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房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杨芳勇a ,沈克慧b(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a 社会学研究所; b 经济研究所,江西 南昌330077)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摘 要: 房屋拆迁是群体利益冲突比较尖锐的领域,从社会风险转化成公共危机的可能性比较大。房屋拆迁 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包括方法、体系、模型三大部分。社会燃烧理论是构建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为体系的建设提 供理论框架; 三要素风险评估方法好似雷达,将覆盖房屋拆迁的风险源网罗其中;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兼顾了定量和 定性分析,实现对风险的量化体现。关键词: 房屋拆迁; 社会稳定风险; 社会燃烧理论; 三要素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体系中图分类号: f299.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 0448( 2012) 06 0051 06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从合理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房屋拆迁,其目的是将拆迁后获得的土地赋予新的功能,是推动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改善居民的生产、生 活环境,提高地方经济总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 着房屋拆迁引发的危机事件日益增多,这项工作已 经成为近年来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因素。社 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风险 水平进行预测和评价的活动,包括评估方法、评估指 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三个部分。在房屋拆迁中引进社 会稳定风险评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在“维稳”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住宅,并带来原有生活方式和邻里关系的改变,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感、剥夺感; 二是不同时间之间、 不同区域之间的不同补偿标准和方式,有可能引起 被拆迁人相互攀比,心理上也会不平衡。由此采取 上访、留置原地拒绝搬迁、暴力对抗甚至群体示威等 形式阻碍房屋拆迁工作,引发公共危机。( 二) 本质导致房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的本质在于利益格 局失衡,主要表现为三种利益趋向之间的矛盾。首 先,政府的多重利益趋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趋向 表现在: 一是通过全面变革城市环境与机能的房屋 拆迁改造来实现公共利益; 二是通过商业化的运作 使拆迁土地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经济利益; 三是城 市形象工程和城市行政首长政绩工程的政治利益。 其次,开发商的利润利益趋向。在符合城市规划、符 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以“公共利益”之名进行 商业开发活动,其目的在于凭借手中资本追求最大 利润,因而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漠视被拆迁居民的合 法权益和正当利益。最后,被拆迁者的补偿利益趋 向。作为房屋拆迁项目中的被拆迁者,追求拆迁补 偿的最大化是其唯一的利益趋向,现实中多数被拆 迁者在纠纷冲突中支付了高 额成本或失去应得福 利,成为真正的利益受损者1。一房 屋 拆迁社会稳定风险的内 涵、本质及成因( 一) 内涵所谓风险,在社会层面主要表现为导致产生伤 害或者损失的不确定性。房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 指政府在执行房屋拆迁决策,实施房屋拆迁过程中 给人民群众生活、生产、财产等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 各个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并影响和波及整个 社会,造成社会动荡和社会不安等公共危机的可能 性。房屋拆迁对拆迁范围内的人群造成的影响主要 有两点: 一是导致被拆迁人失去收益性物业、宅基地收稿日期: 2012 09 02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研究以房屋拆迁为例 ”( 11sh08) 。作者简介: 杨芳勇( 1968 ) ,男,江西黎川人,副研究员,从事社会管理、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 沈克慧( 1973 ) ,女,江苏无锡人,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从事企业战略管理、风险预警研究。