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案(精).doc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案(精).doc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案(精).doc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案(精).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案 主讲教师:宋利琼 (2008年度 春季 学期)教学内容:化脓性球菌的分离鉴定(设计性实验) 授课对象:2006级医学专业学生教学时间及学时: 3学时【实验任务】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从疑似肠道感染性细菌的患者临床标本中确定病原体。请将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与技术路线在讨论完善后记录在实验报告本,并将可行的实验内容在实验课中实施。生化反应血液或黏液脓血便 肠道选择培养基 37、18-24小时 可疑菌落 双糖铁培养基或鉴别培养基 血清学鉴定增菌培养基教学目的和要求:一、掌握细菌对糖的分解试验原理及其结果。二、掌握细菌对蛋白质、氨基酸和其它含氮有机物的分解试验的原理。 三、掌握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的培养特性。 四、掌握肥达氏反应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程序二、掌握肥达氏反应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三、IMViC试验四、五糖发酵试验,铁质双糖试验教学方法:1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手段,强调学生的协作性和团体精神。3、对学生严格把关,保证实验课的过程和结果。4、采用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设计能力。思考题:1怎样从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与鉴定伤寒杆菌? 2肥达氏反应中为什么要用“O”“H”“A”“B”四种抗原,分析肥达氏反应结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沙门氏菌在铁质双糖培养基中有何特点,如何与痢疾杆菌区别?参考书目:1、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指导, 三峡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编2、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指导, 河北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编3、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指导, 同济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编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要求全面、具体)一、讨论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程序,小组代表发言 15分钟二、肥达氏反应(讲解及操作) 50分钟三、五糖发酵试验(讲解及示教) 20分钟葡萄糖 乳糖 麦芽糖 甘露醇 蔗糖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 付乙伤寒 痢疾杆菌 四、IMViC试验 (示教) 10分钟 五、铁质双糖试验(示教) 10分钟斜面 下层 H2S 气体 动力大肠杆菌 黄色 黄色 伤寒杆菌 红色 黄色 付乙伤寒 红色 黄色 痢疾杆菌 红色 黄色 六、凝集反应(操作) 10分钟七、肠道杆菌的分离接种(操作) 20分钟 接种EMB培养基,双S培养基和铁质双糖培养基(一)观察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及弗氏痢疾杆菌在伊红一美兰琼脂平皿上的生长特点:1大肠杆菌菌落:较大、圆形、光滑、不透明、呈深紫兰色,有金属光泽(因分解乳糖与伊红美兰结合之)。2伤寒和弗氏痢疾杆菌菌落:细小、圆形、光滑、半透明、无色(因不分解乳糖)。 (二)观察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以及弗氏痢疾杆菌在琼脂平皿上的生长特点1大肠杆菌菌落:大肠杆菌在SS平皿上大部分被抑制,少数生长的菌落较大,圆形、光滑不透明,红色(因分解乳糖产酸,使中性红指示剂变红)。 2伤寒及弗氏痢疾杆菌菌落:菌落较小或中等大、圆形、光滑、无色、半透明(因不分解乳糖)。(三)观察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弗氏痢疾杆菌在铁质双糖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1大肠杆菌生长现象: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乳糖产酸产气,糖管由红变黄,糖管中有气泡而无黑色沉淀物。2伤寒杆菌生长现象: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故下层琼脂由红变黄,无气泡,上层仍为红色,亦无气泡。有动力。可产生2,故试管有黑色沉淀物。 3痢疾杆菌生长现象:痢疾杆菌可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故下层琼脂由红变黄,无气泡,上层琼脂仍红色,亦无气泡,无动力。不产生2,故无黑色沉淀物。八、病案讨论 20分钟【附录二】病案讨论 何某,男,21岁,工人,因发热畏寒、头晕、倦怠9天入院。入院时体温39,脉搏88次/分。呼吸28次/分。舌尖红,苔黄厚,心肺无特殊发现,肝肋下1厘米,有轻痛,脾肋缘下2厘米,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5200/mm,嗜中性粒细胞56%,淋巴细胞38%,单核细胞6%。 入院后24天。右下胸部出现淡红色充血疹数个。入院当日,曾取血液、尿液、粪便标本做细菌培养,取血清做肥达式反应,结果血培养在胆汁肉汤中长出革兰氏阴性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有动力,分离出的细菌同已知抗伤寒杆菌免疫血清呈明显凝聚反应。尿液和粪便培养均为阴性。肥达氏反应结果为H 1:40,O 1:80,A 1:20,B 1:20。 入院后即给予氯霉素0.5g,6小时一次口服作治疗,4天后,体温开始下降,入院后第八天查肥达氏反应,结果为H 1:320,O 1:320,A 1:40,B 1:20。服药后6天,因四肢出现充血发痒皮疹而停药,以后皮疹即消退,体温正常、肝脾不能触及,共住25天院。但出院后四天,病人又再次入院,主诉发热2天,体温38,肝大1.5cm,白细胞5800/mm。中性52%,淋巴球40%。单核8%,当即取血做细菌培养,结果长出与第一次相同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再服氯霉素第三天后退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