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博士论文答辩PPT.ppt.ppt_第1页
湖南大学博士论文答辩PPT.ppt.ppt_第2页
湖南大学博士论文答辩PPT.ppt.ppt_第3页
湖南大学博士论文答辩PPT.ppt.ppt_第4页
湖南大学博士论文答辩PPT.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壳聚糖 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及机理初探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申请人 培养单位导师姓名及职称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答辩日期 目录 1 绪论 2 城市污泥性质的季节性变化 3 污泥样品保存条件对脱水性能的影响 4 壳聚糖调理城市污泥的作用及机理 5 改性粉煤灰对城市污泥的调理作用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7 污泥调理过程中的重金属释放问题 8 结论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1 绪论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产生的固形物 也是污水处理厂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由于产量大 体积大 性质复杂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存在危害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处置 污泥调理是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前提 然而现有污泥调理技术存在效率低 成本高 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 污泥调理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改变污泥的理化性质 破坏污泥的胶态结构 减少泥水之间的亲和力 通过调整固体粒子群性质及其排列状态 使凝聚力增强 颗粒变大 脱水性能改善 1 绪论 现有污泥调理技术存在缺陷 1 绪论 本研究针对已有污泥调理技术效率低 成本高 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将安全无毒易降解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与经改性活化后的电厂废物粉煤灰联合应用于污泥调理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期望能提供一种无污染 效果好 成本低 且能有效利用废弃资源的城市污泥调理方法 壳聚糖 安全无毒 易降解粉煤灰 低成本 以废治废 研究框架researchingdiagram 2 城市污泥性质的季节性变化 2 城市污泥性质的季节性变化 由于污泥的理化性质对污泥的处理处置过程有明显的影响 只有了解污泥的性质才能正确有效地选择合适的污泥调理工艺和脱水设备 对研究所采用的污泥样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考察 主要考察内容包括污泥一般的理化性质和脱水性能 以期全面掌握污泥性质 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 2 城市污泥性质的季节性变化 样品采集与参数选定污泥样品均采自长沙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浓缩池 采样频次为每月采样一次 要求采样前一周无降水 样品采回后置于聚乙烯塑料桶中在4 的冰箱中保存 各参数的测定在3日内完成 所选参数包括 含水率 固体浓度 有机质含量 ph值 zeta电位 污泥沉降比 比阻 压缩系数 长沙市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性质 2 城市污泥性质的季节性变化 该厂剩余活性污泥呈中性 属于有机污泥 有机质含量高易腐化发臭 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 具有较强电负性 是一个稳定的胶体体系 2 城市污泥性质的季节性变化 污泥中胞外聚合物的提取与测定胞外聚合物 eps 普遍存在于活性污泥絮体内部及表面 是污泥絮体的重要组成物质 其组成和含量对污泥的性质有较大影响 采用离心法和加热法两种方法对污泥中的eps进行提取 胞外聚合物含量 蛋白质含量 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采用filon 酚法测定 多糖含量采用硫酸 蒽铜法 不同方法提取的胞外聚合物总量 单位 mg l 2 城市污泥性质的季节性变化 离心法提取疏松附着的胞外聚合物 lb eps 加热法不但能提取疏松结合的胞外聚合物 lb eps 还能有效提取与细胞壁结合紧密的胞外聚合物 tb eps 污泥性质与胞外聚合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 城市污泥性质的季节性变化 污泥含水率 固体浓度 有机质含量与加热法提取的胞外聚合物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 污泥比阻与离心法提取的lb eps之间线性关系密切 而污泥ph zeta电位 沉降比 压缩系数与两种方法提取的胞外聚合物组成与含量之间均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2 城市污泥性质的季节性变化 小结 