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自评报告二0一三年十二月1 自评报告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自评报告一、学院概况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省属公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江苏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中学,1955年起更名为南京铁路运输学校,长期隶属铁道部管理。2002年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成建制由铁道部划转江苏省地方管理。 历经70多年风雨,南铁院人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奉献铁路,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积淀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孕育了丰厚的铁路特色校园文化,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升格建院以来,学院事业发展翻开历史新篇章。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一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成功跻身省级示范性高职院行列;全面启用了浦口新校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与行业和区域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建设高水平综合实训基地,与相关普通高校协同创新联合办学,与政府主管部门及企业联合建设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产业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经过十年的拼搏,学院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学院立足江苏,面向全国,重点服务长三角地区,立足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面向区域经济,开放办学,特色办校,致力于培养一流高技能人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应用型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以及铁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把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轨道交通高职名校。 二、体育教学部建设我院长期以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有着悠久的光荣传统,1996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2000年荣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9年我院被吸收为首届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职业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团体会员单位,院党委书记王虹同志任协会副主席,并与2013年连任第二届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职业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委员副主席职务。体育教学部现有教职员工19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助教5人。具有硕士学位1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教学名师1人,优秀青年教师2人。这支队伍的教师来自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高等院校,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和不同的视角,是体育教学部发展、创新的基础。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同致力于学院的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干,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体育教学部下设部办公室、公共体育教研室、场馆中心、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指导中心和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在院党委的正确的领导下,我院体育工作紧紧围绕学院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学院体育工作顶层设计为抓手,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的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改革促进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轨道交通高职名校、以迎接省教育厅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评估考核为契机,加强学院体育工作内涵建设、为创建全国一流的学校体育工作而努力。三、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成效1 体育课堂教学1.1 课程设置1.1.1 课程学时学院体育课程建设是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为依据,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示范性高职院建设要求,构建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和模式。我院规定体育课为公共必修课,开设二年(四个学期):第一学期开设体育基础课,共26学时,计2学分;第二学期开设体育辅选课共30学时,计2学分,第三、第四学期开设体育主选课共60学时,计4学分。并且每个学期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具体情况,对一些体弱病残,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总课时116学时,合计8学分。作为体育必修课的继续和延伸,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锻炼的需要,每学期都选择学生喜爱、参与率高的体育项目开设体育选修课,每个学期30学时,2学分。1.1.2 课程内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精神,我院体育课程开设的内容紧密围绕“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教育思想,明确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科学的健身方法和持之以恒的锻炼过程,达到强健体魄、增进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与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教学要求。