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热和能 一 分子热运动1 扩散现象 1 定义 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 发生范围 可以在 间进行 2 热运动 1 定义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 2 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固体 液体和气体 无规则运动 越高 3 分子间的作用力 1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2 变化特点 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 作用力表现为 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 作用力表现为 当分子间距离很大时 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可以忽略 引力 斥力 斥力 引力 活学巧用 荷叶飘香夏天的清晨 站在荷塘边就可以闻到荷叶淡淡的清香 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 荷叶飘香是 现象 中午荷叶的香味变浓 是因为中午温度升高 分子的 更剧烈 水珠是由 构成的 因为分子之间的 水珠总是呈圆球形 提示 荷叶飘香是扩散现象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香味越浓 水珠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分子之间的引力使水珠呈圆球形 答案 扩散热运动水分子引力 二 内能1 内能 1 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与 的总和 2 主要影响因素 温度 同一物体 温度越高 内能 温度降低 内能 质量 在温度相同 物态相同的情况下 质量大的物体内能大 特点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 动能 分子势能 越大 减小 内能 2 改变途径 1 热传递 定义 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 低温物体温度 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现象 实质 内能的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 传递 2 做功 特点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 物体的内能 实质 能量的转化 升高 转移 内能的多少 增加 减少 活学巧用 钻木取火古代人钻木取火 是通过 改变木头的内能 使木头的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燃烧 人们用火烧烤食物 这是利用 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提示 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做功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烧烤食物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 做功热传递 三 比热容1 比热容 1 定义 的某种物质 温度升高 所吸收的热量 2 单位 3 计算公式 4 水的比热容 数值 c水 单位质量 1 j kg 4 2 103j kg 意义 1kg水温度升高 或降低 1 吸收 或放出 的热量是 应用 暖气 取暖用 作介质 机器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等 2 热量的计算公式 q cm t 4 2 103j 水 活学巧用 暖手宝明明发现暖手宝中的热水很长时间不冷 学了比热容后他知道水的比热容比其他物质的比热容 数值是 j kg 如果暖手宝中装0 8kg水 温度下降20 放出的热量是 j 提示 水的比热容比其他物质的比热容大 所以常用来做取暖和制冷的液体 其比热容是4 2 103j kg 温度下降20 放出的热量q cm t 4 2 103j kg 0 8kg 20 6 72 104j 答案 大4 2 1036 72 104 四 热机1 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 能 2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及特点 1 四冲程特点 机械 打开 关闭 向上 内能 机械能 2 工作过程 一个工作循环 活塞往复运动 曲轴转动 对外做功 3 燃料的热值 1 意义 表示燃料燃烧时 本领的物理量 2 概念 1kg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 3 单位 4 公式 q放 两次 两周 一次 放热 完全燃烧 j kg mq 4 热机效率 1 定义 用来做 的能量与燃料 放出的能量之比 2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减少各种 减少 保持良好的润滑 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 有用功 完全燃烧 热量损失 摩擦 活学巧用 节能公交车新型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逐渐增多 这种公交车比普通公交车节能30 以上 一百千米仅消耗柴油26kg 这些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 柴油的热值q 3 3 107j kg 提示 这些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 mq 26kg 3 3 107j kg 8 58 108j 答案 8 58 108 五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 能的转化的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 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 也不会凭空产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其他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 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 能量的总量 相互转化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活学巧用 微排大厦如图所示为日月坛 微排大厦 实现了太阳能热水供应 采暖 制冷 光伏发电等 利用光伏发电 白天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除供正常使用外 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内供夜晚使用 请完成下面的方框图 使其正确反映这个过程中能量发生转化的情况 提示 白天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除供正常使用外 将多余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蓄电池内 夜晚蓄电池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用 答案 化学能电能 一 扩散现象与分子间的作用力1 扩散现象 1 扩散现象 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这里的彼此进入指分子间的相互渗透 而非大颗粒物质的相互混合 2 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分子间有空隙 3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物质的种类 气体之间扩散最快 其次是液体之间的扩散 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物质的温度 