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内控技术标准.doc_第1页
水泥内控技术标准.doc_第2页
水泥内控技术标准.doc_第3页
水泥内控技术标准.doc_第4页
水泥内控技术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 技术标准 水泥内控技术标准(版次:30) 文件编号:qg/zlny0302-zg-02受控状态:yn分发号: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起草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0年 月 日发布 2010年 月 日实施目录 1石灰石内控技术标准 022粉砂岩内控技术标准 04 3进厂粉煤灰内控技术标准 064进厂硫酸渣内控技术标准 085烟煤内控技术标准 096石膏内控技术标准 117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内控技术标准 128粒化高炉矿渣内控技术标准 149采矿废渣(石粉、石灰石采矿废渣、钼矿采矿废渣)技术标准 1510出磨生料内控技术标准1611 入窑生料内控技术标准1712 出n-mfc入窑生料内控技术标准 1813 出窑熟料内控技术标准1914 出磨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内控技术标准2115 出磨复合硅酸盐水泥内控技术标准2416 商品熟料内控技术标准2617 出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内控技术标准2918 出厂复合硅酸盐水泥内控技术标准 35 19 水泥包装袋内控技术标准40一、 石灰石内控技术标准 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水泥生产中所用石灰石原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对进厂石灰石的控制和质量验收。2 引用标准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57622000建材用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3 技术要求31 cao48%,cao含量最低不得低于45%。32 mgo2.5%。4试验方法 石灰石原料的化学全分析按gb/t176进行。5 检验规则51 取样地点编制矿山开采网或开采计划变更时,在开采平台上取潜孔钻粉样;进厂石灰石在入均化堆场输送皮带上取样;均化后的石灰石在配料库底输送皮带上取样。5.2取样方法矿山开采点取样应先刮去潜孔钻粉表面粉末后采集,每个台段一个合并样,总量不少于500g; 进厂石灰石及均化后的石灰石在输送设备上取样时应一次横截输送带上所有物料,每10min取一次后合并,合并样总量不少于20kg。5.3检验频次矿山开采点每次爆破进行一次(mgo、cao)简易分析;均化后的进厂石灰石每天进行一次 (mgo、cao) 简易分析;每星期进行一次化学全分析;根据进厂石灰石的质量情况可随时增加检验频次。6 运输和储存石灰石原料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与其他原材料相互混杂。二、粉砂岩内控技术标准1 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水泥生产中所用粉砂岩原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对进厂粉砂岩的控制和质量验收。2引用标准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jc/t8742000水泥用硅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3 技术要求31 sio260%。32 mgo50%,(电炉渣、铁矿石30%,mgo2.5%)。42含水量:不大于20%。5 试验方法51硫酸渣化学分析按gb/t850进行。5.2 硫酸渣进厂水分检验按水分测定作业指导书进行。6 检验规则61硫酸渣进厂前须由供应部、质量管理部共同到硫酸渣生产厂家取样化验,符合技术要求的方可进厂。6.2 硫酸渣进后按供应厂家分批进行检验。7 运输和储存硫酸渣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与其他原材料相混杂。五、烟煤内控技术标准1 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水泥生产中所用进厂烟煤及出磨煤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厂水泥生产中进厂烟煤及出磨煤粉的质量验收和控制。2 引用标准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3 技术要求31 灰份 aad23%。33 热值qnet,ad 22990kj/kg, (5600kcal/kg)。3.4 全硫st.ad1.0%。3.5 水份32%,32%,28%的拒收。42石膏中不得含有害于水泥性能的杂质。5 试验方法51石膏的化学全分析按gb/t5484进行。6 检验规则石膏进后按供应厂家分批取平均样做so3。7运输和储存运输工具及存放场地应保持清洁、防湿防潮,不得混入外来夹杂物。火山灰质混合材料(页岩) 内控技术标准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水泥生产中所用沸石和煤渣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厂水泥制成中用作活性混合材料的沸石和煤渣的进厂及入磨质量验收和控制。2引用标准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jc/t8742000 水泥用硅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gb/t28472008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29571991用作水泥混合材料的工业废渣活性试验方法3定义页岩:凝灰岩经环境介质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以碱或碱土金属的含水铝硅酸岩矿物为主的岩石,是一种天然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4技术要求41烧失量10%。42 火山灰性试验:必须合格。4.3 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不小于70%。5试验方法51烧失量的检验:按gb/t176进行。5.2火山灰性试验:按gb/t2847进行。5.3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试验:按gb/t17671进行。