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522012 年对应,以此形成房屋拆迁的三要素风险评估方法。( 一) 作为燃烧物质的房屋拆迁项目在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单 元,个人利益的多寡取决于单位利益的多寡,社会上 的利益之争也就是单位之间的利益之争。但由于所 有单位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用行政手段就能 起到协调利益的作用,因此,由房屋拆迁引发的纠纷 比较少。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家庭成为重要的社会 组织单元,利益多元化格局开始显现。当开发商追求 利润的目的与地方政府追求发展效益和政绩的需求 融合在一起时,房屋拆迁项目的出现就会导致利益相 关者之间原有的平衡被打破,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 而演变成“燃烧物质”。对社会风险的分析有制度与 文化两种视角,从制度层面研究燃烧物质,通常暗含 了风险无处不在这个现实前提,这些风险的产生不仅 与现行拆迁制度有关,还跟产权制度、规划制度以及 行政制度等都有密切联系。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决 策者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社会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 围和程度内以及避免导致公共危机。为此,在房屋拆 迁项目决策前应从“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安全性、 环保性”五个方面进行评估,这也是当前各级政府发 布的风险评估实施文件中提及的内容。( 二) 作为助燃剂的利益诉求、舆论与沟通在房屋拆迁项目的决策人眼中,不稳定因素来 自被拆迁人和相关公众 ( 简称群众) 的对 立 乃 至 极 端行为,而极端行为的风险首先源自对拆迁项目的 心理感知,这种感知取决于项目所涉三大利益方的 利益诉求、公众舆论以及沟通的渠道及其效果,也与 被拆迁人的文化环境和生活背景相关。从文化层面 研究助燃剂,就要探究在群众眼中哪些对现状的改 变是社会风险或者哪些社会风险会构成重大威胁。 可以说,群众的心理感知决定着整个拆迁项目从立 项到实施 再 到 结束是否有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因 此,在房屋拆迁项目确定以后,应尊重群众的利益诉 求,既要考虑房屋价值评估的客观和公正性,又要考 虑货币补偿 方 式、拆 迁 安 置 配 套、对事业发展的影 响,还要考虑生活习惯改变、环境变化、文化影响等 因素。同时由于利益双方对拆迁项目所掌握的信息 不对称,使得包括宣传媒体在内的舆论与沟通渠道 的重要性格外明显,如果忽视公众意见表达和社会 舆论,害怕直面公众或者项目相关信息不透明,只会 人为地制造出更多助燃剂。因此,房屋拆迁项目立 项以后应从社会舆论、文化习性、利益诉求和沟通渠 道四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评估,以沟通来发现政府和开发商作为房屋拆迁项目的立项者和执行者统称为拆迁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主动地 位,虽然拆迁者内部也有利益纠葛,但只是利润的此 消彼长。而被拆迁者由于是被动搬迁,拆迁项目给 他们带来的是全方位的生存与生活环境的改变,因 此他们的情绪最容易激动,对各种风险的感知也最 敏感,他们与拆迁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引发公共危 机的主要途径。( 三) 成因谈及由房屋拆迁引发的公共危机,从浅层次来 看是因为拆迁者提供的补偿不合理、补偿不及时或 被拆迁者提出了过分的要求等; 其深层次的原因则 非常复杂,归结起来有五种因素。第一,政府在决定 规划时,缺乏公开的听证程序,公众参与不足,政府 物质导向的规划理念导致拆迁成为常态。第二,政 府角色混乱。在征地和房屋拆迁过程中,政府同时 具有国有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城市经营者、拆迁政策 制定者以及拆迁执行者等多个身份。身份不同目标 不一,多种身份混在一起时,最终目标就可能会让位 于“尽可能地让土地增值”。第三,在集体土地产权 制度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对土地使用权的补偿缺位 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增值收益, 不在国有土地上强制拆迁,而在城郊结合部和近郊 农村掀起“圈地热 潮”。第 四,在确定拆迁补偿时, 自由裁量权失范,缺乏中立的评估机构。在发生纠 纷时,缺乏独立的司法机关干预,弱势群体救济途径 单一。第五,在强大的行政力推行下,失去了法律约 束和社会监督,反而是行政权力的滥用和政绩考核 的误导,使拆迁危机不能有效化解。二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房屋拆迁三要素风险评估方法社会燃烧理论由牛文元院士提出,该理论将社 会的无序、失 稳、动乱与燃烧现象进行了合理的类 比,认为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燃烧物质、 助燃剂和点火温度,缺乏其中之一燃烧都不可能发 生。