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质疑的方法逐步了解课文的内涵。2通过圈划、探讨相关语句,学习鲁迅先生反思自省精神,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以及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圈划、探讨相关语句,学习鲁迅先生反思自省精神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得出主旨)一、复习二、再读课文,探究质疑,理解主旨:(过渡) 现在,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要想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去体验这文章中的情感和美感,还应该多阅读,在阅读中细细地品味。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风筝事件。为什么我的行为被称为“精神”上的虐杀呢? (一)分析精神虐杀:1、朗读第三段,思考我和弟弟对风筝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请用笔画出相关语句。交流:小兄弟:张着小嘴,呆看着出神;惊呼,高兴地跳跃我:向来不爱、嫌恶、没出息、笑柄、可鄙2、作者为什么要将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态描绘得如此细腻?交流: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怜的。放风筝,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动活动,本是大有好处的,可是因为兄长不允许,只能呆看人家的风筝,他“惊呼”“跳跃”,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跃然纸上。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能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3、朗读第四段,当小兄弟被“我”发现偷偷做风筝后,小兄弟的神态和动作是怎样的?“我”此时的神态和动作是怎样的?请画出相关语句。交流:小兄弟:惊惶的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绝望 我:满足愤怒、折断、掷、踏、傲然走出4、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弟放风筝?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那么,你能否总结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吗?交流:当时的思想观念是小孩子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至于放风筝这些玩乐的活动当然就会被认为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在这种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下,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表现;我又很希望小兄弟能够成才,而又“恨铁不成钢”,所以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5、从小兄弟喜欢风筝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一个小孩?从他的不反抗兄长这一点来看,我们又可以知道弟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看别人放风筝的表现:天真、活泼;从他所做的蝴蝶风筝与众不同这一点,可以看出他聪明善于创新的特点。(3)从他的不反抗兄长这一点来看,虽然可以看出他对兄长的尊敬,但是认为自己该罚,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麻木。8、你知道为什么这一幕被称为精神的虐杀吗?交流: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此时,“我”才知道自己做错了。知道了自己的脚下不只践踏了一只风筝,还践踏了一颗幼小的心灵,践踏了小兄弟的创新精神。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9、当明白一切后,我的心情如何?文章是如何描绘的?交流: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但心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10、你如何理解“但心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这句话呢?从中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交流:因为“我”知道还有补过的方法;但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时时自责我的心情无比沉重。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是一个知错就改、勇于自责反省、严于自我解剖的人。11、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错,就应该改正。作者通过哪些方式加以改正?交流:送他风筝,赞成他放,但是我和我一样有了胡子;去他的宽恕,弟弟说不记得这事)12、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实际上作者的心情如何?为什么作者的心情不轻松反而沉重?交流: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13、你能否总结一下这两个人物形象?交流:“我”:幼年时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长大后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忏悔)小弟:幼年时是天真活泼、善于创新的人,但是被封建礼教毒害极深,是个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精神麻木的人。(悲哀)(二)分析环境描写:1、课文另外一个特色就是环境描写。请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2、朗读第一段:为什么“故乡的风筝时节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交流: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说“惊异和悲哀”,从结构上来说,是引出下文3、“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交流: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4、朗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交流:“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三)总结主旨:1、作者写这篇散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交流:本文的主旨含蓄而深邃。本文选取的是一件在小兄弟的心里早已忘却的儿时琐事,但在“我”醒悟到这件事是对小兄弟心灵、精神的残酷虐杀后,强烈的愧疚之情体现的不仅是兄弟间真挚的亲情,还包含着“我”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以及小兄弟身受虐杀缺无怨恨的深沉感慨。2、学完了课文,你觉得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请用文章中的词来概括。3、朗读相应语段。三、小结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哀凄凉的忏悔。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愧疚的心灵同样是不堪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题库检测题型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4-2025学年度执法资格复习提分资料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4广东省南雄市中考数学考试彩蛋押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垃圾焚烧发电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案例分析报告
- 2025石油委托加工合同
- 2025购车签合同模板
- 2025年新能源行业新能源设备检测与认证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工程机械座椅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网络直播平台股东股权调整与收益分成协议
- 2025年第一届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电力工程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贵州省贵阳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公司年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供电所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办事处 编外人员招聘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
- 培智四年级美术教案新
- 智能电子储物柜控制系统方案
- 成人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