5.4化学全分析按:jc/t874进行。6检验规则61页岩在进厂前须由供应部、质量管理部共同到沸石供应单位取样化验,符合技术要求的方可进厂。6.2 对连续供应的页岩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作为生产控制,化学全分析每月检验一次,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6.3 经检验,符合本标准第4章技术要求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为活性混合材料;仅符合本标准第41、42条要求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为非活性混合材料,不符合第41、42条要求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不能作为水泥混合材料。7 运输和储存页岩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杂。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煤矸石) 内控技术标准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水泥生产中所用煤矸石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厂水泥制成中用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煤矸石的进厂及入磨质量验收和控制。2引用标准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jc/t8742000 水泥用硅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29571991用作水泥混合材料的工业废渣活性试验方法3定义煤矸石:矿业固体废物的一种,洗煤厂的洗矸、煤炭生产过程中的手选矸、半煤巷和岩巷掘进中排出的煤和岩石以及和煤矸石一起堆放的煤系之外的白矸等的混合物,自然或人工燃烧过的煤矸石,具有一定活性,可作为水泥的活性混合材料。4技术要求41烧失量10%。4.2 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不小于70%。5试验方法51烧失量的检验:按gb/t176进行。5.2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试验:按gb/t17671进行。6检验规则61煤矸石在进厂前须由供应部、质量管理部共同到沸石供应单位取样化验,符合技术要求的方可进厂。6.2 对连续供应的页岩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作为生产控制,化学全分析每月检验一次,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每季度检验一次。7 运输和储存页岩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杂。粒化高炉矿渣内控技术标准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水泥生产中所用粒化高炉矿渣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厂水泥制成中用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粒化高炉矿渣的进厂及入磨质量验收和控制。2引用标准gb/t203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3 定义凡在高炉冶炼生铁时,所得以硅酸盐与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淬冷成粒后,即为粒化高炉矿渣(以下简称矿渣)。4技术要求41 loss2.5%、28天抗压强度比70%。42 矿渣中不得混有外来夹杂物,如含铁尘泥,未经充分淬冷矿渣等。5 试验方法按gb/t203进行。28天抗压强度比试验:按gb/t17671进行。化学分析按gb176进行。6 检验规则61矿渣在进厂前须由供应部、质量管理部共同到矿渣供应单位取样化验,符合技术要求的方可进厂。6.2 按供货单位分批次取样化验。从堆场取样有代表性试样约20kg,混合后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至约2kg,供检验用。6.3 化学全分析每月一次, 28天抗压强度比试验每季度一次。7 运输和储存7.1矿渣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与其他材料混装,车皮或车厢必须清除干净,以免混入杂质。7.2 矿渣在未经烘干前,其贮存期限,从淬冷成粒时算起,不易超过3个月。粒化高炉矿渣粉内控技术标准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水泥生产中所用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厂水泥制成中用作活性混合材料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进厂及入磨质量验收和控制。2引用标准gb/t18046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4 定义符合gb/t203标准规定的粒化高炉矿渣经干燥、粉磨(或添加少量石膏一起粉磨)达到相当细度且符合相应活性指数的粉体。4技术要求41 loss2.5%、28天抗压强度比70%。42 矿渣中不得混有外来夹杂物,如含铁尘泥,未经充分淬冷矿渣等。5 试验方法按gb/t203进行。28天抗压强度比试验:按gb/t17671进行。化学分析按gb176进行。6 检验规则61矿渣在进厂前须由供应部、质量管理部共同到矿渣供应单位取样化验,符合技术要求的方可进厂。6.2 按供货单位分批次取样化验。从堆场取样有代表性试样约20kg,混合后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至约2kg,供检验用。6.3 化学全分析每月一次, 28天抗压强度比试验每季度一次。7 运输和储存7.1矿渣微粉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与其他材料混装,散装车必须清除干净,以免混入杂质。石灰石采矿废渣内控技术标准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水泥生产中所用石灰石采矿废渣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标准等。2引用标准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3技术要求3.1 25%cao38%3.2 mgo3.5%;4试验方法4.1 采矿废渣的化学全分析按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进行;5检验规则5.1 取样地点进厂石灰石采矿废渣在入均化堆场输送皮带上取样;均化后石灰石采矿废渣在配料站皮带上取样。