所用剩余污泥呈中性 有机质含量高 易腐化发臭 含水率高 极易被压缩且不易脱水 是一个电负性较强的稳定胶体体系 污泥ph值 含水率受季节变化影响不大 污泥的zeta电位值 比阻值 污泥沉降比以及压缩性系数随季节的变化无明显规律 而固体浓度 有机物含量随季节的变化呈现夏低冬高的趋势 采用加热提取法和离心提取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进行提取 结果表明 加热法提取法提取效率高 能较完全地提取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 离心法提取效率相对较低 只能提取疏松附着的胞外聚合物 由污泥各性质与胞外聚合物及其各组分含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分析可知 污泥ph值 zeta电位值 污泥沉降比sv30以及压缩性系数s值与两种方法提取的胞外聚合物及其各组分含量之间均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 污泥含水率 固体浓度以及有机质含量与加热法所提取的胞外聚合物 总胞外聚合物 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 衡量污泥脱水性的指标比阻值与离心法所提取的胞外聚合物 松散附着的胞外聚合物lb eps 含量之间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 2 城市污泥性质的季节性变化 3 污泥样品保存条件对其脱水性能的影响 3 污泥样品保存条件对其脱水性能的影响 污泥样品在储存过程中由于物理的 化学的 和生物的作用会使某些性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尽可能减小污泥样品性质的变化 是保证研究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本研究主要考察污泥样品的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对其脱水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保存过程中污泥脱水性能分析 确定了实验室污泥样品的保存条件 为后续的实验奠定基础 3 污泥样品保存条件对其脱水性能的影响 污泥混匀后分装于a和b两个聚乙烯塑料桶中 a桶于4 的冰箱中保存 b桶直接置于实验室无阳光直射处 环境温度为25 3 保存 每5天分别从a桶和b桶中取适量污泥样品进行脱水性质分析 实验内容 不同温度下保存时间对污泥比阻的影响 不同温度下保存时间对污泥沉降比的影响 不同温度下保存时间对污泥lb eps的影响 3 污泥样品保存条件对其脱水性能的影响 污泥比阻是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的评价指标 5天内4 下保存的污泥几乎无变化 室温下保存的污泥比阻大大升高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温度下保存的污泥 其微生物的活跃程度不同 低温下 微生物的活性受到抑制 污泥沉降比用于评价污泥的沉降性能 污泥于不同温度下保存 沉降比的变化趋势不同 4 下保存的污泥其沉降比几乎无变化 室温下保存的污泥沉降比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存储于室温下密闭容器中的污泥会经历类似于厌氧消化的过程 3 污泥样品保存条件对其脱水性能的影响 小结 污泥于4 下保存 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活性 保持污泥沉降脱水性能稳定 减缓污泥脱水性能恶化 污泥比阻 沉降比以及污泥中松散附着胞外聚合物含量的变化情况说明 污泥样品于4 下保存5天 其过滤和沉降脱水性能均保持稳定 污泥室温下保存于密闭容器中 类似于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 微生物能正常代谢 细胞生命活动旺盛 污泥中松散附着胞外聚合物含量大大升高 污泥比阻增大 过滤脱水性能恶化 同时 由于污泥固相中的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可溶小分子有机物释放到水相中而导致污泥固相体积减小 因此其沉降性能也发生变化 4 壳聚糖调理城市污泥的作用及机理 4 壳聚糖调理城市污泥的作用及机理 常用的污泥调理剂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 如聚丙烯酰胺 pam 有毒性 难降解 存在二次污染等 壳聚糖作为一种线性聚胺 是由多个通过 1 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状高分子 其游离氨基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质子化 具有阳离子型聚电解质的性质 可有效吸附溶解或悬浮在水中的带负电微细颗粒 主要考察壳聚糖作为污泥调理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效果 并初步探讨了壳聚糖调理污泥的机理 4 壳聚糖调理城市污泥的作用及机理 srf fcm等 sv30 浊度等 实验方法和内容 4 壳聚糖调理城市污泥的作用及机理 壳聚糖投加量的影响 srf越低表明污泥脱水性能越好 壳聚糖投量为2 7g kgds时 srf值由4 22 1013m kg 原泥 下降到4 56 1012m kg 下降了约1个数量级 比阻降低89 2 调理后污泥的上清液浊度作为最佳投药量的评价指标 浊度越低 意味着絮凝剂对细小颗粒的捕获能力越强 壳聚糖投量为2 7g kgds时 浊度降低86 4 壳聚糖投加量对污泥比阻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 