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音乐学(季TU)2007年第4期MUSI1 0GY IN CHINA口李首明LI Shouming论方言与地方戏音乐的互动关系Interaction of Dialect and Local Opera Music摘要:本文主要从方言与地方戏曲音乐、方言与戏曲音乐相近的文化功能以及当前地方戏曲保 护出现的弊端等方面,探讨方言与地方戏之间的互动关系。关键词:方言;地方戏音乐;互动;保护中图分类号:J6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42(2007)04007704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展以及一、方言与地方戏音乐概念界定地方文化品种的广泛介绍,越来越多的民众亲眼见证了中国丰富、鲜活的民间艺术品种并非虚传,方言是特定民族和地区用于语言交流的工具, 并为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折服。在学界 即常说的“地方话”,它流行地域通常较为狭窄,属于 积极的宣传下,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些原本生存于 局部性的通用语言。方言不仅与普通话之间存在很 民众生活中间、已经像衣食住行一样熟悉的非物 大差别,不同地区、民族和省市之间的方言也存在着 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及其深厚内涵。 差别,就是相邻的两县甚至是村镇之间也有方言上 同样,对于作为地方性文化体系组成部分的地的区别。由于方言表现在语音方面的差异较大而形 方戏艺术特点、文化归属以及保护、发展等问题的研 成“南腔北调”的特点,而使我们能够借以区分来自 究也愈来愈多。本文在此想谈谈方言与地方戏音乐 于不同地区、民族的人群。本文使的用方言概念意在 的互动关系,笔者认为:方言是地方戏的标识和特色强调其语音语调方面的特点,不包含各地方言中晦之一,影响着戏曲音乐的创作,体现了地方戏曲的特涩难懂的俚语。 性;方言对当地人有文化、身份认同的功能,而地方戏曲是一门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方言等多 戏曲作为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通过表演强化了方言作为身份认同手段的功能;从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保护方面来看,当前地方戏曲的全面保护必收稿日期:20070402须同时重视方言的价值和功能,否则就会影响地方作者简介:李首明(1958一),女,广,kt大学音乐舞 戏曲韵特性及未来的发展:蹈学院音乐系i任、蓟教授(广东广弼5l06)o万方数据78中国音乐学(季刊)2007年第4期种文化艺术形式的表演艺术。而地方戏,是为了区别 熟知的湖南花鼓戏,在众多曲调上与湖北的花鼓戏 于京剧这样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剧种而产生的概 有同源关系,但是人们之所以能够较容易地区分二 念,主要用以指代产生、流传于特定方言区、具有鲜 者,即是由于两地通过音乐而出现的方言的不同。存 明地域特征和艺术表现力的剧种,地方戏的“语言表 在于川剧、赣剧等剧种中的高腔,也从传播方面说明 征、文化内源、表演形式、声腔特征等无不沾染着某 了方言对于地方戏音乐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方言 个剧种原生地的乡土特色”(游汝杰主编2006:142), 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喉出”的秦腔中感受到黄土高 比如越剧、粤剧、沪剧、豫剧、川剧等。像方言一样,同原那慷慨激昂的语音语调,从唱出的黄梅戏中品出 一地方戏会因流传地的不同而产生变异,比如山西 包含着楚语、赣语、江淮官话等语言因素的韵味。 梆子就有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豫剧也有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曾专文全面论述了语言与 豫东调和豫西调之分等,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戏曲 音乐的关系,这篇对中国音乐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 音乐上,它是区别不同剧种的主要标志。而作为戏曲 义的论文中大量涉及到语言与戏曲音乐的互动关 音乐主要组成部分、并且紧密相连的的唱腔音乐和 系。孙从音也在语言与音乐一书中论述戏曲唱 器乐音乐与方言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方言是 腔音乐的形成、传播与语言的关系,他认为:“戏曲唱 甄别地方戏曲剧种的根本的文化因素。 腔中的各种声腔在各地流传、发展而形成多种流派时,除了受到各地民间音乐的影响外,同时还和地方二、方言之于地方戏曲音乐的创作语言以及某一流派的创始人和继承人等在发展戏曲从语言学上讲,语言音调的音韵和旬逗等因素 唱腔时对某个地区语言的习惯和爱好,都是分不开 对音乐创作及其艺术特色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对 的。”