精心选择课程内容,科学制订教学进程,精心编写教学计划与教案,教学方法符合高职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近三年,我院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情况请见表1。表1 体育课程开设内容一览表篮 球足 球排 球乒乓球羽毛球网 球健美操瑜 伽跆拳道啦啦操武 术太极拳街 舞定向越野形 体三门球体育课程教学体系选项课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瑜伽武术田径公选课体育保健课职业形体职业体能职业礼仪职业素质拓展1.1.3课程类型我院体育课程开设的类型有: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以及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开设体育选修课,教学内容丰富,并针对体弱伤残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第一学期:开设体育基础课。主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第二学期:开设体育辅选课。让学生基本掌握专项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能力。第三、四学期:开设体育主选课。让学生掌握专项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能力。体育保健课:开设两学年四个学期,对一些体弱多病或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让体弱多病的学生也能与正常的学生一样,充分享受学校体育教育给他们带来的阳光和快乐。1.2 教学文件1.2.1教学大纲学院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为目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体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先后在2010年及2012年,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高职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对我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及各类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或重新编写;使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更趋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并对优秀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教案等教学文件进行检查归档,确保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齐全完整。 1.2.2 教材建设近三年来我院体育教学选用了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立项教材、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统编教材、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高职体育教材,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经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高职体育与健康规划教程教材;教学实践表明,教材符合高职学生体育学习实际,特色鲜明,使用率达到100%。进三年来体育教材使用情况见表2表2 近三年教材使用情况一览表教材名称出版时间出版社审定情况使用情况高职体育2011年河海大学出版社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级学生100%使用高职体育2011年河海大学出版社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2级学生100%使用高职体育与健康规划教程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2011级大学生100%使用1.2.3 教学管理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体育教学部制定并完善了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详尽的课程教学要求,完善的备课制度,具体的检查措施,规范的成绩管理系统,健全的教学监控体系等。教学文件齐全完善,教学监控常态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明晰。如:岗位职责、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备课制度、听看课督导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组织教师多次进行学习,并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检查和监督,及时了解教学信息,掌握教学情况,促进了教师职业态度和教风的提高。1.3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1.3.1 内容选择为完成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与终身体育需求,我院体育课程开设的项目既有传统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内容;也有新颖时尚的健美操、啦啦操、街舞、网球、羽毛球、瑜伽、跆拳道等内容;还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武术、太极拳等内容;还有渗透职业素质教育的形体训练、还将开设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内容。每项体育课程教学都包括10%理论教学内容和每课教学都安排30%以上的身体素质练习。对体弱伤残的学生则安排体育保健课程内容。1.3.2 执行文件为保证体育教学的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全体体育教师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与教案;教师无教案不得上课,无特殊情况者,不得随意更改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教学中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如:教师必须在上课前15分钟到校,按部办公室分配的教学场地,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检查工作,上课前5分钟到达上课地点等待学生。教师应着装整洁规范,穿运动衣裤、运动鞋,不佩带通信工具;上课时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口令要清晰宏亮。教学过程中严禁教师间互相闲谈、离开课堂以及接听电话,不得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严禁体罚及训斥学生。