壳聚糖浓度的影响 4 壳聚糖调理城市污泥的作用及机理 壳聚糖溶于稀酸中具有一定黏度 壳聚糖溶液浓度越高 其溶液的黏度越高 浓度过低时 单位体积内溶液中的有效成分较少 而浓度过高时 黏度的增加而使溶液呈现出凝胶状 流动性和分散性变差 采用污泥比阻和上清液浊度为评价指标 壳聚糖作为污泥调理剂使用时的最佳浓度范围为0 5g l 2 0g l 壳聚糖浓度对污泥比阻和上清液浊度的影响 4 壳聚糖调理城市污泥的作用及机理 污泥ph值的影响 壳聚糖是一种阳离子型聚电解质 在低ph值的酸性溶液中电离度较大 分子形状趋向伸展 调理效果好 而在高ph的碱性溶液中电离度较小 分子形状趋向卷曲 效果则差 壳聚糖适用的ph范围较广 在污泥体系的ph值为4 7的范围内 壳聚糖均能使调理效果维持在90 左右 壳聚糖作为污泥调理剂可直接使用 而不需要对污泥体系的ph值进行调节 4 壳聚糖调理城市污泥的作用及机理 壳聚糖调理污泥改善脱水的效果 壳聚糖能有效降低污泥比阻 缩短过滤时间 减小滤饼含水率 降低污泥可压缩性 加速沉降 从而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污泥调理剂 真空过滤脱水性能比较 沉降脱水性能比较 4 壳聚糖调理城市污泥的作用及机理 壳聚糖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调理效能比较 从污泥比阻的变化来看 获得同等效果 壳聚糖用量比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约高50 在降低滤饼含水率的方面 壳聚糖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效果相当 a 原污泥 b 调理后污泥 壳聚糖投量为2 7g kgds 壳聚糖调理前后污泥絮体的对比 4 壳聚糖调理城市污泥的作用及机理 壳聚糖调理城市污泥的机理 污泥zeta电位随壳聚糖投量的变化 壳聚糖调理污泥的机理示意图 壳聚糖调理污泥的机理为静电中和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 其中电性中和作用相对较弱 吸附架桥作用占主导地位 4 壳聚糖调理城市污泥的作用及机理 小结 壳聚糖投加量 浓度以及污泥体系的ph值均对污泥调理效果存在影响 壳聚糖污泥调理的最佳条件为 壳聚糖投加量为2 7g kgds 壳聚糖溶液浓度范围为0 5g l 2g l 污泥体系的ph值范围为4 7 经壳聚糖调理后的污泥 过滤脱水性能和沉降脱水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壳聚糖是一种弱阳离子型絮凝剂 其用于污泥调理促进脱水的机理主要是 通过静电中和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构建大尺寸的絮凝体从而改善脱水 其中吸附架桥作用占主导地位 5 改性粉煤灰对城市污泥的调理作用 5 改性粉煤灰对城市污泥的调理作用 粉煤灰是电厂和城市集中供热锅炉的副产品 产量逐年增大 但利用率较低 将粉煤灰改性后应用于污泥的调理是一种 以废治废 的利用途径 本实验利用硫酸对粉煤灰改性 并将其改性后的固液两相产物分别用于调理污泥 考察对污泥的调理效果 并对各自的调理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 5 改性粉煤灰对城市污泥的调理作用 直接收集 滤饼 实验方法和内容 粉煤灰改性液 改性液 5 改性粉煤灰对城市污泥的调理作用 改性液对污泥的调理 改性液用于调理污泥 能有效降低污泥比阻 缩短过滤时间 获得含水率更低的滤饼 即改性液对污泥过滤性能的改善主要是通过提高污泥的脱水速率和脱水程度来实现的 最佳的改性液投量为281ml kgds 改性液投加量对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的影响 5 改性粉煤灰对城市污泥的调理作用 改性液对污泥的调理 改性液用于调理污泥 能提高沉降速度 缩短沉降时间 有效改善污泥沉降脱水性能 最佳的改性液投量为281ml kgds 与过滤脱水性能所得到的结果一致 改性液投加量对污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5 改性粉煤灰对城市污泥的调理作用 改性液对污泥的调理 污泥ph值 比阻值srf和过滤时间ttf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要使污泥ph值 srf值和ttf值达到恒定 反应时间需1 5h以上 滤饼含水率不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发生改变 其变化曲线几乎是一条与x轴平行的直线 说明调理时间对滤饼含水率不存在影响 反应时间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5 改性粉煤灰对城市污泥的调理作用 改性液调理污泥的机理 改性液投加量对污泥ph值 胞外聚合物组成及含量 zeta电位影响 改性液呈酸性 能溶解部分eps 使絮体结构分散解体 释放部分结合水 胞外聚合物的变化和改性液中的al3 和fe3 的共同作用使污泥电负性减弱 5 改性粉煤灰对城市污泥的调理作用 改性灰对污泥的调理 改性灰能改善污泥过滤脱水性能 但投加量过低时 效果不佳 污泥净产率变化的大体趋势同比阻变化的趋势相对应 说明改性灰投量相对于污泥固体含量而言在可控范围内 脱水率辅助评价脱水程度 避免因不同改性灰投量时仅用滤饼含水率来衡量脱水程度产生偏差 改性灰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5 改性粉煤灰对城市污泥的调理作用 改性灰调理污泥的机理 改性灰颗粒表面存在带正电荷的硅铝活性点位 能够与污泥颗粒所带的负电荷发生电性中和作用 改性灰保持了粉煤灰的刚性结构 能改变污泥颗粒结构 供给污泥以多孔网格状的骨架 防止污泥滤饼在受压下的形变 减轻过滤通道的堵塞情况 促进水分的释放 5 改性粉煤灰调理城市污泥的作用 