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源4.7遗传的分子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源4.7遗传的分子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源4.7遗传的分子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源4.7遗传的分子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命题源4.7遗传的分子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遗传 变异和进化 命题源7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四遗传 变异和进化 最新考纲 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 基因的概念及DNA分子的复制 4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命题模型一理解经典实验分析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 1 实验设计思路 处理方式及结论的比较 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 单独地 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 直接分离 分离S型细菌的DNA 多糖 蛋白质等 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 同位素标记法 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 3 同位素标记的差异 32P 35S 14C 2H 18O 15N 31P 32S 12C 1H 16O 14N 32P 少数 31P 全部 32S C H O N的两种同位素都有 培养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 因为病毒专营寄生生活 故应先培养细菌 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因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部位 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 故35S 标记蛋白质 和32P 标记DNA 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 应将二者分别标记 即把实验分成两组 2 遗传物质探究实验核心整合 1 实验装置图类 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 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 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通过E F对照 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 F组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C F组产生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 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 B C D四组解析 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 通过E F对照 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F组加入了S型菌的DNA 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 而出现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A组经煮沸 D和E组为R型菌 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 D错误 2 原理辨析类 在 噬菌体侵染细菌 的实验中相关的方法与结果正确的是 A 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 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B 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标记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 其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占3 4C 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用以标记蛋白质D 分别用含35S和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再用此细菌培养出带相应标记的噬菌体 D 解析 搅拌的作用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开 搅拌不充分不会引起上清液中出现32P的放射性 出现上清液有32P放射性 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 导致细菌裂解 A错 噬菌体DNA的复制以细菌提供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由于细菌的脱氧核苷酸中都含有32P 因此 复制三次形成的8个子代DNA都含32P B错 噬菌体不能独立生活 因此 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错 对噬菌体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先应对噬菌体的宿主细菌进行标记 再让噬菌体侵染细菌 D对 3 曲线图模型图类 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 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 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 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B 图甲中 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C 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 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 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解析 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 R型活菌迅速增加 原因是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 A正确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 部分R型活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分裂增殖 B正确 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 不参与子代噬菌体的形成 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C正确 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 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 如果标记亲代一个噬菌体 则不管复制多少代 只有两个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 D错误 1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试题解题策略常用 两看法 达成 2 对遗传物质的发现实验理解不到位的补救策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1 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 其蛋白质变性失活 但不要认为DNA也变性失活 DNA在加热过程中 双螺旋解开 氢键被打开 但缓慢冷却时 其结构可恢复 2 转化的实质并不是基因发生突变 而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 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3 在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均转化成S型细菌 而是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原因是转化受DNA的纯度 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 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影响 押题1 2015 江苏泰州姜堰期中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人类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的两个经典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R型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培养 