温度越高 扩散越快 2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斥力与引力的特点 1 同时性 二者同时存在 2 一致性 二者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当分子间距很大时 约大于10倍分子直径 二者均可忽略不计 二者又都随着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3 差异性 二者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快慢不同 当分子间距增大时 斥力减小得更快 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当分子间距减小时 斥力增大得更快 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中考警示 1 扩散现象不仅发生在同种状态的物质之间 不同种状态的物质之间也会发生 2 注意区分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 分子运动用肉眼看不到 机械运动可以用肉眼看到 延伸拓展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当分子间距发生变化时 对外表现有时是斥力作用 有时是引力作用 分子间的平衡距离r0通常以10 10m来量度 当分子间距小于r0时 斥力起主要作用 当分子间距大于r0时 引力起主要作用 引力和斥力都会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斥力减小得更快 引力和斥力又都随着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斥力增大得更快 典例1 2012 泰安中考 下列事例中不能用 分子热运动 解释的是 a 环境恶化 尘土满天飞b 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c 室内喷清新剂 香气四溢d 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 其他人闻到烟味 思维导图 区分分子运动的步骤如下 精讲精析 选a 本题主要考查微观分子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间的区别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的体积很小 用肉眼观察不到 我们所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的物体都不属于分子 在a选项中尘土满天飞 不是分子的运动 尘土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物体 虽然体积小 但不是分子 故不能用 分子热运动 解释 其他三个选项中的事例都属于扩散现象 所以都可以用 分子热运动 来解释 故选a 二 温度 内能 热量的比较1 区别 1 温度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温度 它是一个状态量 可以测出确切的数值 温度只能说 是多少 达到多少 不能 传递 和 转移 2 内能 能量的一种形式 可以转化或转移 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不能测出确定数值 通常用 具有 来修饰 只有当内能改变 并与做功和热传递相联系时 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3 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改变内能的多少 是一个过程量 可测出确切数值 要用 吸收 或 放出 来表述 而不能用 具有 或 含有 表述 如果物体之间没有温度差 就没有热传递 就没有内能的转移 也就不存在 热量 的问题 2 联系 1 物体吸热 内能一定增加 温度不一定升高 物体放热 内能一定减少 温度不一定降低 2 物体温度升高 内能一定增加 可能吸热 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 3 物体温度降低 内能一定减少 可能放热 也可能物体对外界做功 能量转化 能量转移热量 中考警示 对物体做功 物体内能不一定增加 也可能引起机械能的变化 例如 向上提升物体 对物体做的功改变了物体的机械能 它的内能没有改变 典例2 2012 自贡中考 关于温度 热量 内能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 的冰没有内能b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c 物体的温度越低 所含的热量越多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只要温度不变 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精讲精析 选b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故a错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故b正确 物体的温度越低 内能越小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 含有热量多少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c错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体积有关 只有这两个因素都不发生变化时 内能才不变 故d错 三 比热容的理解和应用1 比热容的理解 1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同种物质在同种状态下 比热容不随其形状 质量 温度高低 放置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2 同一物质的比热容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例如 水的比热容是4 2 103j kg 变为固态的冰后的比热容是2 1 103j kg 3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2 应用 1 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 比热容较小的物质 温度易发生明显变化 比热容较大的物质 温度不易发生明显变化 利用这个规律可以解释沿海与内陆温度变化情况 2 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 放热本领 比热容大的物质吸 放热本领大 常被用作取暖 制冷的循环物质 例如 用水作发动机的冷却剂 中考警示 由热量公式q cm t得到 只是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 比热容既不与热量成正比 也不与质量 温度的变化成反比 同种状态下 比热容只取决于物质的种类 典例3 2011 宁德中考 关于水的比热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海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b 水变成冰后 比热容不变c 水的比热容较大 可用作柴油机的冷却剂d 一桶水比一小杯水的比热容大 思维导图 精讲精析 选c 由于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它与温度的高低 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但它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 比热容会变化 具体分析如表 四 热量 效率的综合计算1 能量转移型分清吸热物体和放热物体 找到对应的初温和末温 用较高的温度减去较低的温度 算出变化的温度值 并选择吸热或放热的公式计算 2 能量转化型 1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不考虑能量损失 有q放 q吸 q放 mq q吸 cm t 即mq cm t 如果考虑能量损失 则有 2 太阳能 电能转化为内能 若不考虑能量损失 物质增加的内能等于吸收的太阳能或消耗的电能 即q吸 w太阳 q吸 w电 若考虑能量损失 