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学专业论文)安县旅游资源整合及深度开发研究.pdf_第1页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论文)安县旅游资源整合及深度开发研究.pdf_第2页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论文)安县旅游资源整合及深度开发研究.pdf_第3页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论文)安县旅游资源整合及深度开发研究.pdf_第4页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论文)安县旅游资源整合及深度开发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第四纪地质学专业论文)安县旅游资源整合及深度开发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安县旅游资源整合及深度开发研究 姓名 王文伟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 第四纪地质学 指导教师 朱创业 20090501 摘 要 i 安县旅游资源整合及深度开发研究安县旅游资源整合及深度开发研究 作者简介 姓名王文伟 性别男 1983 年 4 月生 师从成都理工大学朱创业教 授 2009 年 6 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第四纪地质学专业 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摘摘 要要 旅游资源整合是为了保证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性 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 围 绕发掘和增强旅游竞争力为中心 对整个区域进行整合开发 使区域旅游资源形 成一个良好的空间互补关系 组合成为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 从而实现区域旅游 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5 12 大地震给安县的旅游业带来了巨 大损失 部分旅游资源遭到破坏 旅游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此 安县旅游业需要重构 旅游整合及深度开发势在必行 文章首先研究了国内区域旅游合作 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整合 深度开发的概念做了相关界定 同时 对相关理 论进行了探索研究 从系统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 共生理 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中找到了研究的理论支撑 对区域现状的研究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因此 文章对安县的旅游资源整合及 深度开发的现实条件做了详细研究 介绍了安县的区位条件 地质地貌 社会经 济 对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 研究了资源的类型 分布以及特色 并对地震 造成的影响做了客观评价 通过上面的分析 找出了目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 旅游资源整合便非常必要 因此 针对这些问题 文章提出安县旅游资源整 合的战略目标 指导思想 即打造 千山佛地 温泉之都 在目标这个统率下 实施旅游景区整合 旅游品牌整合 旅游设施整合 管理运作体制整合 区域资 源整合五大策略 对安县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要做到综合性 整体性 在开发内容 开发模式 等方面都要体现深度 并力求创新突破 要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进行定位 明确 安县在各个层面上的方向和目标 最终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 具有安县特色的产 品与线路设计 做到了对资源的深度开发 整个深度开发过程中 政府 资金 基础设施 区域合作方面的保障作用也至关重要 必须统筹考虑 开发工作才能 顺利进行 关键词 安县 旅游资源 整合 深度开发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and deep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in anxian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wang wenwei male was born in april 1983 whose tutor was professor zhu chuangye he graduated from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quaternary geology major and was granted the master degree in june 2009 abstract integr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of the regional tourism resources focus on identifying and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and profoundly exploit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whole region finally it makes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region become into a unified whole with a good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chieve the market value of region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 maximiz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process of maximizing 5 12 earthquake cause a huge losses to anxian s tourism some of these were destroy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been changed dramatically so tourism of anxian needs to be remodeled and integration and deep development are inevitable