5.2 取样方法进厂石灰石采矿废渣及均化后石灰石采矿废渣在输送皮带上取样时应一次横截皮带上所有物料,没小时取样一次后合并,合并样总量不少于2kg。5.3 检验频次进厂石灰石采矿废渣化学全分析每月1次,有异常情况,随时取样检验;6运输和储存石灰石采矿废渣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与其他原材料相互混杂。出磨生料内控技术标准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水泥生产中出磨生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厂水泥生产中出磨生料的生产和检验。2引用标准gb/t191402003水泥x射线荧光分析通则gb/t1345199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m筛筛析法)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中有关规定3 技术要求31 出磨生料三率值控制范围分别为:kh:k0.02,sm:k0.1,im:k0.1,三率值合格率50%。32出磨生料细度14.0,合格率90%。3.3 出磨生料水分0.5%,合格率90%。3.4出磨生料:fe2o3: k0.15, 合格率70%。4试验方法41出磨生料三率值kh、 sm 、im和fe2o3用x荧光分析仪按gb/t19140进行。4.2 出磨生料细度检验按gb/t1345进行。4.3出磨生料水分分析按物料水分测定方法进行。5检验规则51出磨生料细度,三率值kh、 sm、im和fe2o3每小时检验一次。5.2出磨生料水分每四小时检验一次。5.3取样点:入生料均化库斗提自动取样器,每小时取样一次,每次取样量不少于500g。6 贮存与管理出磨生料存入生料均化储库中,入窑使用前须经过气力充分搅拌均化使其化学成分均匀稳定。入窑生料内控技术标准1 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水泥生产中入窑生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厂水泥生产中入窑生料的检验和控制。2 引用标准gb/t191402003水泥x射线荧光分析通则gb/t1345199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m筛筛析法)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中有关规定3技术要求31 入窑生料三率值控制范围分别为:kh:k0.02,sm:k0.1,im:k0.1,三率值合格率70%。32入窑生料细度14.0,合格率90%。3.3 入窑生料水分0.5%,合格率90%。4试验方法41入窑生料三率值kh、 sm 和im用x荧光分析仪按gb/t19140进行,全天综合样做化学全分析一次。4.2 入窑生料细度检验按gb/t1345进行。4.3入窑生料水分分析按物料水分测定方法进行。5检验规则51入窑生料细度,三率值kh、 sm 和im每小时检验一次。52入窑生料细度每两小时检验一次。5.3入窑生料水分每八小时检验一次。5.4取样点:入窑斗提自动取样器,每小时取样一次,每次取样量不少于500g。出分解炉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内控技术标准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水泥生产中出分解炉入窑生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厂水泥生产中出出分解炉入窑生料的检验和控制。2引用标准gb/t191402003水泥x射线荧光分析通则gb/t1345199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m筛筛析法)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中有关规定3 技术要求经预热和预分解后入窑生料的表观分解率90%。4试验方法出分解炉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的测定按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的测定方法进行。5检验规则51出分解炉入窑生料每天检验一次。52取样点:c1下料管处。出窑熟料内控技术标准1 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水泥生产中出窑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厂出窑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控制和检验。2引用标准gb175200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jc/t8532008硅酸盐水泥熟料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3定义硅酸盐水泥熟料,即国际上的波特兰水泥熟料(简称水泥熟料),是一种由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配比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4技术要求41 化学要求f-caomgo烧失量不溶物so3r2oc3s+c2scao/sio21.54.00.50.751.00.60662.042 物理性能要求出窑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物理性能按制成gb175中的p型硅酸盐水泥的性能来表达。421 凝结时间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6.5h。422 安定性沸煮法合格。423 强度出窑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实际强度达到下表要求:抗压强度(mpa)3d28d285843出窑熟料立升重1250g/l,合格率85%。44出窑熟料f-cao1.5,合格率85%。45出窑熟料三率值应为:kh:k0.02,合格率80%,sm:k0.1,im:k0.1, 合格率85%。5试验方法51出窑熟料化学全分析按gb/t176进行。52凝结时间、安定性按gb/t1346规定进行检验。53出窑熟料强度按gb/t17671规定进行检验。54出窑熟料粒度按物料粒度测定方法进行。6检验规则61出窑熟料f-cao每小时测定一次。62立升重每班测定一次。63出窑熟料化学全分析每天分析一次。64出窑熟料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每天测定一次。