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的染整工艺技术及发展.pdf_第1页
香云纱的染整工艺技术及发展.pdf_第2页
香云纱的染整工艺技术及发展.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香云纱的染整工艺技术及发展.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l 卷第3 期 2 0 1 4 年3 月 印染助剂 t e x t i l ea u x i l i a r i e s v 0 1 3 1n o 3 m a r 2 0 1 4 香云纱昀染整工艺技市及发展 邵秋荣1 孟昭建1 任忠海2 李淳2 1 顺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广东顺德5 2 8 3 0 3 2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广东广州5 1 0 6 2 3 摘要 香云纱是一种纯天然的以植物染色并形成涂层的桑蚕丝 以野生植物薯莨块茎为染料 经过反复地浸染与暴晒后 涂 以特定的河泥 形成正面黑色发亮 底面呈咖啡色的真丝产品 介绍了香云纱的染整工艺和生产过程 探讨了天然染色过程的化学机 理 提出了香云纱色彩多样化的发展设想 关键词 香云纱 染整 涂层 桑蚕丝 中图分类号 t q 6 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4 0 4 3 9 2 0 1 4 0 3 0 0 11 0 3 d y e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g a m b i e r e dc a n t o ng a u z es i l k s h a 0q i u r o n c j m e n gg h a o j i a n l r e nz h o n g h a i 2 l ic h u n 1 s h u n d ee n t r y e x i ti n s p e c t i o na n dq u a r a n t i n eb u r e a u s h u n d e5 2 8 3 0 3 c h i n a 2 g u a n d o n ge n t r y e x i t i n s p e c t i o na n dq u a r a n t i n eb u r e a ut e c h n o l o g yc e n t e r g u a n g z h o u51 0 6 2 3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g a m b i e r e dc a n t o ng a u z es i l ki sak i n do fm u l b e r r ys i l kd y e da n dc o a t e dw i t hn a t u r a lp l a n t t h e g a m b i e r e dc a n t o ng a u z es i l ki sp r o d u c e du s i n gt u b e ro fw i l ds h u l i a n ga sd y e t h r o u g h r e p e a t e dd i p p i n ga n d s u nb u r n i n g c o a t i n gt h ef r o n ts i d ew i t hs p e c i a lm u d a n dt h es u r f a c eo f f a b r i cf o r m e dab l a c kc o a t w h i l et h e b a c ks i d ew a sb r o w n t h ed y e i n ga n df i n i s h i n gp r o c e s sa n dp r o d u c t i o np r o c e s so fg a m b i e r e dc a n t o ng a u z e s i l kw a s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c h e m i c a lm e c h a n i s mo f t h i sa n c i e n tf a b r i c sw i t hn a t u r a ld y e i n gp r o c e s sw a sd i s c u s s e d 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t e n t a t i v ei d e ao