the article firstly studies the progress of the domestic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ion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deep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also researches the related theories such as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the symbiotic theory travel and life cycle theory these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udies article analyses the condtion of integration and deep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basic of all these work it introduces anxian s location landform and geology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tourism resources which is about the type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t last it also mad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the impact of the earthquake through the above mentioned study it find out the problem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tourism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analysis the article proposes the abstract iii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the itegration that is the mountains buddhism hot springs city carrying out the five implements about tourist attractions integration brand integration tourism facilities integratio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system integration the deep development must be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l which were reflected in the development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model and aim for innovation it have to be located i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so that we have a clear direction and goals at all levels finally we could reach the goals of deep development through making the rational space layout and designing product and circuit which 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other safeguard mechanisms about the government financing 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are essential we must have a comprehensive arrangement so that all the work are going well keywords anxian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ion deep development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成都理工大学 或其他教 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人员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成都理工大学 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 成都理工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作者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 1 章 引言 1 第第 1 章章 引言引言 1 1 选题选题背景及背景及依据依据 1 1 1 选题背景 1 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进入二十一世纪 休闲产业作为世界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发展 并成为 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强劲和规模最大的新兴产业 许多国家将其作为国家经济发 展的支柱产业 被称之为 黄金产业 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 究教授杰弗瑞 戈比预测 在未来几年 休闲产业地位将会加强 人们的休闲概 念也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 劳动力的 80 85 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服务 休闲产业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旅游业是休闲产业的核心 在中国经过 30 年的发展 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 和地方的重视 并制定多项政策促进其发展 对于中国西部地区 旅游业对促进 当地经济发展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改善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许多 地方通过开发旅游资源 摆脱了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正是在这种空前高涨发展热情中 