其中,容易引起社会动乱或者不稳定的各种动 因,是燃烧物质; 沟通的混乱、无序甚至信息传递渠 道的缺乏导致谣言四起、非理性膨胀,是助燃剂; 导 致公共危机产生的突发性事件是导火索,也可称为 点火温度3。在 社 会 燃烧理论引入房屋拆迁的风 险评估工作中,可将房屋拆迁项目立项决策、各利益 方的利益诉求及舆论与沟通、拆迁项目的实施方式这三个重要节点与燃烧物质、助燃剂以及点火温度杨芳勇等: 论房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第 6 期53“社会风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除了要坚持一般评估指标体系所要求的“整体性、一致性、简洁 性”等原则外,还应体现出以下的特点。风险、以疏导来抑制助燃剂的产生和发展。( 三) 作为点火温度的拆迁实施方式拆迁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也就是风险乃至危机 是否会爆发的临界阶段。这既是拆迁实施前对事关 被拆迁人利益的各项准备和保障工作是否落实的大 检阅,也是对拆迁人是否遵守法律程序、是否善于与 群众沟通以及拆迁工作技巧的大考验。从现有的一 些案例来看,那些引爆激烈对抗乃至公共危机的拆 迁项目,通常是没处理好五个问题: 第一,打着公益 的旗号要求被拆迁人“私利要服从公利”遵 照 拆 迁 人确定的制度规则执行。第二,拆迁人无视被拆迁 人的权益和基本权利,在补偿资金和保障措施都还 没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始拆迁。第三,被拆迁人 参与意见的途径不畅或者参与程度不足,在出现争 议时缺乏 公 平 的利益表达和公正的裁决机制。第 四,拆迁人不具有合法资格或不走法定程序,利用掌 握的社会资源进行野蛮拆迁。第五,对于拆迁区域 内的不安全隐患和不可控因素,拆迁人没有通盘的 考虑就硬行上马开工,导致出现意外处置失当。这 五个问题中只要有一个没解决好,都足以引起强烈 的反弹,导致点火温度出现。因此,对房屋拆迁的实 施阶段应从正当性、保障性、互动性、规范性和可控 性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对燃烧物质的风险评估,就是在拆迁项目决策 前对其中所蕴藏的风险源的评估。对助燃剂的风险 评估,不仅包括项目对推出后舆情与各方利益诉求 所蕴藏的风险源的评估,还包括对有效沟通渠道和 民意反馈渠道建设的评价。对点火温度的风险评估 也有两个层次的意义: 一是评估所制订的项目执行 的方案是否周全且公开、公平、公正地照顾到被拆迁 人的利益,是否有利于抑制潜在风险的发生和发展; 二是针对可能引发的风险或者危机,在应对方面还 需要做何改进。从各级政府前期推出的风险评估实 施办法来看,评估的侧重点在于燃烧物质这个要素 上。而三要素风险评估方法,横向上扩大了范围,纵 向上推进了深度,实现了对房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 的动态评估。1.社会稳定的动态性社会稳定被视 为“有 序 的 发 展”4。社 会 稳 定的实现过程就是不断识别风险源、限制风险发展或 排除风险的过程。因此,在风险社会里,稳定不是静 态的、一劳永逸的,而是动态变化的。风险评估体系 应实现对“决策前、决策中、实施 前”三 个 阶 段 社 会 风险的识别和监控,在决策前有社会风险意识,决策 后限制风险水平,在危机爆发前做好应对准备,在危 机即将爆发时发出警报,保持社会的良性运行与有 序发展。2.风险评估的层次性以房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为总目标,根据房屋拆迁的三要素风险评估方法,评 估 体 系 由“房 屋拆迁项目”、“利益诉求、舆论与沟通”、“拆迁实施 方式”三个风险子系统组成 a 级 指 标 层; a 级 指 标 又分别由 4 个或 5 个指标组成 b 级指标层; 在此之 下,又由一系列相关的单项指标组成 c 级 指 标 层。 同一层次上的评估指标必须相互独立,不能交叉重 叠,所有的评估指标按照层次的高低和重要性程度 组合成一个多要素的递阶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3.社会风险的可测性由于“社会风险无处不在”,而且风险源的类型很多,每个 c 级指标都对应着一个风险源,要 实 现 社会风险的可测性,就应综合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 合的办法。对一些可用定量的方法获得数据的指标( 如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住 房 安 置 率 等) 作 定 量 测 量。对那些定性的指标,一方面采用调查问卷方法 对专家进行结构性访谈,通过专家意见咨询对体系 中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 另一方面应将评估指标 转化为可操作化的语言,所述内容可以运用现有的 工具( 如态度量表等) 测量出明确结论。( 二) 步骤与内容遵循上述评估指标 体系的构建原则,本 文 以 “江西省黎川县华山企业集团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工程”项目为例进行说明。1. 