玮 大学生兼职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载 中国电力教育 2010 年第 31 期 8 的旗号实质上是兼职的状况 限于法律对实习的范围界定有限 使得法律对大学生的实习 权益保障存在缺陷 而勤工助学是指一种用自我劳动所得来资助个人学习费用的劳动形 式 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有偿劳动或服务 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报酬 以补充自己 的学习费用 改善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它包括校内的勤工助学和校外的兼职活动 但实践中 勤工助学一般就是指校内的勤工助学 不过也已经突破了这一概念的界定范围 法律上对其也做了扩大化的理解 使得勤工助学和兼职行为相混淆 大部分大学生兼职的 行为被划入到勤工助学的范围以内 使得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排除在劳动法的规定之 外 兼职大学生群体的权益并未得到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 加上 法律规范对在校大学生 的校外兼职行为并未给予明确的规定 导致大学生的兼职劳动被划归到民法的调整范围 由民法给予一般性的保护 但是民法的调整和保护是有限的 没有对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 益给予应有的劳动法意义上的保护 并且兼职大学生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较为弱势的 劳动法应给予一定的倾斜性保护 例如 关于实习的界定国家立法尚无明确规定 但地方立法做出了很好的范例 广东 省在 2010 年 3 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对此做了规定 根据 2010 年 1 月 22 日广东省第十一 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 见习条例 中的规定 实习是指高等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组织学生到国家 机关 企业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这 种法律上的明确界定在立法上还是第一次 值得其他地方向其借鉴 吸取经验 它详细规 定了与实习相关的规范和有关部门的管理措施 但其认为实习是由学校教学计划排定的 由学校与实习单位协调和学校负责管理的实践活动 这种界定有很大的不足之处 也限定 了实习的范围 对实践中那些名义上是实习 但不是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而组织的实践活 动就排除在外 此条例未对这种实践活动给予相应的规定 使得某些用人单位钻了法律的 空子 利用这种法律规定上的不足和现实中学生求职的急切心理 以招用实习生为名雇佣 临时工 赚取廉价的劳动力甚至是免费的劳动力 这种情况下的实习与兼职就有了很大的 不同 因此这部分劳动形式急需法律的规制 不能任其游离于法律规定之外 不然法律规 定的空白就会严重损害兼职大学生群体的利益 现实中 大学生在校外实习兼职中权益受 损严重 曾有一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商对 1253 名大学生和 85 家企业做过调查 调查结果显 示 46 的学生有过权益被侵害的经历 无故辞退 被迫加班和克扣工资被列为实习大学 生权益受损现象前三位 90 以上的大学生在明知权益受损情况下选择 忍气吞声 在 这些兼职中 大多数学生是通过小广告 传单 同学介绍 中介等形式获取兼职信息的 在大学生校外兼职中 一般工资报酬较低 超时或者超负荷工作 安全卫生条件得不到应 王焕勋 实用教育大词典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201 页 参见 2010 年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 第 2 条 法律无明文规定学校无详细规范 大学生实习出意外 学校单位 两不管 来源于 l 引自 2008 年 8 月 29 日 法制 日报 9 有的保障 并且不按时 不足额支付工资或者工作完成后找不到用工单位的情况也时常发 生 使得大学生兼职群体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2 大学生兼职行为易与勤工助学行为混淆 勤工助学是指大学生在校内提供的助教 助研 实验室 校内的后勤服务等岗位上参 加劳动 由学校专项资金支付相应报酬的一种校内活动 2007 年 6 月 教育部和财政部 联合颁发了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其明确界定了 勤工助学 的概念和范围 本 办法所称的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 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 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 任 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意 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 学生私自在校外 打工的行为 不在本办法规定之列 我们可以得出 在概念的界定上 大学生兼职行为 与勤工助学是不同的 大学生兼职一般都没有经过学校的同意 也不受学校的组织和管理 是到用人单位赚取生活费用或者社会经验的自发的行为 属于 私自外出打工 的行为 而勤工助学活动一定要受学校的限制 受到学校的组织和管理 本文论述的大学生兼职行 为是与勤工助学活动有很大区别的 是在校大学生自发地到社会上兼职的活动 具体来说 大学生兼职行为与勤工助学的区别 在于 第一 兼职大学生的工资来源不同于勤工助学 在校大学生从事校外兼职的工作报酬 由使用劳动力的用工单位来支付 而兼职的用工单位一般是社会上普通的公司 企业 餐 饮服务场所等 兼职的报酬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的交换物 而用人单位支付的 劳动报酬并不具有国家优抚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 