(1983:94)他同时指出,方言影响着戏曲唱腔的 地方戏音乐而言,不管是其产生之初,还是在其后的旋律进行和调式的变化,而且大部分剧种的唱腔处 发展变化中,方言的因素始终是其旋律曲调和行腔理遵循着语言中四声(依据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 产生变异的主要动因,而这一因素也是不同地方戏 中划分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规律进行创作。 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和特色的积极因素。比如我们如蒲剧三娘教子中“王春娥坐草堂自思自叹”一句。坐机房自思自由谱例可以看出,陕西方言在旋律中最重要的 “思”的旋律进行出现了一个6度的下行跳进(92一 体现就是“自”到“思”的进行。在普通话中“自”的读b1),正是与陕西方言的音调相符合的例子。 音为“蕴”(读去声),“思”的读音为“si”(读阴平),而在蒲州话中则恰恰相反,“自”的读音为“z”(读阴平), 有关杨荫刘的专述,可参见杨荫刘:语言 “思”的读音为“sl”(读去声),这一点凡听过陕西当地 音乐学初探,载于戏曲音乐研究丛书语言与音乐 方言的人都会有深刻的印象。因此,谱例中从“自”到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万方数据李首明:论方言与地方戏音乐的互动关系79由此可见,方言是地方戏音乐创作的主要依据, 言魅力和音乐特色的戏曲音乐在耳边响起时,那种 是根本因素。研究中国语言文化的学者也曾在鉴别 强烈的身份认同会立刻涌在心头。笔者曾经在观看 戏曲的功能方面将方言和剧种音乐进行比较,他们 福建地方戏歌仔戏和木偶戏演出时发现,那些反映 认为:“区别这些地方戏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方言而不 最热烈、叫好最响的往往是福建观众。因为戏曲表演 是声腔,因为有的地方戏可以兼容几种声腔,如川剧 带给他们的是家乡方言的艺术化感受,是作为福建 就包含了昆、高、梆、黄四种声腔,再加四川民间小 人的自豪,是对福建文化的再认同。 调。声腔可随方言变,方言却不肯随声腔变。”(周振历史上不乏这样的身份认同方式,刘文峰在山 鹤、游汝杰1985:164)也就是说,影响戏曲音乐特点 陕商人与梆子戏一书中从侧面将梆子戏与山陕商 的方言因素才是区分剧种的根本因素。人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此处还需对另一问题作一说明:作为戏曲唱腔天津成为山陕商人聚居较多的城市之一,山西 所用的语言虽然在形成之初以各地的方言为基础, 班子班社及名伶来京必到津。天津的山陕商人若听 但是随着剧种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与包含乡间说北京有某某山西梆子班或某某梆子名伶演出,必 俚语的本地方言有一定区别的体系:较强的规范化、 派人将他们请来演个三月五月而不肯罢休。(刘文峰 书面化和艺术化;趋于官话、更易被广泛接受等。那 1996:172) 么,与方言相比,戏曲唱腔所使用的语言具有三个特在南方,山西商人最多的地方是上海和汉口、沙 点:一是不均衡性;二是变异性;三是保守性。(游汝 市为迎合山西商人欣赏家乡戏的需要,宝善街 杰主编2006:329333)虽然戏曲唱腔的语言与方言 曾开设“丹桂茶园”有梆子班常年在此演出,供山西 有一定区别,但地方戏曲的唱腔始终以当地方言的 客商娱乐。(同上:173) 语音语调作为音乐设计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却没有变而出身下层的商人却非常喜好,许多商人为了消 化。而且器乐音乐(包含过门、各种曲牌等器乐演奏 除远离故乡和亲人的寂寞情怀,常不惜重金约聘家乡 和为唱腔音乐伴奏)作为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 戏班和伶人到他们经商的地方去演出。(同上:175) 与唱腔音乐在旋律风格、调式调性等方面不可分而事实上,山陕商人在生意之地约请家乡戏的演 视之,那么它与方言的关系也就不言而喻了。 出,不仅仅是为了一己娱乐,更重要的是其在文化上的身份认同。三、方言和地方戏音乐的文化功能另外,地方戏演员作为方言的使用者,虽然在方言与地方戏作为互相联系的不同文化表达形 表演时的唱腔语言与日常生活中的方言不同,但 式,同是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的重要组成部 是他们所生活的方言区在无形之中不断强化了方 分,是地方文化的代表,两者不可分割。同时,它们与当地文化持有者之间的关系也显得异常重要,集中体现在身份认同功能上。方言是认同的标识或符身份认同,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概念,正如 号,可以使文化持有者对自己作为当地文化一分子 王永钦所说:“身份认同在社会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概 的身份进行强化,增强文化持有的归属感、凝聚力和 念,特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一套行为模式、价值观的 自豪感。对于戏曲音乐来说,方言的语音语调与唱腔认同。你属于这个社会类型,你就必须做与这个社 音乐的完美结合,使整个戏曲音乐变成了一种整合 会类型相对应的事情,你的行为就必须符合给定的 了的身份认同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方言的身 行为规范,不管有没有人监督你。这有点像孔子讲 份认同功能,进而在更深的程度上影响着文化持有 的“善独”,就是说不管有没有人在,你做事都是一 者对其文化身份的自觉。 