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机安装、使用及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塔机安装、使用及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塔机安装、使用及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塔机安装、使用及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塔机安装、使用及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A.O.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部 施工合同段:ZWZQ-4标 编号: 致 郑州中原监理公司郑万铁路河南段ZWJL-4监理项目部:我单位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已编制完成 塔机安装、使用及拆卸 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塔机安装、使用及拆卸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章): 技术负责人: 日 期: 年 月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年 月 日项目监理机构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年 月 日建设单位意见: 建设单位(章): 负 责 人: 日 期: 年 月 日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部二一六年十月塔机安装、使用及拆卸专项施工方案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ZWZQ-4标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ZWZQ-4标塔机安装、使用及拆卸专项施工方案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郑万铁路河南段工程项目部二分部二一六年十月目 录1 工程概况12 编制依据13 编制范围14 总体施工方案25 塔机安装25.1 资源配置25.1.1 设备配置25.1.2 人员配置25.2 安装流程25.3 塔机安装示意35.4 安装顺序及控制要点55.4.1 塔机基础施工55.4.2 塔机组装55.4.3接电源及试运转85.4.4 塔机顶升86 塔机的使用106.1 塔机操作司机106.2 机械部分及其它106.3 维修、保养及班前工作127 塔机拆卸148 安装、顶升及拆卸注意事项158.1 组装注意事项158.2 顶升注意事项168.3 拆卸注意事项168.4 其他179 塔机安全施工事故处理应急预案179.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79.2 预防措施201塔机安装、使用及拆卸专项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新建郑万铁路河南段ZWZQ-4标北汝河特大桥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及宝丰县境内,中心里程DK148+081.06,起讫里程为DK138+176.02DK157+986.10,桥全长19810.08m。其中跨红石渠、跨G36宁洛高速和跨S241省道共计3处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施工,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在其各主墩墩身旁侧安装塔吊进行吊装施工。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版)(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版)(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5)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G/T 100-1999)(6)塔机使用说明书3 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北汝河特大桥跨红石渠(40+72+40)m连续梁503#、504#主墩QTZ80(5510) 塔机的安装、拆卸,跨G36宁洛高速(64+112+64)m连续梁514#、515#主墩QTZ80(5510) 塔机的安装、拆卸,和跨S241省道(40+64+40)m连续梁574#、575#主墩QTZ80(5510) 塔机的安装、拆卸。