课后认真填写课后记录与小结,总结每课体育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3.3组织教法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常规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完整教学法、分解教学法、练习法、纠错法等)外,能够根据授课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不断创新和灵活运用一些现代教学方法。如情景设置法、小组合作、教学比赛法、自评和互评教学法等等,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以及互动式等现代的教学方法,注重自身专项能力的提高,用优美规范的技术动作示范激发学生体育学习、运动锻炼的兴趣和对技术动作概念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学习能力,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师生互动教学氛围,最终提高了学习质量与效果。1.4 教学监控1.4.1 监控体系随着社会对学生职业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学院对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体育教学的监控制度也逐渐完善,学院设立了院级督导、体育教学部督导两级督导检查机构,对体育教学质量实施监控,学生每学期都要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网上评教,教师之间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教学互评,体育教学部每年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学院还设置质量监控部,体育教学部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副教授和教学骨干为成员组成的体育教学部教学督导小组,建立了二级教学监控体系。学院质量监控部主要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并指导体育教学部督导小组开展工作。体育教学部教学督导小组主要负责本部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具体包括制定体育教学督导计划,实施听看课、公开课制度,进行教学检查等,及时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及整改措施。并参与学院质控部统一组织的专项检查活动。为了加强对新教师工作的指导,学院制定了关于新教师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由各二级学院(部)为每位新教师指定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负责对新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指导和培养工作。1.4.2 实施情况学院质量管理处每个学期都要对教师的教案、教学进度等进行检查,每个学年都要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部门领导的考核工作,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网上评教,对体育教师进行考核。学校体育起源于学生,归宿与学生,我院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学生评教对体育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多年名列全院课程第一位(如图1、2、3、4,是近2年的学生评教满意度排名表)。学生对体育教师测评满意度得分均分都超过了全院教师的平均分。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见表3图1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全校学生评教满意度排名图2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全校学生评教满意度排名图3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全校学生评教满意度排名图4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全校学生评教满意度排名表3:体育教学部教师评教前十名在全校排名一览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评教结果全校平均分总分95.683;全校参评教师305人序号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书育人总体印象总分全校排名1王飞加14.8119.519.5319.5514.829.8598.0682任晓龙14.7719.519.4219.4414.749.897.67203孙素海14.7419.4619.4119.3514.739.7997.48244陶荣兵14.7319.4219.3919.3914.759.7897.46275武云明14.719.3719.3419.2914.689.7497.12396袁晓阳14.7119.3319.3619.2914.689.7597.12397毛燕平14.7419.3319.319.2514.669.7497.02488王媛媛14.6919.319.2719.1214.659.7496.77629杨其兴14.6319.2919.1819.2414.629.7496.76710黄东亚14.6719.1318.971914.599.6195.971422 课外体育活动2.1 早锻炼2.1.1 早锻炼制度课外体育活动是学院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早锻炼在我院有着悠久的传统,学院将学生出早操作为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三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早锻炼也是学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一大亮点,学院规定大一、大二学生必须参加早锻炼(每周一至周五),制定早锻炼方案,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确保每天早锻炼的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检查、有考核、有评比,对早锻炼成绩突出的个人、班级、院系给予奖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2.1.2 早锻炼实施我院早锻炼的实施采用春、夏、秋季做广播体操、冬天进行晨跑锻炼的形式进行。学院规定和设计了各二级学院晨跑的路线、距离和时间,在早锻炼时期为保证学生早锻炼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外来车辆不许进入学校,学院内部车辆不许在主干道上行驶。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学院于2008年10月27日举行了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掀起了全院师生的锻炼热潮,并每年都举行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利用学院现有的场地和道路,精心设计和组织全院学生的冬季长跑活动,学院院长和分管体育的院领导亲临现场,学工处、团委以及二级学院(部)都积极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营造良好气氛。学生的冬季长跑活动真正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评比。