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用语运用的现状及策略.doc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用语运用的现状及策略.doc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用语运用的现状及策略.doc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用语运用的现状及策略.doc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用语运用的现状及策略.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部财政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National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国培计划(2014)”宁夏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西北师范大学小学数学1班论文 论文题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用语运用的现状及策略 姓 名: 蒋 婷 工作单位: 宁夏石嘴山市胜利学校 指导教师: 李保臻 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11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用语运用的现状及策略蒋婷(石嘴山市胜利学校,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教师的课堂评价用语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前课堂评价用语运用的现状分析,提出课堂评价用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具体策略,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小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用语;现状;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评价语言是课堂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也是对各个学习环节和内容的一种引导,更是对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激励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1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语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针对这一情况,反思过去的教学行为,发现过去的教学在对学生课堂学习评价用语上存在着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对当前课堂评价用语运用的现状分析 1.评价用语缺乏引导性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引导性,引导性的评价好比“佐料”,给课堂增加了不少“滋味”。课堂改革的开放教学使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也就显得灵活多变。所以有些教师会抓不住孩子的思维主线,致使评价错过知识的衍生点,有些更是脱离了学习的主线。2如:一年级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师:(出示课本中的主题图)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画,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一群小朋友在公园里看花。生2:我发现花可真漂亮,有红的,有紫的,还有黄的。师:恩,你还发现了什么?生3:我还发现有个老爷爷笑眯眯的。生4:我还发现公园的角落有一位叔叔在拍照。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目的是想通过主题图创设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但实际上学生更多关注了数学以外的情境,数学课变成了看图说话。加之,教师重复了“你还发现了什么?”这样的引导评价语言会继续导致学生的发现游离在数学之外,如果能及时作出这样的评价:“你观察的很仔细,把图中的景和物都说出来了,但如果能把数学信息也说出来,就更好了。”这样学生就会关注数量,发现也就回归到数学教学上来了。2.评价用语时机不恰当课堂评价用语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如在教学时当某位学生的回答刚好是教师心中的答案时,教师立刻对其大加赞扬,这似乎在暗示着其他同学:这位学生的回答近乎完美,不可挑剔。这时,一种无形的压力遏制了其他同学回答的欲望。教师如果马上进行评价,就有可能教师知道了,而其他同学还云缠雾绕的,听不懂。上例中,教师对学生评价过早,时机运用不恰当。 3.评价用语缺乏多样性 课堂上,每当一位孩子完成一个课堂活动,教师就马上使用“你真棒!”“非常好!”等语言给予学生表扬,一堂课中“你真棒!”“非常好!”满天飞,有的甚至成了教师的口头禅。当学生没有回答到重点时,教师没有进行适时的引导,而是说“请坐,再思考”当学生正确回答时,往往老师的评价只有“你真棒”、“你真是太聪明了”,有的老师则采用不断地“鼓掌”方式。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学生是为了学习内容而积极学习,还是为了博得掌声与荣誉而应付式的学习?长此以往,如果一句评价语言用的过多、过滥,就会失去其本身的魅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被教师这种机械的评价方式逐渐消退。因此,不能仅用这些单一枯燥的评价语言和评价方式对待学生,应在恰当中寻创新,在准确中寻多变。二、课堂评价用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策略1.注重课堂评价用语的引导性(1)捕捉瞬时,妙“引”在灵活多变的课堂中,教师评价要善于捕捉瞬时,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更深的思考,更多的发现。如:教学一年级认识时间(在确认了“时针走过3,分针指着6,是3时半”和“时针走过7,分针指着6,是7时半”的基础上)师:小朋友,从以上研究的结果,你想到了什么?生1:时针走过5,分针指着6,是5时半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是根据以上两个钟表中的信息想出来的。师:你能根据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想,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法,其他小朋友也能这样推想吗?生2:时针走过10,分针指着6,是10时半。生3:时针走过2,分针指着6,是2时半。生4:老师我知道时针走过几,分针指着6,就是几时半。上例中,教师睿智的捕捉了学生“无意中运用的推想”评价有效的引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向“会学”迈进,是学生领悟了数学的理性之美。3(2)延缓等待,巧“引”在课堂中,遇到学生错误的回答或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教师要学会延缓等待,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巧妙的给学生的思维腾出“驰骋的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适时恰当方式更好评价学生,这样提供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亮出自我。如:教学一年级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师:你们会算哪些十几减几的算式呢?生1:13-8=4生2:错,13-8=5(众生哗然,都说错)师:(微笑着)大家先别急,先听听这位小朋友是怎么想的?生1:(迟疑地):我们学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发现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多一,所以13-8时,4也比13的个位多1。师:(把生1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你们同意吗?请大家讨论讨论。师:(面向生1)现在你对刚才的想法有什么想说的吗?生1:(脸红)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时,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多2.师:(高兴)你能通过思考改正自己的错误,是个会学习的好孩子。生1:(眼神里透漏出一丝亮光)生3:老师,我还知道了,算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时,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多3,减6时,比被减数的个位多4, 上例中,当13-8=4的回答遭遇所有学生一致反对时,而教师选择的不是一票否决,而是引领。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白、辩解的机会,也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寻因、纠错的台阶,满足学生把自己当作“发现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要。