也没有最低工资标准的保障 因为 没有统一的组织或者机构对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进行管理 也没有任何的规章对兼职的报酬 进行标准性的规定 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样由用工单位根据具体的劳动情形而定 只是劳动的交换 没有任何别的意义 而勤工助学的报酬根据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 法 的规定 在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领导下 配合学校财务部门共同管理和使 用学校勤工助学专项资金 制订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报酬标准 并负责酬金的发放和 管理工作 所以 勤工助学的报酬来源于学校的 勤工助学基金 它是按照国家规 定而专设的资金 专门用于校内勤工助学活动而产生的费用 高等学校在确定勤工助学报 酬时 应参照学校所在地相同种类工作的工资标准 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相结合来确 定 但原则上不能低于同工种人员的最低报酬标准 在学校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也可 以一定的幅度提高勤工助学的报酬 以充分贯彻帮助家庭困难学生的原则 这种区别就使 兼职大学生在兼职劳动中不能取得和勤工助学一样的标准报酬 其工资就没有了保障 第二 兼职大学生的工作岗位不同与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岗位有校内的和校外的勤工 朱岩 在校大学生兼职法律权利保障状况调查报告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2008 年 参见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第 4 条 同上 第 6 条 同 参见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第 16 条 10 助学岗位的区分 校内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基本由校内的各单位提供 这些单位基本上包 括图书馆 实验室 办公室内勤 校园保洁 餐厅保洁等 其酬劳由学校的专项基金来支 持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有明确规定 勤工助学活动必须坚持 立足校园 服务社会 的宗旨 按照学有余力 自愿申请 信息公开 扶困优先 竞争上岗 遵纪守 法的原则 由学校在不影响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有组织的开展 高等院 校一般是事业单位 就算是民办大学 其本身设立的专项资金是十分有限的 受资金的限 制 学校可提供给大学生的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就不会太多 而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则是 由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提供的 受学校勤工助学部门的管理 对勤工助学的岗位 在 高 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有明确的规定 开发校外勤工助学资源 积极收集校外勤 工助学的信息 开拓校外勤工助学渠道 增加校外勤工助学岗位 并纳入学校管理 但由于校外对兼职大学生的需求多是零散的 几乎没有什么大量的用工需求 就是这些零 散的需求也多为用人单位单独发布的个别的招聘信息 另外 学校的勤工助学管理部门自 身的作用没有发挥到位 基于自身工作人员不够 工作量大 时间也不充裕 基本上不会 主动联系校外用人单位 去主动寻求或开发勤工助学资源 并且由于兼职大学生的供给远 远大于需求 校外用工单位完全可以发布招聘信息雇佣到兼职者 而且没有学校的约束 这种招聘形式是更为自由的 通过学校勤工助学管理组织寻求兼职岗位往往手续繁琐 时 间较长 所以大多数兼职大学生是通过中介或者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广告就可以找到兼职 岗位 所以 兼职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大多数是参差不齐 较为混乱的 第三 大学生兼职适用的法律不同于勤工助学 实践中 劳动法 和 劳动合同法 没有对大学生的兼职行为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调整 理论上应受民法的一般调整 不过 劳 动合同法 以专章的形式对非全日制用工做了规定 鉴于大学生兼职行为符合非全日制用 工的特性 可以参照劳动合同法对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来规范大学生的兼职行为 而勤工 助学活动则明确的受到教育部和财政部颁布的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的规范和调 整 由此可见 勤工助学活动主要是社会和国家出资 由高校负责实施的一种对贫困学生 的优抚措施 也是国家对贫困家庭学生的一种照顾 而在校大学生的兼职活动则纯属个人 行为 没有国家优抚的性质 因此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不调整大学生的兼职 行为 经过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兼职的法律权利保障处于空白状态 没有法律明确的规范 和调整 但是因为兼职大学生是非全日制劳动者的一部分 所以兼职大学生的权益应受 劳 动法 和 劳动合同法 的保护 兼职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否是劳动关系 主要的是考察劳动法律关系的 主体是否适格 即兼职大学生能否成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我国 劳动法 和 劳动合同 法 都没有对劳动者的内涵和外延给出明确的界定 根据原劳动部印发的 关于贯彻执行 