此外,我院每年都要把冬季晨跑活动开展比较好的三、四个班级组成一个百人长跑方阵,参加南京市组织的元旦健身跑,坚持31年没有中断过,在南京市具有很大的影响。2.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2.2.1机构设置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力措施,是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检验教学成果的有力依据。我院一直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设有体质健康测试中心,有专门的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每年制定并发布标准的测试文件和实施方案,并有专人负责。2.2.2 管理制度我院制订了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办法,明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具体要求和任务,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各项工作。每学年第一学期(九月份),在实施体质健康测试前,学院组织召开全院体育工作会议,专门部署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同时体育教学部举办体质测试工作培训,对体质健康标准和仪器操作进行详细解读和演练,对测试仪器进行检查,具体落实测试时间、场地、负责教师、受测班级,专人负责器材维护和测试场地卫生工作,确保测试工作顺利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纳入到体育课程的体系中,与学生的每年的评奖评优以及毕业进行挂钩,通过体育教学部的网站发布通知及测试结果、数据分析、建议和干预措施。 2.2.3 通报制度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完成后,我们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实际情况撰写当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并及时向省教育厅、教育部上报有关测试数据,并在校园网站上公布当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对当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原因,进行总结,并制订相应措施予以改进。2.3 阳光体育的实施2.3.1 体育社团学院群体活动和体育竞赛丰富多彩,学生体育社团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率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制度健全。每个体育社团均制定有规范的章程和年度学期工作计划;同时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体育社团管理体系,我院共开设17个体育社团并为每个体育社团安排1名骨干教师进行技术和活动指导(详见表4),选择优秀的体育骨干和学校各运动队学生担任体育社团助教,学院体育设施除体育教学外优先保证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为体育社团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体育社团覆盖面广,要求每位学生积极参加一个体育社团,学生参与率高,在锻炼内容、时间、运动场地等方面统筹安排。表4 阳光体育社团汇总表序号体育社团名称指导教师1篮球社团孙素海2轮滑社团孙素海3形体社团王媛媛4跑酷社团毛燕平5足球社团任晓龙6台球社团范荣昌7乒乓球社团戴佳妮8啦啦操社团戴佳妮9跆拳道社团顾齐洲10武术社团顾齐洲11羽毛球社团范荣昌12网球社团范荣昌13瑜伽社团董元卿14健美操社团高德霞15舞龙社团黄东亚16三门球社团陶荣兵17太极拳社团王飞加2.3.2 实施阳光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与体育课教学相互配合,共同为学校体育整体目标服务。体育课教学为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奠定一定的身体与运动技能基础,指导并促进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课外体育不仅可以巩固体育课教学的成果,并且促进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发展,又将增进体育教学的效果,课内外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近年来,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实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中,确立了面向全体抓普及,兼顾特长促提高的指导思想,积极倡导学生走出宿舍,走出教室,走出图书馆,走向操场上、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三出三走”,在内容上积极拓展,在管理上深化改革,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院体育工作委员会总体规划,经体育教学部、团委、学工处、各二级学院统一分类指导,由体育教学部、学生体育部、各体育社团、各二级学院组织实施,全面培养学生的领导、组织、协调等综合素质。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这个模式已经显现对我院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推动作用和育人作用(详见图1)。 我院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地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规范的大型全院比赛,又有因地制宜、小型多样的班级活动。一是坚持传统体育赛事(每月有全院体育赛事)(例如:20122013阳光体育竞赛工作计划详见表5),二是坚持出早操,几十年如一日,三是每年举办一届全校田径运动会,带动各二级学院举办田径运动会(选拔赛),四是开展体育社团活动,五是举行形式多样的年级或班级课外体育活动,实现了校园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了我院课外体育活动进一步开展,实现了大学体育课程所倡导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学院阳光体育计划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全院各二级学院实施。