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10课 赤壁赋》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10课 赤壁赋》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10课 赤壁赋》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10课 赤壁赋》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10课 赤壁赋》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 苏轼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 一 知识任务 1 掌握 缪 挟 下 之 乎 于 等文言实词和虚词 2 掌握 西 东 下 侣 友 等词类活用现象3 掌握几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二 过程与方法 1 疏通课文三 四段文意 2 研读课文 探讨问题 3 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的有机结合使用 三 情感教育任务 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激发我们面对挫折 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预习检测 1 请一名同学介绍苏轼 2 课文第二段中有 美人 一词 其意如何 第三段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洲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慕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于 被 被动句 名作动 向东进军 名作动 打鱼砍柴 意动 以 为友 相劝 客人因何而悲 探究问题 客人悲从何来 明确 a 当年鏖战赤壁的曹操 周瑜等这样的英雄人物 而今安在哉 有为者尚且如此 何况我们生命短暂 有志而无为者呢 b 人生渺小而短暂 c 现实与理想的悬殊 想长生不老而不能 只有 托遗响于悲风 第四段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引孔子语 斯 代词 指水 流走 消减和增长 宝藏 享有 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 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 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明确 a从 变与不变 的角度 从变的角度说 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 就如水和月亮一样 江水日夜不停地流 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 作为个体的人 生命是短促的 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 而作为整个人类 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b 从 取与不取 的角度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 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摒弃 不取 禄禄官位蜗角虚名 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 明月清风 为 吾生 所享用 从中得到乐趣 表现他听任自然 乐观旷达的情怀 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 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 我虽然遭受迫害 贬谪黄州 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 既不寂寞也不苦恼 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小结回顾 赤壁赋 文章内容 1 夜游赤壁诗情画意2 饮酒放歌歌箫相和3 人生短暂悲从中来4 物我无尽释然共适5 转悲为喜开怀畅饮 表达方式 情感线索 描写 记游写景 抒情 触景生情 议论 感悟哲理 乐 玩赏之乐 悲 人生之悲 乐 超脱之喜 巩固练习 解释下列文句中 适 字的意义1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2 始适还家门3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4 适得府君书5 处分适兄意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