4 总体施工方案塔机在进场前首先查验其说明书、合格证及特种设备司机操作证等,同时对构件质量、外观等查看,吊装及运输过程中应做好保护。塔机到场前应做好塔机基础、预埋件等施工,待塔机构件到场后在有安装资质的单位、有资质人员负责的情况下进行全程安装及指导,按照底架、基础节、压重、套架、回转总成、塔身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安装后进行起重机的调试和试运转工作,经查验正常后报特种设备管理单位报验后方可使用。塔机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专项的操作培训和交底进行。塔机的拆卸顺序是安装的逆过程,即: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5 塔机安装塔机安装属高空作业,危险性较大,因此塔机安装应找具有安装资质的单位、有资质人员负责安装,并签订安装合同,安装人员作塔机技术指导,直至塔机安装完整,安装完毕才可撤离现场。负责塔机安装的单位、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安装工作,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安装前应熟读塔机使用说明书,进入安装现场后,所有人员必须职责明确,坚守岗位,听从指挥。5.1 资源配置5.1.1 设备配置安装塔机时,配置一台不低于40t的轮胎吊或汽车吊。5.1.2 人员配置安装人员配置见表5-1。5.2 安装流程塔机安装流程详见图5-1。施工准备塔机基础施工安装回转总成安装基础节、压重和套架安装塔身安装底架起重机试运转起重机调试塔机安装结束图5-1 塔机安装流程图表5-1 单个塔机安装人员分工表人员人数工作内容现场总指挥1 负责全面安装工作技术负责人1 负责处理安装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向安装人员宣讲塔机技术性能,指出安装要点,讲解作业方法、方案,指导塔机调试,直至整机正常运转安全员1 负责安装现场安全工作,按规定和有关安全规范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事故隐患,随时向总指挥报告安全情况电控操作工2 负责安装过程中电控系统操作,操作人应具有临场应变能力,卷扬机应该设专人操作,不得随意变更操作人安装工4 负责构件吊装、安装5.3 塔机安装示意塔机安装示意图见5-2(即1-2-3-4.13-14)。20图5-2 塔机安装示意图5.4 安装顺序及控制要点5.4.1 塔机基础施工固定式塔机的地基基础严格按供方的基础图制作,是保证塔机安全使用的必要条件,要求该基础分别对不同地质情况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除在坚硬岩石地基上可采用锚固基础(分块基础)外,一般情况下采用整体钢筋混凝土基础,要求如下:(1)基础的土质应坚固牢实,要求承载能力不小于200KN/m2。(2)混凝土基础的深度应不小于1300mm;钢筋混凝土等级C35,浇筑时需振捣密实,总混凝土方量约为26m3,基础重量不小于65t。(3)混凝土基础表面应校水平,平面度允差小于1/500;高出地面100mm,周围排水顺畅,避免长期积水。(4)地脚螺栓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埋设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5.4.2 塔机组装5.4.2.1 安装底架 将底架放置与混凝土基础平台上,装上压板,拧紧地脚螺栓,测量底架上四个法兰盘的水平度,其误差应在1.5mm内,若超差则在底盘与基础的接触面间用楔形调整块及铁板等垫平,注意垫块必须垫实、垫牢、不允许垫块有任何可能的松动,再次拧紧20M39地脚螺栓(双螺母放松)。5.4.2.2 安装基础节、标准节、套架 将基础节吊装在底架上,用12件专用螺栓和24件专用螺母将底架与基础节连接,再吊装2个标准节(标准节上有踏步的一方应予准备安装平衡臂的方向一致),用标准节螺栓连接好后吊装套架,使套架上的爬爪放在标准节的踏步上,再调整好16个爬升导轮与标准节的间隙(间隙为23mm)。注:可将液压顶升泵站放在靠近顶升油缸的套架平台上。(2)安装回转塔身总成吊起回转塔身,安装时注意安装平衡臂和吊臂用支耳的方向,使靠近起重量限制器一边的支耳与准备安装吊臂的方向一致,用8件M32的专用螺栓和16件M32的专用螺母(双螺母放松)将回转塔身与上支座紧固。调整16件爬升导轮与塔身主弦杆之间的间隙23mm。注: 爬升导轮与标准节间隙的调整工作必须在安装塔顶之前进行。(3)安装塔顶吊装前在地面上先把塔顶的平台、栏杆、扶梯装好(为使安装平衡臂方便,亦可在塔顶的左右两边各装上两根平衡臂拉杆),随后把塔顶吊到回转塔身上,用4件销轴将回转塔身与塔顶连接,吊装时应将塔顶垂直的一侧朝向吊臂方向.如果条件允许,也可在地上先将回转塔身与塔顶装好。