图5阳光体育活动体系早锻炼 课外体育活动 课余训练与竞赛体育社团活动 传统体育赛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田径运动会每年9月-10月实施各二级学院田径运动会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开展春、夏、秋季做广播体操冬季进行长跑锻炼篮球代表队足球代表队田径代表队武术代表队舞龙代表队三门球代表队羽毛球代表队篮球社团足球社团形体社团网球社团羽毛球社团乒乓球社团健美操社团舞龙社团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羽毛球联赛乒乓球联赛健美操跆拳道冬季长跑等表5 2012-2013学年阳光体育竞赛工作计划月份活动主要内容负责单位负责人9月1、队列比赛2、健美操比赛体育教学部健美操社团高德霞董元卿10月1、“新生杯”篮球联赛2、羽毛球比赛体育教学部篮球社团羽毛球社团武云明范荣昌11月1、田径运动会2、跳绳比赛3、“新生杯”足球联赛体育工作委员会体育教学部足球社团全体体育教师王媛媛顾海勇12月1、冬季长跑比赛2、拔河比赛体育教学部二级学院学生体育部马忆本袁晓阳3月1、街舞比赛街舞社团体育教学部崔晓波4月1、广播操比赛2、乒乓球比赛体育教学部乒乓球社团陶荣兵戴佳妮5月1、“五人制”足球联赛2、跆拳道比赛足球社团跆拳道社团体育教学部任晓龙杨其兴6月1、“三人制”篮球比赛2、排球比赛篮球社团健美操社团体育教学部孙素海毛燕平2.4 课余训练与竞赛2.4.1 管理制度学院为了加强体育代表队课余训练和竞赛工作,根据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和体育设施条件,学院专门制定了院体育代表队训练竞赛工作管理办法(详见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汇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余训练和竞赛,建立起学院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的长效机制;为了更好地调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体育教学部制定了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量核算办法(同上),并且学院有配套的体育代表队运动员奖励办法(详见院学生手册),使得课余训练系统高效,竞赛成绩稳步提升。 2.4.2 运动队设置近年来,学院以体育课程建设为主体组建了多支体育代表队,有田径、篮球、足球、跆拳道、啦啦操、健美操、三门球、舞龙和乒乓球代表队(详见表6),并且配有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开展运动队的训练与竞赛工作。表6 学院体育代表队序号代表队名称教练1田径代表队杨其兴毛燕平陶荣兵2羽毛球代表队范荣昌3乒乓球代表队戴佳妮4男子篮球代表队孙素海5男子足球代表队任晓龙6男子舞龙代表队黄东亚7啦啦操队代表队董元卿8跆拳道代表队顾齐洲2.4.3 具体实施多年来,学院各体育代表队坚持常年训练,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高校部各类比赛,运动水平和成绩不断提高。其中田径、篮球、足球、跆拳道队等体育代表队每年均能参加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常规赛事,乒乓球、羽毛球、啦啦操等项目也能积极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近三年来我院体育代表队参加的比赛及获得的荣誉见表7表7 近三年院体育代表队竞赛汇总一览表时间项目运动会名称名次2011年篮球全国高职CCBA篮球第二届锦标赛第十四名足球南京高校大学生足球联赛(乙组)第一名跆拳道江苏省首届大学生跆拳道社团锦标赛第四名第三届世界华人跆拳道国际大赛竞技64公斤男子组第三名第三届世界华人跆拳道国际大赛竞技65公斤以上男子组第二名第三届世界华人跆拳道国际大赛竞技67公斤男子组第二名武术青年组男子其他单器械第一名集体拳术二等奖2012年足球江苏省“省长杯”校园足球阳光联赛高职高专组第三名南京高校足球比赛第一名三门球第六届江苏省全民健身运动会三门球比赛一等奖篮球南京市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会田径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单项前三名2013年啦啦操全国啦啦操锦标赛(江苏站)团体第一跆拳道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第一名乒乓球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高校部乙组乒乓球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武术“亚太广场”杯江苏省武术套路比赛团体第一足球 “特步”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联赛(江苏赛区)专科院校组第一名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高校部男子足球比赛(南京赛区)第一名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高校部男子足球比赛决赛第四名田径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暨江苏省高校田径(高水平组)比赛团体总分第五女子团体第四名3 课程条件保障3.1 组织保障3.1.1 体育教学部建制体育教学部是独立建制的学院二级教学部门,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下设体育教学部办公室、教授工作室、第一教研室、第二教研室、体质健康测试中心、课外锻炼指导中心、阅览室、器材室,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教学秘书(详见图2)。图63.1.2体育教学部例会制度为了加强体育教学部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体育教学部制定了例会制度。坚持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总结上周工作情况,部署当周工作任务,有完整的会议记录归档。教研室按要求每2周开展一次业务学习活动,交流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每学期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参考资料、实践教学指导材料、课件等进行研讨和审核,促使教学文件规范化、材料归档制度化。 每年制定体育教学部全年工作计划,经院体育工作委员批准后实施。年末有全年体育工作总结,3.2 经费投入体育工作经费是课程条件保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体育经费能够保障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和运动训练的需要,并且体育经费的投入呈逐年增加态势(详见表8)。表8 近三年体育维持费和人均经费统计表 单位: 元年度学生在校人数体育维持经费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量补贴合计人均经费201181843070003118533818541.30201285623250003361535861541.80201388914900003645052645059.2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3.3 场馆设施3.3.1场地器材设备体育场馆和器材设备是能否满足学校体育教学需要,能否圆满完成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院体育场馆设施已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发展目标要求标准。目前我院现有体育馆1座,400米标准田径场1片,职业拓展基地1个,篮球18片、排球6片、网球场3片、羽毛球场4片、五人制足球场2片,合计33片,室内乒乓球房2个,室内形体房2个,室内跆拳道房1个,瑜伽房1个,武术房1个,总建筑面积约为52237(详见表9),2013年学生人均活动面积达5.9平方米(详见表10)。器材设施完好齐全,能很好满足全院学生的体育教学、自我锻炼和运动竞赛的需要。表9 学院运动场地活动面积统计表场地名称数量面积(m2)篮球场189000排球场63800网球场31700五人制足球场21000田径场122587体育馆110350田径看台13800总 计52237表10 学生人均运动场地面积统计表学 年运动场地面积(m2)全日制在校生数(人)生均面积(m2)20115223781846.420125223785626.1201352237889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为满足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我院注重体育教学设施的现代化建设,为每位体育教师配备电脑、每个办公室配备打印机、电话等设备,教师可迅速从网络等现代化渠道获取各类信息(详见表11);同时重视多媒体设备在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课中的应用,学院固定多媒体教室,安装了配套齐全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满足了体育课程多媒体教学需求。