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不当得利制度初探_第1页
开题报告:不当得利制度初探_第2页
开题报告:不当得利制度初探_第3页
开题报告:不当得利制度初探_第4页
开题报告:不当得利制度初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不当得利制度初探课题来源自选课题类型论文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 学号专 业班级(一) 调研资料的准备:根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已收集了了相关资料,主要参考文献如下:1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孙森淼:民法债编总论。3胡长清:中国民法债篇总论,台湾商务印刷馆1935年版。4蔡秀雄:民法上不当得利研究,台湾商务馆1969年版。5【日】冈村玄治:债权法各论。6 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7李开国:民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8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年版。9王泽鉴:不当得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0王泽鉴:不当得利,台湾三民书局2000年版。11洪学军:不当得利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版。12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3戎旭东:我国不当得利制度浅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7期。14王静:不当得利制度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2期。15白岩:浅论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的完善,科技促进发展,2009年12期。16崔洪涛:不当得利制度研究,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5年第6期。17刘兆侠:不当得利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18王丽:不当得利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6年。19温媛媛: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20向金波:不当得利制度研究,黑龙江大学,2003年。(2) 论文的写作目的不当得利制度是民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最早起源于罗马,经历了英、法、德等国漫长的历史发展,并随着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不当得利制度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之后,终于发展成了民法中一项独立的制度,并在民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要研究了不当得利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果、以及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三)论文写作思路(提纲): 不当得利制度初探前言一 不当得利的概述1 不当得利的概念2 不当得利的性质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 受有利益2 受有损害3 受利益和受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4 无法律上原因三、不当得利的法律效果1 不当得利的返还标的2 不当得利的返还方法3 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四、我国不当得利的现状和发展 五、结语对未来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的展望(四)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1.我校图书馆图书资源丰富,论文前期主要利用我校图书资源,借阅大量有关不当得利制度的图书。2.我校具有丰富的电子资源,论文前期除了借阅图书,还从网上下载大量研究生论文及期刊杂志进行阅读。(五)论文工作的总工作量(估计)、分研究阶段的进度(起迄日期)和要求:1.总工作量论文估计在7千字左右,分为四个主要部分。2.研究计划第一阶段:2009年12月,确定论文题目,在网上及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第二阶段:2010年2月,明确论文思路,完成论文提纲,并征求导师意见修改;第三阶段:2010年4月,撰写论文初稿;第四阶段:2009年4月5月,修改定稿、送审、答辩。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题目 不当得利制度初探 专业 法学(国际商法方向) 学号 20071712116 姓名 李宁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 不当得利制度是民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最早起源于罗马,经历了英、法、德等国漫长的历史发展,并随着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不当得利制度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之后,终于发展成了民法中一项独立的制度,并在民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要研究了不当得利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果、以及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基本要求:第一阶段:2009年12月,确定论文题目,在网上及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第二阶段:2010年2月,明确论文思路,完成论文提纲,并征求导师意见修改;第三阶段:2010年4月,撰写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2009年4月5月,修改定稿、送审、答辩。主要参考资料:1、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孙森淼: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胡长清:中国民法债篇总论,台湾商务印刷馆1935年版。4、蔡秀雄:民法上不当得利研究,台湾商务印刷馆1969年版。5、【日】冈村玄治:债权法各论。6、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7、李开国:民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8、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年版。9、王泽鉴:不当得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0、王泽鉴:不当得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