(4)安装平衡臂总成 在地面上把两节平衡臂组装好,将起升机构、电控箱、电阻箱、平衡臂拉杆装在平衡臂上,并固定好,吊起平衡臂(平衡臂上设有4个安装吊耳),用销轴将平衡臂与回转塔身铰接并穿好开口销,然后将平衡臂逐渐抬高, 直到将平衡臂拉杆,用销轴铰接并穿好开口销,然后,缓慢的将平衡臂放下,再吊装一块1.956t重的平衡臂安装在平衡臂尾部。(5)安装司机室司机室内的电器设备安装齐全后,把司机室吊到上支座靠右平台的前端,对准耳板上孔的位置,然后用三根销轴联接并穿好开口销。(6)安装吊臂总成在塔机附近平整的枕木上,按其顺序拼接好吊臂,把吊臂停靠在约0.6m高的支架(枕木)上,先将维修吊栏紧固在变幅小车上,再将变幅小车装在吊臂根部最小幅度处,并收紧变幅小车的钢丝绳,以小车在重载情况下不松驰为宜(出厂时变幅机构已装在吊臂根部节上)。再将吊臂拉杆按顺序拼装好后与吊臂上的吊点用销轴拼接(吊臂刚性拉杆上吊点应从吊臂根部起数的第2节和第7节臂上),穿好开口销,放在吊臂上弦杆的定位托架内,检查吊臂上的电路是否完善。按说明书视图挂绳(见图5-2),试吊是否平衡?否则,可适当移动挂绳位置,起吊吊臂总成至安装高度,根部与回转塔身上的铰孔用销轴联接并穿好开口销,然后接通起升机构的电源。放出起升钢丝绳卷绕好(图5-3),用汽车吊逐渐抬高吊臂的同时,开动起升机构向上,直至吊臂拉杆渐近塔机。将吊臂长短拉杆分别与塔顶拉杆、用销轴交接,并穿好开口销,松弛起升机构钢丝绳把吊臂缓慢放下,使拉杆处于拉紧状态,最后,松脱滑轮组上的起升钢丝绳。图5-3 安装吊臂拉杆时起升钢丝绳绕法 图5-4 平衡重安装示例图(7)吊装平衡重根据所使用的吊臂长度,按下列要求吊装平衡重,假如吊臂臂长为50m时,7块平衡重按说明书中5-4图示位置安装,平衡重总重为:1.956t6+1t1=12.74t。 平衡重的配量及安装位置要严格按要求安装,然后用连接板、螺栓将每块平衡重之间互相串联好装入弹簧垫圈,拧紧螺母。 吊装完毕后,再进行起升钢丝绳的穿绕,钢丝绳从起升机构卷筒上放出,经塔顶上部导向滑轮向下,进入回转塔身起重量限制器滑轮向前,再绕道变幅小车和吊钩滑轮组,最后将绳头通过楔与楔套,用销轴固定在吊臂头部的防扭装置上。5.4.3接电源及试运转整机安装完毕后,应检查塔身的垂直度,允差为4/1000。再按电路图的要求接通所有的电源,试开动各机构进行运转,检查各机构运转是否正确?同时检查各处钢丝绳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遇有机构、结构摩擦钢丝绳应予以排除。5.4.4 塔机顶升 待塔机组装完毕,并进行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可作顶升升塔操作,现已顶升升塔过程为例,详述各过程及操作要求:顶升过程应在风力小于4级时进行;顶升前,应使上部回转塔身处于制动状态,并不允许有回转运动;顶升过程中,塔机除自己安装需要吊装标准节外,不得进行吊装作业;若液压顶升系统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顶升,收回油缸,检查有否顶升障碍和油路系统障碍。5.4.4.1 顶升前的准备(1)按说明书中规定的泵站用油给液压泵站油箱加油。(2)清理好各个标准节,除锈、去油漆、焊疤等,在标准节连接处涂上黄油,将待顶升加节用的标准节在顶升位置处的吊臂下排成一排,这样能使塔机在整个顶升过程中不用回转,能使顶升加节过程所用时间最短。(3)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卷筒。(4)将吊臂旋转至顶升套架的前方,平衡臂处于套架的后方(顶升油缸在套架后方)。5.4.4.2 顶升操作(1)在地面上先将四个引进滚轮固定在塔身标准节的四个角上,然后吊起标准节并安放在外伸框架上。(2)调整小车位置,使得塔机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的位置上,臂长为50m时,a=16m空钩。 上述小车的位置是个近似值,顶升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整小车位置,具体做法是:当油缸顶起塔机上部重量,下支座与标准节的定位凸台相距20mm左右时,观察定位凸台是否对正,套架四周16个导轮基本上与塔身标准节主弦杆脱开时,即为理想位置。 松开并取下标准节与下支座的8件连接螺栓。(3)将顶升横梁顶在标准节踏步的圆弧槽内,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全部伸出,稍缩活塞杆,使爬爪搁在标准节的踏步上,然后油缸活塞全部缩回,重新使顶升横梁顶在标准节的踏步上再次伸出油缸,当横梁离开标准节上的踏步后松开爬爪拉杆,使爬爪转动向下,既顶升使爬爪不与标准节上的踏步干涉,此时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装入一个标准节的空间,利用引进滚轮在外伸框上滚动,把标准节引至塔身正上方,对正标准节上的定位凸台,缩回油缸至上下标准节的凸台对正接触面,用8件M32的高强度螺栓将上下标准节连接牢靠(预紧力为2000Nm)。