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旅游资源无序 开发 景区景点近距离重复建设 区域旅游缺乏系统规划 二是旅游产品结构不 合理 旅游资源利用率不高 企业利润普遍较低 三是地区旅游特色不突出 形 象不鲜明 未能形成品牌效应 同时 旅游业是开放度和关联度很高的产业 有 条件也有必要加强联合 整合资源 对旅游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 保证地区旅游 开发的整体性 系统性和协调性 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旅游竞争力 改善旅 游总体形象 实现旅游业持续 快速 健康发展 2 双重危机下安县旅游业恢复重建的机遇选择 2008 年 世界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 旅游业面临严峻挑战 2008 年 5 月 12 日 汶川大地震爆发 川西旅游业受到重创 安县位列十大极重灾区第七 直接经济损失 430 4 亿元 在双重危机下 安县旅游业却存在内外部双重机遇 国家为扩大内需 刺激消费制定一揽子刺激消费计划 同时国家对灾区制定了相 关的资金和政策帮扶措施 旅游业发展对扩大内需 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 震前 安县主要的旅游景区如千佛山景区 寻龙山景区 罗浮山景区均有企业独 立经营发展 各企业由于经济实力以及经营理念的差异 各景区目前发展状况迥 异 政府对其约束力有限 地震改变了原有的局面 安县的旅游系统需要重构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得到加强 1 1 2 选题依据 2007 年 12 月 自己有幸参加 安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课题组 课题组 长为朱创业教授 项目考察为期七天 课题组考察了安县主要的旅游景区点 并 与政府 旅游企业进行座谈 自己之后负责了部分规划文本的撰写 修改工作 5 12 汶川地震爆发后 自己又积极参与了安县旅游业灾后重建规划 现场考察 了安县旅游资源的受损情况 深入的调查 详实的资料 领导专家的意见都为本 文的撰写提供了宝贵的课依据 目前 安县的旅游业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 的进行 希望自己所做研究能对安县旅游业发展做微薄贡献 1 2 研究综述研究综述 国内许多学者对旅游区域合作做过大量研究 并对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理论探 讨和实践研究 马勇等 1996 认为 构建 旅游圈 是按一定地域各种旅游经济 要素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武 汉大旅游圈 钟俊 2001 运用 共生 理论探讨了旅游共生的涵义和特征 提 出以契约为纽带 通过相互间在价值链各环节的合作来获得竞争优势 实现共赢 孙根年 2001 系统分析了旅游业区域联合开发的组织原则及有关政策 提出 三大原则 旅游资源与经济的相对一致性 地域相邻与接近性原则 线路 贯穿与通畅性原则 王凯 2004 通过 边界共生 现象 提出避免地方保护主 义的抬头 各行政区之间的无序竞争就要进行区域整合 以提高整体实力 实现 全局共赢 梁艺桦 杨新军等 2004 从系统学的角度 对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 动因进行了分析 并以这一演化规律对 西安咸阳旅游合作 进行论证 以期为 区 域旅游合作 利益主体 地方旅游部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圈 关于旅游资源整合 国内学者从不同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李家清 2001 针对武汉旅游资源条件和区位 提出了多元整合的思路 喻学才 2002 从区域 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苏锡常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基础和对策 潘宝明 2003 认为 扬州运河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是发展苏中旅游的新目标 左磐石 2003 建议对韶 关 梆州和赣州红三角的旅游资源进行非阶段 多层次的整合 以构建红三角精 品旅游 满足各种旅游需求 紫海燕 2005 提出了通过 主题 确定来整合区域 内旅游资源 并以 主题 来形成自己独特产品优势的思想 梁明珠 张欣欣 2006 通过对泛珠三角旅游资源的分析比较 研究旅游资源整合的模式 提出构建特色资 源带的设想和相关整合营销策略 探讨了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共赢之路 刘 建 2008 提出 以旅游者为中心 的泰安市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思路 设计了 区域 第 1 章 引言 3 旅游经济一体化 的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模式 关于旅游资源深度开发 国内多侧重主要从产品角度进行研究 魏小安对 深度开发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提出了深度开发的概念及特点 并对深度旅游产 品 深度营销等方面做了全面研究 涵盖了旅游发展的各个方面 1 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看 目前旅游整合开发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不同的学者从不 同的角度对旅游整合开发某一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 但主要是从大尺度的区域角 度进行研究 本文则主要对县级行政区域内部的旅游整合开发进行研究 更具备 操作性 对旅游整合开发的理论是个很好的实践 从实践上看 可以为安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安县具有丰富 的旅游资源 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指导 资源缺乏整合 安县内部完善的旅游体 系尚未形成 在新的形势下 安县旅游业要快速恢复重建 只有重新整合及深度 开发才能实现新的资源配置和产品重组 进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1 4 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方法与思路 1 4 1 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法 在读研期间 参与到相关地区的课题项目中 对研究地区的旅 游资源进行了实际踏勘 收集了丰富的现场资料 文献分析法 论文通过对已掌握的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 对典 型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案例及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状况进行综述 