fc o l o rd i v e r s i t yo fg a m b i e r e dc a n t o ng a u z es i l kw a sp u tf o r w a r d k e yw o r d s g a m b i e r e dc a n t o ng a u z es i l k d y e i n g c o a t i n g m u l b e r r ys i l k 莨绸是我国广东省特有的一种传统的以纯植物 染料染色的桑蚕丝 双面异色 正面黑色发亮 底面呈 咖啡色 1 1 与普通丝绸柔滑 飘逸的质感不同 其手感 坚挺滑爽 纸质感强 成衣穿着舒爽通透 凉爽宜人 莨 绸又名莨丝 因穿着时容易产生丝鸣响声 故名 响云 纱 后又因谐音美称为香云纱 莨绸是以桑蚕丝为原 料 在提花手拉机上织成的具有扭眼通花的纱罗组织 织物 然后用薯莨块茎的汁液 含有凝胶与单宁酸 多 次涂晒于练熟的坯绸上 使织物粘聚一层黄棕色的胶 状物质 再用含有氧化铁成分的泥土均匀涂覆于织物 表面 经反复多次晒干 水洗后使胶状物变成黑色制 成产品 1 2 6 1 莨绸一直被视为中国真丝织物的上等佳 品 具有凉爽宜人 易洗快干 色深耐脏 不沾皮肤 轻 薄而不易褶皱 柔软而富有身骨的特点 p 1 0 i 2 0 0 7 年 莨绸制作工艺被列入 广东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 2 0 0 8 年1 月 香云纱染整技艺被国家列 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 0 0 8 年6 月 被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0 1 1 年 香云 纱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 香云纱染色过程及原理 香云纱的加工流程为 坯绸煮练 浸薯莨汁 晾 晒 重复上述浸晒过程多遍 煮练 多次洗晒莨汁 一再煮练一再多次洗晒莨汁 再煮练 晒干 过泥 一洗涤一晒干一摊雾一拉幅一整装 香云纱生产对日晒强度 天气 草地 河流等自 收稿日期 2 0 1 3 0 9 0 3 作者简介 邵秋荣 1 9 7 5 女 山东莘县人 工程师 硕士 主要从事进出1 3 商1 3 检测 通信作者 任忠海 1 9 6 3 一 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 研究员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材料 万方数据 1 2 印染助剂 3 1 卷 然因素的依赖很大 要求草地 河流绿色无污染 各工 序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 经验性很强 加工中需要根 据具体情况及时灵活地进行调整 其主要工序如下 1 1 坯绸煮练 将坯绸用纯碱水煮过 晾干 去除丝胶及所附杂 质 使其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 碱水的浓度直接影响 以后的着色效果 在坯绸边用纱线做成 钉耳 在布 的头尾缝上套筒 以方便在草地上展开 纱绸通常要 求长1 8 5m 因此绸缎进厂后要剪成2 0m 左右一段 既便于晒莨工人操作 也便于成品的剪裁 每段绸匹 的2 头都要缝制棉织品的穿棒套 以便于工人晒莨时 穿入竹竿 拉动绸缎 1 2 制备茛水 制备染液 薯莨块茎的主要组分是淀粉 纤维素和单宁 起 染色作用的是单宁 薯莨单宁是水溶性的缩合单宁 在酸 氧化作用或日晒后变成红褐色 自古以来就作 为染料使用 把磨碎的薯莨放于竹箩内浸于第一个槽 中 得到的汁液称 头过水 漫过 头过水 的薯莨漫 人第二个水槽中 得到的汁液称 两过水 依次为 三 过水 四过水 又称 渣水 浸出的各种薯莨水经 过滤后放人大木桶内备用 制备好的莨水一定要储存 于木桶或竹桶中而不使用铁制金属桶 防止薯莨液中 的单宁与铁反应无法染色 1 3 浸茛水 把准备好的绸缎放入水槽中 用最浓的薯莨水漫 过绸面 并不断用手翻动 绸匹浸透吸匀约需半天时间 1 4 晒莨 将在莨水中浸染后的绸匹平铺在草地上曝晒 晒 干后再浸染 然后再曝晒 反复多次 具体次数因晒坯 的材质和日光强度而异 一般为2 0 3 0 次不等 才制得 半成品 晒莨品 在反复的浸染 曝晒过程中 薯莨中 的单宁充分渗透到晒坯内部的纱线 纤维之间 并在 晒坯表面沉积 逐渐形成涂层 从而赋予香云纱与众 不同的挺爽质感 晒莨化学反应如下 0 h 0 h 虬 0 o h 在晒莨过程中 阳光越强 气温越高 晒莨效果越 好 7 8 月份阳光最为充足 此时 晒莨品手感硬挺 外 观涂层明显且色泽饱满 过泥后正面乌黑润泽 涂层 牢度好 如果阳光强度不足或是风干 则晒莨品手感 绵软 色泽萎暗 过泥后的成品颜色灰暗 涂层牢度差 1 