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一轮详细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点透析+典例跟踪详解+实验导航大题专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详细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点透析+典例跟踪详解+实验导航大题专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详细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点透析+典例跟踪详解+实验导航大题专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详细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点透析+典例跟踪详解+实验导航大题专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最新高考生物一轮详细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点透析+典例跟踪详解+实验导航大题专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 能量的传递 1 传递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2 传递形式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 传递过程 以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为例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时的分流情况总结如下 特别提醒 1 某营养级在一定时间内的能量流向除自身呼吸消耗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流向分解者外 还有未被利用的能量 可能留到下一时间段继续流向上述三个方向 2 除第一营养级外 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摄入量 粪便量 即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 3 能量流动特点 1 单向流动 食物链中 相邻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不可逆转 因此能量不能倒流 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 逐级递减 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4 生态金字塔类型 特别提醒 对能量流动相关计算及应用掌握不全面1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 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 理清生物在营养级上的差别 能量传递效率为10 20 解题时注意题目中是否有 最多 最少 至少 等特殊的字眼 从而确定使用10 或20 来解题 1 设食物链为a b c d 分情况讨论如下 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 则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 m 20 3 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 m 10 3 已知a营养级的能量为n 则d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 n 20 3 最少能量 n 10 3 2 在食物网中分析 如在a b c d中 确定生物量变化的 最多 或 最少 时 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食物链越短 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 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 生态系统消耗的能量越少 如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 计算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 应取最短食物链a d 并以20 的效率进行传递 即等于m 20 计算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时 应取最长的食物链a b c d 并以l0 的效率进行传递 即等于m 10 3 3 在食物网中 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按一定比例获取能量 则按照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再合并 2 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确定食物链 1 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 能量含量越高 营养级级别越低 2 根据林德曼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 10 20 可确定相邻两个营养级能量差别在5倍左右 若能量相差不多 则应列为同一营养级 如据下图1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的比例 可确定其营养结构如图2所示 3 高考命题角度 1 给定食物网 链 按照要求进行能量流动的有关计算 2 根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 确定食物链 网 例1 下列表示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 其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中粪便量属于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b 呼吸作用以热量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同化量的比例较小c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占摄入量的10 20 d 从图示可知 能量在营养级之间不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 解析 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的能量是摄入的能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是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没有同化的能量 属于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呼吸作用以热量形式散失的能量占同化量的大部分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占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同化能量的10 20 不是占摄入量的10 20 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的能量的流向不是单一的 能量在营养级之间的流动是单向的 答案 a 规律总结 跟踪训练 经典题 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 局部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为 b2 c2 d2 b 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总量为 b2 c2 d2 c 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 wld 图中b1表示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 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解析 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是生产者的输出量d1 等于a2 b2 c2 d2 a错误 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w1 等于a1 b1 c1 d1 b错误 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是生产者的输出量 输入量即d1 w1 c正确 同化量 自身生长 发育和繁殖量 呼吸消化量 a1是呼吸消耗量 则b1 c1 d1为自身生长 发育和繁殖量 d错误 答案 c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与能量流动的比较 1 碳循环 1 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 是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实现的 2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 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 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3 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 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4 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5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 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 2 温室效应 1 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 工厂 汽车 飞机 轮船等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co2 森林 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 大大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2 危害 加快极地冰川融化 导致海平面上升 对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改变了降雨和蒸发机制 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生产 3 缓解措施 植树造林 增加绿地面积 开发清洁能源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3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比较 特别提醒 与物质循环有关的2点提示 1 物质循环的 物质 和 范围 参与物质循环的 物质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而不是具体的某一生态系统 2 碳循环及存在形式 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 以co2形式循环 在生物群落内部 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 在无机环境中 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例2 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 京都议定书 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 节能减排 和 森林保护 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图中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碳在a b和b c过程中分别以 形式流动 2 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 植物通过 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 与生物通过 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 打破生物圈中 的平衡 形成温室效应 3 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 若生产者固定了100kj的能量 则图中最高营养级理论上可获得的能量为 kj 5 周一请吃素 是坎昆会议中支持环保的进步青年提出的一个新理念 这一理念符合能量流动的 特点 解析 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1 根据图解和碳循环的过程判断a为大气中的co2 b为生产者绿色植物 c为初级消费者 d为次级消费者 e为动植物的遗体 因此碳在a b过程中以co2形式流动 在b c过程中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2 在自然情况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碳的速率相等 3 食物链的环节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4 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 20 生产者b固定的能量为100kj 则d获得的能量为100 10 10 100 20 20 即1 4kj 5 吃素 人属于第二营养级 能量损失最少 因为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答案 1 co2和 含碳 有机物 2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细胞呼吸 碳循环 3 b c d 4 1 4 5 逐级递减 跟踪训练 2013 惠州二模 如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图2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 1 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循环的 2 参与图1过程 的生物同化类型是 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 3 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是 作用 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图1中的 等过程 4 图2中b表示 的能量 b比a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 5 如果图2中的初级消费者为猪 为提高猪的生长速度 有人在猪舍播放轻音乐 可使猪心情愉快 减少疾病 音乐属于信息传递中的 信息 涉及 调节 为提高猪的生长速度 据此图2的信息 在生产上还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解析 1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的co2和h2o合成有机物 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又将有机物氧化分解 释放出co2 故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 2 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 同化类型是异养型 3 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除植物 动物的呼吸作用外 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4 初级消耗者的同化量有4条去路 自身呼吸消耗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 流向下一营养级 最高营养级除外 遗体 残骸 粪便等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未被利用 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 也包括动植物遗体 残骸以化学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5 音乐属于信息传递中的物理信息 猪心情愉快 免疫力增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