了解这一领域 国内外发展动态 一般规律和未来趋势 理论与实证结合分析法 系统总结分析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理论基础及其理 论体系 研究了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影响因子 整合主要内容 并结合四川安县 的实际情况 提出安县旅游整合开发的对策 1 4 2 研究思路 本文在分析目前旅游业发展新趋势下 结合震后安县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与机 遇 强调旅游整合及深度开发对安县未来的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整合开发 及其相关理论为依据 系统分析安县旅游资源特色 开发现状 并结合安县的自 然 社会经济条件 研究安县旅游资源整合的对策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安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县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构想 见图 1 1 图图 1 1 技术路线图 1 5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主要介绍了整合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对旅 游资源整合与深度开发的相关概念做了系统阐述 并对相关理论支撑做了研究 2 安县区域概况及旅游资源分析 介绍了研究区域的区位条件 地质地 国 内 外 研 究 动 态 概 念 界 定 相 关 理 论 支 撑 文献收集整理研究 研究区域资料收集 确定论文题目及研究内容 资源 特色 与开 发现 状 安县旅游整合研究 安县旅游深度开发构想 研 究 结 论 第 1 章 引言 5 貌 社会经济 系统分析了旅游资源的类型 特色 研究了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旅游业的开发规模 找出了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安县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 分析安县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提出安 县旅游整合的原则 战略目标 指导思想 并提出实施旅游资源的整合的五大策 略 4 安县旅游资源整合的开发策略 分析安县旅游业的发展的前景 通过 前面的分析研究 提出了安县旅游开发的主题定位 空间战略定位以及旅游发展 空间布局 设计具有特色的产品及线路 并提出实施的保障措施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第第 2 章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 1 相关概念相关概念 2 1 1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能激发旅游者的旅 游动机 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能产生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在多数人的认识中 旅游资源的仅仅局限于 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 对旅游资源概念的认识正 在不断向社会上所有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事物扩展 就一般意义上讲 除传统 的旅游资源外 应该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括生态 民俗 城市 商务 会议 休闲 健身 节庆 娱乐 购物 教育 科技 产业 时尚等各种旅游资 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是旅游业产生的物质基础 是旅游的客体 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地区旅游资源的类型 特色 品位 丰度和组合分布状况直接影响旅游地的空间吸引范围和旅游者的规 模 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旅游资源不同于传统的土地 水和矿产等资源 它具有美学特征 多样性 地域性等独有的特性 旅游是人类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和综合性的审美实践 观赏性构成旅游资源吸 引力的最基本要素 观赏性影响旅游资源的品质 一般来说 旅游资源的观赏性 越强 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从一定意义上说 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将资源 中蕴涵的美要充分体现出来 使游人能够察觉 享受 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美 提高美 创造美 从而产生愉悦感 因此 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影响着区域旅游 整体形象的建立 而美学效果则成为衡量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效果的主要标 准之一 合理的开发应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生理 心理两方面美的享受 起到陶冶性情 锻炼意志 树立理想 提高素质 培养情趣的作用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是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 多样性能拓宽区域 旅游开发的空间 方式 拉长旅游线路 增加开发建设的灵活性 实现产品项目 等的多样化 还可以提高区域旅游的竞争力 地域性是地域分异规律的客观反映 是地域差异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是促使旅游者由一地移动到另 一地旅游的原因 影响着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的方向 因此 在一定的区域内 只 有资源密度较大 类型丰富 搭配协调的旅游资源才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7 2 1 2 旅游资源整合 旅游资源整合 integrate 具有特定含义 据李华驹主编的 大英汉词典 对 integrate 词条的注释 是 使成整体 使完整 把 结合 成整体 使成一体 使一体化 使结合 使综合变成一体 总之 整合 是使事物结合成一体 使 完整为特征的过程 从事物联系来讲 整合就是通过整理 系统化 合并为一个 整体系统的工作 从运动来讲 就是在事物的矛盾运动中 按照一定目的把分散 事物的各个部分 各属性综合 合并 联合成一个整体系统的过程 在字面意义上 