步骤首先,在三要素风险评估方法的框架下设置相 应的 b 级指标和 c 级指标,再采用德尔斐法,以调 查问卷的形式征询了 20 位专家对所设计评估指标 体系的意见,然后进行统计处理,反复权衡,最后形 成了一套由三大类共 36 个 c 级指标组成的房屋拆三房屋拆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步骤与内容( 一) 构建原则对于不同的评价对象,依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应 构建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一词的内涵丰富,可分割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542012 年迁社会稳定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为提高评估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对已经建立的指标体 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在专家权重赋值的基础上建立 各指标层次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确定同层次的合理权重赋值,计算层次总排序及其 一致性检验,确定最终的权重赋值,ai ( i = 1,2, p) 表示不同层级指标的权重。2. 内容a 级指标和 b 级指标适用于所有需要风险评估 的“重大事项”,c 级指标则是依据房屋拆迁项目的 风险成因而设置。为方便数据模型分析,将整个房 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设为因素集 u, 下面的 a 级指标 燃 烧 物 质、助 燃 剂、点 火 温 度 的 因 素集分别为 u1 、u2 、u3 ; 各 个 a 级 指 标 下 的 b 级 指 标因素集分别为 u11 、u12 u15 ,u21 u24 ,u31 u35 ;c 级指标因素集分别 为 u111 u152 ,u211 u243 ,u311u352 。形成表 1。言描述。在本项目的评估中,令 v = 安全,较安全,安全性一般,较 危 险,危 险 ,由 高 到 低 表 示 每 个 因 素的风险程度,每个因素设定的评语集为分值系数,分别为: v = 0,25,50,75,100 。( 三) 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r。在构造了等级模糊子集 后,就要逐个对被评事物从每个因素 ui ( i = 1,2, p) 上进行量化,也就是确定从单因素来看被评事物对 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进而得到模糊关系矩阵。在房屋拆迁风险评估中,针对第三级指标不同 的因素选择不同的调查对象( 如: 合理性、合法性的评价邀请了专家、政府人员、拆迁人代表等 30 人填 写评价卡; 文化习性、利益诉求的评价则邀请了 100 名拆迁区群众填写评价卡) ,根据所评因素的具体 情况,给出相应的评语; 然后统计评价情况,列出评 价结果统计表( 见表 2) 。由表 2 运用近似确定定性指标的等级比重法,求出 c 层各因素属于不同等级 评语的隶属度,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r。( 四) 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是模糊变换,模型为:b = ar其中 a 是评价对象的权重集,r 是由隶属度构成 的模糊评价矩阵,“”是模糊综合运算符,运算结果 经过归一化后最终得到模糊集 b = ( b1 ,b2 ,b3 ,b4 ) 。实证研究: 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四型对房屋拆迁进行风险评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建立在模糊数学理论基础 上的一种预测和评价方法。其评价方式接近人们的 正常思维模式,用程度语言描述评价对象,特别适合 解决那些只能用模糊的、非定量的、难以明确定义的 实际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基本思想是: 在确 定评价因素、因子的评价等级标准和权值的基础上, 运用模糊集合变换原理,以隶属度描述各因素及因 子的模糊界线,构造模糊评价矩阵,通过多层的复合 运算,最终确定评价对象所属等级。关键点是模糊 评价矩阵 的 计 算5。房屋拆迁的风险评估工作其 实就是一个“定性定量定性”的过程,即从定性 研究入手,经定量加工处理,得出定性的评价结果, 是反映风 险 模 糊性的最合适的评估模型。本 文 以 “江西省黎川县华山企业集团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工程”项目为例进行说明。( 一) 建立因素集和确定权重集这项工作已经在指标体系的构建阶段完成 ( 见 表 1) 。( 二) 确定评语等级论域v = v1 ,v2 ,vm 即等级集 合,每个等级可对 应一个模糊子集。 一般情况下,评语等级数 m 取奇数的情况较多,因 为这样可以有一个中间等级,便于判断被评事物的根据表 2,计算出 c 层指标归一化后的模糊1.综合评价结果。例如,“合理性”的模糊综合评价结 u111 果为: b11 = ( a111 ,a112 ,a113 ) u112 = ( 0 262 64, u113 0 517 04,0 155 9,0 064 42,0) 。按此方法,c 层指 标归一化后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如下:b11 = ( 0 262 64,0 517 04,0 155 9,0 064 42,0)b21= ( 0 638 692,0 166 579,0 112 21,0 074 59,0 007 929)b22 = ( 0 707 5,0 115,0 095,0 082 5,0)b23= ( 0 157 248,0 255 363,0 229 64,0 252 51,0 105 239)b24= ( 0 129 058,0 199 93,0 469 495,0 126 439,0 075 078)2. 