卸下引进滚轮,调整油缸的伸缩长度,将下支座与标准节连接牢固,即完成一节标准节的加节工作,或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可以按照以上步骤连续几次即可安装到设计高度。(4)塔机加节完毕,应旋转臂架至不同的程度,检查塔身各接头处和底架与基础节和地脚螺栓的拧紧问题(哪一根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时,就拧紧正下方的螺母,就此把这些螺母从下到上的所有螺母拧紧,上述连接处均为双螺母防松。6 塔机的使用6.1 塔机操作司机(1)必须严格执行JG/T100-1999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的有关规定,司机必须有安检部门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并取得合格证者。(2)司机必须了解所操作塔机的工作原理,熟悉该塔机的构造及安全保护装置的功用及其调整方法,掌握该塔机各项性能的操作方法以及该塔机的维修保养技术。(3)不准斜拉斜吊物品,不准吊重量不明或有根的物体。重物离地面时必须用慢速起升,当重物尚未稳定时不准做回转或变幅动作。(4)有物品悬挂在空中时,司机不得离开工作岗位。(5)司机必须认真如实的做好当班起重机的运转使用、维修保养和交接班的记录工作。对连接部件的螺栓、销轴的止退件、钢丝绳的损坏状况、各安全保护装置的精度和灵敏度等应认真检查并做好书面记录。严禁塔机带病作业。 (6)严禁司机酒后上机操作。6.2 机械部分及其它(1)塔机的工作环境温度为-20+40,工作风级不大于6级。(2)塔机上的所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随时保养,严禁任意搬动和拆卸,严禁超负荷使用。(3)夜间作业,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足的照明条件。(4)塔机经过大修或转场重新安装前注意事项:严格认真检查各联接处各铰接头、螺栓、销轴等有无裂纹、锈蚀、损伤;检查刚性拉杆、钢丝绳、滑轮、吊钩等重要件是否符合使用条件;检查金属结构件的变形和焊缝等情况应符合使用条件;对起升、顶升、回转、变幅应进行试运转。(5)检查电气控制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停机修理或维护保养时,必须切断总电源,不许带电作业。地面、楼台、施工面要设专人指挥塔机作业,与司机联络必须使用规定的信号、手势或旗号等,最好采用步话机联络。(6)应保证塔机的使用电压在380V10%的范围内,否则塔机的电气设施容易损坏。(7)在遇大雷雨、暴雨、浓雾或风级超过6级,一律停止起重作业;当风级预报超过10级时,应将塔机降塔至5个标准节以下高度,或采用牵缆绳加固等办法以保证安全。(8)在多台塔机在同一个施工现场施工时,塔机的平面布置要合理,相互之间不得在空间交错和发生干涉。(9)司机在接通地面电源,登上塔机进入司机室后,应全面检查按钮、操作手柄等是否处于非工作状态,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总按钮。(10)司机必须严格按照本塔机技术性能表和起重特性曲线图的规定作业,不得超载和强行作业。(11)操作时严禁起重吊钩着地,以免引起卷筒钢丝绳排列不齐而遭损坏,如果吊钩必须着地,则吊钩着地后再次起升时,必须注意监视卷筒钢丝绳排列情况,必要时须重新将钢丝绳排列整齐,并及时将下限位调整好,并及时将下限位调整好。 (12)小车侧面的吊栏是供维修使用的,当需要维修起重臂上的某一零件时,维修人员可站在吊栏内随载重小车运行到指定位置进行维修任务,吊栏的额定承载重量为100kg,当起吊重物时,吊栏内严禁站人,要经常仔细检查吊栏与载重小车的连接是否安全可靠。(13)各机构需要反向运行时,必须待电机正转停止后,再启动反转,反之也一样。(14)发现塔机有异常现象时,应停机切断电源,待查清并排除故障后再使用。(15)塔机在每班作业完毕后,吊钩升高至最高点,吊钩上严禁吊挂重物,小车应停在起重臂总长的中点处,切断总电源方可离去。(16)每班工作前,司机必须对塔身、臂架、回转支承、起重臂刚性拉杆、平衡臂刚性拉杆、卷筒联接螺栓、制动器等主要关键部位的销轴、螺栓等进行日常检查、紧固,确保无松动或脱离现象才允许开车作业。(17)司机对减速器、滑轮、轴承座等处要按规定日常保养加油,如发现有漏油现象,要及时处理。(18)司机在正式作业之前,必须逐项检查各安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绝不允许在安全保护装置不可靠或失灵的情况下勉强作业。 6.3 维修、保养及班前工作(1)经常保持整机清洁,及时清扫。(2)检查各减速器的油量,及时加油。(3)注意检查各部位钢丝绳固结端有无松动,检查钢丝绳的磨损、变形及断丝情况,如有损坏,必须及时更换。(4)检查制动器的效能,间隙,必须保证可靠的灵敏度。(5)检查各安全保护装置的灵敏可靠性。(6)检查各螺栓联接处,尤其塔身标准节和回转支承联接螺栓。新安装的塔机在使用一星期后,必须全面紧固,以后每15d检查紧固一次。