整合 是相调整各要素并加以重新组合 使之达到协调统一 整合是对原有事物的结构进行调整 使原有事物得到发展和完善 同时 整合也 是一种创新行为 因为 对一个事物内在结构 或对其内在与外在环境的联系加 以调整 都会使事物改变原有形态 乃至原有性质 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 所以 整合与发展创新是具有同 内涵的 资源整合的核心就是把自然资源 信息资源 和知识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合理的配置 以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旅游资源整合的内涵具有 通过综合 合并 调整 一体化 使旅游资源成 为整体系统 的含义 具体说来有三层意思 其一 旅游资源整合是一个过程 是使旅游资源无序状态有序化过程 包括旅游资源的运动过程 联系过程 对立 统一过程 具有联系的旅游资源的组成全体或组成部分 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 通过 综合 合并 一体化 结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其二 旅游资源整合就是 使成整体 旅游资源整合的目标是使旅游资源无序状态有序化 普通状态高级化 把各个分离的旅游资源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要求结合成一个更完整 更和谐的一体 化整体系统 其三 旅游资源整合形式的多样性 包括综合 合并 合作 联合 调整 一体化等 本文认为 旅游资源整合是指为保证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性 系统性和全 面协调性 围绕发掘和增强旅游竞争力为中心 对整个区域进行整体规划 系统 开发和联动开发 并注意协调好区域间的关系 使区域旅游资源形成一个良好的 空间互补关系 组合成为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 从而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 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其实质是一种结构性整合 注重基于区域资源 要素的高效市场机制整合 突出区域旅游关系的和谐产业结构 从而实现区域旅 游产业的生态整合 也是构建旅游功能结构完善 空间结构合理 生态环境良好 区域旅游关系和谐 旅游高效发展的一种整合模式 2 1 3 深度开发 深度开发是指在旅游现状基础上的进一步开发 即对现有旅游系统各因子的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潜在功能和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 整合系统各因子 使整个旅游系统结构和 产出达到相对最优的过程 目标是促进旅游系统的优化 富民强旅 提升旅游产 品和旅游地核心竞争力 获得更好的经济 社会和环境效益 深度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深度开发应当是综合性的开发 就是把各 方面的旅游资源全部利用起来 不在局限于几个景区景点的开发问题 对旅游资 源全面利用 综合利用 2 要实行整体开发 就是对开发过程要通盘考虑 规 划 选定具有实力的开发主体 保证旅游资源的开发质量 目前已有经验告诉我 们 整体开发比分散开发具有更好的效益 因此 整体开发需要大投入和大的载 体 3 要实行新的开发模式 就是政府主导 市场主体 企业运作 群众参与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敢于创新和突破 并最终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4 开 发内容要做到深度 一是要将本地独特的文化注入深度开发之中 做到独具特色 二是要注重参与性 包括游客的参与以及社区当地的参与 2 2 理论支撑理论支撑 2 2 1 系统理论 系统论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 他认为 宇宙中任何一个事物 都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着 发展着 每个系统都具有整体性 关联性 层次性 动 态性 综合性 在研究和处理问题时 把研究和处理的任何对象当成一个 系统 从整体上考虑问题 在注意局部的同时 还要特别注意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把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 各个部分 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等因素 看成是互 相联系 互相影响 互相制约的 以便研究对象中各种因子的组成和变化 从而 利用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 提高整体水平 从系统论角度考虑 旅游开发活动涉及到整个旅游系统 即客源市场系统 出行系统 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 因此 在旅游开发中 既要考虑旅游景点的 开发建设和保护 相关服务接待设施的建设 客源市场的开拓 又要紧密结合旅 游区域所依托城市的经济状况 经济发展目标 协调与相关行业的配套发展 从 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旅游系统内部子系统的不合理发展 减少开发的盲目性和不必 要损失 求得协调发展格局 同时还要注意到 区域内的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因旅游资源共享引起的互相影 响情况 比如 在同一河流上 上游景点开发产生的污染会造成对下游旅游环境 的破坏 下游开发建设项目会给上游通航带来障碍 一个地区对区域性旅游资源 的破坏不仅会造成本地区环境 收益的恶化 也会殃及区域内相邻地区 因此 系统论的思想要求区域旅游开发必须遵循区域系统共同的运动规律 不论是相邻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9 同质旅游地的合并归整 还是多个旅游目的地之间优势产品的合作 目的都是为 了使各子系统各尽其能 获得最大的开发利益 2 2 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旅游整合开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首先要综合地理位置 资源 客源地 可进入性等优势选择最有利的旅游开发地 然后再沿着一定的动态发展路线成 长 完善 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出区域经济增长的点 轴开发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 论的影响 点 轴开发理论 一地经济的发展 往往是从具有最大区位优势的点 即区 域经济中心开始 当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达到一定规模后 再沿某些生长轴线逐 步产生扩散效应 