7输送与贮存出窑熟料的输送和储存不得与其他物品相混杂。出磨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内控技术标准 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输送与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出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2 引用标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807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_)gb/t19140水泥x射线荧光分析通则gb/t1346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jc/t667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3 技术要求3.1 三氧化硫出磨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2.00.20。3.2 细度和混合材出磨水泥细度1.5%(比表面积大于360m2kg),氧化钙大于55%。3.3 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3.4强度(见下表)出磨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值。(mpa)4试验方法4.1 出磨水泥氧化钙按gb/t19140进行。4.2 比表面积按gb/t8074进行。4.3 三氧化硫按gb/t19140进行。4.4 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按gb/t1346进行。4.5 强度按gb/t17671进行。强度等级抗折强度抗压强度1d3d28d1d3d28d52.54.0-4.85.89.014-1729.058.042.5r4.0-4.55.5-6.08.9-9.313.0-15.028.0-30.049.0-53.042.53.5-4.25.2-5.78.5-9.012.5-14.526.0-29.048.0-52.05 检验规则51 取样出磨水泥分磨进行取样检验。每小时在入水泥均化库斗提自动取样器中取样一次。每次取样量不少于500g。52 出磨水泥细度(或比表面积)每小时检验一次。6.3 出磨水泥三氧化硫每两小时检验一次。6.4出磨水泥混合氧化钙每两小时检验一次。6.5 出磨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每天进行一次。7 输送与贮存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的出磨水泥在输送与贮存时不得受潮、相互混杂和混入杂物,出磨水泥应按指定的库号存放,严禁混库。出磨复合硅酸盐水泥内控技术标准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磨复合通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输送与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出磨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控制和质量检验。2 引用标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807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_)gb/t19140水泥x射线荧光分析通则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jc/t667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3 技术要求3.1 三氧化硫出磨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1.80.20。3.2 细度和混合材出磨水泥细度3.0%,氧化钙大于43.5%。3.3 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3.4强度(见下表)出磨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值。(mpa)4试验方法4.1 出磨水泥氧化钙按gb/t19140进行。4.2 比表面积按gb/t8074进行。4.3 三氧化硫按gb/t19140进行。4.4 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按gb/t1346进行。4.5 强度按gb/t17671进行。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下表数值。(mpa) 强度等级抗折强度抗压强度1d3d28d1d3d28d32.51.83.87.56.017.036.032.5r2.03.87.56.518.037.042.54.55.28.512.526.048.042.5r4.85.58.813.028.049.05 检验规则51 取样出磨水泥分磨进行取样检验。每小时在入水泥均化库斗提自动取样器中取样一次。每次取样量不少于500g。52 出磨水泥细度(或比表面积)每小时检验一次。6.3 出磨水泥三氧化硫每两小时检验一次。6.4出磨水泥混合氧化钙每两小时检验一次。6.5 出磨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每天进行一次。7 输送与贮存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的出磨水泥在输送与贮存时不得受潮、相互混杂和混入杂物,出磨水泥应按指定的库号存放,严禁混库。商品熟料内控技术标准1 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厂商品(出厂)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对商品(出厂)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控制和质量验收。2 引用标准gb175200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jc/t853硅酸盐水泥熟料3定义硅酸盐水泥熟料,即国际上的波特兰水泥熟料(简称水泥熟料),是一种由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配比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4 技术要求41 化学要求f-caomgo烧失量不溶物so3r2oc3s+c2scao/sio21.55.01.50.751.00.60662.0c3s , c2s按下式计算:c3s4.07c-7.60s-6.72a-1.43f-2.85 so3 4.07f-caoc2s=2.87s-0.75 c3sr2o=na2o+0.658k2o式中c、s、a、f分别代表熟料中cao、sio2、al2o3、fe2o3的质量百分比。