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柳永词的俗与雅-开题报告(可编辑) .doc_第1页
论柳永词的俗与雅-开题报告(可编辑) .doc_第2页
论柳永词的俗与雅-开题报告(可编辑) .doc_第3页
论柳永词的俗与雅-开题报告(可编辑) .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论柳永词的俗与雅 学生姓名蒋雪莹 指导教师栾为 年 级2007级 专 业汉语言文学二一 年十二 月 十五 日(注:开题报告应双面打印,打印时请将此注取消)说 明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说明课题的来源(自拟题目或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课题来源:中文系毕业论文题目汇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因为柳永的词的俗与雅历来是中国文人争论的焦点,在争论的过程中,让后人也明白了柳永的词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他的词曾造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空前盛况而这种由盛况所产生的一种文化精髓,去随着历史的转动而更加深入人心,在柳永的词的俗与雅的争论中,所体现的不是一种矛盾,相反,那种和谐统一是让人为之赞叹的最高点,所以,本文主要体现了在其争论中所体现的和谐统一的精髓,也突出了柳永创作的艺术特点,明了柳永的人物个性与其诗歌创作中所体现的俗与雅的内在联系,本文也注重对柳永的词的俗与雅的内在结构特色的研究,从中,更好的提高我们对于柳永的认识,提升欣赏水平,更好的把握柳永词的俗与雅的发展方向,更好的巩固文学知识。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百家之间,讨论柳永的词的俗与雅成为了文学学习的一个焦点,在众多有成就的学者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共有几篇,其作者和来源以及文章是:1、作者:范晓燕文献来源:求索200306?柳永俗词俗论?2、作者:邓安丽文献来源:唐都学刊200004 从柳永词之争观“雅”与“俗”3、作者:王洪文献来源:江西社会科学199803?4、?作者:孙克强文献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柳俗”新论5、作者:罗嘉慧文献来源:广东社会科学199201 柳永与市民文学6、作者:李金水文献来源:江汉论坛198612?柳永“俗”词的积极意义7、作者:宓瑞新文献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论柳永的文化人格8、作者:朱崇才文献来源:江海学刊200106? 从柳永词的评价看雅俗观念的转化,这些论文,把柳永词的俗与雅进行了系统化的对比,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也把另外一点融入,其价值取向就是都注重了柳永的词的俗与雅的统一,以及其发展的内在的文化的提升,关注了柳永词的内在含义,更加深的剖析了柳永的词的思想内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主要内容:论柳永词的俗与雅首先,从生活背景入手,联合社会当时的文化发展趋势,分析柳永的创作风格与其生活背景的关系。其次,从柳永词的“俗”入手,分析柳永词的文化中的世俗性。再次,从柳永的词的“雅”入手,分析柳永词的优雅性。再次,从和谐统一的角度入手,把柳永词的“俗”与“雅”结合一起,深入分析两者的关系与区别,分析内在联系,分析柳永词的更深的文化精髓。最后,从以上内容中提炼精华,分析柳永词的俗与雅的深层的文化价值,进行总结方 法:归纳法主要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柳永的词的世俗性和优雅性,并且把两者融为一体,本文强调了柳永词的和谐型,并以此而研究,着力于反映出柳永词的内涵。解决方法;利用归纳法梳理了柳永的词的俗与雅的分类,并且最终把这种分类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1、2010年12月上旬?2011年上旬:为研究准备阶段,收集材料,确定设计内容,选择研究方法和途径,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明确选题,合理建构全文结构。2、2011年1月上旬?3月上旬:有针对性地阅读书籍和材料,完成毕业论文初稿。3、2011年3月上旬?4月中旬:经过老师指导,研讨修改、调整,完成毕业论文修改第一稿。4、2011年4月中旬?5月中旬:经过老师指导,再次修改,进一步完善内容,完成毕业论文修改第二稿。5、2011年5月中旬?5月底:毕业论文最后定稿。课题研究所需主要设备、仪器:电脑、打印机、复印机、重要文件等外出调研主要单位,访问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