2.准确把握课堂评价用语运用的时机(1)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合理推迟评价当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发生错误时,教师在课堂上倘若过早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终结性评价,势必会阻断学生的探究与思索的欲望,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此时如果能把握好评价时间的度,合理推迟评价,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围绕问题展开自由的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师再相机进行评价,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教学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来判断学过的几何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有一组同学认定“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因为他们认为“沿平行四边形对折的中线剪开旋转后再拼在一起,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对于学生的这个错误论断,教师没有立即评价指正,而是进行延迟评价,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们在畅所欲言的讨论中相互启发,最终形成了正确的认识。(2)当课堂遭遇尴尬时,机智巧妙评价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常常会“节外生枝”,出现尴尬的场景。教师要善于用灵活机智的评价语将尴尬巧妙地化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类时,让学生课前搜集身边的分类问题后组织学生讨论。从书店到超市,从车站到医院,学生列举了许多典型的分类问题。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我知道上厕所也要分类,男孩上男厕所,女孩要上女厕所”。学生充满童真的语言,招来了哄堂大笑,这位学生顿时感到十分尴尬。教师立即意识到大家的笑声使这位同学感到了难堪,也使他对自己的发现产生怀疑,于是教师走过去摸着他的头微笑地说:“上厕所是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分类问题,但我们谁都没有发现,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教师巧妙评价使学生将尴尬化为了自信。(3)当学生表达不清时,及时鼓励评价学生在表述计算题的算理或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时,很多时候学生心里知道,可是站起来发言时却是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这时,如果教师用厌烦的话语打断了学生的发言,学生就会陷入非常难堪的境地,甚至会蒙上自卑的阴影。如果教师能耐心地倾听,及时用评价语“别急,慢慢说”鼓励他,或者用提示性的评价语“先要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求,再按要求解答”启发他,再给他一次机会,学生往往能顺利地表达出独到的见解。 3.注重课堂评价用语的多样化(1)赏识和激励相结合人的交流离不开语言,它能帮助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要依靠语言,而对学生的评价也离不开语言。“要让每一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本着这一教育目的,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用科学、规范、赏识、激励性的语言做出评价,而少用或慎用批评、责备性的语言。教书育人的种种迹象表明,对学生优点、长处的欣赏、赞美,可以使一个人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成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何况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呢?对于他们,更需要一种赏识、激励性的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适应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愿望,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愉快、和谐地发展。如,在执教相遇问题一课时,学生得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时,一学生发现这两种方法之间有联系,老师说:“高人在这里呢!我都没看出来,像他这样的学习多用心呀!掌声给他。”老师热情昂扬的评价语言使这位学生激动得涨红了脸,也引得所有学生羡慕不已,大家又纷纷发言,不知不觉中又形成了一个教学高潮。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准确而得体。教师评价应有鼓励性,能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评价过程确保不侮辱学生的人格,不损害学生的尊严,即使指出错误也应如此。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老师的鼓励、肯定评价之 后,内驱力往往成倍地激增。因而,在教学中,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适时、 正面、积极的评价,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困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并提出努力的方向。在指出学生不足时要委婉,不能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2)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相结合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言,55来自面部表情。4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加深印象,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有声语言外,还要辅以体态语言。如: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执教对称图形时,有这样一个片断当两位同学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答案时,张老师特意走过去,握着孩子的手说:“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在接下去的环节中,学生一致认为正五边形只有五条对称轴,张老师竖起大拇指这样评价:“老师真佩服你们,尽管老师喜欢课堂上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但是当只应该有一种声音的时候,你们坚持了自己的意见。”5张老师的这种语言和手势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显得更加真实,在老师的赞叹声中,同样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3)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的评价大多指向学生的思维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了解学生的性格、态度,了解学生在接受知识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思维,这些为评价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教师可以用评价调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功效,预防各种学习弊病的发生,教师评价学生作为一种主要的方法,应该继承、改善和发展。新的评价观要求师、生从对立状态转入统一关系,教师不宜唱独脚戏似的评学生,而应让学生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一 项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并通过“自评互评”实现教学的发展,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教学中,创设生评师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老师,勇于向老师提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如:在教学数学乐园走数字迷宫这个教学环节,老师和学生一起玩“小白兔跳迷宫”的游戏,学生做游戏并互评后,老师跳迷宫,学生评。同学们参与热情极高,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老师跳对了!”有的说:“老师是一左一右地跳迷宫,跳的动作很优美。”有的说:“如果老师能竖起两只指头在耳朵旁,那就更象兔子跳了。”还有的说:“我能跳的比老师更好。”学生挑战老师,师生一起活动,多项交流,评价、体现了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