样的。不会有外人在你就努力表现一下,外人不在 笔者以为,这种身份认同最容易、最集中地反映你就偷懒一点,你做的事情是你所属的社会类型对 在“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文化持有者身上。或许一个 应的价观和行为规范所决定的。”引自王永钦主 漂泊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戏曲不甚熟悉,但是只要在 讲,于保平整理变迁中的身份、价值与认同http:家乡有较长时间的生活,必然对于方言有深厚的感wwwmindmeterscorrshowlogasp?log-_id=172320()5125情,对自己的方言觉得特别亲切。而当融合了家乡方2007120】。万方数据。80。中国音乐学(季刊)2007年第4期一一言在戏曲音乐中的地位,也使他们更清楚作为戏 失,最终使地方戏失去作为文化持有者的观众、失去 曲传承人在保持地方戏剧种特色中所起的作用,生存的空间。 在此方言作用下的戏曲音乐也是演员自我身份认结语:由方言与地方戏音乐之问的互动关系可同的标识。见,方言是地方戏益兴起的原初条件之一,也是影响地方戏音乐发展的重要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四、目前戏曲音乐改革的弊端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强调,鼓励不同族群以自随着当今世界一体化、文化多元化进程的加快, 己的语言作为文化表述的方式,这种建立在文化人 每一个国家甚至每一种文化形式都在努力地调整自 类学大量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新的学术理念,已经超 己的地发展模式,力图在竞争中立足一片天地。越了某一历史阶段“求世界大同”的技术趋同论,具 在地方戏的改革方面,也同样有许多的人在尽有了更广阔的人类发展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下,我 最大的努力,从戏曲音乐的设计、剧本的写作、舞台 们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应该 道具灯光和服装的制作等方面提升地方戏的艺术品 重视方言对地方戏曲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戏曲音乐 位,但也有一些文化工作者在追求本剧种发展的道 在身份认同中的功能,并且认识到,只有保持不同 路上,出现了错误认识:觉得地方戏曲不能像京剧那 特色的戏曲音乐,才是中国戏曲百花园花繁叶茂的样赢得全国的大舞台,根本原因在于剧种的语言不象征。 符合普通话的语言规范,而且太“土”了。于是就出现 了地方戏大范围的改“土”为“普”的风潮,不少剧种参考文献 从唱腔到韵白一改地方语音的原态,都变成普通 话。但是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地区的民众 孙从音和演员不赞同使用普通话来演唱。还有一些剧种在1983:(戏曲唱腔和语言的关系)c】,载于戏曲音乐研 改革的时候虽然没有改唱普通话,但是也改变了自究丛书:语言与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己剧种所使用的当地方言的语音语调,比如,河南地月振鹤、游汝杰 方剧种怀梆,就因为在向同一地区(河南)的同一声1985: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刘文峰腔系统(tg子腔)的豫剧学习的时候,改用了豫剧语1996:山陕商人与梆子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言的中州韵,结果遭到了人们的反对:赵书峰怀梆老调所用唱腔方言,还保留着老怀庆地区2005:D】,中央民族大混浊、平直、僵硬的语言特点,如把“麦”说成【me、把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26日,载于中国期“篮”说成1iang。而怀梆艺术的新调唱腔特点是用刊网(wwwenkinet)。 的中州方言味的怀庆话,在唱腔上借鉴了豫剧的唱游汝杰主编 腔风格。但是,引起了戏曲界和当地百姓的极大争2x】06:(地方戏曲音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模板市场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
- 合同与协议签署标准化流程模板
- 品牌授权使用协议及商品质量保证条款
- 2025厨房设备购买合同格式
- 2025房屋租赁居间服务合同(逐字修订、调整格式、方便使用)
- 财务报销申请单填写规范及审核标准
- 庐山谣诗的主题深度解读教案
- 专业知识护师题目及答案
- 合同管理标准化合同模板及审核工具
-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单元课件
- 兼任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备案表
- 华中科技大学青年长江学者答辩模板
- 顶储罐施工方案
- 形婚协议书版
-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课件
- 电力系统分析(郝亮亮)
- 查缉酒驾实战培训课件
- 铁路客运规章全套教学课件
- 计算机组成原理-鲲鹏
- 2023年各地中考语文卷名著《昆虫记》阅读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