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三则【9-11】[名师].docx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4/8d104e21-b12d-4d2b-ba1a-db5ec51c9768/8d104e21-b12d-4d2b-ba1a-db5ec51c97681.gif)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三则【9-11】[名师].docx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4/8d104e21-b12d-4d2b-ba1a-db5ec51c9768/8d104e21-b12d-4d2b-ba1a-db5ec51c97682.gif)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三则【9-11】[名师].docx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1/14/8d104e21-b12d-4d2b-ba1a-db5ec51c9768/8d104e21-b12d-4d2b-ba1a-db5ec51c97683.gif)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三则【9-11】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之九一、教学目标: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策略: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四、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三)讲读课文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讲读第二、三自然段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自学第四、五自然段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3、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身临其境似的,作者的语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欢哪句,请你读一读?(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感悟第六自然段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之十一、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其意义是:阅读课上师生的基本语文实践活动形式是“对话”,而这一过程中,参与对话的一共有三方。因此,我认为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并组织好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活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重视多种信息资源、手段的利用,体现新学科进展,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名作,主要写了作者站在海边观看日出的情景和经过,作者用贴切、朴实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简捷明快的笔墨,色彩鲜明的描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作者在四周清静的环境中,独自观赏日出美景,更显悠然尽兴,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情趣中,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作者与山、水、云霞相融的情怀,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最后一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更充分流露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之情。全文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文字优美、动静相宜,很适合朗读、背诵,让我们在自然知识的学习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本文是学生积累词汇、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能的佳作,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情感投入和视觉变化,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身临其境地看到“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朗读起来既能投入感情,又能理解课文。课文中每一句就象画中勾勒的每一线条或渲染的色彩,每一段就是无光十色的一个画面,全文就是一幅完整的绚丽多彩的“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本文特点,我以朗读和描绘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引导学生随文入境,随境生情,以境促读,让学生既在水天相融、霞光万道的晨曦画卷中去朗读书中语段来流放自己的感情,又在贴切生动的句、线、段、面的语言中感受朝晖霞彩的动静变化之美。充分发挥以朗读、描绘代替烦琐讲解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想、看、问、思、说聚合交融,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景中读文、读中看景的主体建构活动。教学目标:1、 学会文中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3、 通过学习、理解文中“伟大”、“奇观”的涵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难点:1、 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2、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1、 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2、 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精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教学过程:一、 注重情景设置,培植审美心境1、 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由于我们是内陆地带,同学们没有见过海上日出的景观,说老师带他们去海边,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2、 学生读课文,看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3、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小标题第一位写:红霞 慢慢 扩大 亮光 天边 红霞慢大亮天边 第2段 云堆 光线 海水 天上 一片灿烂 云光水天一灿烂 第3段第二位写:负着重荷冲破云霞夺目光彩 负荷破云夺光彩 第4段 放射 光芒 镶金边 放射光芒镶金边 第5段学生齐读生字4、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为什么早起?四周清静说明什么?为了看日出,我早早起来,那时天还没大亮,四周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指明学生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起学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欲望)二、随文入境,品词析句(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 读第二自然段后注意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思考:天是什么颜色?转眼间又有什么变化?接着又有什么变化?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2、 引导理解:指明学生用书中句子回答问题,“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从这个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把这种感悟读出来(指明读、评读、齐读)(设计意图:把指导朗读与激发想象结合在一起,这种由蓝变红,逐步扩大亮点范围的描写,给学生一种日将出海,身置其地,静观其景的感觉,激起学生读下文的欲望,这正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 读第三段,注意思考:“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看见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后来的变化又怎么样?2、 分组讨论:指明学生回答问题:生甲:“果然”一词说明了太阳要从天边升起的想法是正确的,我终于看见海上日出的真实情景了;生乙:接下来海边露出了红而无光的小半边脸儿;生丙:我想: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就向背着很沉重的东西似的慢慢地努力上升,生丁:后来,太阳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发痛,旁边的云片也有了光彩。