小结 改性液调理后的污泥 脱水速率和可脱水程度提高 沉降速度明显加快 过滤和沉降脱水性能改善 改性液调理污泥的机理为 破解污泥胞外聚合物 改变污泥絮体结构 释放絮体中的水分 胞外聚合物的变化和改性液中所含有的al3 和fe3 的共同作用使得污泥的电负性减弱 稳定性降低 从而使污泥本身的结构和性质朝有利于脱水的方向发生转化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不同的调理剂有不同的结构和作用方式 采用联合调理的方式能利用各种调理剂的优势 壳聚糖可生物降解 安全无毒 无二次污染 改性粉煤灰成本低 两者若能联合应用于污泥调理 既具有环境效益又具有经济效益 考察了将改性液和改性灰分别与壳聚糖联合用于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可行性 并对两者的机理进行了探究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液与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液联合壳聚糖调理污泥 能更大程度地提高脱水速率 获得含水率更低的滤饼 相比单一改性液或壳聚糖调理污泥而言 两者组合调理使污泥的过滤脱水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改性液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对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的影响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经281ml kgds改性液处理后的污泥再采用壳聚糖调理 沉降比的最低值出现在壳聚糖投量为1 3g kgds处 污泥采用改性液预处理后再添加壳聚糖调理能进一步改善其沉降脱水性能 说明改性液和壳聚糖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但过高的壳聚糖投量会使这种协同优势减弱 改性液与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液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对污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方式 方式 方式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应用时的投加顺序示意图 污泥采用不同投加方式调理后的效果比较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灰和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时最佳的投加方式为 先投加改性灰 以250r min快速搅拌30s混合均匀后 再投加壳聚糖 以250r min快速搅拌30s混匀 以30r min慢速搅拌3min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壳聚糖投量为0 2 0 2 7 3 4g kgds四种条件下 srf最低值分别对应出现在改性灰投量为100 ds 80 ds 80 ds 60 ds处 壳聚糖投量越高 所需配伍使用的改性灰量越低 在相同的改性灰投量下 改性灰投量低于80 ds时 srf随壳聚糖投量的增加而降低 超过80 ds时 过高的壳聚糖投量反而引起srf的升高 改性灰投量越高 需配伍使用的壳聚糖量越低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对污泥比阻的影响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壳聚糖投量为2 0和2 7g kgds的两种条件下 净污泥产率变化的大体趋势相同 均为先增加后减小 yn最大值都出现在改性灰投量为80 ds处 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 相同改性灰投量下 壳聚糖投量越大 污泥净产率值越高 壳聚糖投量为3 4g kgds的情况下 改性灰投量为20 ds 80 ds范围内 yn值随改性灰投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对污泥净产率的影响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使用存在协同作用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除改性灰投量为100 ds的条件外 壳聚糖与改性灰的联合使用均能在单一调理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降低污泥的ttf值 两种药剂的投量均对脱水速率存在影响 但过投量的情况下对污泥脱水效率没有增益效果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对污泥过滤时间的影响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联合调理时 三种壳聚糖投量下 相应的滤饼含水率性能曲线的变化趋势类似 均是随改性灰投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 壳聚糖投量为2 7g kgds情况下 污泥滤饼含水率相比其他情况下的更低 脱水率的变化受两者投加量的影响 尤其受壳聚糖投量的影响 低壳聚糖投量更有利于这种协同作用的充分发挥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对滤饼含水率和脱水率的影响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单一改性灰和单一壳聚糖调理后的污泥 