R型菌都能转化为S型菌B 噬菌体吸收和利用培养基中含有35S的氨基酸从而被标记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相同而实验技术不同 D 解析 R型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培养 一部分R型菌能转化成S型菌 A错误 噬菌体是病毒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 不能从培养基中获取营养物质 B错误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不能说明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错误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思路相同 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单独的去研究它们的作用 而用的技术不同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使用了分离提纯技术 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 D正确 押题2 2016 江西五校联考 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 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 与 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 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D 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C 解析 题图中实验过程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A正确 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 与 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搅拌充分 几乎没有放射性 搅拌不充分 具有放射性 B正确 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 释放噬菌体 但新形成的噬菌体没有放射性 上清液放射性没有变化 C错误 为了观察35S标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的行为 需要将噬菌体与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D正确 命题模型二依据碱基配对原则解读DNA结构及复制计算1 DNA分子结构的 五 四 三 二 一 1 五种元素 C H O N P 2 四种碱基 A G C T 相应的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3 三种物质 磷酸 脱氧核糖 碱基 4 两条链 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 5 一种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 DNA复制的方式 特点及影响因素 1 复制方式 半保留复制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 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模板链 2 过程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 3 影响DNA复制的外界条件 3 DNA复制与基因工程易混淆的几种酶 DNA分子 磷酸二酯键 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DNA分子片段 磷酸二酯键 形成重组DNA分子 脱氧核苷酸 磷酸二酯键 形成新的DNA分子 DNA分子 磷酸二酯键 形成脱氧核苷酸 DNA分子 碱基对间的氢键 形成单链DNA分子 D 解析 由图示可知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 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因此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A正确 解旋酶使DNA双链解开过程消耗ATP B正确 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 C正确 DNA在复制过程中是边解旋 边半保留复制 D错误 C 解析 该图为双链DNA的一部分 DNA的元素组成为C H O N P 不含有S元素 A正确 A 39 T 则G C 11 因此 G C A T 22 78 11 39 B正确 为氢键 而DNA聚合酶作用的是磷酸二酯键 C错误 该基因被15N标记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1次后 2个DNA分子都为14N 15N 复制2次后的4个DNA分子 14N 14N的DNA分子2个 14N 15N的DNA分子2个 即含15N的DNA分子占1 2 D正确 3 实验装置计算类 某基因 14N 含有3000个碱基 腺嘌呤占35 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 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 得到如图1结果 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 则得到如图2结果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B 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3150个C 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 4D 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 4 B 解析 DNA是半保留复制 故复制3次 DNA总数是8个 其中含有14N的DNA为2个 每个DNA均为一条14N链 一条15N链 其余6个均为15N的DNA 两条链均为15N 因为14N15N的DNA密度比15N15N的DNA密度小 故X层应该为14N15N的DNA Y层为15N15N的DNA A错误 一个DNA中含有3000个碱基 腺嘌呤占35 那么胞嘧啶占15 故胞嘧啶的碱基数为450个 复制3次一共得到8个DNA 这样需要的胞嘧啶数为450 7 3150个 B正确 复制得到的DNA所含有的碱基数都是相同的 那么氢键数也应该是相同的 X层有2个DNA Y层有6个DNA 这样它们的氢键数之比即为DNA数之比 即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 Y层中含有的氢键数 1 3 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 3 C错误 复制后的8个DNA一共含有16条链 其中14N的链2条 分布在Z层 15N的链14条 分布在W层 因为该基因含有3000个碱基 故每条链的核苷酸数为1500 这样Z层的核苷酸数为1500 2 3000 W层的核苷酸数为1500 14 21000个 故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7 1 1 与DNA分子结构相关试题的解题策略 1 三看法 判断DNA分子结构一看外侧链成键位置是否正确 正确的成键位置为一分子脱氧核苷酸5号碳原子上的磷酸基团与相邻脱氧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之间 二看外侧链是否反向平行 三看内侧链碱基配对是否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即有无 同配 错配 现象 2 根据核酸组成特点判断核酸种类 若有U无T 则该核酸为RNA 若有T无U 且A T G C 则该核酸一般为双链DNA 若有T无U 且A T G C 则该核酸为单链DNA 若有核糖 一定为RNA 若有脱氧核糖 一定为DNA 若嘌呤 嘧啶 肯定不是双链DNA 可能为单链DNA 也可能为RNA 但若是细胞中所有核酸的嘌呤 嘧啶 则既有双链DNA又有RNA 2 不能正确进行DNA结构及复制计算的补救策略 1 碱基计算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 即 A T C G 的值不同 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若已知A占双链的比例 c 则A 单链的比例无法确定 但最大值可求出为2c 最小值为0 2 水解产物及氢键数目计算 DNA水解产物 初步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 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 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 氢键数目计算 若碱基对为n 则氢键数为2n 3n 若已知A有m个 则氢键数为3n m 3 DNA复制计算在做DNA分子复制的计算题时 应看准是 含 还是 只含 是 DNA分子数 还是 链数 押题1 如图表示发生在细胞核内的某生理过程 其中a b c 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过程需要ATP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B 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C b中 A G