有q吸 w太阳 q吸 w电 3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若不考虑能量损失 有q吸 w机械 若考虑能量损失 则有q吸 w机械 方法技巧 解决这类问题 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 认真读题 理清题中数据之间的关系 2 看清能量转化的方向 有没有效率问题 3 根据要求找到相关的物理量 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中考警示 1 注意题中的温度表述形式 升高 升高了 或 降低 降低了 都是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即 t 升高到 或 降低到 表示的是物体的末温 物体吸热升温时 t是末温与初温之差 物体放热降温时 t是初温与末温之差 2 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时 注意燃料有没有完全燃烧 如果完全燃烧可以用公式q放 mq计算 没有完全燃烧则不能 3 各物理量必须选用国际单位 典例4 2012 苏州中考 某家庭需要将50kg 20 的水加热到60 作为生活用热水 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 需燃烧0 8kg煤气 已知煤气的热值q 4 2 107j kg 水的比热容c 4 2 103j kg 求 1 50kg 20 的水加热到60 需吸收的热量 2 完全燃烧0 8kg煤气放出的热量 3 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思维导图 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时 要注意物体吸热升温时 t是末温与初温之差 选用的有关公式及其联系如下 精讲精析 1 q吸 cm水 t t0 4 2 103j kg 50kg 60 20 8 4 106j 2 q放 mq 0 8kg 4 2 107j kg 3 36 107j 3 答案 1 8 4 106j 2 3 36 107j 3 25 备选例题 2011年2月20日零时起 国内汽柴油零售价上调 调幅均为350元 吨 每升调幅0 3元左右 93 汽油和0 柴油突破7元大关 为了实现 节能和低碳 各种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发 并有一部分开始示范运营 表中是某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进行测试时的部分数据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 1 纯电动汽车行驶100km比燃油汽车节约多少费用 2 燃油汽车每行驶100km向空气排放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 3 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能量转化效率分别是多少 小数点后保留1位 精讲精析 1 纯电动汽车耗能费用为0 6元 kw h 20kw h 12元 燃油汽车耗能费用为7 0元 l 8l 56元 节省费用为56元 12元 44元 2 燃油汽车消耗汽油的质量为m v 0 7 103kg m3 8 10 3m3 5 6kg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 2 5 6kg 12 32kg 3 假定两种汽车均行驶100km 则两种汽车转化得到的机械能为w fs 600n 105m 6 107j 纯电动汽车消耗的总电能为w电 20 3 6 106j 7 2 107j燃油汽车行驶100km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 q汽油m 4 5 107j kg 5 6kg 2 52 108j 答案 1 44元 2 12 32kg 3 83 3 23 8 延伸拓展 热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铅污染铅是一种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的有毒元素 长期大量接触会伤害中枢神经系统 肾 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 能引起抽搐 昏迷甚至死亡 血液中含铅量高于100 g l的儿童即为铅中毒者 会造成神经发育迟缓和低智商 而造成儿童体内含铅量高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铅 由于铅的比重较大 在大气中分布不均匀 越接近地面 空气中的铅含量越大 儿童在成人的呼吸带之下生活 因此儿童比成人吸入体内的铅更多 受到的危害更大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 空气中86 左右的飘移铅化物来自于汽车排出的废气 所以汽车废气是导致铅污染的主要原因 实验探究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 实验方法 2 实验现象 1 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加热相同的时间 升高的温度不同 2 质量相同的水 加热不同的时间 升高的温度不同 3 实验结论 1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 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 2 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 升高不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 控制变量法 不同 不同 4 问题探究 1 怎样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提示 方法1 先确定需要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取两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桶 测出金属小桶的质量 计算出小桶和水的质量之和m 再把小桶放在天平上 注入水 使小桶和水的质量之和为m 用同样的方法测出等质量的食用油 方法2 先确定需要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再计算出水和食用油的体积 用量筒测出需要的水和食用油 2 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还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提示 调节酒精灯的火焰相同 加热相同的时间 钟表 3 为什么要让烧杯 温度计 搅拌器的规格相同 提示 加热水和食用油的过程中 烧杯 温度计 搅拌器也要吸收热量 为了减小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应采用相同的规格 4 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使液体受热均匀 5 本实验中还可用什么方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提示 可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它们被加热的时间 加热时间长 说明吸热能力强 方法技巧 本实验的关键点 1 石棉网放在铁环上 铁环高度合适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烧杯放在石棉网中部 2 调节温度计的高度适宜 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 温度计的玻璃泡不接触烧杯底和壁 3 酒精灯的熄火方式 用灯帽盖灭 4 水和食用油的温度超过65 后 由于热量散失增加 而吸收的热量基本不变 故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减小 所以 此实验液体温度不宜超过65 中考警示 比热容涉及物质的质量 温度变化 物质的种类 吸收的热量多个物理量 本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表述结论时 要指明哪些物理量相同 哪些物理量不同 