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检测题.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检测题.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检测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检测题一、语言的实际运用1 、下面一段的文字共 6 句话,不连贯,清理顺它。一切科学的研究,就其来源来说是实践,就其功用来说是指导实践。但是总的说来,还是要对指导实践起作用。如果科学研究离开了指导实践,它还有什么用呢?语言科学的研究最终也要归结到指导运用语言的实践上来。当然,对于指导实践不能理解得太狭窄。有的研究课题在指导实践上不是那么直接,不是那么立竿见影。答:理顺后的次序是: 2 下列各句填入括号内的成语应该是哪一个?(1 )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 2 )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 )值得一看。( 3 )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 )之处。( 4 )苏武也擅长书法,她取法颜真卿但能(),与蔡襄、黄庭坚、米诺并称宋代四大家。(A.不落窠臼 B.别具一格 C.独树一帜 D. 匠心独运)3 、下列各句均有歧义,清说出它们有几种理解。( 1 )她有两本鲁迅先生的书。( 2 )她终于想起来了。 (3) 王老师这个学期要去语言学院上课。一、阅读() a 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它是净化城市的功臣。 b 据测算,二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消除掉,一公顷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公斤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 C 城市工厂多,车辆挤,噪音大,森林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 d 许多树木还能放出杀菌素,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能放出五十公斤杀菌素,杀死许许多多的细菌和害虫。 e 有人测验森林内一立方空气的细菌含量只有三四百个,而没有树木的地方每立方米有细三四万个。 f 森林还能调节气候,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作用可真大呢!绿地在城市中起着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为此,被称作城市的绿肺。上海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工业城市,不仅需要满足上千万人群的呼吸需要,工业、生活、交通用燃料等都是要有氧的供给。上海市氧的来源, 40 从海上吹来, 60 要依靠陆地上的植物释放。然而,上海市区面积 379 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只有 877 7 公顷,制氧能力至多只能提供所需量的 1 2 弱,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据航空遥感的资料提供的数据: 1964 年至 1988 年的 24 年中,在上海市中心区开发绿地 320 公顷,但被侵占的却达 580 公顷,呈现负增长。上海市的绿化覆盖率及人均绿地在全国的 48 个城市中名列倒数第三。绿地还有许多独特功能。可以减尘,树木下面的含尘要比露天广场低犯 2 ;树木能分泌杀菌物质,一亩松柏约可分泌 2 公斤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在绿色环境中,能产生一种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的负离子,对增进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益处。4 第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5 为什么说“森林是净化城市的功臣”?答:( 1 ) ( 2 ) ( 3 ) ( 4 )6 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有什么作用?7 第段共 6 句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用 | 线划出来。8 .选段段说明的对象又是什么呢?9 绿地对城市有什么作用呢,答:( 1 ) ( 2 ) ( 3 ) ( 4 )10 选段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什么作用呢?11 、城市绿地为什么对上海特别重要呢?用自己的话概括。(二)(甲文)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两句:“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我们看了都非常佩服。后来知道这两句话是有来历的,只是字句有些出入。又过了若干年,才知道这两句话都有问题。鹦鹉能学人说话,可只是作为现成的公式来说,不会加以变化(所以我们管人云亦云的说话叫“鹦鹉学舌”)。只有人们的说话是从具体情况(包括外界情况和本人意图)出发,情况一变,话也跟着变。 (7) 至于猩猩,根据西方学者拿黑猩猩做试验的结果,他们能学会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 (8) 人类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当然是不自觉地),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音素数目有限,各种语言一般都只有几十个音素,可是组成音节就可以成百上千,再组成双音节、三音节、就能有几十万、几百万。 (9) 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一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 (10) 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究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究的意义。 (11) 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乙文)人类的语言中任何一个词都是概括了的。看看鹦鹉吧,她并不是懂得“欢迎”这个词的意义才使用的。它看到了游客,发出“欢迎”这一组声音,只不过是机械的模仿,是对环境中的某种刺激的反映。这一组声音对它来说,正好像张张翅膀,睁睁眼睛那样,是一种动作,不过发出这组声音的动作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罢了。“欢迎”这一组声音对鹦鹉来说,丝毫也没有概括了的意义。可是,我们在客人到来的时候,说出“欢迎”这个词,我们是懂得这个词的含义的。我们懂得这个词的意义,因此可以把它用于许多不同的场合,而鹦鹉却不能。中国有句古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确实是很有道理的。语言(词、句子)是抽象思维的负担者,而抽象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12 甲文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呢?13 甲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4 、甲文段共门句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呢?各曾分别讲什么的?答:(在序号上划出其层次)层意是:15 乙文段说明人类语言有什么特点呢?与甲文段所说明的是不是一样?16 甲乙两文段在说明方法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三)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在我国海滩下,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螫,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螫,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蟹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螫,直至雌伴随着一同回穴。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来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拾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蜜蜂的运动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它能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向自己的伙伴报告食物(蜜源)的方向和距离。蜜源的距离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舞蹈次数也不一样。有人因此提出了个诱人的设想:派人造的电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挥蜜蜂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按人的需要收获不同的蜂蜜,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真是一举两得。17 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18. 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中的“有些”能不能删掉?19 联系课本学的(人类的语言),说说这个文段说的“动物语言的特点”与“人类语言的特点”有什么区别?20 、文段划线部分有几种理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具体说明蜜蜂的运动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B 、说明了蜜蜂的运动语言的特点和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