T C 的比值一定与c中的相同D 正常情况下a d链都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 D 解析 由图判断图示为DNA的复制过程 其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在真核生物中不仅细胞核中能发生DNA复制 线粒体 叶绿体中也可以进行 在DNA分子中 A G T C 的比值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 D 解析 某双链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20 则在双链DNA分子中A T 20 A T 40 G C 60 G C 30 其中一条链中的G C占双链DNA碱基总数的30 用芥子气使DNA分子中所有鸟嘌呤成为mG mG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 复制一次 其中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30 则该DNA分子中mG碱基总数的比例是30 20 10 另一个DNA分子mG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30 10 20 则另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20 20 40 D项正确 命题模型三通过图像辨析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1 复制 转录和翻译过程综合分析 1 图示分析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过程 图一 图一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 a 判断依据 模板为DNA 且形成具有双链结构的DNA b 两个子代DNA分别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 两个子代DNA分子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 图二表示DNA分子的转录过程 a 判断依据 模板为DNA分子的一条链 合成单链RNA b 由于图中d是已与模板DNA分离的游离的RNA片段 因此转录的方向是由右向左进行 且a为RNA聚合酶 c b与c的名称分别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d 在真核细胞中该图示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可能进行 图三表示翻译过程 a 判断依据 模板为RNA 且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b 为tRNA 为核糖体 为mRNA 为多肽链 2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各类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分析 复制 转录 逆转录 复制 翻译 发生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 且有mRNA的遗传信息与DNA的非模板链一致 发生在所有含DNA的活细胞中 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以发生这些过程 举例 噬菌体 的产物有两种 一种是自身遗传物质RNA 另一种是信使RNA 举例 烟草花叶病毒 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该酶由宿主细胞提供 在宿主细胞内也发生 过程 举例 艾滋病病毒 中心法则的5个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灵活运用A T U G C是计算的关键 3 转录 翻译过程中的计算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目为n 则mRNA中至少有碱基3n个 mRNA中至少有n个密码子 基因中至少有碱基6n个 1 模式图类 图中a b表示某生物体内两种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中a b过程可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B 真核生物在不同功能细胞中进行a过程的基因存在差异C 转运1号氨基酸的RNA含有起始密码子序列D 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能进行b过程 不能进行a过程 C 解析 a过程为转录 b过程为翻译 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 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 A正确 真核生物的不同细胞功能可能不同 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也就不同 B正确 转运RNA上存在的是反密码子 起始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 C错误 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因此不能进行转录 但可以利用间期转录出的mRNA进行翻译 D正确 2 新情境信息类 埃博拉病毒 EBV 是一种单链RNA病毒 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 将核酸 蛋白复合体 RNA 释放至细胞质 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过程 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 所需嘧啶比例相同B 过程 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 两者的种类 数量相同C 埃博拉病毒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D 埃博拉病毒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A 解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RNA中嘧啶比例与mRNA中嘌呤比例相同 因此过程 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 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A正确 过程 翻译形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 因此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 数量不一定相同 B错误 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核糖核苷酸 ATP等 C错误 病毒无细胞结构 无细胞器 D错误 3 概念图解类 关于如图 中心法则 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中心法则主要包括复制 转录和翻译过程B 图中虚线所示过程普遍发生在细胞生物中C 过程 的原料 模板和聚合酶不同D 形成的某些蛋白质可以影响 过程 B 解析 中心法则 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包括 DNA复制 转录 逆转录 RNA复制 翻译等 其中复制 转录和翻译 在绝大多数生物体内均可发生 A正确 图中虚线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病毒生物中 B错误 过程 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模板是DNA的一条链 需要RNA聚合酶参与催化 过程 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模板是RNA 需要逆转录酶参与催化 C正确 图中 过程都离不开酶的催化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D正确 1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区别策略 过程 先转录后翻译 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一个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 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 mRNA不移动 翻译的方向就是从肽链短的一侧向肽链长的一侧 最终形成的肽链序列都是一样的 意义 一个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 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过程 边转录边翻译 因为原核细胞没有核膜 mRNA片段一经形成就会有许多核糖体结合上来 所以会出现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的现象 意义 极大地提高了合成蛋白质的效率 2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试题的解题策略以 示意图 为信息载体是本部分常考题型 解答时可按照以下模板进行 第一步 阅读试题 分析题干文字 示意图 明确考查意图 第二步 根据考查意图 分析示意图表示的生理过程 如确定是复制还是转录 翻译 即定位过程 第三步 联系教材知识 结合题目选项或问题综合分析 判断或确定答案 第四步 若是非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