发生怎样的变化 注意不要漏掉物理量 以便找到规律 典例 2012 烟台中考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 1 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 2 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 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 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 3 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表 在这些数据中 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错误 分析实验数据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精讲精析 1 调整实验器材时 注意调整铁夹 石棉网的位置 2 在探究过程中要利用控制变量法 使两种物质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 比较末温度和加热时间 3 分析食用油和水的温度的变化关系 每加热1min 水的温度变化为1 食用油的温度变化为2 5 则食用油温度变化快 所以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需要吸收的热量要多 故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分析食用油的变化温度 第6min食用油的温度应为45 故第6min数据有误 答案 1 调整下面铁夹 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 调整上面铁夹 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 2 水与食用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 3 第6min食用油的温度记录错误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加热时间相同时 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比水高 分析比较水在第5min 10min和食用油在第2min 4min的数据可知 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长 进而得出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大 延伸探究 结合典例探究以下问题 1 在此实验中 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 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 此时 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2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 2 103j kg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j kg 解析 1 加热时间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加热时间长 则物质吸收的热量多 2 由表中第5min实验数据可知 在质量相等时 加热相等时间 即吸收相等热量 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是水升高温度的2 5倍 根据公式q cm t 可知水的比热容是食用油的2 5倍 故食用油的比热容为1 68 103j kg 答案 1 大于 2 1 68 103 一 分子动理论1 2011 泰州中考 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在所有公共场所完全禁烟 若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吸烟 室内的人就很容易闻到烟味 这表明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分子的体积发生了变化c 分子间有引力d 分子间有斥力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知识 我们能够闻到烟味 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 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故选项a正确 2 2011 株洲中考 如图所示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 削干净 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 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 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a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 分子间存在间隙 解析 选b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 削干净 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 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 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说明它们之间有引力的作用 故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选b 3 2012 茂名中考 小明学习分子动理论后 先在试管底部装一半红墨水 再在水面上注满酒精 加盖密封后静置 30日后再观察 现象如图所示 小明做的实验说明 和 原子核由质子和 组成 解析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 酒精和红墨水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就是扩散现象 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答案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中子 二 内能4 2012 安徽中考 下列关于功 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不变 内能一定不变b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解析 选b 物体的温度不变 内能不一定不变 如冰在熔化过程中 温度不变 但内能增加 故a错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故b正确 热量是过程量 不能说物体 含有 多少热量 故c错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内能大的物体不一定温度高 如大铁块与烧红的小铁钉 故d错 5 2011 江西中考 生活中的 热 含义非常丰富 物理学中 天气很热 中的 热 是指 高 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 中的 热 是指 增加 解析 天气很热 说明气温高 摩擦生热 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 答案 气温 或温度 内能 6 2012 苏州中考 钻木 能 取火 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烤火 能 取暖 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析 钻木属于做功 能取火证明内能增加 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烤火取暖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物体的内能 