42 物理性能要求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物理性能按制成gb175中的p型硅酸盐水泥的性能来表达。421 凝结时间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6.5h。422 安定性沸煮法合格。423 强度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抗压强度不低于下表的规定:品 名抗压强度(mpa)3d28d商品熟料2855424 其他要求不带有杂物,如耐火砖、垃圾、废铁、炉杂炉渣、石灰石、粘土等。5试验方法51 化学要求按gb/t176进行。52 物理要求硅酸盐水泥熟料物理性能性能的检验,是通过将水泥熟料在500500mm标准小磨中与二水石膏一起磨细至比表面积35010/kg,80um筛余不大于4制成p型硅酸盐水泥后来进行的。制成的水泥中so3含量应在2.02.5范围内。所有的试验(除28天强度外)应在制成水泥后10天内完成。521 凝结时间、安定性按gb/t1346规定进行检验。522 强度按gb/t17671规定进行检验。6验收规则61 编号及取样熟料贸易(出厂)时的编号和取样按交货时的批次进行编号,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熟料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6kg。所取熟料样品按第jc/t853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需要对产品进行考核的全部要求。为检验其均匀性也可以取若干个分割样,具体取样方法由有关方商定。62 交货及验收62.1 交货时,熟料的质量验收可抽取熟料实物试样以其检验结果为依据,也可以我厂出具的检验报告为依据。采取何种方法验收由买卖双方商定,并在合同或协议中注明。62.2 以抽取实物熟料试样的检验结果为依据时,买卖双方应在发货前或交货地共同取样和签封。所取样品缩分为二等份,一份熟料由我方用铁桶封装保存40天,一份由买方按本标准规定的项目和方法进行检验。在40天以内,买方检验认为产品质量不符合本标准要求,而我厂又有异议时,则双方应将我厂保存的另一份熟料试样送国家水泥质检中心进行仲裁检验。62.3 以我厂的检验报告为验收依据时,在发货前或交货时买方(或委托我方)在同编号熟料中抽取试样,双方共同签封后保存3个月。在3个月内,买方对熟料质量有疑问时,则双方应将共同签封的熟料试样送国家水泥质检中心进行仲裁检验。以上封存的样品和试样样品应用铁桶封存并注意防潮7运输和储存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运输和储存应不与其他物品相混杂。出厂通用硅酸盐水泥内控技术标准1主体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厂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和代号、材料要求、强度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出厂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控制和质量验收。2引用标准gb/t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203 用于水泥中粒化高炉矿渣gb/t750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t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m筛筛析法)gb/t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847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t5483 石膏和硬石膏gb/t807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_)gb/9774 水泥包装袋gb/12573 水泥取样方法gb/t12960 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gb/t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jc/t420 水泥原材料中氯离子的测定方法jc/t667 水泥助磨剂jc/t742 掺入水泥中的回转窑窑灰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 common portland cement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4 分类本标准规定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各品种的组分和代号应符合5.1的规定。5 组分与材料5.1 组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品种代号组 分熟料+石膏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石灰石硅酸盐水泥pi100-p955-95-5普通硅酸盐水泥po80且5且20a-矿渣硅酸盐水泥psa50且20且50b-psb30且50且70b-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60且20且40c-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60且20且40d-复合硅酸盐水泥pc50且20且50ea本组分材料为符合本标准5.2.3的活性混合材料,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标准5.2.4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且符合本标准5.2.5的窑灰代替。b本组分材料为符合gb/t203或gb/t18046的活性混合材料,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标准第5.2.3条的活性混合材料或符合本标准第5.2.4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符合本标准第5.2.5条的窑灰中的任一种材料代替。c本组分材料为符合gb/t2847的活性混合材料。d本组分材料为符合gb/t1596的活性混合材料。