“这个太阳好象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句子)你怎么知道的?(出示句子:终于冲破了云霞)谁能把这个句子读一下(指明读、齐读)3、 本段描写太阳形状的词语有那些?描写太阳色彩的词语有那些?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动态的词句有那些?(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回答:生:描写太阳形状的词语有:小半边脸、圆东西生:描写太阳色彩的词语有:红、深红生: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动态的词语有: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设计意图:让学生读读、看看、想想、说说,意在引导学生用心去看,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看,口诵心惟,形成与文本的对话,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共同讨论的机会,这样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自我检查、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课文,更有益于自主能力的提高)(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 读第四自然段,注意思考:我为什么分辨不清那里是水?那里是天?2、 观察画面分组讨论后,指明回答,出示重点句:“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我眼前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师问:为什么光线直射到水面上后,眼前就是一片灿烂呢?各个小组继续讨论,(书中没有现成的句子)引发学生思考。(设计意图:让学生如同身临其景,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常见的自然常识,从观察的角度、方法等方面展开联想,作者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给学生信息,学生则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这些信息,在阅读中感悟和体会,促进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 读第五自然段,注意思考:“有时”说明了什么?“金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2、 观察画面,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通过举例,让学生知道:“有时”是一种不经常的现象,“金边”这么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词,谁不想亲自瞧一瞧呢?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伫立海边观看太阳被黑云档住,云端边缘,光芒四射,红而白亮,犹如金边镶嵌的自然美景中,(出示: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一个“冲”和“染”把太阳赋予了人的行为,太阳就是镶嵌金边,美化云彩的使者,(出示:后来太阳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边,甚至把黑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云、水同时融入了霞光万道,水天一色的光亮的世界里,(出示:这时候,发亮的不只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设计意图:从教材文本出发,紧紧扣住课文知识与学生现有认知经验的联系,让学生边读句子,边体会当时的情景,挖掘学生思维潜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从而把内在的感受表达为外在的语言,使文本与学生思想产生共鸣)你们感受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1、 指明读第六自然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2、 从这句话中你想知道什么?(指明回答)伟大表现在那些方面?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伟大的奇观?3、 分组讨论,引导理解。剖析“伟大”、“奇观”:“伟大”:“品格高尚,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或钦佩的算伟大”;“奇观”:“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算奇观”。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伟大”之一:太阳冒出海面,蓝天变红霞,白云有了光彩,水、天一片灿烂;黑云遮挡,替黑云镶上金边,冲出黑云,把黑云染成红色或紫色,太阳升出海面,就象一位美化的大师,运用蓝、红、黄、黑、紫等几种颜色着力地渲染海晨的天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水天一色的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伟大”之二:文中采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负荷慢升,冲破云层,跳出海面,镶上金边,冲出黑云,染成红色或紫色等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把太阳人格化,赋予了太阳人为的任何困难和势力都不可阻挡的神奇的力量,也只有太阳,才能使出这超神的魅力,为我们描绘出“海上日出”的晨曦海天画卷。“奇观”之一:太阳走进云堆,光线从云堆里直射水面,天上霞光万道,海面金光闪闪,形成了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观。“奇观”之二:黑云遮挡,太阳光芒四射,替黑云镶上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冲破黑云,升上云端,黑云被染成红色或紫色,人、水、天都成了发光的亮点,这是海晨的天空被太阳美化的自然奇景。(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全文,既为学生完整地欣赏文中意境创造条件,又大大刺激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欲望;既能让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进一步内化学生知识,使老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了全面的对话和沟通)4、 出示课文后面的练习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伟大”、“奇观”的意思指明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伟大”、“奇观”所在 给2-5自然段加上小标题让学生自己做,然后根据前面听写的内容提炼出2-5自然小标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全文内容,用智慧的金钥匙打开语言表达和思维想象的大门,将课文创设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受,获得感性认识)5、 以读怡情,回归全文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早上八点多钟了,太阳也升高了许多,我们就要离开海边了,希望你们能把这难得一见的“海上日出”的自然美景永远留在你们的记忆中。、我们今天观赏“海上日出”的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愿我们回去能将这幅美丽的图画亲自画下来,你们能做吗?并将自己观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经过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享受一下,好吗?板书设计: 早起 看日出 天:蓝 红霞 亮光 我目不转睛 半边脸 无光 负荷 慢升 冲 跳 夺目 光彩海上日出 日出 太阳 进云堆 光射水面 水 天 一片灿烂 进黑云 镶金边 出黑云 太阳 云 水 人 明亮 伟大 奇观表达了作者观看日出时的惊喜、兴奋和赞美之情,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海上日出教学设计之十一一、教学目标(一)了解海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体会日出时的伟大奇观。