其沉降性能与原泥相比均有所改善 联合调理时 污泥沉降性能的改善程度更高 改性灰与壳聚糖的联合应用能大大提高污泥的自由沉降速度 缩短沉降时间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a 原污泥 b 联合调理后污泥 改性灰投量为80 ds 壳聚糖投量为2 7g kg 改性灰与壳聚糖调理前后污泥絮体的对比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的机理 不同调理剂调理后的污泥zeta电位 经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后的污泥 电负性最低 出现肉眼可见的大颗粒絮体 可压缩性大大降低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前后污泥压缩性能的变化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的絮体形成示意图 改性粉煤灰与污泥颗粒首先形成以改性灰颗粒为核心的污泥 团聚体 再添加壳聚糖 壳聚糖作为中间桥梁联结以改性灰颗粒为核心的 团聚体 构成 团聚体 团聚体 架桥模式 团聚体 中的改性灰颗粒在滤饼中充当骨架 避免形变造成的过滤通道和孔隙堵塞 污泥絮体的 构建 和 骨架 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的机理 小结 污泥经改性液预处理后再采用壳聚糖调理 能提高污泥的脱水速率和脱水程度 有效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且相比污泥的单一壳聚糖调理 在保证调理效果的同时 壳聚糖的投加量大大减少 节约了药剂成本 两者联合调理是基于污泥调理机理中的絮体 破碎溶解 与 重构 机理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改性灰和壳聚糖联合调理污泥能有效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两者联合用于污泥调理时 选择合适的改性灰和壳聚糖投量以及投加方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至关重要 改性灰和壳聚糖联合调理是基于污泥调理机理中的絮体 骨架 与 构建 作用 改性粉煤灰与壳聚糖联合应用 相比单一的改性粉煤灰调理 具有更好的调理效果 与单一的壳聚糖调理相比 联合调理则可在保证调理效果的同时降低约50 的壳聚糖用量 从而节约成本 6 壳聚糖和改性粉煤灰联合调理污泥 7 污泥调理过程中的重金属释放问题 7 污泥调理过程中的重金属释放问题 污泥的各种性质是相互影响的 某些性质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其他性质的变化 每一个处理环节中污染物的变化都会对最终的结果存在影响 因此应综合考虑各环节之间影响 考察了调理过程中污泥重金属的变化 分析评估污泥调理过程中其重金属的释放风险 滤饼 实验方法和内容 重金属含量 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分布 7 污泥调理过程中的重金属释放问题 滤液中重金属的含量 单位 mg l 7 污泥调理过程中的重金属释放问题 改性液调理污泥是由于污泥本身所含的重金属由固相释放到液相 而改性灰调理则是由于改性灰本身的重金属浸出 采用改性灰和改性液作为污泥调理剂调理污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重金属释放风险 但这一风险可通过与壳聚糖联合应用的方式来降低 7 污泥调理过程中的重金属释放问题 经不同调理方式调理后的污泥脱水后泥饼中重金属的含量不同 对比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中的相应污染物标准 cu zn在标准范围内 pb cd存在超标现象 脱水泥饼中重金属的含量 单位 mg l 7 污泥调理过程中的重金属释放问题 脱水泥饼的重金属形态分布 单位 cu zn 经单一改性灰调理后 脱水泥饼中cu zn pb的稳定性增强 cd稳定性减弱 经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后 脱水泥饼中cu zn pb的稳定性增强 cd的稳定性稍有降低 7 污泥调理过程中的重金属释放问题 脱水泥饼的重金属形态分布 pb cd 无论是经单一改性液调理 还是经改性液与壳聚糖联合调理后的污泥 其脱水泥饼中zn pb的稳定性增强 cu cd稳定性减弱 小结 粉煤灰经酸改性后其产物的液相部分 改性灰 和固相部分 改性灰 应用到污泥调理中 存在重金属cu zn cd的释放 但这种风险可通过将改性液或改性灰与壳聚糖联合应用的方式来降低 调理脱水后污泥 由于重金属问题 必须进一步处理才能达标排放或农用 7 污泥调理过程中的重金属释放问题 8 结论与展望 8 结论与展望 1 剩余污泥呈中性 有机质含量高 易腐化发臭 含水率高 极易被压缩且不易脱水 是一个电负性较强的稳定胶体体系 污泥样品于4 下保存5天 其基本性质保持不变 2 经壳聚糖 粉煤灰改性液 改性粉煤灰3种物质单一调理 壳聚糖与粉煤灰改性液联合 壳聚糖与改性粉煤灰联合2种联合调理 共5种不同的调理方式调理后的污泥 比阻降低 过滤时间缩短 滤饼含水率降低 沉降速度加快 脱水性能得到大大改善 五种调理方法均能使污泥的脱水速率和脱水程度大大提高 并且两种联合调理的效果均优于相同情况下单一调理的效果 结论 8 结论与展望 3 壳聚糖通过静电中和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构建大尺寸的絮凝体使脱水性能改善 粉煤灰改性液通过破解胞外聚合物 降低污泥的电负性 释放结合水分使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