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画和各阶段的心理发展.doc_第1页
儿童学画和各阶段的心理发展.doc_第2页
儿童学画和各阶段的心理发展.doc_第3页
儿童学画和各阶段的心理发展.doc_第4页
儿童学画和各阶段的心理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画和各阶段的心理发展(家长一定要看的内容)第一种观点:参考书目:曾慧清/台湾多元智能艺术教学法婴幼儿期 涂鸦阶段在这一时期,孩子画的东西是没有形象的,我们不必牵强附会的说他们画的是什么。幼儿的涂鸦就像他们在浴缸里用手击起水花时令他们无比兴奋的行为一样,是一种游戏的创造性行为。他们着迷于大幅度的手臂动作,对于绘画本身的意义完全不予理睬。三至四岁 命名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处于涂鸦与象征图形绘画之间,其绘画中具象与抽象并存。他们没有构图的概念,也不会在意或满足于完成完整的作品。五、六岁 空想画时期(记号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语文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渐渐脱离了无意识的涂鸦行为,绘画的能力也突飞猛进,同时也可以简单的说明自己创作的想法。这一时期的孩子的生活像天马行空似的充满着奇异的空想和自我陶醉。他们以丰富的想象力补偿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不如大人的无力感,而他们在那种生活里是快乐的,也只有在那种生活中,创造力才能充分的发挥。成人应该帮助他们提升他们的能力,充实他们的生活。利用艺术语言的让他们充分的表达自我主张,使他们的活力有发泄的出口。这样不但培养创造力,也使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六、七、八岁 想象画时代前期(艺术与兴趣阶段)这一时期,儿童是自我中心的。但仍未完全脱离空想时代。可是,在空想时代不能画的很具象的儿童,在这一时期,已经对具象的感觉敏感起来,开始能把对象透过自己的内心再现出来。并且,对自己画不像实物感到有点不满,这是知性活动比空想时代稍为成熟的关系。这个阶段的儿童,观察和想象的能力都较前一阶段有所提高,绘画的细节也较多,例如他们绘画的动物身上已经开始出现纹路和具体特征。手眼协调能力发展较早的孩子可以画出很具象的作品,发展较晚的孩子很可能在形体的掌握和表现上仍偏向抽象形式。但家长和老师不能以具象描绘的能力判断孩子的艺术天分,因肌肉和神经的发展较早而能够画出较具象或较为大人理解的画,并不代表这样的孩子更有艺术天分。历史上许多著名画家对这一时期的儿童画都充满无限的敬仰,如果能留下成长记录,每一个成人都会发现,自己一生中最美好最感人的作品,大约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相反,很多人的创作欲望在这个年龄逐渐消失,原因就是受到了太多的不正确的引导和指责(“非常美术”建议家长选择班级时,无论是否选择我们都要注意两点,第一,长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在上边画,要求孩子在下面一板一眼照着画的美术班级千万不要报!第二,孩子带回家的作品要认真对待,注意用赞赏、关注和让孩子说一说的办法予以评价!),失去了自由创作的意愿和动力。也从此失去了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一种方式。八、九、十岁、 想象画时期(具象写实阶段前期)这一时期的儿童虽然仍有自我中心的色彩,但已逐渐从那个圈子里走出来,较能认识环境,渐渐有客观性,而且,富有实践精神和批评的能力,他们变得不容易满足自己的画。这一时期的孩子对具象的描绘有强烈的欲望,能够模仿或表现他所喜欢的事物或卡通形象,描绘具象或写实的技术也会提高。十、十一、十二岁 写生画前期(具象写实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生活上具有社会性,开始注意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这意味着这一时期的孩子进入了写生期。 但据心理学家研究,这一时期的儿童可分为视觉型和感觉型,因此老师在指导时不能不予以特别的注意。这一时期的儿童渐渐不能满足于简单的记号模式,其绘画的形式会开始倾向写实,且对比较复杂和装饰性的风格开始产生兴趣。如果在这个阶段的艺术创作的习惯和乐趣获得延续,人对于艺术的兴趣往往会持续一辈子。十二至青少年时期 写生画时期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时期。