(二)通过了解作者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一)通过了解作者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通过了解作者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色,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日出的图片(课件出示),谁来说说你看后有什么感受?是啊,日出很美,海上的日出更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巴金老先生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感受一下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奇妙与震撼。(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海上日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雄伟、壮观、少见的景象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汇报交流。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刚刚同学们感知了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分为四段,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先交代了什么?(一)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把交待了什么的有关内容画下来。“为了看日出,我早早起来”,一句中的“早早”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作者他特别向往海上的日出。)(板书:向往 早早)2小结第1自然段。第一段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环境,作者用了这短短的几十个文字,就交代清楚了这么多的问题,足可见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二)学习第2自然段。过渡语:作者“我”是怎样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作者写了什么情况下的日出?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二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教师演示“红霞”越来越亮的抽拉式课件。观看后回答:作者“我”是怎样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板书:红霞扩大)(1)“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在这句话里目不转睛看出来作者的心情怎样?(2)作者写了什么情况下的日出呢?(4)演示抽拉式课件,同时找一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5)“果然”一词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请同学结合刚才观察到的图画,默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太阳升起来以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作者在海上看到的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7)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作者又是怎样观察和描写的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太阳一步步升起的几个阶段,在书中画出有关词语,然后交流。(太阳是这样一步步升起来的:太阳露出小半边脸,红是真红,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地慢慢儿努力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颜色红得可爱。发出夺目的亮光。旁边的云也有了光彩。这是作者笔下太阳升起来的五个阶段,也是作者观察日出的顺序。)小结: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请同学思考一下“太阳像负着什么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儿努力使劲向上升。”(课件出示这段话)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情景?为什么这样写?你认为哪些字、词在句子中用得好?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在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字、词用得好。小结: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所以才会写得这样美。作者盼望看到日出,当他看到太阳露出小半边脸的时候,心情怎样?(喜悦、欣喜)该怎样朗读呢?(应该以欣喜的语调,明快的节奏朗读。)怎样才能读出太阳向上升的过程中所表现的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呢?(应该以舒缓的节奏朗读,“负着”、“慢慢儿”、“冲破”“跳出”等词要重读。)请同学自由朗读,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名朗读,学生评价。教师小结这一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经过仔细观察描写了太阳升起时的过程和景观。朗读的时候,我们要把作者那种渴望日出的心情读出来,还要把太阳初升时那种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读出来。请同学们齐读。(三)学习第三段。请同学默读第三段,思考(1)这一段写了什么情况下的日出?(2)这两自然段写的日出有什么不同?组织同学前后桌讨论,然后请同学来回答。“云”遮住了太阳,它的光亮却“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这表现了什么?(表现了太阳顽强的精神。)找同学朗读这一段。“镶”是什么意思?用“镶”有什么好处?太阳“慢慢透出重围”表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云被染成紫色,有的被染成红色?”“连我也成了明亮的了,”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同桌讨论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一段呢?每一位同学都小声朗读一遍,体会体会。找同学谈朗读的感受。(这一段应该以振奋、轻松的语调朗读,“连也”要重读。)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填空,一方面进一步体会重点词的妙用。小结第三段。作者在这一段写了日出后的两种不同的景象。同时把“晴天”和“有云”连到了一起。* 小组讨论一下分别给文中第2-5自然段描写的画面加小标题。(1霞光万丈2跳出海面3走进云堆4冲出重围)(四)学习第四段。请同学齐读第四段,然后讨论(1)变成陈述句。(2)这一段起什么作用?(这一反问句作结尾,比一般陈述句更加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并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前后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监督题库绿色文库
- 2025年婚礼策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保护工程师职业资格认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使用文字注意事项
- 新冠后遗症教学课件
- 2025年智能物流系统技术员面试模拟题
- 2025年县级体育馆社会体育指导员飞盘运动专业技能测试题库
- 2025年医学数据分析师面试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2025年宠物动物科学高级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B卷复审试卷答案解析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自主招生备考卷含答案
-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方案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北邮社电机拖动与调速技术教学包课后题解
- 学校门卫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 JJG 1105-2015氨气检测仪
- GB/T 8118-2010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 呆滞物料预防与处理(精益培训)
- 《中式面点制作第二版》教案高教版
- 看门狗定时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