我部还注重图书资料建设,设立专门的教师阅览室,每年购置体育期刊、图书、声像资料和课件,定期为学校图书馆提供所需报刊目录,学校所藏图书、资料基本可以满足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和训练的需要。表11 现代化教学设施一览表现代化办公设备数量电脑1台/人办公室8间打印机1台/办公室阅览室1间摄像机1台多媒体一体机2台3.4 网站建设3.4.1 体育教学部网页现代化教育,网络教学已经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部网址:/。主页畅通,功能齐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更新频繁,网站内容有:体育新闻、公告通知、部门概况、师资队伍、体育教学、阳光体育、科学研究、体质健康、训练竞赛、场馆设施、资料下载、校外导航、学生体育服务系统等栏目(详见图3),能及时为全校师生提供体育知识、场馆使用情况、体育活动互动等各类服务信息,提高了部门工作效率和体育教学水平。图37 体育教学部网站首页3.4.2 课程管理网络化体育教学部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了课程管理网络化,在体育教学部网站上设置了体育教学、资料下载等栏目,向全体学生公布了我院体育课程的简介、大纲、计划、优秀课件、优秀教学视频等,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网站在学生体育服务系统栏目中建立了“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指南”板块,点击“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指南”出现网上选课通知、运动项目简介、任课教师教学风格等方便学生进行网上自主选课,同时依托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具有成绩登记、查询、学生评教课程等管理功能,运用便捷、使用率高。4 师资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新形势下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一流的学校体育工作必须要有一流的体育师资队伍。近年来,我部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重点培养、梯度发展、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着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4.1 师资配备4.1.1 师生比例教师配备能较好地满足全院学生体育课程的教学、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的需要。2011年一年级、二年级学生人数为5568人,教师人数为21人,生师比为278:1。总课时量为8470课时,其中专职教师的人数为16人,外聘教师5人,外聘教师总课时量为1643课时,占总课时的19%。2012年一年级、二年级学生人数为5822人,教师人数为22人,生师比为2651。总课时量为7661课时,其中专职教师人数为18人,外聘教师4人,外聘教师总课时量为1787课时,占总课时的19%。2013年一年级、二年级学生人数为6066人,教师人数为22人,生师比为2761,总课时量为8172课时,其中专职教师人数为18人,外聘教师4人,外聘教师总课时量为1846课时,占总课时的18%。(详见表12、表13)。表12 近三年生师比统计表年份人数生师比例一、二年级学生教师2011年538821257:12012年569324237:12013年587124249:1表13 近三年体育教师工作量统计表学年总计课时教师工作量(课时)专任教师占总课时%外聘教师占总课时%10-11学年8478683581%164319%11-12学年9448766181%178719%12-13学年10018817282%184618%4.1.2师资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师资队伍,是推动体育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措施,是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学院十分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我校体育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明显增强。我校公共体育专任教师18名中,其中教授2名,占11%;副教授4名,占22%,讲师7名,占39%;助教,5名,占28%。40岁以下教师为1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名,研究生人比例占73%。根据江苏省高职院校的师资配备要求,我校体育教学部教师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状况均符合要求(详见表14、15、16)。表14 体育教师职称结构统计表年度总人数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人数%人数%人数%人数%20111600%425%425%850%20121816%422%528%844%201318211%422%739%528%表15 体育教师学历结构统计表年度总人数硕士本科人数%人数%201116638%1062%201218950%950%201318950%950%表16 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统计表年度总人数平均年龄40岁以下41岁至50岁51岁以上人数%硕士人数%人数%人数%20111638.441063%660%425%213%20121839.111161%873%422%317%20131839.111161%982%422%317%4.2 师资培养在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稳定、教学秩序有序的同时,采取多项措施,支持和帮助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高层次学历进修,不断完善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其学历层次,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更好地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4.2.1 业务学习体育教学部各教研室都有详细的教师业务学习计划。按照计划要求,教研室主任组织各教研室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师集体业务学习活动。 体育教学部每年都制定教师业务学习计划,每两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一次教师集体业务活动,并做到制度化和常规化。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业务能力培训。每次学习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具体、效果突出。有主题、有效果、有记录,每次活动对教师进行考勤。