参见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第 5 条 同上 第 14 条 11 若干问题的意见 中的规定 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 不视为就业 未建立劳动关系 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由于我国立法中对相关法律概 念界定的模糊性和笼统性 导致在实践中往往对兼职大学生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 者有不同的意见 而对于兼职的在校大学生能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多数学者还 是持肯定的态度 在司法实践中 很多地方的法院在审判此类案件时也对兼职大学生的劳 动者主体资格给予了肯定 三 大学生兼职中权益损害的严重性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教育已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播 而是向着知识与 技能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并行发展的方向推进 使得大学生兼职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兼 职大学生往返穿梭的背影俨然成了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 他们忙碌不停的脚步中 点缀着 笑容 也有辛酸的苦楚 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 走向社会的道路并不平坦 对兼职大学 生的各种侵权事件层出不穷 根据调查 当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 至少 有八成大学生维权意识淡薄 极少主动采取维权行动 一般自认倒霉或者忍气吐声 调查 显示 在面临 是否与雇主签订合同 时 有59 2 的大学生选择口头协议 24 5 的人表示 没有想过这一问题 只有16 3 的人倾向于签订书面合同 面对权益受到侵害 只有4 2 的 学生能正确写出投诉机构名称 近四成大学生自身权益在兼职过程中受到侵害 其中 侵 害主要集中在克扣工资 推延支付工资 中介不兑现承诺及人身伤害等方面 在做过兼 职的被调查者中 约有70 3 曾受到过不同种类和程度的侵权 主要来自用人单位和中介 机构的侵害 其中 用人单位的侵权主要体现为拒付 少付或延付报酬 延长工作时间 侵犯个人隐私也较为常见 就中介机构的侵权而言 一方面 大量无照 黑 中介不具备 相应从业资质 严重扰乱了职位信息市场秩序 另一方面 许多具有资格的中介没能全力 履行职责 很多中介公司只保证首次介绍成功 介绍的工作与大学生的身份特点不符 工 作地点 时间 报酬等其他事宜均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与承诺 很多非法用人单位便借此途 径寻找兼职者 通过研究和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利受到侵害 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其一 财产权利受侵害 不管是中介诈骗 还是交押金 或者是拒付 工资报酬 都直接侵犯了大学生的财产权利 其二 人身权利受侵害 一些大学生不注意自 身保护 在兼职过程中健康权受到损害 一些用人单位不考虑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卫生保护 给大学生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甚至存在危险 其中女性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尤为严 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5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大学《卫生教育-学校卫生管理》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南郴州临武县第二批事业单位选聘工作人员48人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2025年延安安塞区事业单位大学生退役士兵招聘(11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长春市市直事业单位(含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年湖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公共某础知识(一)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东广州市南沙区事业单位第一批高校校园招聘40人(北京、武汉设考点)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川省中烟企业招聘(机械类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 2025年劳动关系协调员(中级)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考试试卷及答案
- 糖尿病与睡眠障碍
- DB34∕T 2727-2016 厂拌沥青混凝土热风式再生工艺规程
- MAXHUB会议平板操作说明书
- 2024年军考英语真题历年军考真题系列
- 旅游景区游客投诉处理流程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1-4参考答案
-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件-俄罗斯的学前教育
- 农业科学研究方法培训
- QB∕T 3826-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 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 医院普外科五年发展规划
- 铁路工务防护员基本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