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区域旅游开发符合点 轴理论的规律 点 就是旅游活动最密集活跃的中心城镇或重点旅游区 轴就是连接若干不同级别中 心点的旅游交通通道 在规划布局时 往往对那些旅游资源价值高 区位条件好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旅游风景区或中心城镇作为旅游增长极进行重点开发 培育 使它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超过其他旅游地 再通过增长极自身的辐射作 用使交通沿线一些次一级的城镇和旅游风景区 风景点也逐步发展起来 形成交 通沿线的轴带发展 从而达到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的作用 不平衡增长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 hirschman 1958 提出 该理论认 为 区域增长的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一 种内在的经济互动效应 核心区的发展会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区发展 但同时 劳动力和资本从外围区流入核心区 加强核心区的发展 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 作用 要缩小区域差距 必须依靠政府干预 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 这样对双方经济发展都有利 区域旅游整合开发中 旅游线上的热点带冷点 热 点促温点等合作形式就是该理论的实践证明 2 2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针对区域而言 就是要协调好区域 人口 资源 环境与发展之 间的关系 使经济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需要的满足造成威 胁 保证资源与收入在当代人和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分配 从而使区域保持长期发 展能力 对于旅游业这样一种环境依存度相当高的产业 其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 在发扬地方文化特色 保护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的同时 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 审美的需求 它既能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经历和体验 又能为旅游目的地居民 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 同时还能满足和保护后代人的发展需求和利益 因此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涵义有二层 一是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相应的规模和阶段 任何违反客观条件的超前和滞后开发 都会阻碍区域旅游的 可持续发展 二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强度与利用潜力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动力 区域旅游开发必须吸收先进的开发理论和管理手段 建立合理的空间结构 为后 人有效利用旅游资源创造更多的基础和条件 严禁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 以免因区域旅游开发不合理引起一连串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如过于集中布局所带 来的土壤退化 植被减少 社会文化衰退 以及由此造成旅游地居民的反感和抵 触 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区域旅游开发 就是要抛弃过去那种高消耗 高污 染的粗放型产品开发模式 代之以重视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 经济势 差 不断优化旅游社区的内部产业结构 从旅游地的内部培育发展动力 在保持 文化完整性 生态多样性的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学需要 使可持续旅游真 正拥有优美清新 原生味强的自然环境 公平合理 合法高效的经济环境 和谐 安全 人情味浓的社会环境 2 2 4 共生理论 共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最早源于生物学 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在 1879 年提出 意指 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 共生思想渗透到社会的诸多领域 从一般意义上讲 共生指共生单元之间 在一 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 它由共生单元 共生模式和共生环 境三要素构成 共生既具有自组织过程的一般特征 又具有共生过程的独特个性 它不是共 生单元之间的相互排斥 而是在相互激励中共同合作进化 这种合作进化不仅可 能产生新的单元形态 而且产生共生能量和新的物质结构 表现为共生个体或共 生组织的生存能力和增殖能力的提高 体现了共生关系的协同作用和创新活力 共存共荣是共生的深刻本质 但共生并不排除竞争 它不是自身性质和状 态的摒弃 而是通过合作性竞争实现单元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 这种竞争 是通过共生单元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创新以及共生单元之间功能的重新分工定位 和合作实现的 对称互惠共生 的行为模式和 一体化共生 的组织模式是实现 双赢 和 多赢 的理想模式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使得每个旅游地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单元 而表现出愈来愈强的各种共存与共生的关系 把共生思想渗透到旅游领域 就是 区域旅游地在承认竞争和利益冲突的前提下 要着眼于发展和保护共同优势 通 过内部结构的重组和功能的重新定位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共生 因此这就要求在 全面考虑区域旅游资源整体优势的基础上 打破行业部门 行政区域的界限 在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空间形态上聚集 在形象内涵上统一 实施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全面整合 2 2 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学者中 系统地把市场学中的生命周期概念引入到旅游休假地管理的 