如表17列举20102011一学期的业务学期计划:表17 体育教学部教师2010-2011第二学期业务学习计划学习项目负责人时间地点学习内容健美操篮球崔晓波武云明第二周形体房篮球场熟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规范示范动作,交流教学方法和步骤,提高体能。健美操篮球崔晓波武云明第四周形体房篮球场业务提高:技术交流。形体训练足球王媛媛任晓龙第六周形体房足球场规范示范动作,交流教学方法和步骤,提高业务水平。形体训练足球王媛媛任晓龙第八周形体房足球场业务提高:技术交流。艺术体操乒乓球崔晓波袁晓阳第十周形体房乒乓球房规范示范动作,交流教学方法和步骤,教案分析。艺术体操乒乓球崔晓波袁晓阳第十二周形体房乒乓球房业务提高:技术交流。论文的撰写规范顾海勇第十四周会议室论文的撰写规范,分析论文撰写中常见的问题论文的撰写规范顾海勇第十六周会议室论文的撰写规范,论文摘要、图、表、参考文献的规范。4.2.2 培训及进修体育教学部还定期组织教师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学者来体育教学部讲学,促进了体育教学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并且每年依据学院整体师资培训和进修计划(详见表18),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师业务学习和培训计划。教师积极参加体育教学部和校外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培训。表18 体育教学部教师培训进修序号姓名培训内容时间培训机构培训地点1顾海勇任晓龙陶荣兵江苏省高校第二十七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2011.6.17-19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高校体育专业委员会 江苏 镇江2任晓龙江苏省青年男子足球队调研2011.3.20-5.16江苏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浙江上海3顾海勇高职高专院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2011.7.26-28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南京4顾海勇教育部“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远程培训2011.3.20-2011.4.26中国教育部培训网南京5陶荣兵三门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2011.7.9-10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三门球运动协会南京6陶荣兵江苏省中、小学生三门球比赛裁判员培训2011.11.12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南京7顾海勇江苏高校第十七期院(系)党政负责人培训班2011.11.12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苏州大学8董元卿全国啦啦操教练员培训班2011.7.10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江南大学9董元卿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2011.5.16教育部人事司南京10高德霞全国啦啦操教练员培训班2011.7.10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江南大学11陶荣兵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2011.5.16教育部人事司南京12陶荣兵三门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2011.7.10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三门球运动协会徐州13崔晓波高德霞南京高校健美操、啦啦操教练员培训2011.11.27河海大学南京14戴佳妮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骨干教师培训2012.6.30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5陶荣兵全国三门球研修班学习2012.7.24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徐州16范荣昌全国高校羽毛球教师培训班学习2012.7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西安17武云明教学成果获奖交流2012.12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职教工作委员会海南18顾海勇美国培训2012.10江苏省教育厅美国19陶荣兵201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设计与优秀课程大奖赛2012.10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福州20武云明大运会主任观摩团2012.9江苏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天津21孙素海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类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2013.7.21扬州大学扬州大学22顾齐洲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类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2013.7.22扬州大学扬州大学23戴佳妮全国高校网络培训计划运动生理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课程2013.6.20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南京24戴佳妮初级救护培训2013.7.25江苏省红十字会南京25黄东亚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教学理论与设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课程2013.6.20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南京26黄东亚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方店铺转让合同协议
- 私人精装饭店转让合同6篇
- 施工图识图与会审课件
- 施工前安全培训条件课件
- 北京汽车转让合同(标准版)
- 2025服装专卖店加盟合同范本
- 斯人课件鉴赏
- 2025电子产品买卖合同电子版
- 2025废弃物回收与环保服务合同
- 2025超市供应商合同范本
- 公司内部程序文件(格式模版)
- 泛光施工招标文件
- 旅游策划实务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题库
- DB23∕T 2661-2020 地热能供暖系统技术规程
- 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 第一框 关爱他人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6-18-01-07 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
- 办公楼加层改造施工组织设计(100页)
- 渗透检测培训教材(1)
- 空调专业常用英文词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