e本组分材料为由两种(含)以上符合本标准第5.2.3条的活性混合材料或/和符合本标准第5.2.4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组成,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标准第5.2.5条的窑灰代替。掺矿渣时混合材料掺量不得与矿渣硅酸盐水泥重复。5.2 材料5.2.1 硅酸盐水泥熟料由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其中硅酸钙矿物不小于66%,氧化钙和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5.2.2 石膏5.2.1.1 天然石膏:应符合gb/t 5483中规定的g类或m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混合石膏。5.2.1.2 工业副产石膏: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副产物。采用前应经过试验证明对水泥性能无害。5.2.3 活性混合材料 符合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5.2.4 非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指标分别低于gb/t203、gb/t18046、gb/t1596、gb/t2847标准要求的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石灰石和砂岩,其中石灰石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应不大于2.5%。5.2.5窑灰 符合jc/t742的规定。5.2.6 助磨剂 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其加入量应不大于水泥质量的0.5%,助磨剂应符合jc/t667的规定。a) 强度等级6.1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6.2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6.3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等级。b) 技术要求7.1 化学指标化学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品种代号不溶物(质量分数)烧失量(质量分数)三氧化硫(质量分数)氧化镁(质量分数)氯离子(质量分数)硅酸盐水泥pi0.753.03.55.0a 0.06cp1.503.5普通硅酸盐水泥po-5.0矿渣硅酸盐水泥psa-4.06.0bpsb-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3.5 6.0b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复合硅酸盐水泥pc-a如果水泥压蒸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质量分数)允许放宽至6.0%。b如果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质量分数)大于6.0%时,需进行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并合格。c当有更低要求时,该指标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7.2 碱含量(选择性指标)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表示。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的碱含量应不大于0.60%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7.3 物理指标7.3.1 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7.3.2 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7.3.3 强度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其不同各龄期的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单位为兆帕品 种强度等级抗 压 强 度抗 折 强 度3d28d3d28d硅酸盐水泥42.517.042.53.56.542.5r22.04.052.523.052.54.07.052.5r27.05.062.528.062.55.08.062.5r32.05.5普通硅酸盐水泥42.517.042.53.56.542.5r22.04.052.523.052.54.07.052.5r27.05.0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32.510.032.52.55.532.5r15.03.542.515.042.53.56.542.5r19.04.052.521.052.54.07.052.5r23.04.57.3.4 细度(选择性指标)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80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c) 试验方法8.1组分由生产者按gb/t12960或选择准确度更高的方法进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生产者应至少每月对水泥组分进行校核,年平均值应符合本标准第5.1条的规定,单次检验值应不超过本标准规定最大限量的2%。为保证组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生产者应采用适当的生产程序和适宜的方法对所选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将经验证的方法形成文件。8.2 不溶物、烧失量、氧化镁、三氧化硫和碱含量按gb/t176进行试验。8.3 压蒸安定性按gb/t750进行试验。8.4 氯离子按jc/t420进行试验。8.5 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按gb/t 1346进行试验。8.6 强度 按gb/t17671进行试验。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须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胶砂流动度试验按gb/t2419进行,其中胶砂制备按gb/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