答案 做功热传递 三 比热容的理解和应用7 2012 自贡中考 由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 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 若质量增大一倍 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 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 无论质量多大 比热容都一样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它不会随物质吸收的热量 质量 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变形公式只是提供了计算物质比热容的方法 故a b c错误 d正确 8 2011 株洲中考 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 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 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 沙子的密度小 水的密度大b 沙子的密度大 水的密度小c 沙子的比热容大 水的比热容小d 沙子的比热容小 水的比热容大 解析 选d 由于沙子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在吸收相同热量时 沙子升高的温度要比水升高的温度多 所以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 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 故选d 9 2012 宁波中考 用两个相同的 热得快 分别给质量 初温都相同的甲 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 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 甲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乙液体的比热容 质量为500g 初温为20 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 吸收的热量为 j 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 8 103j kg 解析 由图象可知 加热相同时间 即吸收相同热量 甲液体升温快 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甲液体吸收的热量q吸 cm t t0 1 8 103j kg 0 5kg 90 20 6 3 104j 答案 小于6 3 104 10 2011 烟台中考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 人们漫步在海滨 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 十分畅快 这样的风非常柔和 通常情况下 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 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 如图 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 海陆风 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知识 由于陆地和海水的比热容不同 白天阳光照射 由于陆地的比热容小于海水的比热容 所以陆地的温度高于海面的温度 故风从海面吹向陆地 晚上正好相反 海水降温慢 陆地降温快 所以海面的温度高于陆地的温度 故风从陆地吹向海面 答案 海陆风的形成 是由于陆地和海水的比热容不同 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 接收太阳辐射能后 表面升温慢 陆地的比热容小 升温比较快 于是 白天由于陆地气温高 空气上升快而形成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风 夜晚正好相反 海水降温慢 海面气温较高 空气上升快而形成陆地吹向海面的陆风 四 内燃机11 2012 菏泽中考 关于 热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通过技术改进 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b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 绿色出行 c 用水而不用其他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 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d 严寒的冬天 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 是防止气温降低时 水凝固而胀坏水箱 解析 选a 摩擦和散热总是存在的 热机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a不正确 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 绿色出行 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减轻温室效应 即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b正确 水的比热容较大 吸放热能力强 常用来做传热物质 c正确 水有反膨胀现象 结冰后体积变大 会胀坏水箱 d正确 12 2011 陕西中考 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料的热值越大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 以天然气为燃料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 在压缩冲程中 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 内能增大d 汽油与天然气相比 燃烧时汽油对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生鲜牛肉市场营销策略探讨与未来销售趋势调研报告
- 2025辽宁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能等级考试题及答案初级工一级
- 个人车位租赁合同范本经典版本3篇
- 2025年社区消毒培训试题及答案
- 述职评议整改报告范文(2篇)
- 标准商品房购房交易协议合同5篇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用及探望权执行监督补充协议
- 宅基地使用权租赁协议范本:生态农业园合作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业运营与品牌合作承包协议
- 精细净身出户离婚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合同
- JJG 667-2025 液体容积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 基层应急管理培训课件
- DB61-T 5061-2023 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 胖东来店长培训课件
- 老年急危重症容量管理急诊专家共识解读 2
- 2025年4月自考00841第二外语(法语)试题
- 《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 访问控制安全管理制度
- 小学生青春期教学课件
- NEDD4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继发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启示
- 车辆按揭押金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