在心智上他们逐渐面临被大人视为成年人来看待,但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倾向儿童的,因此艺术就可以成为他们籍以疏解不满和疑惑的管道,艺术也可以帮助他们平衡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比较不会做出一些反社会的行为。所以艺术创作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事实上可以代表他们对生活的一种迷惑,反映出他们对社会和生活周遭的很多观点,青少年的艺术创作模式是依照个人喜好而产生。由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在个性和想法上已经逐渐定型,也有自己的喜好,如果老师过度强迫,可能会造成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反感和恐惧心理。成人艺术教育一般未结束艺术教育的成人普遍认为,艺术创作要靠天分。其实不然,多年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认为,艺术仅靠少部分的天分,大部分要靠后天的努力来获得成就。学习艺术可以提供与自己对话的机会,在艺术的创作中可以消除科技社会所带来的孤独感。有些在专业上有很高成就的人,并不一定代表在自我心理成长上就能有同样深度的成熟。而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就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同时学习与自己相处。学习与自己相处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精神疾病愈来愈多的现代社会中尤其重要。第二种观点:白特在其心理与学业测验一书中所划分的儿童画发展阶段被里德看作是最有系统的儿童画进化的发生学理论纲要。白特划分的发展阶段简述如下:涂鸦阶段23岁,3岁时为巅峰。划线阶段4岁,视觉控制已达一定程度,常画蝌蚪人。图形的象征阶段56岁,人物已画得相当正确,但仍是概略的象征性图形。图形的写实阶段78岁,儿童画他所知道的而不是所见到的,图式趋于细节。视觉写实阶段910岁,根据自然状况绘画,先画平面,后画立体。抑制阶段1114岁,兴趣由绘画转移到以语言为媒介进行表现,若继续绘画,已偏爱传统的样式。艺术复现阶段青少年早期,绘画成了真正的艺术活动。白特认为,对于大多数人,只能达到抑制阶段,而永远达不到艺术复现阶段。第三种观点: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在其著作通过艺术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中把儿童绘画能力发展分为七个阶段:错画期这一时期又可以细分为,一是无目的的铅笔画,通常由右至左、由上而下,是肩部的肌肉动作;二是有目的的铅笔画,能注意自己所画的线条,并说出所画线的名称;三是模仿铅笔画,手腕的动作代替了手臂的动作,手指的活动代替了手腕的活动,通常努力模仿成人作画的动作;四是部位错画,试着画出对象的特征,是由错画到划线的过渡阶段。划线阶段4岁,视觉控制有了进步,喜欢以人为主题,大体上已能画出人的形态,以圆为头部,点为眼睛,两条单线为腿,但人的各部分的结构不完整。图形的象征主义阶56岁,人像已能画得相当正确,但只具有任务的象征性图形。在这一阶段,儿童逐步形成自己的图式。图形的写实主义阶段78岁,还不能客观地描绘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只是画其所知,而不是画其所看,对自己感兴趣的物体会描绘其细节。视觉写实主义阶段910岁,想画得像实物,不但想把轮廓正确地画出来,而且对透视、明暗、立体感也有所考虑,开始由平面造型向立体造型过渡。抑制阶段1114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自身的发展,对自然的观察有了客观的认识,虽试图把自然进行再现描绘,但进步缓慢。对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表现感到失望,因而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艺术的复现15岁以后,这一时期的绘画中开始有了故事情节。绘画题材具有性别差异性。男孩对技术的、机械的表现产生兴趣,而女生较喜欢浓艳的色彩、柔媚的形式、美丽的线条。但是,大多数人也许永远发展不到这一阶段。第四种观点:罗恩菲尔德在1947年出版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将儿童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