5 过河泥f 俗称 过乌 此工序是制莨的关键 同时完成染色和涂层2 种 加工的工艺 一定要在日出前进行 否则泥干了 染色 效果不佳 首先将特定的河泥均匀搅拌成糊状 将绸 匹正面向上平摊 平涂河泥于绸面 再用刮板刮匀 使 河泥成一荡层敷于绸匹表面 以肉眼看不到橄底为 好 涂匀后 将绸匹按中轴线轻轻对折 再抬到草地上 平摊放置0 5h 保证河泥和薯莨充分接触起化学反应 变乌 长期以来 香云纱只在珠江三角洲的顺德 佛山 南海等地生产 主要原因就是过泥所用的泥料是富含 盐分和铁离子的河底矿物泥 口1 1 这些地区的河流都是 珠江的支流 河泥比较特殊 未受污染 非常润滑 日本 等国曾尝试复制香云纱的生产技术或是改进技术进 行工业化 均以失败告终 原因就是无法形成涂层 得 不到油亮乌黑的色泽 特殊涂层形成的原理是 首先 织物中的丝素胶朊多肽键和薯莨中所含的单宁酚基 以氢键结合 使绸缎表面形成涂层 其次 河泥泥浆中 的高价铁离子与薯莨中的单宁发生反应 生成黑色沉 淀物凝结于绸缎表面 其反应如下 氢键复合物 o o 万方数据 3 期邵秋荣 等 香云纱的染整工艺技术及发展 一一一堡 6 t o h f e c l f e o i 6 r 一 6 h 3 c 1 单宁与三价铁盐反应生成有色配合物 o 0 单宁一f e g e 合物结构 1 6 摊雾 过泥后的莨纱在经过水洗和2 0 3 0h 曝晒后 已 充分吸收了薯莨汁液 但莨绸匹手感较硬 为使莨绸 匹柔软 还需要约4 0m i n 的 摊雾 工序 在傍晚6 时后 将绸匹平摊在草地上 此时 日已西沉 草根吸收了地 里的水分滋润到草身 绸匹吸收草身的水分而软化 至此 晒莨过程全部完成 整个过程大约7 天左右 香云纱加工采用天然原料 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依 靠烈日曝晒完成 整个生产过程没有环境污染物的排 放 连薯莨渣滓都可以作为燃料来煮绸匹 真正实现 了 天人合一 的生产过程 2 1 2 香云纱的发展方向 目前 香云纱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是 1 纯手工 制作 工序复杂 周期长 数量少 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香云纱凉爽宜人 不易褶皱 不沾皮肤 易洗快干 古 朴庄重 被称为 软黄金 发展前景广阔 香云纱必须 创建高附加值的品牌 2 颜色单一 正宗的香云纱以 黑色及棕色为主 除了薯莨外 陈武勇n 卸等研究了在不 同p h 条件下 厚皮香 橡梳 木麻黄 杨梅 冷杉等5 种植物单宁与不同氧化剂 铁盐作用的颜色变化规 律 结果表明 植物单宁与氧化剂 铁盐反应 颜色向棕 黑 蓝绿变化 且随着p h 的升高 颜色逐渐加深 天然 植物染料染色主要是针对天然纤维 顺德特有的桑蚕 丝与植物染料有很好的亲和作用 天然染料大多来源 于植物 矿物 动物和微生物 其中又以植物染料为 主 而很多用来提取染料的植物本身就是中草药 中 国药典 1 9 8 5 年版收载植物药材5 5 4 种 有些植物种 类药和染色植物种类完全一致 药典和本草记载的有 关染色植物有红花 栀子 蓼蓝 姜黄 苏木 五加皮 紫草 郁金 茜草 皂荚 大血藤 光叶菝葜 葡萄 橘 红 金缨子等1 5 种 这些植物染料大多具有消炎杀菌 的功效 来源广泛 如果将天然染料用于桑蚕丝的染 色 香云纱的颜色将得以丰富 可以赋予这种古老的 工艺更为丰富的表现效果和更为广泛的适应性 天然染料染色专家黄荣华已成功用杨梅树叶染 色 取5 0 0g 杨梅树枝叶 加人温水2l 浸渍 沸煮3 0 m i n 倒出黄褐色抽出液体 重复抽出4 次 合并抽出液 在室温下静置4h 过滤 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 调 至p h 6 左右 分成2 份 取5m 润湿丝绸 在4 5 5 0o c 染色1 5m i n 提出 置于剩余的染液中 再染1 5m i n 水 洗 明矾6 0g j l l k 1l 水中完全溶解后 加入到含有碳 酸钠7 9g 温度4 0 的4 0l 水中 搅匀 作为媒染液 媒染1 5m i n 水洗 阴干 无媒染为淡琥珀色 灰质媒染 为黄茶色 锡盐媒染为黄色 亚铁盐媒染为深草绿色 铁盐与石灰并用媒染为海带色 铜盐媒染为茶黄色 铬盐媒染为鲜米黄色 五倍子媒染为黑色 3 结论 香云纱染整采用原生态的植物染料 是一种天然 的染色过程 值得深人挖掘 利用 这种生产原料原生 态 生产工艺环保 生产过程零排放的传统工艺是未 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淳 莨绸国家标准制定概况 j 广东蚕业 2 0 0 9 t 3 0 3 3 2 2李维贤 赵耀明 师严明 香云纱的加工工艺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