(7)检查各钢丝绳头压板、夹子等是否松动,应及时紧固。(8)钢丝绳、卷筒、滑轮、吊钩等的报废,应严格执行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和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9)检查各金属构件的杆件、腹杆及焊缝有无裂纹,特别应注意油漆剥落的地方和部位,尤以油漆呈45的斜条纹剥离最危险,必须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10)塔身各处(包括加强节与埋入节)的连接螺栓螺母、各处直径大于20的连销轴等均为专用特制件,任何情况下绝对不准代用,而塔身安装时每一个螺栓必须有两个螺母拧紧防松。(11)塔身标准节螺栓性能等级为10.9级,螺母性能等级为10级(双螺母防松)。螺栓头部顶面和螺母头部顶面必须有性能等级标志,否则一律不准使用。(12)整机及金属结构每使用一个工程后,应进行除锈和喷刷油漆一次。(13)起升钢丝绳经过一段时间使用磨损拉长后,需对高度限位器重新按规定进行调整。(14)观察各电器触头是否氧化和烧损,若有接触不良应修复或更换。(15)各限位开关和按钮不得失灵,零件若有生锈或损坏应及时更换。(16)各电机开关与开关板等的绝缘必须良好,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17)检查各电器元件之紧固螺栓是否松动,电缆及其它导线是否有破裂,若有应及时处理。(18)应对轨道进行认真的检查,轨道上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油或其它可减少行走摩擦的东西,若有则必须立即清除干净,恢复轨道的原状态,满足对行走摩擦的要求。 7 塔机拆卸塔式起重机的拆卸顺序是安装的逆过程。即: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由于塔机拆卸一般是在工程基本竣工时进行,有的还是在长期闲置后拆卸,设备在技术状态和完好程度上很有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拆塔前的准备工作和拆塔过程都应高度重视。在认真检查、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现场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靠方案后,才可进行拆塔作业。(1)拆塔前的准备工作拆除、转移拆卸区域是影响拆塔作业的障碍物,准备好拆装辅具和常用工具。(2)拆卸塔身按拆立塔时的程序规定,首先利用载重小车进行塔身顶升前的配平作业,然后松开下支痤与塔身相连的连接螺栓,伸出活塞杆1600mm左右,使顶升横梁下移到相应的标准节踏步上,然后使爬升架顶升。上升距离为能使标准节移出为宜,将标准节移出到轨道上,再下降爬升架,使下支座和塔身相连四角至少用一个螺栓固定后,用吊钩将标准节降至到地面。按此程序重复作业,直到将塔身节拆卸完毕。(3)拆除钢丝绳和配重用汽车吊直接吊下配重(最后仍需留下一块配重)。拆除钢丝绳,拆除时应对钢丝绳全长进行认真检查,直升钢丝绳应绕在起升机构卷筒上,载重小车应移到臂根并固定,将其钢丝绳拆下后绕在小车卷筒上,前臂固定在起重臂上。(4)拆卸起重臂用汽车吊配合,将起重臂端部向上稍吊起,拆下起重臂拉杆固定销,将起重臂拉杆放到起重臂臂上弦杆的支座内。将臂端降到地面。将臂根降到地面,拆除起重臂拉杆。(5)拆卸平衡臂吊下平衡重块。用汽车吊将平衡臂吊起,并稍抬起,取下平衡臂拉杆及平衡臂与回转塔身的连接销轴,将平衡臂放到地面上,拆卸时注意平衡臂的重心位置,下降到臂根应先移出回转塔身,可在臂根处联一根牵引绳用以导向。拆卸塔顶:拆除与回转塔身的连接销轴,将塔顶吊起降至地面。(6)拆卸回转塔身、司机室去掉连接销轴和连接螺钉,分别将回转塔身和司机室吊起,并注意相邻部件是否有电缆联接。(7)拆卸上下支痤拆卸连接螺栓,把上支座回转支承,下支座整体一次吊起,降至地面上。(8)拆卸爬升架、下塔身组件先将顶升架吊起,放到地面上,注意液压箱和油缸活塞杆的固定。(9)卸掉压重、拆除斜撑杆和底架8 安装、顶升及拆卸注意事项8.1 组装注意事项(1)必须遵循立塔程序。(2)准备辅助吊装设备、枕木、索具、绳扣等常用工具。(3)注意吊点的选择,根据吊装部件选用长度适当、质量可靠的吊具。(4)塔机各部件所有可拆的销轴,塔身连接用的螺栓、螺母均是专用特制零件,用户不得随意代换。(5)在安装和使用时不得任意交换方位,否则无法进行安装。(6)塔机在施工现场的安装位置,必须保证塔机的最大旋转部分吊臂、吊钩等要求离输电线5m以上的安全距离。 8.2 顶升注意事项(1)顶升过程中必须利用回转机构制动器将吊臂锁住,严禁吊臂回转,保证起重臂与引入标准节方向一致。(2)若要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每加完一节后,用塔机自身起吊一标准节前,塔身各主弦杆和下支座必须有一个M32的螺栓连接。(3)所加标准节上的踏步必须与已有的标准节对正。(4)顶升之前需放松电缆,严防拉断,挤伤电缆。