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30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 21/TXXXXXXXX薏苡栽培技术规程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 T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本溪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本溪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德伟、李艳、王翯、杨国清、赵志强。4薏苡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薏苡的产地环境、种子、种子选用及处理、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本规程适用于辽宁地区薏苡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用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1996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4285-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HJ 555-2010 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3 产地环境3.1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3.2 水质量农田灌溉用水符合GB 5084-2005中的二级标准。3.3 土壤质量土质为pH5.66.8的酸性及微酸性壤土或砂壤土,有机质含量1.5%,其他条件符合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4 种子4.1 栽培种质栽培薏苡的基原植物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 (Roman) Stapf)。4.2 种子质量种子千粒重70g100g,含水量8%10%,纯度95%,发芽率90%。5 种子选用及处理5.1 种子选用 选择生长健壮、丰产单株作母株,于果实成熟时采收,选留籽粒大、饱满的种子。5.2 种子处理5.2.1 温水处理将种子经60温水浸泡10min15min,捞出后包好沉压在预先配制的1%2%的生石灰水中,浸泡48h(不要损坏水面上的薄膜),捞出后控干水分,放在 05阴凉处,备播种用。5.2.2 药剂处理用1:1:100倍的波尔多液浸泡24h48h。消毒后,用清水漂洗,选下沉的种子播种;也可在播种前用药剂拌种,用50%多菌灵、或80%粉锈宁、或50%甲基托布津等农药,按种子重量的0.4%0.5%进行拌种。6 选地与整地选择地势平坦,离交通干道200m以上,水源方便,排水好,土质肥沃的砂壤土地块。耕深20cm25cm,结合耕翻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kg/667m24000kg/667m2,翻耕做细后,作垄50cm60cm宽。7 播种在4月下旬进行。条播:顺垄开沟,沟深均为3cm7cm。播时,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然后覆土至畦平。每667m2播种量为3kg4kg。穴播:按株行距20cm30cm开穴,穴深3 cm7cm,每穴播种4粒5粒,每667m2播种量为2.5kg3.5kg。8 田间管理8.1 施肥8.1.1肥料质量应符合HJ 555-2010 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8.1.2施肥时间与方法整个生育期进行2次3次追肥。第一次在分蘖初期进行,可每667m2施尿素5kg10kg。第二次追肥结合第三次中耕除草进行,每667m2施尿素10 kg15kg。第三次追肥在抽穗后进行,可每667m2施硫酸钾5kg10kg,对粒重增加有利。8.2 水分管理8.2.1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2005中的二级标准。8.2.2 苗期播种后应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每株总分蘖茎数达到5个7个时,排水干田,尤其在大雨后应及时排水,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8.2.3 孕穗期进入孕穗阶段,应逐步提高田间湿度,增大灌水量直至田间有浅水层(2cm左右)。8.2.4 抽穗期抽穗期应勤灌、灌足,最好使田间保持3cm6cm深的水层。8.2.5 灌浆结实期要以湿为主,干湿结合。前半个月保持土壤湿润;后半个月则应放水干田,以利收获。8.3 中耕除草全生育期中耕除草2次3次。第一次在苗高7cm左右时进行,并同时进行间苗;第二次在苗高15cm20cm时,结合定苗一起进行;第三次在苗高30cm左右时进行。8.4 间苗定苗8.4.1 间苗幼苗长出2片3片真叶时,结合除草拔除密生苗,病弱苗,使条播苗株距保持在5cm7cm。8.4.2 定苗当苗具5片6片真叶时定苗,保持株距10cm15cm。定苗后使田间密度保持在1.5万株2万株/667m2。9 病虫害防治9.1农药种类及质量要求应符合GB 4285-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9.2 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见下表)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病害黑穗病危害穗部,种子肿大成球形或扁球形的褐色瘤,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孢子。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4%拌种,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叶斑病危害叶子,发病初期先在叶尖上出现淡黄色小斑,后扩展病斑连成片,叶片呈焦枯状死亡。发病初期喷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代森铵600倍液,7d10d喷1次,连喷2次3次虫害粘虫老熟幼虫体长38mm。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额扁,略呈八字形,外侧有褐色网纹。体色由淡绿至浓黑,变化甚大;足的先端有半环式黑褐色趾钩。用糖醋液(糖3份,醋4份、白酒1份、水2份拌匀而成)诱集捕杀成虫;虫口密度较小的地块,可人工捕杀;幼虫低龄阶段可用50%敌敌畏8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敌杀死)4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玉米螟老熟幼虫,体长25mm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褐色,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节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早春玉米螟羽化前清除薏苡等秸秆,集中焚烧或深埋。5月和8月成虫产卵前,用灯光诱杀;心叶展开时,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