研究者是 1980 年加拿大旅游学家 r w butler 的贡献 实际上 旅游地生命周期 曲线的具体形状虽然因旅游地自身的发展速度 可进入性 政府政策以及竞争状 况等因素的差异而各有变异 但每个旅游地都难免要经过 早期探险 地方参 与 发展 巩固 停滞 和 衰退 这样几个阶段 能够满足一切时代的旅游 者的口味的度假地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生命周期理论对于旅游地明确所处的生命 阶段和发展目标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我们相信虽然 永生 是不可能的 但也 相信 在弄清了影响旅游地寿命长短的因素并进而做出明智决策之后 长寿 的目标是不难达到的 见图 2 1 图图 2 1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第第 3 章章 区域概况区域概况及旅游资源分析及旅游资源分析 3 1 安县概况安县概况 3 1 1 区位条件 安县古称安州 位于四川省中部偏北 地理位置为东经 104 05 104 38 北纬 31 32 31 47 幅员面积 1404 平方公里 境域东西距 54 9 公里 南北距 43 公里 方围总长 217 9 公里 安县隶属于绵阳市 距成都约 110 公里 距绵阳科 技城约 10 公里 安县交通区位独特 优势明显 县内有省道成青路穿县而过 绵安快速通道 直通绵阳市中心城区 安县所处的绵阳市 是川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 地 也是国道主干线二河县线和九环线的必经之地 境内有国道主干线成绵广高 速公路 国道 g108 省道成南路 成青路 九遂路 万阿路四条干线横穿市县 宝成复线铁路穿越绵阳市 紧邻安县 绵阳市火车站规模在全省仅次于成都 绵 阳南郊机场属于 4c 国内二级 标准 而第二条成绵高速 城际轻轨和绵广高 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启动建设会使绵阳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并 极大的优化安县的交通区位 见图 3 1 图图 3 1 安县区位关系图 第 3 章 区域概况及旅游资源分析 13 3 1 2 地质地貌 安县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 龙门山构造带的中段 地质构造复杂 岩石类型多样 是龙门山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 史演化阶段 大致以大光包斜冲断层和北川冲断层为界 由西北向东南将本区划 分为龙门山后山褶皱带 龙门山冲断带和龙门山前陆盆地三个部分 地貌上 安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脉中段与成都平原接壤地带 是 一个平坝 丘陵 低山和中山三种明显不同的地貌类型 其中全县平坝面积约占 267 375 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面积的 19 05 丘陵主要分布于安昌河两按平坝两 侧 秀水河以东的较大范围内 面积约 533 01 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面积的 37 96 低中山则主要分布于永安 安昌 晓坝 沸水 雎水等乡镇一线的西北部 分布 面广 面积 603 615 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面积的 42 99 3 1 3 社会经济 安县境内设县始于东晋 至今已有 1600 年的历史 县域文化底蕴深厚 是 清代才子李调元和现代作家沙汀的故乡 现有人口 51 万 其中农业人口 43 54 万 2006 年 全县实现 gdp40 4 亿元 比去年增长了 12 5 其中第一产业实 现增加值 14 58 亿元 增长了 4 5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4 84 亿元 增长了 21 6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0 98 亿元 增长了 12 6 一 二 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36 1 36 7 27 2 见图 3 2 图图 3 2 安县近年国民生产总值对比 资料来源 安县统计年鉴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3 2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析评价分析评价 3 2 1 旅游资源分析 安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 龙门山脉中段 与成都平原接壤 地貌类型 低山 中山 高山 丘陵 平坝兼有 以永安 安昌 晓坝 沸水 雎水等乡镇 为界线 可将全县划分为两个大的地貌区 即低中山区和丘陵平坝区 西北部属 于龙门山脉 山峰居多 海拔较高 独特自然风光和山地地貌孕育了国家森林公 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千佛山 其山水生态风光秀美 洞天沟谷特色明显 佛教文 化底蕴深厚 东南部则是丘陵平坝地貌区 寻龙山 aaa 景区 罗浮山风省级风 景名胜区 白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沿分界线依次分布 独特的地质作用形成 了具有世界唯一性的深水海绵生物礁地质遗迹和国内罕见的砾岩岩溶地貌 旅游资源内部空间分异明显 以罗浮山旅游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 东北部 是全国罕见的特大砾岩溶洞 寻龙山 西南部是柔情缱绻 风情万种的白水湖 仙境 西北部是以原始自然景区而闻名 万亩杜鹃 飞流瀑布 漫山红叶 冰雪 世界形成四季景色迷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千佛山 国家地质公园将白水湖 千佛 山 寻龙山和罗浮山四大旅游区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此外 安县文化资源分布广泛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 处 有千年古刹飞鸣 禅院建筑群 明代早期建筑开禧寺 有千古绝唱 梦幻廊桥姊妹桥 雎水太平桥 奎星塔 李调元故里 除此之外 还有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古羌王城遗址 万卷楼 戏楼 祠堂遗址等 民俗文化类型多样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 8 处 其中以 雎水春社踩桥为典型的代表 几百年从未间断 每年都有四 五万人参与 同时 还有吸引众多电视剧争相拍摄的川西北民俗集镇龙隐镇影视基地等众多人文旅 游资源 总之 县境内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结合良好 旅游资源的同质性较低 紧密度 连接度高 按照 2003 年 旅游资源分类 调 查与评价 gb t 18972 2003 国家标准的分类方法 安县旅游资源涵盖了分 8 个主类 有 23 个亚类 85 个基本类型 3 2 2 