8.3 拆卸注意事项(1)塔机拆出工地之前,顶升机构由于长期停止使用,应对顶升机构进行保养和试运转。(2)在试运转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对限位器、回转机构的制动器等进行可靠性检查。(3)在塔机标准节已拆除,但套架与塔身还没有连成整体之前,严禁使用回转机构。(4)塔机拆卸对顶升机构来说是重载连续作业,所以应对顶升机构的主要受力件经常检查。(5)顶升机构工作时,所有操作人员应精力集中,观察各相对运动件的相对位置是否正常(如滚轮与主弦杆之间,套架与塔身之间),如果套架在上升时,套架与塔身之间发生偏斜,应停止上升,并立即下降。(6)塔机拆卸方法与安装相同,只是工作顺序与安装相反,拆卸时风力应低于四级,由于拆卸塔机时,建筑物已建设完毕,工作场地不如安装时宽敞,在拆卸时应注意工作程序,吊装堆放位置,不可马虎大意,否则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8.4 其他(1)风力大于4级和雨雾或大雾天气不得进行安装、顶升和拆除作业。(2)在架设或拆除过程中,严禁只拆装一只臂架就中断作业。(3)装、拆电器部分的作业,应由持证电工进行。(4)作业过程中,应使回转锁车制动,严禁臂架摆动。(5)作业完毕,应切断液压系统电源;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排除后,才能继续作业。(6)禁从塔机上向下抛物。(7)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穿胶鞋、登高佩安全带。(8)作业人员应分工明确,统一指挥。9 塔机安全施工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为防止发生险情,确保及时有序、科学地采取相应有效措施,迅速排除险情造成的危险,减少损失,加强项目部塔吊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项目部的事故应急能力,保护项目部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及规定,结合分部塔机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9.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我分部建立以分部经理任组长,分部书记、总工及副经理任副组长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员主要为施工队长、科室主管及安全员等。组 长:王建斌 副组长:李文星 周笔剑 刘昌红 杨星智组 员:徐京辉 张 宁 李 波 郑昌武 王志伟 朱学斌 李吉利 冯 瑞 姜 盼 何克亮 盛敏旺等 (2)领导小组组长职责按照预案程序,组织、协调、指挥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应急预案演练;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随时掌握预案实施情况,并对预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在各作业队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等力量。(3)领导小组下设联络通讯组、物资保障组和应急抢险组。 联络通讯组:负责内外的联络通讯,要配备联络通讯工具,随时保持联系畅通。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及重大安全隐患,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实施抢救,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物资保障组:负责抢险用品及绷带、担架等医护用品;预先设置安全场所,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现场人员能得到及时疏散和安置。 应急抢险组:成立抢险应急队伍,配备抢险装备,负责现场的紧急自救抢险。一旦发生险情,确保人员、设备及时到位,抢险及时。 (4)救援设备、物资主要救援设备、物资有:吊车、车辆、对讲机、发电机、手电、食品、药品、灭火器、型钢、电焊机等。(5)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根据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要求,分为:接事故报告、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六个过程。重大灾情发生后,发生单位保护灾情现场,凡与灾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