根据上述运算结果,进行 b 层指标的模糊评 价,如: 助燃剂的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等级归属。具体等级可以依据评价内容用适当的语杨芳勇等: 论房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第 6 期55房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含各层次指标权重)表 1u( 0 270 6)( 0 644 2)u21212( 0 194 7)u22拆迁给群众造成的生活和教育成本增加幅度有多大( 0 75)u231 群众对拆迁估价的认可度有多高u233 群众期望获得的补偿与实际补偿间差距有多大( 0 654 8)是否建立了公示、信访、举报、承诺书、监管等制度( 0 637)( 0 104 7)uuu( 0 249 9)( 0 279 7)u表 2 评价结果统计表( 为示范说明问题,仅节选其中一部分)指标名称指标所属级别指标隶属度安全较安全一般较危险危险安全较安全一般较危险危险u111 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u112 符合公益和公共需求u113 拆迁损失超越承受能力 u221 民风民俗、生活习惯的改变 u222 生活和教育成本的增加幅度912685662115151012036511003011000000 30 40 20 850 660 70 50 50 10 1200 10 20 050 11000 100 1100000目标a 级 指标层b 级 指标层c 级指标层房 屋 拆 迁 社 会 稳 定 风 险 状 况u燃烧物质u1( 0 549 9)合理性 u11( 0 265 2)u111 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0 085 2)112 拆迁项目的确立是否符合公益和公共需求u113 拆迁损失是否超越当地绝大多数群众的承受能力( 0 644 2)合法性 u12( 0 175)u121 是否符合上位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0 833 3)u122 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0 166 7)可行性 u13( 0 402)u131 是否经过严谨科学的研究论证( 0 117 2)u132 是否充分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 0 614 4)u133 拆迁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备( 0 268 4)安全性 u14( 0 098 2)u141 是否会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0 270 6)142 拆迁范围内是否存在突出的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u143 是否会给周边的社会治安带来重大的冲击( 0 085 2)环保性 u15( 0 059 6)u151 拆迁项目是否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 0 6833)u152 拆迁项目是否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或者破坏( 0 3167)助燃剂 u2( 0 240 2)社会舆论 u( 0 120 1)u211 市民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满意度( 0 088 1)u 拆迁区域群众对该项目建设是否支持和理解( 0 7172 )213 周边群众对该项目建设有无强烈的反映和意见文化习性 u( 0 058 3)u221 拆迁给当地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带来的改变有多大( 0 25)222利益诉求 u23( 0 553 1)u ( 0 249 9)u232 拆迁估价是否导致群众误解不公平甚至盲目攀比 ( 0 095 3)沟通渠道 u24( 0 268 5)u241 是否引进新闻媒体的监督以保证公开性和透明性( 0 258 3)242243 群众对拆迁评估结果有疑义时是否有必要的救济渠道点火温度 u3( 0 209 8)正当性 u31( 0 061 5)u311 拆迁许可证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查审批和报批程序( 0 35)u312 拆迁执行人是否具有合法资质并且与政府无丝毫关系( 0 65)保障性 u32( 0 417 4)u321 对拆迁区域群众的补偿和安置是否已经到位( 0 654 8)322 对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使用是否进行逐项监管u323 对拆迁中涉及的弱势或困难群体是否有保障措施( 0 095 3)互动性 u33( 0 263 4)u331 在选择拆迁估价机构时是否程序公开、充分考虑群众意愿( 0 75)u332 是否建立拆迁估价纠纷调处机制( 0 25)规范性 u34( 0 160 2)u341 是否杜绝政府各部门直接出面干涉拆迁事务( 0 626 7)342 是否按房屋拆迁许可证确定的拆迁范围实施房屋拆迁u343 拆迁行为是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并实行文明拆迁( 0 093 6)可控性 u35( 0 097 5)u351 对可能的顽固抵制、胡搅蛮缠者是否有合理合法的应对措施 ( 0 2)u352 对可能出现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有有效应急处置预案( 0 8)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562012 年社会承受力范围之内,可以放心实施。