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1 地质瑰宝 世界奇观 安县雎水海绵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 类型独有的深水硅质六射海绵礁 它 是由距今 2 亿 2 千多万年硅质六射海绵动物形成的深水生物礁 比德国 瑞士和 法国的侏罗纪硅质海绵生物礁早 7 千余万年 安县海绵礁的礁体高度达 第 3 章 区域概况及旅游资源分析 15 40 60m 最大者直径可达 80cm 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海绵礁 而欧洲规 模最大的侏罗纪海绵礁仅高 20m 左右 研究证明 中国安县一带的硅质六射海 绵是欧洲硅质海绵的祖先 安县一带海绵礁的发现 填补了海绵动物地史演化的 空白 也解开了古地中海变迁和欧洲侏罗纪海绵起源之谜 卧龙洞是亚洲第一 世界罕见的砾岩溶洞 它形成于距今 1 亿 5 千 7 百万 年 1 万 4 千 4 百万年的晚侏罗世 洞长 3000 多米 分上 中 下三层 下层 有暗河可行舟 洞内有大型溶蚀陷落漏斗以及奇异多姿的钟乳石 溶洞内高大空 旷 钟乳悬空 景点新奇 支洞繁多 陆路 水路划船通道约 4000 余米 它的 形成见证的是两亿年前地球上所发生过的地质现象 再现的是两亿年前神奇的地 质演变过程 被地质专家称之为 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安县海绵礁 砾岩岩溶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 在地层 生物礁 古生物演化 以及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对比方面 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意义 图图 3 3 安县主要旅游资源图 2 温泉之都 度假天堂 罗浮山温泉水储于 1500 2000 米地表深处 水温 42 48 水位 水温 水量 水质变化非常稳定 日可采量达 2072m3 内含偏硼酸 镭 碘 锶多种 微量元素和硫化氢气体 是国内罕见的复合型医疗保健热矿水 作为成都平原上 的第二处钻井温泉 是国内第一家通过医疗专家鉴定 证明有多种医疗效果的温 泉 且据考证 其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堪与法国 vichy 温泉媲美 罗浮山 四川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以其原始 古朴 自然 神奇闻名遐迩 更有 小西天 甲巴蜀 之美誉 自然旅游资源因其独特的岩溶型地貌具有重要 的美学观赏价值 主要有锦屏十二峰和包括洞 石 岩 泉 池 台 谷 关等 在内的 81 个自然景观 羌王城 飞鸣禅院 浮山庙会是罗浮山著名的人文景观 罗浮山温泉与罗浮山相傍而生 被誉为 浮山圣水 人间一绝 3 千佛山地 四季胜境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千佛山是以保护大熊猫 牛羚等珍稀野生动 植物及其生态系统为主的自 然保护区 千佛山的原始森林苍翠欲滴 分布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 如大熊 猫 牛羚 金丝猴 斑羚 绿尾虹雉 珙桐 银杏 红豆等 山中有万亩杜鹃林 以及树高 30 余米 开多色花的 杜鹃王 盛产贝母 天麻 杜仲 黄柏等名贵 中药材 千佛山峡谷深幽 千姿百态的瀑布群让人叹为观止 千佛山 文化底蕴积淀厚重 千佛老祖庙唐代始建 千百年来 灵气旺显 香火鼎盛 每年四月初一开山节 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虔诚地踏着漫漫的 成佛 之道 拾级而上 朝山拜佛 千山佛极地 深山藏古庙 的意境深邃而悠远 壮丽多姿的天象景观 极富灵性的沟谷群瀑 独特奇秀的杜鹃林海 神奇 丰厚的佛教文化 悲壮激烈的千佛山战役 世界罕见的国宝大熊猫和金丝猴 堪 称千佛山 六绝 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融为一体 天人合一 千佛山旅游区是以山地自然风光为主题 佛教文化 红色文化为特色 以 生态观光 休闲度假 佛教文化 科普考察 民俗体验等为主要功能 按照 白 天山地休闲运动 夜晚古镇老街风情体验 春天踏青赏花 夏天休闲避暑 秋 天观花品果 冬季温泉赏雪 的山地旅游度假模式 月月有项目 年年有主题 是四川境内新兴崛起的山地自然生态观光及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4 民俗之乡 影视基地 安县民间风情多样 川西文化底蕴深厚 民俗世象极其典型 影视文化极其 突出 传统民俗丰富多彩的同时 安县也拥有地域性的民俗代表 雎水踩桥会 每 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 周边市 县成千上万的民众从四面八方涌聚于此 踩桥 弃秽 焚香祈福 络驿不绝 大桥周围 市井交易 民俗表演 收干儿干女 人 头攒动 热闹非凡 盛世风景 尽展眼前 雎水 春社踩桥 堪称中华民俗一绝 浮山庙会 这一自明朝嘉靖年间就开始的民间朝拜活动一直延续到现在 千佛山 开山节 每年四月一日 朝山进香者众多 高潮时达六七万人 而龙隐古镇则是 一处民国文化和川西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 依托古镇所举办的特色川西民俗婚礼 等地方性的活动和古镇影视基地的角色 让龙隐镇独特的民国文化和风俗在全国 范围内大放异彩 安县影视文化也极具代表性 依托独有的自然山水资源和独特的川西民俗民 风 安县的影视文化也如日中天 享誉世界的影视作品 西游记 其取景地在 省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湖和罗浮山 龙隐古镇影视基地作为四川四大影视基地之 一 其 王保长 系列影视作品让川西民俗和民国文化名扬全国 依托雎水踩桥 拍摄的影视作品也数不胜数 现代影视和独特的民间文化相结合 发展出极具代 表性的川西北影视文化 第 3 章 区域概况及旅游资源分析 17 3 2 3 地震对旅游资源影响评价 1 汶川大地震对安县旅游资源的影响 通过对安县实地勘查发现 汶川大地震对旅游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 同时 震后国家部分政策的调整和实施 对安县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空间分布等方面都产 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旅游资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部分旅游资源和资源区损坏严重 短期内难以恢复 投资达 6 8 亿元修建的千佛山风景区 因地处龙门山地震带上 地震造成千 佛山山体倾斜移位 垮方 泥石流随处可见 地形地貌完全变了样 肖家桥段两 座大山合围一起 形成了堰塞湖 森林覆盖率由 95 变为灾后的不足 50 林 木林地损毁 45000 亩 景区内建筑损失较大 百鸟园 龙洞沟古栈道被土方掩 埋 金溪湖被填为平地 金溪湖 2 道坝无法使用 藏羌艺术宫整体移位 老街 国际大酒店破坏严重 短期内无法恢复 地震使安县各个旅游景区和乡镇 旅游景点和文物古迹亦遭受重创 白水 湖风景区 罗浮山风景区亦损毁严重 其中罗浮山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