根据 v = 0,25,50,75,100 ,本项目的总风险5系数 p = ov = 23 066。由于 p = 23 ( 0,25 ) ,于i = 1是评价报告认为: 该项目安全,可以执行。 b21 b22a2 = ( a21 ,a22 ,a23 ,a24 ) =( 0 239 580 1, b23 b24 0 221 633 1,0 272 088 2,0 187 380 2,0 079 3184)同样的方法依次计算出:五结语本文以社会燃烧理论为房屋拆迁风险评估理论基础,通过社会燃烧三要素来逐一罗列拆迁项目里 潜在的各种风险源,以此构建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对 风险源的测量和评估,采用模糊数学分析模型得出 项目的风险系数及所处的风险等级,作为决策及开 展工作的依据。该套风险评估的方法、体系和模型 在 操作上可分可 合,既可只做立项决策前的评 估燃 烧 物 质 部 分; 也可分别做立项后的评 估助燃剂或点火温度部分。通过观测每个指标 层的风险系数就能直观了解风险所在的位置,对实 际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武丽丽 城市房屋拆迁纠纷原因探究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9( 2) 2鲍海君 拆迁危机的制度根源及其对策j 武汉大学学 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11) 3牛文元 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j 中国 科学院院刊,2001( 1) 4阎耀 军 社 会 稳 定 的 计 量 及 预 警 预 控 管 理 系 统 的 构 建j 社会学研究,2004( 3) 5宋晓莉,余静,孙海传,等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风险评估中 的应用j 微计算机信息( 管控一体化) ,2006( 12 3)= ( 0 603669 4,0 2958,燃烧物 质 a15430 083 702 6,0 017 084 2,0) ,点火温 度 a3= ( 0 413 663 4,0 2280511,0 198 150 4,0 099 222 1,0 060 913) 。3.同样的办法计算出 a 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 a1 o = ( a1 ,a2 ,a3 ) a2 = ( 0 476 315 5,0价结果: a3 263 623 1,0 152 982 8,0 075 238 8,0 031 839 8)( 五) 确定总风险系数对社会稳定风险的评估结果通过风险系数( p) 来表示,一般设定三个临界阀值,分为四个层级,即 低险、中险、高险和重险。当社会稳定风险系数( p) 达到 75 分,则达到了重险区的临界阀值,确立风险 为 a 级( p75,100) ,该项目必须马上暂停; 在 b 级( p25,75 ) 中,50 分是中险区与高险区的临界阀 值,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蒜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蔬菜生产技术-农林类-农林牧渔大类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金属和金属材料(第2期)解析版
- 3.1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同步教材配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粤教版2019必修1)
- 2025年财经法规的考试题及答案
- 蒸馏酒相关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蒸菜菜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登高架设高处作业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蒸汽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青岛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临床医学相关知识模拟习题及答案
- 智研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数控折弯机行业产业链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注塑车间15个岗位职责说明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消防设施维护培训课件
- 肾内科护理病历
- 谵妄的观察及护理
- 旅游业应急事故处理及游客服务手册
- Unit 1 Teenage Life Reading and Thinking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江西美术出版社(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食品安全管理台账制度
- 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